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之
【摘 要】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识字;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巩固成果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识字教学而言,小学各阶段的课程目标中均对学生的自主识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多学”,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少教”。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们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化抽象为具体,降低识字难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特别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时,应注意字词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对一些常用的词,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感性材料,以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汉字都是由音、形、义三部分组成,在识字时让学生死记硬背字的音、形,理解字义,学生很难记住。如教学“月”字时,一开始就教学生读,意思是晚上的月亮,让学生记住“月”字是怎样写的,今天可能记住了,明天又会忘记。我们如果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识记“月”字,效果就不同了,教学时,出示蓝天背景下的弯弯月亮图,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很容易说出是“月亮”,教师相机教学“月”字的音,用弯弯的月亮图帮助学生记住“月”字的形,这样,学生记住“月”字就容易得多。又如教学“笔”字时,教师出示一支竹毛笔让学生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教师手中的这支笔,上面部分是竹子做的,下面部分是用动物的毛做的,教师相机教学“竹”字头及“毛”字,学生便会发现“笔”字的上面是一个“竹”,下边是一个“毛”,这样他们就记住了“笔”字的字形。
总之,教师可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在头脑中有深刻的印象,化抽象为具体,从而降低难度,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发识字乐趣
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去动口说、动脑想、动手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这样,就可以从大量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同时也会变枯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愿学乐学。比如:在学习“拍、打、拔、跳、跑”等字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在运动中学认字。再如,加一加识字,如:炮(火+包)、瞄(目+苗);减一减识字,如:寸(村-木)、唐(塘-土)等;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生字卡片来识字;还可以制作转转盘,采用转转盘识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4,由“苗”加不同偏旁组成“描、猫、锚、瞄”,用这些方法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三、注重拓展延伸,拓展学生识字空间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孩子们识字的好材料。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
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练习3》一课时,我就以“寻找街头牌匾”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后,自己走在大街上观察一下,街上还有些什么牌匾,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使学生除了学会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之外,认识其它牌匾的字。
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旦把汉字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汉字就不会太难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我们曾尝试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每次都围绕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先后曾组织学生进行“商标识字活动”、“贴标签识字活动”、“给玩具起名识字活动”、“姓名识字系列活动”、“看电视广告识字活动”、“逛家电商场识字活动”等等识字活动。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
“授之以渔,以渔获鱼”一直是我们期待的理想教学效果。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就是要设法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会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求异创新;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乐于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因此,我们除了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发现中激发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行涛,周卫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11.10
[2]常涓.《小学教学典型课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3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