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交通运输方式不断进步,物流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愈发明显。作为培养专项人才的重要渠道,职业技校的物流专业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就成为充分发挥物流专业引导人才发展、对接社会职业渠道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中职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的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课程配置、师资建设以及实践力度三个方面阐释了具体的创新策略,望研究的内容能够给广大中职中技类同行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教学策略创新
中职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物流更是对接社会,以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为重要参考标准,提升学生专业性、技术性,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使之能够更为积极和有效地处理各种物流工作的一门专业。本文当中,笔者以中技(中职有中技和中专两种分类)学校的仓储实训课程为例,着重强调其在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之上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因为近年来,我国中技物流专业的仓储实训教学得益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也逐渐暴露出其在原始思维模式下的问题和弊端,这些都不得不促使其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完善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需要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依托,而笔者认为,既然目前中技类学校以面向社会、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为教学目标,那么物流专业的仓储实训教学的目标设计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其配置适宜该职业与岗位所需的辅助专业类知识(例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或冷链供应等)项目,使个人所需更加具有针对性。
其次,在课程所需的教材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以目前国家或地区统一发行的专业教材为基础,结合本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当今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需求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适当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更新。比如,可以邀请物流仓储实训课程的专业人士、科研专家或该行业的精英人士共同对教材进行重塑,使之更加呼应教学主题,让学生能够手握最契合当今社会发展实际的教材,从而接受更为专业的教育。
二、加强师资建设,引领教学改革
目前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的师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本校固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二是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吸纳。
首先,加强本校固有师资建设,积极引领教学改革。对于本校内部的教师而言,其应该革新该课程传统授课模式当中陈旧、古板,甚至是落后社会发展理念的教学方法,将多元化、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纳入其中。教师要在不断提升个人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结合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面向社会聘请专业的仓储管理行业的人才或专家,到校开课或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在丰富学校师资的同时,向学生提供最为先进和直接的社会从业经验。同时,此类专家或精英也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人脉为学生提供各种优秀的社会实践机会,引领学生朝着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不断进步。
三、加大实践力度,改革考核评价
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中技类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大实践力度,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模拟出入库管理、物流运输及信息处理、客户信息收集、整理与盘点、库存管理和盘点等环节,也可以通过校内自建实训基地或与社会知名企业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等方式,这样既能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的考核制度,也要在原有以教师为主的考评方式上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应该提倡一种全新的,将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者进行融合的考评制度,在师生互评的过程中,让教师进一步获取教学反馈,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实时调整,满足课程与学生发展所需。同时,引入行业专家第三方评价,通过专家评估学生所完成课程中各项实训任务所展现的成果,提出更贴合实际工作的改进建议,让实训教学更符合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
综上所述,中职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作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学科,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外部形势,必须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从而让自身的发展满足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在不断完善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加强师资建设中,引领教学改革。在改革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实现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统一,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面向社会找出自身发展与学习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晓霞.中职校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方法探讨——以物流专业仓储实训课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4(7):69-70.
[2]陆静媚.试论“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实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商情,2013(2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