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竹
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是国内首家农村商业银行。
5月6日,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证监会发审委首发通过。至此,5家农商行完成过会,其余4家分别是无锡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和吴江农商行,均来自苏南地区。
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良好,而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历史较久,比其它地区相对更能满足证监会对于银行上市的要求,这使得江苏成为首批农商行的“集中爆发区”。
农商行的集中上市是农商行整体规模扩大、经营水平提高的表现。据4月底银监会发布的公告,我国农商行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截至3月底,农商行数量占农合机构(农信社、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44.4%,但是资本、资产和利润分别占农合机构的66.7%、63%和70.5%。
与其他金融机构横向对比,以及自身纵向对比,农商行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如何?
2016年第一季度农商行
不良贷款率居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
尽管农商行涌现一批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然而,其年报业绩却并不喜人,5家农商行净利润全部呈下滑态势。无锡农商行的年报显示,其2015年营业收入增速下滑,扣非前净利润8.3亿,较2014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江阴农商行2015年净利润8.1亿,较2014年下降4%;吴江农商行2015年净利润6.1亿,较2014年下降21%;常熟农商行2015年净利润9.6亿,较2014年下降3%;最近过会的张家港农商行2015年净利润6.7亿,较2014年下降7.9%。
对于农商行业绩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与下行的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信贷规模扩张减慢,银行的业务规模也会受限。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一步收窄利差,信用风险上升,整个中国银行业都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和利润下降的趋势。
虽然行业整体表现一致,农商行面对的经营压力还是有所不同。银监会公布的银行业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2%以下,农商行不良率在2.56%。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轮银行业的不良主要集中在民营和小微经济领域,农商行服务的群体多来自这个领域,因此相对其他金融机构经营压力更大。山东农信系统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农村市场本来信用程度较高,随着观念的开放,违约的行为也在增加,而信用体系的建设还跟不上。
曾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农村市场利弊兼有,一方面农商行服务县域、三农和小微经济,风险特征较高;另一方面,区域内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农商行对三农和小微类客户的议价能力也更高,收益率更高。而农商行立足县域经济,可以对区域内的经济体有深入的洞察,业务更精更专;但是另一方面,银行是规模收益比较明显的行业,扩张规模降低成本会受到一些阻碍。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农商行的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22%,接近大型商业银行的1.29%,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分别是1.07%和1.08%,外资银行只有0.32%。
农商行规模扩张与利润率不成正比
从规模上看,已过会的农商行开始迈入“千亿银行”梯队。无锡农商行在2014年就实现总资产从830亿上升到1040.05亿,2015年年报显示,无锡农商行年末总资产1152.02亿元,居5家过会农商行之首;常熟农商行2015年末总资产1033.66亿,居其次;江阴农商行2015年末总资产904亿,张家港农商行总资产为823.54亿,吴江农商行总资产714.53亿。
公开信息显示,无锡农商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得益于其跨区经营,2009年以来,无锡农商行在无锡宜兴市、无锡江阴市、南通如皋市、淮安市楚州区(现淮安区)、扬州仪征市、徐州市丰县和泰州靖江市设立了8家异地支行,还发起设立了2家村镇银行,参股淮安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及江苏东海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无锡农商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效益的提高。数据显示,无锡农商行的资产从2011年的605亿,逐年上升分别为2012年的730亿,2013年的830亿,到2014年的1040亿,再到2015年的1152亿;但是无锡农商行的资产利润率却逐年下滑,分别是1.39%、1.31%、1.19%、0.98%和0.76%。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常熟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等过会农商行。
从年报上看,可能的原因在于农商行正在发力金融市场业务和中介业务。与传统的信贷业务相比,金融市场业务和中间业务利润较低,但是收益更加稳健。无锡农商行年报显示,2015年,存贷款业务净收入占比29.85%,而2014年该业务占比43.75%;债券利息收入占比从2014年的20.47%上升到40.2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有明显上升。江阴农商行年报也显示,2015年成立金融同业部上海研发中心,推动同业业务发展,推动交易性收入稳步增长。
曾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市场业务和中间业务是银行业的趋势,大银行资金规模大,渠道众多,相对中小银行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农商行目前也在发力该业务,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郭田勇则认为,金融市场业务不应该成为农商行转型发展的方向。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还是应该以服务企业、居民为主,市场业务职能作为补充。关键在于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改进业务模式,提升流程效率。农商行不能因为农村信贷风险上升就把钱投到金融市场当中。
而曾刚则认为,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和中间业务能够帮助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和信贷风险上升的环境中活下来。此外,有关资产管理和理财的产品能够提高客户收益,投贷联动等业务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