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晶
生态是云南的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云南省政府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陈豪: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云南的亮丽名片和宝贵财富,也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云南独有的世居民族——傣族有一句谚语“没有树就没有山,没有山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人”,就充分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珍视和爱护自身绿色家园的认知与传统。因此可以说,保护好自身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既是全省各族群众的期盼,也是党中央对云南的嘱托,是我们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为此,我们在发展理念上,重视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积极弘扬云南自古以来保护绿色、珍视自然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引导全省各族人民增强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环境保护自觉。在生产方式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主体责任,对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把节能减排,化解过剩产能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态经济发展,力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在环境保护上,着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支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我省仍投入133亿元用于节能环保相关领域,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脆弱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财力保障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考察时,殷切希望云南“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一年过去了,云南省在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上做了哪些努力?
陈豪:一年多来,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来抓,先后召开三次省委全会,作出学习贯彻决定,出台了配套性政策文件,部署推动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进展。
在经济稳增长方面,切实推进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实,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7%,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和“十二五”规划目标。
在产业优化方面,持续巩固提升能源、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等八大重点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加速转变。我们狠抓基础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攻坚战圆满收官,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保障网、互联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5年大会战全面启动,一批添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建成。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在民生改善方面,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扩大就业,继续推动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发展,统筹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鲁甸、景谷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在改革攻坚方面,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在行政审批、财税、国企、农村、教育、科技、开放、公安、供销社、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市场活力、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在扩大开放方面,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引擎,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和“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成功举办第3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昆交会、2015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
在生态环保方面,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森林云南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5.7%,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定好转,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持续开展“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条件持续改善。
在自身建设方面,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三严三实” “忠诚干净担当”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干事创业环境明显改善。
《中国经济周刊》:洱海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和大理的主要饮用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周围人口增长,洱海流域曾经爆发了3次大规模的蓝藻,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云南省政府在落实总书记指示,保护洱海水环境治理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陈豪:洱海是全国近城湖泊之一,云南历来重视洱海水质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调研时强调“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这不仅仅是对洱海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出的要求,更是对云南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希望。为进一步加强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我们坚持实施精准治湖,从五个方面强化了措施。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突出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理念,精细化编制和执行洱海保护治理规划,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生态保护责任。二是优化治理格局。统筹推进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及控污减排、流域管理与生态文明构建等各项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控工业污染排放。三是增强系统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湖滨带生态建设,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不断强化水源涵养。四是严格监督管理。建立全流域管控协作机制,提高环境管控能力,以铁的手腕严厉打击侵占湖滨带、垃圾倾倒、污水排放等违法行为。五是创新资金投入。将洱海环湖截污工程作为全省率先进入执行阶段的PPP项目,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洱海保护治理。目前,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已引进资金近30亿元,超过“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对洱海保护投入的总和。据最新监测报告显示,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今年1至3月达到Ⅱ类,被国家列入良好湖泊保护支持名录。
探索和运用“PPP模式+精准扶贫”
《中国经济周刊》:PPP模式在洱海水环境治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基础设施滞后,脱贫、减贫压力巨大,政府是否考虑利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助力脱贫攻坚?
陈豪:云南贫困面大、人口多、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截至2015年底,云南仍有471万贫困人口、88个贫困县,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今后5年,平均每年需要减少约100万贫困人口,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举全省之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兄弟民族、贫困群众掉队落伍。当前,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落后是制约云南贫困地区发展亟须解决的重要短板。
为尽快补齐短板,我们在“PPP模式+精准扶贫”方面已经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运用:一是组建成立了云南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融资平台,整合财政资金、撬动政策性贷款、拉动社会和农户出资,全力支持云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据统计,目前,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已审批793.57亿元,已投放261.65亿元。二是盘活基础设施资源,拿出好项目、好资源面向全国招商引资,广开门路运作好PPP项目,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拓宽渠道引进社会资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今后,我们将不断拓展PPP模式在扶贫开发中的运用渠道和路径,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