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6-05-25 05:15卢方志
文理导航 2016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卢方志

【摘 要】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应做到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一节课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就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否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的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或新奇的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创设问题情景模式,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

此外,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顺势给学生创设一个知识经验的迁移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点;即让学生用自己的的体验,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相关的新的数学知识。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道判断题250×4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根据因数末尾有零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零,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个零才对,因为除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还有25×4结果还有一个零,也能一眼看出来。两种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如果老师搞一刀切,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那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只能依赖老师或其他人,久而久之,就会严重阻碍思维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老师还要能虚心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学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此外,还要允许学生说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解决了学生后顾之忧,这样学生就会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与方法。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和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我们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无法在课堂上研究和展开的,则要留到课余或条件成熟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因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地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们提出来的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们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进一步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总之,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教师要把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