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016-05-26 09:58:01谢韶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句法结构对比研究

谢韶亮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谢韶亮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摘 要:中国英语语言学类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与北美同类论文英语标题在句法结构分布和标题长度方面具有异同性。为此,建立了一个总量达1 162个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的语料库,该库由PQDT子库和CNKI子库各581个标题构成;然后,将标题分为名词短语标题、复合标题、介词短语标题、动词短语标题和句子标题五类,并尝试使用“聚焦式”研究方法以期更精确和全面地揭示标题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差异性体现在四个维度上:标题类型、跨文化/语境、标题字数和次级学科领域。该结果意味着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因受到其本族文化等维度的影响而趋向高度的“同质化”。

关键词: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结构;对比研究;ESP

近30余年来,期刊论文标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来自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医学、计量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他们各自所关心的论文标题的特征或发现标题中所蕴藏的规律[1-7]。目前,在语言学界,学术语篇领域和专门用途英语(ESP)领域主要是对英语论文标题的结构进行研究[8-11]。Haggan将237个文学论文标题、207个语言学论文标题以及307个科学论文标题按结构分为句子型、复合型和以名词短语为主其中包括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型、名词短语型、动词短语型和介词短语型4个小类的冗余类型共三大类,其研究结果发现了英语论文标题的结构分布存在跨学科的差异性,并同时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背后的语用原因[12]。与之类似,Soler将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480个研究性英语论文标题和90个评述性英语论文标题分为名词短语型、问句型、复合型和句子型4个类型并作了对比研究,发现英语论文标题结构不仅表现出跨学科的差异性同时还具有跨语类的差异性[8]。此领域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对英语标题的结构进行历时研究,如姚克勤、姜亚军将应用语言学学科中的TESOL Quar⁃terly杂志从1967—2009年共43年的1 108个原创性论文标题按Haggan[12]的标题结构分为6个类型,并发现在历时演化中复合型标题的数量逐渐增多[13]。此外,语言学领域中还有对标题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此类研究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写作”极具借鉴意义,如Busch-Lauer研究了语言学和医学两个学科中共150个英语和德语的研究性论文标题和会议论文标题,其中英语和德语论文标题各50个,并发现了标题在标题长度、标题结构和语义功能3个维度上的跨学科和跨语言的双重差异性[14]77-94。需要特别强调的是,Busch-Lauer在这个研究中建立的第三个子语料库(“L2语料库”)即德语研究者撰写的语言学和医学学科论文的各25个英语标题,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英语作为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之间的学术标题写作的差异性。尽管其语料只有共50个英语作为第二外语(L2)的论文标题,但这一研究无疑给英语为非本族语使用者以及英语标题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受到这一研究的启发,谢韶亮对比研究了国内外语言学类共17种核心期刊总数为2 180个研究性论文英语标题的句法结构;其研究结果表明,名词型标题、动词短语标题、复合型标题、介词短语标题以及句子型标题5大类的原创研究性论文英语标题表现出英语变体间的差异性[15]。另外,随着英语标题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标题结构的研究则深化到对英语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使用者撰写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其目的主要是对英语为非母语的使用者和专业人员提供启示和教学上的参考。谢韶亮对比研究了800个农学领域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结构,其结果表明农学领域中的5种英语标题结构、标题长度以及5种标题结构在农学次级学科中的分布都存在差异[16]。谢韶亮还进一步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4个学科(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共1 000个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句法结构,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文社科类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句法结构以及标题的长度都与北美语境中的标题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90%以上都是名词短语标题,相当单一[17]。然而,我们发现对英语语言学学科内的英语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使用者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姜亚军从提高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角度,在句法结构和词汇使用两个层面上对比考察了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和国际学生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英语使用特点,结果发现两组标题在句法结构和词汇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使用明显具有“高水平英语中介语”的特征[18]。然而,该研究的语料仅局限于“写作研究”这一英语专业的次级领域。因此,本文将通过更大的语料以及尝试新的研究路径深化姜亚军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标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给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英语标题以一定的启示以及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将力图回答以下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1)英语语言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有何特征?

(2)中国的英语语言学类的硕士论文英语标题与北美同类论文英语标题在类型分布上是否存在差异?

(3)各种不同类型的英语标题在标题长度上是否存在差异?

一、研究方法

1.语料

本研究共收集到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1 162个,这些标题分别来自ProQuest Dissertations&Theses(PQDT)(581个)和中国知网(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581个)①本研究在“PQDT学位论文全文检索平台”初次检索共得英语标题608个,但是这些标题并不都符合本研究的语料要求,故除去了一些非美国和加拿大的英语硕士论文标题,以及一些无法归类的标题之后,共得标题581个;“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论文数量巨大,故选取的余地很大,不存在去除不符合研究的标题这一做法,只是直接按上述选取语料的原则选取相应数量的标题。选取语料的原则遵循数量最大化原则,而非取整原则,故最终CNKI和PQDT库中所选的标题个数各为581个。。本研究的语料的选取在参考了“对比基础”[19]的同时还遵循以下原则:

(1)时间跨度都在2000—2011年,并且充分考虑3个时间段内(2000—2004年、2005—2009年和2010—2011年)不同三级学科的标题权重②本研究的标题的检索时间为2012年6月,初次检索共得608个PQDT学位论文标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论文库中的论文不断更新,所以在此之后的检索会得到更多的标题个数,但本文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再扩充。这同时也为未来的验证性研究提供了空间。。

(2)选取标题时按学科级别限定标题的选取范围:a)在“PQDT学位论文全文检索平台”首先选取一级学科“Language、Literature、Linguistics”,然后选取二级学科“Language”,最后根据二级学科下5个三级学科(Ancient、Linguistics、Modern、General、Rhetoric、Composition)选取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b)在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分类目录栏先选择“哲学与人文科学”学科领域,再选择其下的“外国语言文字”领域的“英语”学科,最后按相应权重选取与PQDT相对应学科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英语及发展史;语音、文字;语义、词汇、词义;语法、构词法;英语写作、修辞;英语教学方法)①为了充分利用PQDT论文库,最大化地收集语料数量,在实际操作中,本研究先确定了PQDT的标题范围和个数,然后相应地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中的标题,这一做法的原因还在于国内能检索到的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中的标题个数远远多于PQDT论文库。。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两个数据库中最后被选取标题所在的学科名称不同,但是在收集标题的过程中,所选取标题的研究领域实质上是一致的,如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英语教学方法”这一次级学科在PQDT中没有单独设立,但是却被包含在5个三级学科中。

(3)PQDT学位论文标题都是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多所大学的英语硕士论文,且以美国大学的硕士论文标题居多。CNKI学位论文标题按照引用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检索并选取,由于2010—2011年的学位论文较新,被引用论文数量不足相应的权重数量,故再按下载频次由高到低进行再次检索并选取无重复论文以补足相应时间内的论文标题权重数。

需要指出的是,PQDT学位论文全文库主要收录了来自欧美国家2 000余所知名大学的优秀博硕士论文,涉及多个领域,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收集本研究的PQDT学位标题的过程中,论文虽然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生用英语写出,但少数论文的作者信息表明这些论文的作者不一定是英语的本族语使用者。但是,这并不违背本研究的上述3个研究目标。原因在于:一是这些论文是在英语为本族语的语境中被撰写出来的;二是硕士论文不同于期刊论文和其他类型的英语文章,也就是说,硕士论文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集体至少包括作者、导师和同学,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而且有些论文的指导教师不止一位,因此相应的这些论文标题所形成的环境是一个互动的本族语的语境(参见Dudley-Evans[20]40-46和Swales[21]223);三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撰写和翻译提供启示,PQDT语料库中的英语标题表明了不同于中国的北美语境,只是一个参照语料。

2.标题的分类

本研究借鉴Haggan[12]、Soler[8]和谢韶亮[15-17]对标题的分类方法和原则将所收集到的英语标题按句法结构分为五类,这五类结构既能将所有被选取的标题归类但又不会重复或交叉归类。标题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后由手工分类并标注,并进行了3次人工校对。

(1)名词短语标题(NP):由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构成的标题,且名词短语作为标题结构的核心而形成向心结构。

a)The role of phonological short-term retention in new vocabulary acquisition.

b)A study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English advertising discourse.

(2)复合标题(C):被冒号或其他符号隔开而由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标题。

a)Learning culture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E-mail exchanges amo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b)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with numbers:A comparative study.

(3)介词短语标题(PP):以介词为首词并形成介词后接名词短语结构的标题。

a)Towards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metaphor.

b)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ality and ne⁃gat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4)动词短语标题(VP):以动词的现在分词为首词并形成动词现在分词后接名词短语而构成离心结构的标题。

a)Creating cohesion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b)Analyz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s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news comments in light of appraisal theory.

(5)句子标题(FS):由具备英语语法特征的小句所表达的标题②此类型与Haggan和Soler略有不同,本研究所出现的两个句子标题是指标题中包含有小句的标题类型。这一分类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

a)How Mandarin speakers use English abstract prepositions.

b)The Role Metaphor Plays in Interpreting Cul⁃ture.

3.研究步骤

为了在语料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对论文标题进行精确、充分和详尽的描述,本研究采取“聚焦式”的研究路径将研究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的研究考察两个论文库中各581个论文标题的结构;第二步的研究考察两个论文库中占有主导权重的2个三级学科即语言学和修辞与写作的论文标题的结构(各314个标题和各147个标题)。在该步骤中,由于PQDT学位论文全文库中这2个学科的标题有少量交叉,故将PQDT库中重复的标题都去除了;第三步的研究考察2个论文库中各198个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的结构①此处的第三步研究的标题分别来自PQDT学位论文库所选取的581个标题中属于三级学科“语言学”并在该学科明细栏中明确标示出“Language”和“English”字样的198个标题和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所重新选取的198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后者选取的原则仍然遵循文中的选取标题的原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按照统一的选取标题的原则在保证了前面两个步骤的研究语料吻合的情况下,第三步的研究很难保证CNKI论文库中198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仍然全部是其第一步研究中所选取的标题。但是,从CNKI论文库中所选取的198个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同样是由于按照统一的原则进行选取,大多数与第一步研究的581个标题相重合。。

二、研究结果②标题长度和百分比分布皆四舍五入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所以部分数据会有细微的不同。本文研究数据经方差检验得出其统计学含义。检验结果表明,标题类型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标题跨库(跨语境)虽然具有差异性但不够显著(p>0.05)。

正如前文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与北美大学的英语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句法结构相比较来探究中国英语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结构特征。本研究所得数据的差异性体现在四个维度:标题类型、跨语境、标题字数和次级学科。这些差异性主要参考表1至表5和图1。

从标题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在跨文化/跨语境的维度上,中国学生的名词短语标题(88Ʊ 47%)远远多于北美学生的同类标题(39Ʊ 59%)。另外,中国学生的介词短语标题(2Ʊ 07%)同样多于北美学生的此类型标题(0Ʊ 52%)。然而与之相反的是,北美学生所撰写的复合标题(56Ʊ 11%)却多于中国学生的同类型标题(8Ʊ 95%),并且北美学生的动词短语标题(3Ʊ 44%)是中国学生的此类标题(0Ʊ 34%)的10倍多。尽管介词短语标题、动词短语标题和句子标题3个类型在两个数据库中出现的频率都较少,但是数据特征却表明了频率分布的巨大差异性。

在跨学科维度上,CNKI语料库的标题类型分布呈现同质化,各次级学科都以名词短语标题为最多(大于85%),而PQDT语料库中的名词短语标题最高值属于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51Ʊ 01%)。PQDT库中的修辞和写作学科标题则与其他学科产生强烈的反差,以名词短语标题最少(23Ʊ 13%),复合标题最多(72Ʊ 79%)并超过其他各次级学科的该类标题。并且在PQDT库中,名词短语标题在语言学学科的语言学方向中(51Ʊ 01%)是修辞与写作次级学科的(23Ʊ 13%)近2倍之多。尽管CNKI库中的修辞和写作学科标题与PQDT库相比要少了很多,但这一次级学科的该类标题却是最多的(85Ʊ 71%)。在余下三类标题中,CNKI库中的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的介词短语标题最多(4Ʊ 55%),而PQDT库中的动词短语标题在修辞和写作学科这一次级学科中则为余下类型标题最多者(3Ʊ 44%)。次级学科中标题个数最少的是PQDT库中修辞和写作学科的介词短语标题和CNKI库中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的动词短语标题和句子标题(各为0个)。另外,在次级学科维度上产生巨大差异性的介词短语标题,在CNKI库中的语言学方向中(4Ʊ 55%)是在修辞与写作(0Ʊ 68%)的近7倍,是PQDT库语言学方向的近5倍(1Ʊ 01%)。

表1 标题类型分布及各类标题平均长度

图1 标题各类型分布百分比

表2 语言学学科标题类型分布及各类平均长度

表3 修辞和写作学科标题类型分布及各类平均长度

表4 语言学学科与修辞和写作学科标题类型分布及各类平均长度

表5 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标题类型分布及各类平均长度

学位论文英语标题的各项指标数值基本上都大于期刊论文,标题的平均字数也不例外。此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期刊论文标题的长度分别为8.8 (Haggan[12])、7.98(Soler[8])和国际期刊9.69及国内期刊8.96(谢韶亮[15])。从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来看,在跨语境的维度上,北美学生的学位论文标题总体的平均字数(11.83),尤其是复合标题的长度(13.31),要多于中国学生的学位论文标题总体的平均字数(10.29)和复合标题的长度(10.85)。平均字数最多的当属PQDT库中的语言学学科复合标题(13.42)远多于该库中最短的语言学科的介词短语标题(6)、语言学方向的介词短语标题(6)和CNKI库中语言学学科的同类标题(10.7)。反之,中国学生的介词短语类型的学位论文标题的总体平均长度(10.25)和动词短语标题(11.5)要远多于北美学生的学位论文的同类标题(6.67和9.25)。CNKI库中标题最长的次级学科是语言学学科中语言学方向的复合标题(11.21),这一数据略少于PQDT库中同一次级学科的同类标题(13.3)以及PQDT库中最长者语言学学科复合标题(13.42)。另外,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标题的长度也是参差不齐。总体来看PQDT库中的修辞和写作学科标题平均长度多达12.14单词且该库此学科最长的标题则为复合型标题(12.98),都高于CNKI库中的标题最长的修辞和写作学科次级学科,后者的标题平均单词数为10.02略短于CNKI库总体平均长度(10.29)和该库中最长的标题即复合型标题(10.67)。其中,动词短语标题在PQDT库中的平均长度的差别较大,如语言学学科和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的动词短语标题平均字数分别多达11.2和11.17个单词,且远远长于其他次级学科的同类标题的平均字数。在CNKI库中,各次级学科同类标题的平均字数差别不大。需要指出的是,两个子语料库中的标题平均长度都以修辞和写作学科标题平均长度最为接近两库的标题总体平均长度。

由上文统计结果来看,令人感到意外的发现是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的次级学科这一层面所表现出的句法结构、标题长度和跨语境的差异性,并且这样的差异性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重的,并且这些数据结果反映了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在多方面的独特特征。

三、讨论

总体来看,本研究的学位论文英语标题都符合Swales&Feak[22]205所提出的3个要求,即有效的论文标题应该指明研究范围,介绍研究话题以及具有不解自明性。Soler将标题的普遍特征概括为:信息性和经济性。不考虑标题内容“吸引读者”等的功能,在形式上论文撰写者利用标题的有限空间表达出尽可能最准确和最丰富的意义[8]97。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学位论文标题具有标题经济性的特征,但是这一特征没有期刊论文那样明显。甚至可以说,学位论文标题相比期刊论文标题来说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出经济性原则。从另一侧面也可以说,本研究的对象为硕士学位论文的英语标题,这就表现出该研究对象的独特特征。正如Samraj指出作为“准”成员的硕士生所产出的文本不能完全实现其所在学科领域同质的话语实践,因而其自身表现出异质性[23]65。这也就表明硕士学位论文的英语标题的特征不同于期刊论文。

另一方面,上述结果揭示了不同文化/语境下英语标题形式结构的差异性。对比修辞领域的观点认为“写作是一种深嵌于文化的行为”[24]100。同理,Kachru&Smith也指出不同英语变体的使用者对英语的使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英语属于那些使用它的人[25]101。在跨文化/跨语境的维度上,本研究虽然是对学位论文英语标题的研究,但是得到的结果却与陶坚、黄大网对于期刊论文英语标题的研究类似,即“中国学者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11]34。概括来说,中国语境下的英语论文标题形式比较划一并且复合型标题偏少。下面将对本研究的标题类型和标题长度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将讨论的重心放在跨文化/跨语境这一维度上。

1.名词短语标题

作为与实证的科研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科研报道则是一种语言活动,这就意味着用语言为实践活动或现象取一个名字[26]143。Soler在观察了名词短语标题结构之后曾指出名词短语标题的信息性是通过前后修饰成分的堆积实现的,这可以简要地解释研究的结果[8]98。尹世超从12个方面论述了被划分为报道性和称名性两类新闻标题的区别,这尽管是对汉语新闻标题的讨论,但其观点对中国语境下的学术论文标题结构研究不无启示[27]53-67。他指出标题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类,即可识别标题和不可识别标题,并且可识别标题都是称名性标题。按内部结构分,标题可分为有标记标题和无标记标题,并且有标记标题都是称名性标题。受到汉语的语境影响,中国学生硕士毕业论文的英语标题则多为称名性的,其实现形式自然以名词短语来表达,这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语境下的该类英语标题以名词短语形式为最多的一个可能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具体来说,PQDT语料库中的英语名词短语标题可能是致力于去揭示研究对象的细化过程,这使得读者能够明白当前的研究是如何被嵌入到相应的科学领域之中的[8]98。而CNKI中的英语名词短语标题则可能过多地依赖可识别的标题标记语实现给文章起个名字的目的和功能,如本研究中CNKI英语名词短语标题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带有study和analysis等词语。据此,姜亚军认为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语类意识导致英语标题的程式化程度很高,同时还暴露出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论文选题上视野较为狭窄[18]。然而,与CNKI库中的英语标题的名词短语同质性现象不同,在PQDT库中,除了最多使用名词短语标题的次级学科(语言学学科语言学方向)之外,英语标题并不都以名词短语类型的标题居多,例如修辞和写作这一次级学科的标题就以复合标题为主。

2.复合标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Dillon通过对30本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学批评期刊的论文标题进行实证研究,其结论表明,有72%的论文标题使用冒号,并从5个方面论证了冒号在学术论文标题中的使用体现论文的“学术性”[28]。本研究中的PQDT库的硕士论文复合标题几乎全部使用了冒号,这表明硕士生论文的学术性至少从Dillon一文的思想的复杂性(complexity of thought)和学术研究的深入(progress of the enterprise)两个方面得到体现[28]。相比之下,在本研究的过程中,CNKI库中的少量汉语标题是由正标题和副标题两个部分组合而成,但是由于缺乏上述的学术意识,这些汉语标题在翻译或在重新撰写成英语标题时只保留了主标题部分,并以名词短语形式实现,是造成标题同质化的原因之一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汉语标题的英语版被视为不完整的标题故未作为语料进行收集统计。即便如此,名词短语标题仍然是同质化的主要表现。。

Soler指出此类标题不仅如同名词词组标题那样是对研究简洁地呈现而且是对研究细节的简洁提涉,而且还具有一种从一般到具体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是名词词组标题所不具备的[8]99。而汉语环境下不去使用复合标题,取而代之的则是主标题另加副标题的形式。在修辞和写作学科中较多地使用此类标题的原因与Soler的观察不谋而合,这种标题类型不仅关注研究对象的具体细节同时也不忽视其他方面,所以此类标题不仅是对细节的描述手段,同样也是如名词词组标题那样表达研究内容的文体手段[8]99。也就是说此类标题具有社会科学的偏好性,而实证科学如生物科学则使用较少。同理,语言学学科和修辞及写作学科相比起来,修辞与写作更偏重于社会科学,而语言学学科则似乎注重实证研究。姜亚军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复合标题在国外期刊中比例不断升高的现象,并“对我国学者的英文标题撰写、汉语论文标题的翻译和科技期刊的定位提出意见和建议”[29]32。这一思路无疑对于学位论文的英语标题的撰写或翻译有着同样的指导意义,并且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了对待英语标题更应当充分考虑到相同学科的次级学科之间的差异性。

3.介词短语标题

Halliday认为介词可以被解释为一个次动词,在人际功能维度上充当一个次谓语而其后的名词词组则为补语;另外在经验维度上,介词短语则是次过程[30]212-213。尹世超曾将新闻标题按功能和结构分别分为相互关联的2类:可识别标题和不可识别标题和有标记标题和无标记标题,这些标记词有“评”“记”和“论”等等[31]10。许建平则将中文核心期刊中的这类含有“试论”和“浅议”等词语的标题归于汉语的动宾结构式标题,而“翻译这类标题不宜采用汉语的动宾结构,一般用英语介词on+相应的宾语即可”[32]45。然而,Haggan统计了文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3个领域的124种国际期刊上的571个论文标题的结构分类,发现307个自然科学论文中仅有一例介词短语标题,并且介词短语标题在语言学和文学期刊中也各自仅有7例和5例[12]。这一现象表明,受到汉语语境和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在翻译其硕士论文标题时介词作为次动词的人际和经验功能强化并凸显了起来,这使得CNKI库中的介词短语标题多于PQDT的介词短语标题。

4.动词短语标题

Thompson指出语言经验功能的6类主要过程之一的物质过程涉及“动作”如跑、扔、坐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包括3个要素:动作者即发出动作的人或物、目标即受动作影响的人或物和环境成分即表述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的成分[33]79。而Swales则说明了学术论文信息呈现顺序与实验室里所做的实验过程顺序是相反的,即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是对偶然出现的实验结果做出机会主义式的反应,而不是事先特别有意识地计划着去解决某一特别问题[21]118。PQDT库中的动词短语标题要多于CNKI库的原因可能在于作者想通过动词短语的语言形式再现出其具体的研究过程。

5.句子标题

句子标题是用一个句子将研究结果综合的并且涵盖性地表达出来。姜亚军曾就此类被称为陈述性标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34]675。此类标题与描述性标题相对,陈述性标题通常使用动词的现在时态宣告研究结果,使得“真理”得以永久地被记录下来,所以此类标题又称宣告式句子标题。尽管学界对于此类标题的功能褒贬不一,但是,事实是此类标题在自然科学领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使用[35]。早在1995年,尹世超就将新闻标题分为报道性标题和称名性标题,汉语中的报道性标题一目了然地指明报道内容,但很少用祈使和疑问语气;且报道性标题的平均字数较称名性标题要多[27]。Hyland认为句子标题在自然科学中被大量使用的原因是句子标题具有证据性如表格、图片、图表等,而社会科学则较多地依赖定性的分析和详细的论述[36]。在汉语环境下,由于作者重视标题的称名功能而大量出现名词短语的英语标题,故此类句子英语标题就相对被较少采用,仅有一例小句形式(陈述句)的英语标题。由于其作为后置定语从句出现在标题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宣告力度。另外,Hyland认为问句标题能在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37];同样,本研究中PQDT语料库中的两句子标题都是问句的形式,这表明了英语论文标题除了具有信息功能之外,还应当具有另一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吸引(读者的)功能。

四、结语

英语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类型分布和标题长度在跨次级学科和跨文化、语境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性。然而,研究预期之外的发现则是同一学科领域内的不同次级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标题在各自共同的语境和文化内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一发现使得普遍认为的同一学科领域的标题应当属于同一体裁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探讨,更进一步说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体裁这一概念。另外,本文采用的“聚焦式”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新意。PQDT库中的论文标题特征以及与之相比的国内论文英语标题类型的“同质化”现象对于国内的论文英语标题的撰写和标题的汉英翻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PQDT库中的论文标题在形式上的多元化必然与其在功能上的多方面要求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不同的标题形式实现了不同的标题功能,并且这些功能也体现了文化层面的偏好特征。然而,本研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即在语料选择上虽达到了跨文化、语境的比较研究的要求,但是并不一定纯粹都是出自以英语为母语者。未来的同类研究可以考虑对研究语料有更高的要求。总之,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撑,帮助作者更理性地去翻译或撰写一个恰当的英语版本的论文标题,从而实现英语论文标题在体裁、学科、文化、功能和形式上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J.T.Dillon.In pursuit of the colon:A century of scholarly progress:1880—1980[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2,53(1):93-99.

[2]L.Anthony.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in computer Science[J].IEEE Trans.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2001,44(3):187-194.

[3]R.A.Goodman,S.B.Thacker,P.Z.Siegel.What’s in a ti⁃tle?A descriptive study of article titles in peer-reviewed medical journals[J].Science Editor,2001,24(3):75-78.

[4]M.Yitzhaki.Relation of title length of a journal article to the length of the article[J].Scientometrics,2002,54(3):435-447.

[5]J.Hartley.Planning that title:Practices and preferences for titles with colons in academic articles[J].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7,(29):553-568.

[6]化柏林.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标题计量分析研究[J].情报学报,2007,(3):391-398.

[7]V.Soler.Comparative and contrastive observations on sci⁃entific titles written in English and Spanish[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10,30(2):124-137.

[8]V.Soler.Writing titles in science:An exploratory study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7,26(1):90-102.

[9]成天娥,郭世凤.Nature论文标题语言特征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60-163.

[10]朱锡明.英语语用学论文标题的形式特点——以国际语用学会会刊《语用学报》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2-106.

[11]陶坚,黄大网.基于语料库的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标题对比研究:学科及文化的双重维度[J].当代外语研究,2010,(9):34-39.

[12]M.Haggan.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linguistics and science:Dimensions of att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36(2):293-317.

[13]姚克勤,姜亚军.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标题的历时研究[J].外语研究,2010,(3):36-39.

[14]Busch-Lauer,Ines-A.Titles of English and German re⁃search papers in medicine and linguistics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M]//Anne Trosborg(eds.).Analysing Professional Genre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

[15]谢韶亮.语言学类论文英语标题的句法结构对比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123-127.

[16]谢韶亮.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6):106-112.

[17]谢韶亮.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0):53-58.

[18]姜亚军.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2013,(6):19-24.

[19]许余龙.再论语言对比基础的类型[J].外国语,2007,(6):21-27.

[20]T.Dudley-Evan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writ⁃ing of dissertation titles[M]//G.James(eds.).The ESP Classroom:Methodology,Materials,Expectations.Ex⁃eter:Exeter Linguistic Studies,1984.

[21]J.M.Swales.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2]J.M.Swales,C.B.Feak.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23]B.Samraj.A discourse analysis of master’s theses across disciplines with a focus on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8,7(1):55-67.

[24]U.Connor.Contrastive Rhetoric: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5]Y.Kachru,L.E.Smith.Cultures,Contexts and World Englishes[M].New York:Routledge,2008.

[26]P.Wignell,J.R.Martin,S.Eggins.The discourse of ge⁃ography:ordering and explaining the experiential world[M]//M.A.K.Halliday,J.R.Martin(eds.).Writing Science: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Pittsburgh,Lon⁃don: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3.

[27]尹世超.报道性标题与称名性标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2):53-67.

[28]J.T.Dillon.The emergence of the colon:An empirical correlate of scholarship[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1,36(8):879-884.

[29]姜亚军.复合式论文标题之争:评述与启示[J].外语教学,2010,(6):29-32.

[30]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31]尹世超.标题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2]许建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标题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4):45-47.

[33]G.Thompson.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34]姜亚军.陈述性与指示性论文题名之争:评述与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5):675-678.

[35]M.J.Sisó.Titles or headlines?Anticipating conclusion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as a persuasive jour⁃nalistic strategy to attract busy readers[J].Miscelánea:A Journal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Studies,2009,(39):29-54.

[36]K.Hyland.Graduates’gratitude: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4,23(3):303-324.

[37]K.Hyland.What do they mean?Ques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J].Text,2002,22(4):529-557.

【责任编辑 贺 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English Titles of English Linguistic Master Theses:A Contrastive Study

XIE Shao⁃li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titles from English linguistic master theses in China in contrast with that in North America in terms of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title length.On the basis of self-constructed corpus of 1162 titles with 581 titles from PQDT sub-corpus and CNKI sub-corpus respectively,the titles were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nominal group,compound,prepositional group,verbal group and full-sentence.“The method of focusing”is experimented,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accurate.The titl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long four dimensions:types of title,cross-culture,title length and sub-disciplines.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English titles of English linguistic master theses in China might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its own culture and become“homogeneous”.

Key words:MA title;English;syntactic structure;contrastive study;ESP

作者简介:谢韶亮(1981—),男,安徽全椒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项目:《史记》英译(14TSXK08)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6-0061-09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句法结构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山西青年(2017年7期)2017-01-29 18:25:26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9:17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51:46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6:19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7:28:22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