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雾霾引发的思考

2016-05-24 16:38苏俊霖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雾保护环境雾霾

苏俊霖

如果没记错,去年的11月,哈尔滨早已大雪倾城。今年,无论冷冬还是暖冬都似乎都抢不走“雾霾”的风头。没错,那个曾让全国人民谈之色变的雾霾真的来了。面对雾霾,我的心里有点矛盾:好的一面是学校放假,不用上学;坏的一面是,真的呛嗓子,这样的雾霾好让我忧心忡忡。

儿时的哈尔滨好像不是这样的光景。依稀记得,那时夏天的哈尔滨天朗气清,清爽宜人;秋天的哈尔滨天高云淡,秋意满满;冬日的哈尔滨远近闻名,这里简直就是童话的世界。一年四季,出门玩耍时,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早点回来”,现在也差不多,只是换成了“把口罩戴好,早点回来” 。也许妈妈已经习惯戴口罩,或许是妈妈怕冷,或许是外面灰真的很大。可我自己却不以为然:口罩闷着,喘不上来气不说,勒得耳朵也是很疼。那天的大雾霾真的吓了我一跳:高处是灰黄色的天,无论人、车还是建筑物都在霾里若隐若现,如果不是混合着烟味与其他刺激气味的霾透过口罩,穿越鼻腔、口腔进入肺泡里引发的一点也不过瘾的咳嗽,我差点以为自己站在一幅海市蜃楼般的壮美画卷旁。其实,我胆子很大。小学放学不用爸妈接就敢自己回家;偶尔和小伙伴们到江边游泳戏水,不惧风浪;爸爸妈妈很晚回来,我都能自己在家等他们;甚至,晚上我都敢看恐怖小说后再睡觉。可这个雾霾却真让我胆小起来:我不敢出门,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回家时我要时刻和我的小伙伴保持通话,我怕一旦终止聊天,我们可能在大雾里走散;我都不敢呼吸,真难想象,灰黄的雾霾进入我肺里会是怎样的情景,不过真的是呛嗓子,又辣眼睛。如果这是北京,或许大家就习惯了。但这是哈尔滨,我却无力吐槽。

这样的天气,真容易让我联想到某科幻片的场景:由于日益恶化的环境,人类的某些细胞发生变异,各种丧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大雾褪去后,不是蓝天,而是大街小巷甚至漫山遍野的行尸走肉。其实,在这样的天气里,真的不用谈什么森林氧吧,什么负氧离子,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呼吸到纯净而新鲜没有PM2.5的空气,就这么简单。

以前,听说很多东北人在海南买了房子,每年冬天都要像候鸟一样去那过冬,就感觉可笑:“至于吗?”现在看来,不仅至于,而且真的必要。看看媒体的报道,这次雾霾的原因一是燃煤供暖,二是汽车与工厂的尾气废气,三是农民焚烧秸秆,四是暖气团不利于雾霾的扩散。记得从小到大,始终萦绕在耳边的话就是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如今,计划生育终于前进了一步,可保护环境好像还差得很远。我很懊恼,因为对于雾霾我仿佛只有吐槽之心而没有解决之力。我应该不是一个愤青,看到什么不好都想批判一下,吐槽一下。只是年少时的蓝天白云和现如今灰蒙蒙的天之间的巨大反差,让我不知所措。朋友圈里有人推荐可以多吃雪梨和木耳,清清肺;有人推荐戴N95口罩,防PM2.5效果好;也有人干脆叫我别出门,呆在家里。但这总归只是被动地保护自己而已。我知道,看到这样的雾霾,大家谁的心里都不好受,如何解决这样的事,不让这样的天气再次上演才是正事。我的能力有限,听说的、想到的大概有以下几种:老人和孩子尽量别外出;个人的防护自不必说,优质的防霾口罩是必备品;对于有车族,可以少开几天车,这不关乎素质与文明,纯粹是不想让霾上加霾;选用高热量高效率和低污染的燃煤;供暖可以恒温,不必让每栋楼里都像过夏天那样,这样就可以减少煤的使用量。我不是专家,这些只是我对于雾霾的看法与见解,可能一点都不实用,但我也尽力了。

其实,生长在这座城市,自然会爱屋及乌,纵使这座城有不好的地方,也不愿意听别人对它指手画脚。我能写下这么长的文字,就表明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有了宽容和理解。

中国的进步,举世瞩目。哈尔滨也一定对得起东方小巴黎的美誉。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又何必担忧呢?

猜你喜欢
大雾保护环境雾霾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趣谈大雾的功与过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雾霾下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