张丽娟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人物类的课文,而且大多是写名人的文章。这一类文章篇幅相对较长,一般选取典型事例衬托人物的品质特点。我选择了《船长》一课进行教学,力图以此为突破口,从长文短教、答疑解惑、读中感悟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抓住主线,直面语言,实施长文短教
我在复习导入、再现“险”况后,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默读课文,划出船长发出的命令,联系上下文看看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出的?读一读船长的命令,能从中读出什么?
本堂课设计的教学主线是“船长的三次命令”,通过研读“三次命令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出的”感知事态的发展,通过品读“三次命令”即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在各个情境中直接和语言对话,实现语言向意义的转换。如船长的第二次命令是一段很有个性的对话,在这里抽取一词、一句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感受其力量,体味其情感。所以,设计的意图除了读还是读,让学生在语言整体中把握意义,通过这样的“在文本核心价值下的教学主线串起的几个教学板块”进行教材的取舍、增减和整合,实行长文短教。
二、解疑答惑,突破重点,品读人物形象
在关注船长的三次命令的同时,我没有忽视对人物形象有提升作用的句段的品析。如课文的第30小节中的重点句子:“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船长为什么被称为一名英雄?这是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疑问点和兴趣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师读第29小节。孩子们读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么?
生:你为什么没有逃走呢?
生:你是船长,应该会游泳啊,怎么就死了呢?
生:“玛丽”号应该放小艇来救援,为什么没有呢?
师:同学们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这个核心问题就是船长为什么没有逃生?现在你们就是船长,再读读课文,你会怎么解答呢?
生:我要逃走已经没有时间了,小艇到不了我身边。
师:是的。轮船下沉的时候会带起漩涡,掀起巨浪,小艇根本无法靠前。
生:六十个人都救出去了,我已经没有牵挂了,我还是陪我的轮船吧。
生:我和这只轮船生活了好几年,他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让他一人沉浸大海,我要陪伴他。
师:船长把船看成了自己的朋友。其实,他有没有机会逃生,为什么不逃生,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最后走向死亡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一个手势也没做,就像一尊黑色的雕塑慢慢沉入大海!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个别读,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沉浸在那一个个让我们难忘的镜头中,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这心与心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生:沉着。
生:果断。
生:镇定。
生:临危不惧。
……
师:这样的人我们送他一个称号——
生齐:英雄!(板书)
师:让我们用心诵读这一段话(出示最后一节)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挖掘潜能,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沉浸在一个个难忘的镜头中,然后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船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清晰、深刻。在学生细细品读了船长的命令、对船长的形象有初步的印象后,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船长为什么不选择逃生呢?他完全有获救的可能啊?问题提出后,学生再次研读课文,终于感受到:在轮船即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最终做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至此,船长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这样的处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品味,唤醒主体,升华人物品质
本课进入尾声时,我设计想象练笔,引导学生进入事件,写出在场的一些人心中的想法。课后听课者大多为学生的发言而啧啧称赞,认为此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巧妙地让学生通过想象练笔情绪得到了宣泄和释放,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船长形象立于学生心中,可谓一举两得。但也有老师不这样认为,认为很别扭:语文教学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心灵表白吗?学生这样真正进入情境了吗?还是在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套话和空话?在跟进的课堂上,我改为以“读”为主。
师:(音乐起)正因为有了哈尔威这位经验丰富的好船长,才使得船上的60人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得救了。
生:读第29小节。
师:(出示哈尔威图像)孩子们,此时目睹着船长徐徐沉入大海的又何止是“玛丽”号巨轮上的人?还有我们五十五个人。请把“人们”改成“我”,读。
生:在音乐中再以多种形式读好这一段。
师:面对这样的船长,你想把哪些词送给他?学生讨论后小结: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总认为语文的德育功能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局限于听说读写的内容,如教材选文讲究文质兼美,听说材料要有文化内涵,要给人启迪。其实那些被指涉为“工具性”的东西(即听说读写进行的方式)实际上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而且它们往往比前者起着更有力、更持久的教育作用。联系到上述教例,学生的回答有多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话语呢?惊魂未定,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大概是多数游人此时心灵的真实写照,毕竟,生命是每个人最珍贵、最不想抛弃的东西。面对死亡,人的一切犹豫、胆怯都是生命无比珍贵的体现。唯有这样,那些勇于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如“谭千秋”、“船长”等才显得高尚、高贵。在学生幼小心灵还难以承受过多人生风雨的时候,如此沉重的话题必然压得他们说出与年龄阶段不相符的话语,说出迎合教师的话语。
汉语文讲究意境、留白,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动往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课堂不是布道场,当学生通过读书已经能感受到英雄、伟人的崇高时,又何必让他们进行慷慨激昂状的表白呢?最深沉的情感是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的,不会被简单物化成几句口号,毕竟,我们更在乎的是学生以后的行为。
通过《船长》一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物类课文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自主品读感悟,从而使得人物形象丰满地立于学生的心中,使得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