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225128)李 霞
巧用“负”迁移,发展“正”思维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225128)李霞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借助负迁移,进行正向引导,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促进课堂实效。
[关键词]负迁移小学数学正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事实上,负迁移作为一种资源,如果能被教师有效利用,不但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其系统掌握数学知识。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新知的导入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此时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学生的生活素材,巧妙运用负迁移,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时,我先让两名中等生列竖式计算两道算式:(1)2.1+3;(2)4.21+0.5。学生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这种错误到底有没有普遍性?为此,我进行了统计,发现有50%的学生犯了第(1)题中的错误,有40%的学生犯了第(2)题中的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将0.5中的0字写在了4.21的2字下面。出现错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来,学生对计算中的个位对齐并没有深刻理解,究其原因,是整数加减法中的个位对齐产生的负迁移。于是,我重新设计了问题:小明生日,爸爸给了两次零花钱,第一次给了2元1角,第二次给了3元,爸爸总共给了多少零花钱?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问题,因而,他们很快能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得到正确答案5元1角,我追问:“想一想,之前的两道算式应该如何计算?”学生由此发现了问题所在:应该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那么,该如何将数位对齐呢?我适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在导入处巧妙运用学生的错误,并利用学生的负迁移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处于有效的愤悱状态,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上,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在巩固之处巧妙运用负迁移,让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在教学了除法之后,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了一些简便计算的错误。计算题:(1)50÷5×2;(2)50-30÷5。很多学生给出解答步骤:(1)50÷5×2=50÷(5×2)=50÷10= 5;(2)50-30÷5=(50-30)÷5=20÷5=4。经过谈话发现,由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产生的负迁移,使学生认为这两道题可以采用简便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忽视了题目本身的特征。基于此,我让两名学生根据常规计算方法,将这道算式重新计算,并进行板演,而后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看看之前错在哪里?为什么?学生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由此学生不但掌握了简算技能,也巩固了除法计算技能。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巧妙运用负迁移,有效清理了学生的认知误区,并在对比验证的练习中,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技能。
为了让学生沟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负迁移,在关键处进行反思引导,帮助学生辨析概念本质。
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由于受到手提包、梯子、堤坝等直观实物的影响,学生认为梯形都是类似于的形式且只有这一种形式。为此,我利用这一负迁移,设计了动态演示的教学活动(如图2),通过旋转梯形和拉动梯形,让学生在理解梯形的同时,将梯形和其他图形进行比较辨析,从而观察并反思梯形的本质所在。
图2
经过对比辨析之后,学生发现,不管梯形的位置、形状如何改变,其最根本的性质没有改变,即“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如果另外一组对边变为平行,那就成了平行四边形,这就是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本质的不同。
教师借助负迁移,让学生经历变式和类比后体会到梯形的本质属性,排除了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有效建构了平面图形的几何知识体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独特的视角,从导入处、巩固处、反思处进行有效引导,带领学生重新审视旧知,这样不但能有效避免负迁移的消极影响,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责编童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