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慧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学生,在学习中也应适时反思学习的得与失,消除弊端,得教益,“反思”已经成为学好数学的最佳途径之一。
学习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知识等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新背景下的学习呼唤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走向知识研究者、方法反思者,就要求新时期的学生不仅学习要刻苦,而且要善于对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一、学习数学反思认识的误区
1.缺乏主动性的反思
很多学生认为:反思就是作检讨,在学习时,只管道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不足,也不思考真实与否,不足点越多,反思越深刻,否则就是蜻蜓点水,有敷衍之嫌。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反思自然变得被动起来;另有一些人为学习反思没必要,学生的任务就是做作业,作业做细致了,任务就完成了。很多学生习惯于“年年岁岁书不变,岁岁年年题相同”的机械重复中,不研究新题型新解法,只是低头走路不抬头看路,不去思考,哪来反思?一些学生把写老师布置的学习反思作业当做任务来完成,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随便抄抄错难题,为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写反思。
学生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的个性彰显,对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学生将学习中出现的种种迹象当成一面镜子,但这面镜子却鲜有照射自己的不足,而是将镜子对准了老师,对准了环境。这样,反思成了学生“诉求”的途径,非但没能促进学生自己的成长,反而极大地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百害无一利。
2.“纸上谈兵”式的反思
“纸上谈兵”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学习上,就有众多的“纸上谈兵”者,说起话来高深莫测,谈起学习方法头头是道,翻开反思记录册,可谓练笔挥毫洋洋洒洒,却鲜有特色的实战经验。这样的“空中楼阁”卖弄的是优美的“舞姿”,生命力却在瞬间即逝。与实际的学习实践丝毫没有关联的空头理论,显然对今后的学习数学没有任何借鉴价值。
3.内容单一的反思
多数学生只把反思当成课后的反观,却忽视了反思的外延。比别人多一层的思考,反思的内容就充实、丰满了,将来作为可提供借鉴的学习方法可能性就更大了。让我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这正是反思的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反思,那么反思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优化,反而会将学生拖入“无效劳作”的死胡同,将反思演化成学习数学的胡话、废话的阵地。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反思、认真对待反思,让反思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助推器。
二、对如何进行学习数学反思的看法
1.反思成功得意之处
如学习中引起同学之间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学习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运用的体会;感受最深的解题思路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学习数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数学方法的功效。
2.反思失误之处
侧重审视自己在解题中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解题过程中常常失误的小问题;解题方法是否为最佳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同学之间的情感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学习数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解题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和最佳解题方案。
3.反思老师的见解
老师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最深层次的分析,因此应当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吸收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加以改进。反思老师给我们真心的忠告和建议,好好学习数学知识及数学解题方法。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学习反思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更快地学会解题方法。学习数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学生表演艺术风采的过程,而是学生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环境中深入研究学习数学解题思路的方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学习方法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学习数学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指导教师:周明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