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友更应防骨折

2016-05-24 19:27罗学宏
家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糖友卧床股骨颈

罗学宏

82岁的严先生,8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但精神尚好,平日还常外出参加摄影活动。前不久,因坐凳不小心跌倒,继起右臀部疼痛,不能行走,经检查被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做股骨头置换术3天后即下床活动,患者为此感到欣慰。但欣慰之余,却开始疑惑,为何一个小小的跌倒竟可引起骨折?这和糖尿病有关系吗?

糖友易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

股骨颈,是指大腿骨(股骨)上的一部分。股骨与骨盆接触形成的关节我们称之为髋关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不少老年人在伤前即患有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等。再加上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防御能力差,即使遇到轻微外力,如平地滑倒、下肢突然扭转等,均有可能引起骨折。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骼衰老的表现,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随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患糖尿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者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2~6倍。糖尿病患者中有1/2~2/3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近1/3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与下列因素有关:

◎高尿糖可致渗透性利尿,致钙、磷从尿中大量流失,钙负平衡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可刺激破骨细胞,使溶骨作用增强,进而导致骨质脱钙及骨质疏松。

◎人体成骨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对成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使成骨作用减弱。

◎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肾脏羟化酶的数量及活性降低,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并发性腺功能减退,而性激素的缺乏会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及神经损害时,会影响骨的营养供给,造成骨营养障碍和骨质病变。

糖友外出需择“良辰”

糖友易患骨折疏松,而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罪魁祸首。因此,糖友预防骨折首先要从预防骨质疏松做起。

◎积极治疗糖尿病 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戒烟戒酒控饮食 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或茶水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控制饮食,保持均衡营养。每日钙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克。还要接受足量的阳光照射,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利于钙的吸收。

◎积极适量运动 进行慢跑、步行、爬楼梯、打太极拳及其他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减少骨质疏松。

◎配合药物治疗 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之一,每日应补充元素钙500~1000毫克。碳酸钙含元素钙最高,且不增加尿钙排泄。服用钙剂有时可引起便秘,可分次服用。

其次,预防跌倒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站稳立场”有4项注意:

◎慢半拍 即改变体位时不能太猛。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率很高,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当患者从坐、躺、蹲突然站起来时,可因脑供血不足而晕厥。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动作要比一般人慢半拍,起立的动作要分解成先坐起,暂停几秒,然后再站立。上厕所要选择那些有把手的地方,选择坐厕而不是蹲厕,起身要缓慢。建议晚上在床旁使用便器,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25厘米。

◎走平路 从安全角度出发,有糖尿病的老人,特别是并发脑血管病或较胖的患者,最好在平路上锻炼,并且要选择平整的路面。

◎择“良辰” 这不是让人们看黄历决定能否出行,而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锻炼时间。为了避免低血糖,最好在餐后活动。感觉十分疲乏,或出现低血糖时就暂停锻炼,因为低血糖时也会引发晕厥。出现严重眼底出血时应避免大运动量的锻炼。可以想象,患者突然看不清时也会跌倒。当出现一过性的眼前黑蒙,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时,极可能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此时需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有伙伴 糖友外出时不要一个人,当感觉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时,旁边如果有人扶一把,能更好地防止跌倒。

第三,一旦跌倒 ,应疑骨折。

需要提醒的是,研究发现在65岁以上及8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为30%和50%,而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几率比正常人高4倍。有些不完全性或嵌插性骨折在受伤后骨折端没有分离,症状比较轻,仍能勉强行走或进行骑自行车等活动,易造成误诊和骨折移位等,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老年人平地滑倒或被撞倒,一旦疑有股骨颈骨折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患肢活动,并及时送医院拍片检查和治疗。

第四,确诊骨折及早手术,少卧床。

股骨颈骨折确诊后应及早进行人工股骨头替代术或全髋置换术。由于股骨颈局部的解剖特点,骨折部位受力较大,另外股骨颈骨折后,断端血液供给被阻断,影响骨折愈合,并且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约为20%~40%。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既要有利于骨折的固定和愈合,又要减少患者卧床的时间。因为老年人不宜长期卧床,否则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一般来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居多,且往往伴有一系列的慢性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血管栓塞、脑血管意外、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不但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猜你喜欢
糖友卧床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