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56例

2016-05-26 07:02曾莉华向通讯作者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4期
关键词:关元生物反馈源性

蒋 琼 艾 坤 周 璐 曾莉华向 玺 通讯作者:许 斌

1.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423000 2.湖南中医药大学



·电针疗法·

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56例

蒋琼1艾坤2周璐1曾莉华1向玺1通讯作者:许斌1

1.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423000 2.湖南中医药大学

排尿障碍也称为尿潴留,患者表现为膀胱充盈,小腹胀痛,不能自行排尿,其发生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两大类[1]。神经源性排尿障碍临床上多因排尿中枢或其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是康复科收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014年以来,笔者采用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5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对照,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住院并接受治疗的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在神经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排尿功能障碍,且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病程在1个月内,年龄≤70岁,患者知情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既往有前列腺疾患及其他梗阻因素所致尿潴留者。

109例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3~70岁,平均(48.5±15.2)岁;病程10~30 d,平均(23.5±6.8)d;头部疾患35例,脊髓损伤14例,周围神经病变7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12~70岁,平均(47.6±16.1)岁;病程11~30 d,平均(24.2±7.2)d;头部疾患34例,脊髓损伤13例,周围神经病变6例。经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口服甲钴胺(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812,0.5 mg/次,3次/d)、枸橼酸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110,5 mg/次,3次/d)和硫辛酸(江苏万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158,0.2 g/次,3次/d),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伴有尿路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留置尿管者每2 h左右开管排尿1次,膀胱按摩及缩阴、提肛等盆底肌锻炼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完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选穴如下:百会、四神聪、关元、中极、气海、膀胱俞、肾俞、水道、三阴交、太冲。患者取侧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头针平刺进针,体针常规针刺,当患者膀胱充盈时下腹部的关元、中极、气海三穴针刺时不宜深刺,采用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Ⅱ,将输出导线金属夹子分别夹在百会、四神聪、中极、关元,选用断续波,频率10 Hz,输出强度至患者可耐受或观察患者出现肛门及会阴部肌肉节律性收缩为度,针刺30 min/次,每周5次。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患者排空大便后取侧卧位,采用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将探头置于直肠内2~3 cm,使金属环与盆底肌肉成一直线,固定好后调整电刺激强度,刺激10~20 s,放松5 s,30 min/次,每周5次。以上治疗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采用膀胱扫描仪,对比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和膀胱眼里的变化。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下降,而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压力则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而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压力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各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控制排尿的神经包括2个神经中枢和3组外周神经,其中低位神经中枢(脊髓反射中枢)位于脊髓2~4侧角细胞,能自主地对排尿进行控制;高位神经中枢是位于大脑中央旁小叶、丘脑下部排尿中枢,调节和控制低位中枢;另外膀胱与尿道还受盆神经、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的直接支配,当病变累及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均会导致神经源性排尿障碍[2]。临床中常用的西药多为营养神经、缓解痉挛、抗氧化等,疗效一般;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普及,间歇导尿、叩击耻骨上区、摩擦大腿内侧、牵拉阴毛、扩张肛门等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促进了患者排尿反射的形成,也提高了本病的临床疗效[3]。

神经源性排尿障碍属中医“癃闭”范畴,多因肾气虚弱,膀胱气化无力或经脉瘀滞,影响膀胱气化所致。笔者选取百会、四神聪醒神开窍,肾俞、膀胱俞补肾益气,助膀胱气化,关元、中极、气海均属任脉,与水道均在下腹部,刺之可疏通经络和气血,调畅中、下焦气机,使膀胱气化功能得以恢复,再远取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和肝经原穴太冲,可健脾利湿、疏肝理气治癃闭[4]。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电刺激治疗仪,对阴部神经等进行电刺激具有无创、可调、易操作等优点,与电针相配合,加强对盆腔肌肉的刺激[5]。笔者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膀胱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波. 针刺结合间歇导尿术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4(1):18-20.

[2]谌德雄.不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5,(17):80-81.

[3]毕可萍,蒋延宽,张瀚方.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源性排尿障碍8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36-37.

[4]王伟.中药内服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2):1729-1730.

[5]郝川,顾春蕾,秦松杰,等.生物电刺激加电针八髎穴治疗sSCI后神经源性膀胱27例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5,39(5):423-424.

(收稿日期2015-07-14)

猜你喜欢
关元生物反馈源性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