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下陈蕃之榻

2016-05-23 09:10黄岭史俊史卫城
电影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孺子张俊江川

黄岭 史俊 史卫城

序幕

在金秋阳光的照耀下,“腾王阁”三个大字闪闪发光。

前来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

腾王阁内,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巨作《腾王阁序》跃入人们的眼帘,王勃遒劲潇洒的笔迹跃过银幕。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几行字由小至大,最后占据了整个银幕。

赣江岸边,淡淡的晨烟缓缓飘移。

屹立在赣江岸边的腾王阁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如诗如画,仿佛在追忆那逝去的历史往事。

一张古典风格的卧床。

音乐声中,推出片名:徐孺下陈蕃之榻。

1.南塘村日

字幕:公元147年。

鞭炮声中,一位五旬左右,显得很有学问,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正向镜头走来。

字幕:徐稚(公元97—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市高新区北沥徐村)人。

引水塔,几根粗壮的圆木扎成的木架,高丈余,木架上支撑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大木桶,木桶底下接着碗口粗的竹筒,与这根竹筒相连接的同样是大小不同的竹筒,相接而成的一条竹管道。

管道沿蜿蜒山路穿田野,延伸至一阔口深井,井中水清如镜。

一条巨竹连接起来的水管,引水灌溉田间。

一条长长的毛竹水管,从远处引来的水进入了各家各户。

“引水塔建起来了!”

“巨竹引水成功了!”

在欢呼声中,人们簇拥着将徐孺子抬了起来。

大牛:“成功了!成功了!孺子先生发明的巨竹引水成功了!”

众人跟着喊:“成功了!成功了!”

一位老大爷紧握住徐孺子的手,动情地说:“先生,你为乡亲们办了件大事啊!”

徐孺子:“顾叔,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一村民:“先生做的好事可多啦!教我们搭棚养鸡。那可真是好法子哩!上下两层,鸡在上面,屎在下面,又干净又能收集鸡屎做肥料。先前多养几只就容易死,现在养几十只几百只也能成活哩!”

一女乡民:“先生可好啦!我家孩子上学,他都不收钱哩……”

这些热情好客的村民,争先恐后不厌其烦地述说着。

2.徐孺子家晨

徐孺子与夫人正在招呼学生在家吃早饭,他打量了一下正走进餐厅的几十名学生,发现少了一人,便问妻子:“胤儿他妈,秀芝怎么没来吃饭?”

徐夫人:“相公,你刚才正在诵读书文,我不便打搅。秀芝家母亲病重,她爹硬是拉她回家看望母亲。”

徐孺子:“胤儿他妈,我感到这些日子秀芝读书心不在蔫,很不对劲,究竟是其母亲有病还是有什么其他问题,我得去余干县河岭乡秀芝家问个究竟。”

徐夫人:“相公,还是吃了早饭再去吧。”

徐孺子焦急地:“你知道相公我若心中有事,就急得吃不下饭。”

徐夫人拿出几块煎饼:“相公,带在路上吃吧。”

徐孺子接过煎饼急匆匆地走出门外。

“先生,你这是去哪?”这时,门口走来一位60来岁的老者。

徐孺子:“顾叔,我去河岭,如家里有人找我,你就说我去办个事即刻回来。”

顾叔:“好吧,先生,一路当心。”

这时,徐孺子的学生张俊放下饭碗走了过来:“先生,我陪你去。”

徐孺子:“好吧。”

3.豫章河边羊肠小道日

徐孺子、张俊风尘仆仆沿河小跑似地向前走去。

4.豫章河日

船舱里,一位剑眉龙眼,精神瞿烁的中年人走出舱外,望着千里赣江在沉思。

字幕: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氏(今河南平舆北)。东汉末大臣,汉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

主簿宁远走到他的身边:“大人,我真为你鸣不平,朝廷真不公平,堂堂一个在朝任尚书,只是说了句直话,却调来这里当个郡太守……”

陈蕃:“宁远,你知道我的主张是什么?把我调来这里又是何因吗?”

宁远:“裁削朝皇,充实地方是你的主张,你也是为了江山代代有人传。但你的主张触动了外戚宦官利益,才理所当然被皇太后和桓帝束之高阁,甚至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嫉妒。豫章太守一职正无适当人选,朝廷借你的主张才派你去豫章这个‘南蛮之地,以你之道还你以身,梁太后和桓帝这一招真是太毒了。”

陈蕃望着千里奔腾不息的赣江,笑道:“宁远,你当好你的主簿就行了,我事出有因,你就不要操心了。这些话在我面前说说不要紧,在别人面前可别乱说,否则会引来杀头之罪。何况皇上让我南下豫章也不一定是坏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想在这里我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我要把豫章郡当作一个小国家来治理。”

宁远:“大人,你这样雄心勃勃,是不是有什么尚方宝剑?”

陈蕃:“我这里有个同学,你知道是谁吗?”

宁远:“嗬,我在洛阳城见过一面,就是那个名闻天下的高士徐孺子。”

陈蕃:“是啊,三年没见了,昔日洛阳同窗三年求学,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情同手足,只是远隔千山万水,无缘朝夕相处。今天受命南下豫章,能有高士相佐,事业必定有成,社稷增光,真是天助我也。”

5.豫章城辕门外日

这里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豫章郡总事务长张绍进、提辖江善中、贤达县县令江山、南昌县县令何子才等众大小官员,以及章君长等高门富贵分成两排迎接。

张绍进、江山、何子才等怀着不安的心情在此等候。

江山对着张绍进的耳朵轻声道:“朝廷用人也太不公道了,豫章郡几年群龙无首,太平无事,全靠你这个总务长一路保下的平安,可是你却得不到重用,这太守宝座却给了京都的人做。”

张绍进无可奈何地:“是啊,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天子底下好当官。他陈蕃是来自洛阳城的,朝廷当然考虑的是他。”

陈蕃走出舱,上了岸,众官员挥动红绸让出一条路来,纷纷作揖:“欢迎欢迎……”

陈蕃不时地在人群中寻找什么,明知不可能,却仍希望寻找到徐孺子那熟悉的面孔。面对那一张张真诚,或是虚情假意的脸孔,面对人们不停地拱手致意,陈蕃只好不停地挥手致意。

“陈太守,我是总务长张绍进。”张绍进毕恭毕敬地伸出了手来自我介绍道。

陈蕃打量了一下张绍进那狡猾的眼神,还有那副奴婢相,心生厌意,但他仍作出礼貌的样子:“你好,张总务长。”

陈蕃走到江山面前时,江山为表尊重,竟双膝跪地:“欢迎陈太守。”

陈蕃:“你是……”

张绍进连忙介绍道:“这是贤达县县令江山,是个很不错的县官。”

江山:“失敬,失敬。”

陈蕃没有什么表态,他走到一言不发,脸露微笑的江善中面前:“请问你是……”

江善中:“禀报大人,我是提辖江善中。”

陈蕃拍了拍江善中的肩膀:“江提辖,保一方平安,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江善中话中有语:“是啊,陈太守,你来了,豫章有望了……”

陈蕃与何子才握手:“你是……”

江善中:“南昌县县令何子才。”

6.秀芝家日

秀芝:“娘,你根本没病,怎么硬要女儿回来呢?”

秀芝爹水生:“秀芝,听爹的话,别再读书了,你都这么大了,该找婆家了。”

秀芝娘爱英噙泪:“秀芝,家里已是债台高筑了,章君长等下就派人来了,章家公子看上你了。今天再还不了债,就要你去……”

秀芝眼泪直流:“爹娘,我要跟孺子先生读书,我不出嫁。”

这时,一个风流倜傥,脸长横肉的公子带领几个打手进了门,他便是章君长的公子章子昭,章子昭打量了一番花容月貌的秀芝,心里暗喜,转而威严地:“姑娘,你家欠我家这么多钱,你不去,这债谁还?”

“我还!”正当秀芝一家不知如何才好时,徐孺子带着张俊大踏步进了门。

章子昭目视徐孺子:“你,你,你是……”

徐孺子:“我是徐孺子。”

章子昭有点惊讶地:“嗬,你就是徐孺子……知道,知道,可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数,你给我立个字据。”

徐孺子:“好吧,这欠条改写我名。”

秀芝:“不,孺子先生……”

水生与爱英:“孺子先生,不能让你签。”

徐孺子:“秀芝,先生这债扛得起。”

章子昭将一张空白字条递过去:“孺子先生,你写吧。”

徐孺子:“好,我签。”当即在借条上签了字。

章子昭等用眼睛白了徐孺子一眼,失望地带人出了门。

秀芝跪在徐孺子面前:“孺子先生……”

徐孺子与张俊将秀芝扶起:“秀芝……”

徐孺子面对秀芝父亲:“兄弟,你们怎么这么糊涂?秀芝才15岁,还是个孩子,学习这样好,你们怎能让她辍学嫁人呢?”

水生:“孺子先生,家里实在太穷,穷得揭不开锅了。去年赣江发大水,我爹、我儿都被洪水冲走了,这欠下一笔大债……”

张俊:“大伯,孺子先生收我和秀芝这样的穷孩子读书从不收一分钱,还管吃管住,你就放心让她去吧。”

爱英:“孺子先生,请受我们一拜!”拉着水生的手暗示一起向徐孺子下跪。

徐孺子连忙劝止:“大哥,大嫂,你们都比我大,给我下跪可会折煞我啊。只要你们不让秀芝辍学,我就心满意足了。”

秀芝一家感动得流泪。

徐孺子:“秀芝,跟我走吧……”

秀芝:“谢谢先生。”

7.豫章郡城街上日

陈蕃坐在一顶八抬大轿上,后面跟着张绍进、江山、宁远等人。

陈蕃挑开轿的窗帘远看。街上叫卖声,吵闹声入耳,他心中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冤枉啊,冤枉啊!”前面有个70多岁的老妪正跪在地上,手中扬起一张状纸。

“快走快走……”轿前开路的几个兵士急忙驱散老妪。

老妪不走,兵士们将老妪捆绑,欲将其强行驱逐。

“且慢……”陈蕃走下轿来,走近老妪,“大娘,你叫甚名字?家在哪?你这是怎么回事?”

老妪跪了下来:“大人,我叫白茶花,家住李家村。我儿前些日子来到豫章城做生意,错被郡府当贼抓了,打进了死牢。我儿从小乖顺得很,他从不做坏事,求求大人救我儿一命啊。”

这时,张绍进说道:“陈太守,这个盗窃案已破,确是其子李江川所为。”

江山接着也附和解释道:“陈太守,这是我贤达县李山乡李家村刁民白茶花,他儿李江川在豫章城偷了章家金银财宝,还平白无故地打死了一个人,人证物证铁证如山,她这是抵赖。”

白茶花双眼冒火:“江山,我认识你这个县令,你这是血口喷人,助纣为虐啊。”说着就要将头向江山撞去。

江山抬脚欲向白茶花身上踢去。

陈蕃阻止道:“江山,别伤了老人。”他面对众官员,咄咄逼人地说道,“这案子能办成铁证吗?”

众人不敢多言。

后面赶来的江善中说道:“陈太守,有人告诉我,这里有不少疑点。”

陈蕃激动地轻声道:“是徐孺子先生吗?”

江善中点头:“是的。”

陈蕃面对江山与几个兵士:“将白大娘的绳子解了。”

张绍进:“这……”

江山与兵士们也不解,但又不敢多问几句,只好将白茶花的绳子解开。

白茶花跪地:“青天大老爷啊!”

陈蕃扶起白茶花:“老大娘,我不是大老爷,是豫章郡新来的太守,是你们百姓的公仆啊。你儿子的案子我们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请你老放心,我们决不冤枉好人,也不决放走任何一个坏人。”

白茶花老泪纵横:“陈太守,在你们官员口里总算让我听到了一句贴心的话,你的话怎么和孺子先生一个口气,好亲切啊。”

陈蕃激动地:“你说是徐孺子?”

白茶花;“是啊,徐孺子,我们豫章郡男女老少谁不知道,他是个大善人啊。”

8.豫章太守府门口日

陈蕃的轿正要抬进门,陈蕃说道:“且慢。主薄,我要去南塘村会会孺子先生。”

宁远在旁劝道:“大人千里迢迢,旅途劳累,还是请先回府歇歇脚吧。”

张绍进:“是啊,以后天长地久,会孺子先生机会多着啦,还是歇歇脚,过些日子再去吧。”

陈蕃面含不悦:“宁远,你这个主薄当得不称职啊,主人的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知道。你难道不知道,当年周武王军务倥偬,可经过商客居住的里奄,尚俯身以表敬意,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宁远不敢再说什么,只得点头说:“遵太守之命。”

9.西湖边的南塘村日

这里阡陌交错,溪水清清,正值春夏之交,农民荷锄执杖正忙于播种。

陈蕃的轿抬了过来,众农夫都停下活来,笑脸相迎。

脸色黝黑朴实的农夫大牛,对旁边的顾叔说道:“顾叔,孺子先生真是天下闻名啊,几乎每天都有大人名士来会先生。”。

顾叔:“大牛,有本事的人天下皆知,这叫有客自远方来,焉不悦乎?”

大牛:“顾叔,先生的学问真是大如天啊。”

顾叔:“是啊,看我一个目不识丁的穷苦人,一路讨饭来到徐家只是帮衬帮衬干些零活,先生却认我做义父,为我管吃管穿,还教我识字,我都认得几千字了。想想过去不认字,真是蠢成一头猪啊。”

“乡亲们好,请问你们谁同徐孺子先生最熟呢?”陈蕃走下轿来彬彬有礼地问道。

大牛:“我和徐先生从小一起长大啦!”

陈蕃:“老乡,说说你们的故事吧!”

大牛:“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月光下玩耍,我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他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说得多好啊!”

顾叔行礼:“大人好,请问你找徐先生有事吗?先生去了河岭乡。”

陈蕃:“先生去何岭乡干么?”

顾叔:“一位女童可能辍学,他去劝说。”

陈蕃:“那大概多久可以回来?”

顾叔:“南塘离河岭乡沿赣江而下起码有百里地,还得跟他们家人讲讲道理,少说也要一两天。”

这时,徐夫人端着要洗的大堆衣服走了过来。

顾叔:“这是徐夫人,你可问她?”

陈蕃:“大嫂好。”

徐夫人:“大人,你是……”

陈蕃:“我是孺子先生的一位老同学。请问他何时回来?”

徐夫人:“大人,实不好相告。先生经常外出,事头又多,我一时也说不定。”

陈蕃:“好吧,那我就过几天再来。”

10.徐孺子家夜

徐夫人将饭菜端来桌上,徐孺子招呼张俊、秀芝一起吃饭。

徐夫人亲切地搂住秀芝:“秀芝,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秀芝感动地:“师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徐夫人慈祥地:“你就是我的乖女儿,你不回来,师娘怎么吃得下饭?”

秀芝听了徐夫人的话,感动得泪流满面。

徐孺子:“好了,好了,夫人,让秀芝快点吃吧,等下我还得为孩子们上课呢。”

徐夫人:“吃吧,吃吧。”

徐孺子:“夫人,这几天有谁来过?”

徐夫人:“相公,来了一个官员,是豫章郡来的,还坐了一大轿。”

徐孺子:“官员?”

徐夫人:“是的。”

徐孺子:“夫人,孺子我一生不愿跟当官的来往,那些朝廷官员上梁不正下梁歪,我才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呢。好吧,我们吃饭吧,儿子呢?”

徐夫人:“胤儿吃了饭,正在草堂带着大家念书呢。”

徐孺子:“好的。”转而望着正在埋头吃饭的张俊,玩笑道,“张俊,可不得只顾自己吃,也得招呼秀芝吃啊。”

张俊会意地一笑,将一口菜搛到秀芝碗中,秀芝脉脉含情羞涩地一笑。

11.南塘草堂日

这是徐孺子为孩子们用茅草盖搭的学堂,此时徐孺子之子徐胤正在教大家念童谣,众学生跟着念。

胜日寻芳近午兮,

游览方归。

手执鱼竿信步兮,

察看溪池。

立身湖畔极目兮,

水动波微。

回顾湖水耀眼兮,

鱼跃弋飞……

“孺子先生来了……”一个学生叫道。

徐胤:“我爹来了,还是听我爹讲吧。”

张俊与秀芝坐了下来。

徐孺子面对大家:“同学们早!”

众学生:“先生好!”

徐孺子:“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要只局限于学一两门课程,要做到博学多才,如种田,养殖,灌溉,观气象测风雨,既懂天文地理,又懂文学知识,长大后以便造福桑梓,为黎民百姓服务。对各种学科,我们都要有所理解,有所侧重,我希望今后在你们中会涌现出新的大学家,大技艺家,大慈善家。”

众同学洗耳恭听。

徐孺子从袋中拿出铜镜:“磨铜镜是我自学的手艺,今天我把这绝招传授给大家。秀芝,请你上来,给大家作个示范……”

12.南塘村外日

徐孺子与徐胤各扛着一捆柴艰难地行走在路上。

徐孺子:“胤儿,好些日子没去李家村看你李大伯了,也不知他们家有没有柴烧,有没有米吃。”

徐胤:“爹,你一心想着人家,每天累死累活地干庄稼活,开办学校又不收一分钱,我真不知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徐孺子:“儿子,我们徐家祖祖辈辈不图别的,图的就是扶贫济困,办学育人,造福黎民百姓。当年我们的祖先徐福放着好日子不过,飘洋过海率六千弟子赴日本传播华厦文明,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真正令人感动。爹作为徐福的裔孙,有义务传承祖先的这种精神。”

徐胤:“爹,我……”

徐孺子:“胤儿,爹希望你也能做个淡泊名利,刻苦办学,善于思考的贤士。”

徐胤:“好的。爹,等下我也跟你去李家村。”

徐孺子:“胤儿,爹不耽误你在家读书,你回吧。我等下去镇里的中药铺点下药再去李家村。”

13.李家村李家日

这是一幢用茅草搭起的茅舍,屋中李老庚躺在破旧的藤椅上不停地咳嗽。

徐孺子进了门,亲切而又大声地叫道:“李大伯,你的肺出血好些了吗?我为你带来了中药。”

李老庚感激涕零地,颤抖着身子接过中药:“孺子先生,你送药送米又送柴,叫我怎么承受得了呢?”

徐孺子:“李大伯,你是我爹的老朋友,乡里乡亲的,你不必在意。”

李老庚:“谢谢”。

徐孺子:“大伯,还没吃饭吧,白大娘呢。”

李老庚:“锅里没米了,不好意思,你大娘去找官府喊冤去了,不知情况如何。”

徐孺子:“大伯,这个冤一定要喊到底,郡里喊不到,要去州里,去洛阳,哪怕找皇上。我也跟着你们一起去喊冤好吗?”

李老庚:“孺子先生,真是太感谢你了。可我们百姓申的冤屈,这昏庸的朝廷哪能听得进啊,难啊。”

徐孺子:“不,我不信,我们一定要打赢这个官司。”

14.豫章郡府日

陈蕃在与众官员议事,张绍进、江善中以及江山等人在座。

陈蕃:“我来豫章郡几天了,在京城就听说过豫章是个野蛮之地,想不到我来到这里耳闻目睹之后,我才感到比想像中的还要糟糕许多。我想请问诸位,拿了百姓的俸禄,不为百姓办事,我们还是郡中官员吗?”

众官员面面相觑。

陈蕃:“好吧。百姓叫天喊地,豫章百废待兴,这些事要怎么办理,这几天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大家各自回去吧。”

众人走出门外。

宁远:“太守,忙了一天,你是不是歇一歇?”

陈蕃:“豫章郡要做的事千头万绪,我哪有心思歇息呢?宁远,你这个主簿为我参谋一下,下一步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宁远:“大人,我们……”

陈蕃:“再访徐孺子。”

宁远:“这……”

陈蕃:“去吧,跟我带上一份薄礼。”

15.徐孺子家日

“笃笃”,陈蕃在敲门。

顾叔打开门发现又是陈蕃,忙说:“大人,对不起,我家先生不在。”

陈蕃心中有点不悦:“老人家,难道你没有将我来拜访的事转告给孺子先生?”

顾叔:“转告了,大人……”

这时,徐夫人走了过来:“我家孺子去李家村访贫问苦去了。”

陈蕃:“访哪户人家?”

徐夫人:“那户人家叫李老庚,听说他儿子在豫章城做小商小贩,被人冤枉打进了死牢。那老李痛不欲生引起了肺出血,老李的老婆白大姐去豫章城喊冤几天没回。孺子考虑到李家没米也没有柴火了,才接济李家去了。”

陈蕃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他谦恭地说:“嫂夫人,请你告诉孺子先生,我是他的老同学陈蕃。”

徐夫人:“你是陈太守?”

陈蕃:“是的,今又来访不遇,实在是我陈蕃运气欠佳。我钦佩孺子先生已经久矣,改日一定拜访。”

徐夫人:“陈太守,实在抱歉,我一定转告。”

陈蕃示意宁远将礼品放下,尔后健步走出门外。

徐夫人愣愣地看着礼品:四块染青布,两件长衫衣,三盒长寿糕,四包乌龙茶,五支高丽参。

徐夫人忽然追出门:“不可,大人何必如此客气?相公回来,会怪我的,还请大人带回去吧!”

陈蕃:“区区薄礼何足挂齿?夫人不必客气,等孺子兄回来,你告诉他,就说这礼不是太守送的,是陈蕃同学送的。”

徐夫人不知如何是好:“陈太守……”

此时,陈蕃与宁远已走出很远。

16.路上日

陈蕃与宁远向前边走边聊。

宁远:“大人,你堂堂一个太守,去了两次徐孺子家却找不到人,这徐孺子也太不识抬举了,我怀疑是徐孺子借口故意不见。”

陈蕃:“宁远,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我知道孺子先生是个淡泊名利,不意和官场打交道的人,但我认为他并不是故意不见。宁远,明天我们去贤达县看看。”

宁远:“好吧。”

17.贤达县河山乡日

陈蕃一行在江山陪同下,挨家挨户地看,发现这里鸡屎遍地,脏乱差十分严重。

18.一户农民家日

主人端来了一碗水招待陈蕃。

陈蕃接过水,发现那水又脏又臭,便问:“这水是怎么搞的?”

农民:“大人,我们这里是山区,山上打不出一口井,这水还是打老远从赣江挑来的,这水放了好长时间了,才这个样子。”

陈蕃面对江山:“江山,你这个县官是怎么当的?”

江山吱唔道:“这这……”

陈蕃不悦。

19.徐孺子家夜

徐孺子叩门,徐夫人开门。

徐夫人:“相公,总算把你盼回来了,上次来的人又来了,你知道他是谁?”

徐孺子:“官员,对吗?”

徐夫人:“是的,是新来的太守陈蕃。”

徐孺子:“什么?是仲举兄。”

徐夫人指着那堆礼品:“是的,你看这是他带来的礼品,你难道也不想见吗?”

徐孺子想了会儿:“我与仲举兄同窗三年,拜黄琼老师为师。仲举兄一身正气,可谓是朝中栋梁,可叹这个朝廷如同摇摇欲坠的大厦,容不下这样优秀的人才。”

徐夫人:“那你是见还是不见?”

徐孺子:“为了李家儿子的冤案,我一定要拜见陈蕃,我就去见。”

徐夫人:“那吃了饭再去吧。”

20.赣江岸边堤上夜

徐孺子背着一袋土特产匆匆上路。

21.豫章太守府夜

陈蕃正要外出。

宁远:“太守,是不是又想去街上走走,我陪你去。”

陈蕃:“不用了,我一人外出散个心。”

22.豫章城夜

徐孺子沿着街道向前走去。

23.徐孺子家夜

陈蕃迈着从容潇洒的步子来到徐家院门前。

“笃笃”叩门的响声虽然不大,但在深夜里却显得很响。

陈蕃:“孺子先生在家吗?”

顾叔开门,眯着眼,终于认出来了:“大人,先生又出去了。”

陈蕃不由一怔,只好又留下一句话:“大叔,请转告孺子先生,改日再来拜访。”

24.豫章城街道夜

见陈蕃走来,宁远快步上前:“太守,我接你来了。我知道,你见孺子先生又扑空了吧。”

陈蕃:“是啊。”

宁远:“太守,我说过孺子先生有点本事自以为是,实在太过份了。大人乃堂堂豫章郡一郡之主,管理12个县,几百万人口,孺子先生竟三次让大人吃了闭门羹,真是目中无人。依下官之见,明日叫江提辖带兵拘来衙署,先杀杀他的傲气,看他日后还敢不敢如此无理。”

陈蕃摇头:“宁远,我的主薄,这你就大错特错了,大家敬仰孺子先生,并非没有道理。假如你所言,孺子先生为趋炎附势之流,岂能名扬天下?若要与孺子先生成为肝胆相照的手足朋友,就得有耐心。”

“仲举兄……”

这时,陈蕃听到一句熟悉的亲切的喊声,他循声望去,走来的正是徐孺子,他高兴地迎上前:“孺子兄。”

两双大手紧握一起。

陈蕃:“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孺子兄,总算见到你了。”

徐孺子:“仲举兄刚去了哪里?”

宁远:“孺子先生,陈太守今晚又去了你家,已是三顾茅庐了。”

徐孺子:“真是对不起,仲举兄。我听顾叔和我夫人说是你来我家已是三次了,这不,我特赶来拜访。”

陈蕃搂住徐孺子的肩膀:“孺子兄,赶紧到我府上一坐。”

25.豫章太守府夜

陈蕃将徐孺子让上座位,宁远要为徐孺子倒茶。

陈蕃:“宁远,你去睡吧,我要亲自为孺子先生倒茶。”

徐孺子:“仲举兄,还是我来倒吧。”

陈蕃:“今天你是我的客人,客随主便,这茶当然我来倒。”为徐孺子斟上茶。

徐孺子:“仲举兄,离别三年,我20岁时前往洛阳太学求学,在此我们相识。”

陈蕃:“我们专研《严氏春秋》《京氏易》和《欧阳尚书》,论时势,研学问,情谊真挚。”

徐孺子;“是啊,我们都得到黄琼老师的谆谆教诲。”

(闪回)

黄琼在手把手地教徐孺子写字。

字幕:黄琼(公元86-164年),字世英,东汉大臣。

黄琼:“孺子,你真是一个聪明才子,老师随便一点你就能熟记熟背,真是难得的人才。”

徐孺子:“黄老生过奖了,我之所以能很快悟出一二来,是因有你这样好的恩师。”

黄琼满意地打量了一下徐孺子:“告诉我,孺子,将来是想当官还是干什么?”

徐孺子:“老师,说实话,我不想做官。”

黄琼:“你这点怎么同老师我的观点相似?当年老师因为父亲做官,朝廷几次召我任职,我都没有答应。后来父亲去世,我服丧期满,五府一起辟召我,我仍然没有答应。汉顺帝把诏令下到县里,我只得应召。他说如果想从政为百姓作番事业,如今正当其时。自从有生民以来,太平盛世少,纷乱的时候多。还劝说,‘如果一定要等到有尧舜之君才出世做事,做一个有志之士,那就始终没有机会了。说了这么多,我只好答应了。”

徐孺子:“黄老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壮元。我看不当官更好,我想静下心来研究传播学问。”

黄琼:“孺子,朝廷大事乃为国家大事。国家建设急需各种能工巧匠,你通文达理,是个天下难得的人才,我想举荐你……”

徐孺子:“老师,千万不可。”

黄琼:“你和陈蕃一样,都称得上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希望你能像他一样为朝廷所用,为国家出力。”

徐孺子:“老师,我在家从事讲学,农业生产,并尽力做些济公救世之事,也是在为国效力啊。”

黄琼只好说:“孺子,我马上要去朝廷任职了,我们的师生之间不知何年何月再见面,希望你将来有空来朝廷看我。”

徐孺子:“老师……”(闪回完)

陈蕃:“黄老师得知我来豫章郡,还托我为你带来了一份礼物。”说完,从包里捧出一本题为《孝》的书来,“黄琼老师之父为著名孝子黄香,黄香九岁失母,思悲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为历史上著名二十四孝之一。这是黄老师为父亲写的一本感想,老师送给你作个交流。”

徐孺子接过书:“这是一本好书,我一定好好学习。”

陈蕃:“孺子,我见到你想说的话太多了。”

徐孺子:“我更有此感,要说的事有一大箩筐,我还是挑最要紧的先说吧。”

陈蕃:“好,孺子兄,你尽管说。”

徐孺子:“就是李家村的李老庚之子李江川的事。”

陈蕃:“你说。”

徐孺子:“李江川是个有志青年。为了活跃村里的经济,他带领一伙人来到豫章城摆露水滩子做买卖,结果触怒了城里最大的商店老板章君长。章君长认为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生意,于是他制造一场无头冤案,将李江川打入了死牢……”

陈蕃听到这,马上拍案叫道:“真是岂有此理!孺子兄,请问这冤案是如何办成的?”

徐孺子:“这三年,豫章郡上面没派新太守,大小案子全是总事务长张绍进一人说了算。这个张绍进为了钱财,与一伙贪官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一手遮天,百姓是敢怒而不敢言。按理说,这么大的豫章街多几个小商小贩又会怎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初只有章君长几家富商开大商店,靠的是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后来有了小商小贩,百姓买卖价格公道多了,这就惹怒了章君长,急坏了他的后台张绍进。”

陈蕃一边听一边记:“孺子兄,这个案子你放心,我将一查到底。”

徐孺子:“仲举兄,那就太感谢了。请问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陈蕃:“孺子兄,这正是我想请问你的一个问题。豫章郡万事开头难,我对这里的情况不熟,还是请你多多指点。”

徐孺子:“仲举兄年少时就立下‘扫除天下的鸿鹄之志,真是可赞可叹啊。”

陈蕃:“孺子兄笑话我了。其实那天情况是这样的,我爹的朋友前来看望他,虽然事先我爹已通知我扫好地,但客人来时我家庭院依然脏污,便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庭院打扫干净,以接待宾客呢?我却认为,大丈夫处世,应当为天下人扫除污浊,怎能是满足于扫净自己所居住的一块地方呢?客人说,年纪不大,却胸有济世之志。但一屋不为何以扫天下,我从中感到大有启发啊!”

徐孺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仲举兄胸怀大志,一步一个脚印,你一定能成功!”

陈蕃:“是啊,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还得请孺子兄多指导!”

徐孺子将带来的袋中东西一一倒在桌子上:“仲举兄,你看我为你带来了什么?这是我送给你吃的南瓜、荔子、红薯,还有晒好的干鱼、冬笋。”

陈蕃心中一悟:“我知道你这是希望我重视农耕。”

徐孺子:“是啊,豫章郡12个县都是以农为主,民以食为天啊。这几年洪灾不断,每逢汛期,豫章何一片汪海,百姓房屋倒坍无数……”说到这,眼泪不禁簌簌而流。

陈蕃也跟着流泪:“我知道,孺子兄,你送给我的这些东西是希望我要重视水利,修圩大堤。”

徐孺子:“是的,水利是百姓的命根子。我经常夜观天象,看天气,我想要使庄稼丰收,没有一个好的水利设施是不行的,搞得不好百姓将会重新回到水深火热之中。”

陈蕃不时地记录徐孺子的话。

徐孺子望了望窗外的月色,忙起身:“仲举兄,不好意思,时辰已晚,你明天还有公事,我该告辞了。”

陈蕃:“你在我这里住嘛。”

徐孺子:“就不麻烦了。”

陈蕃:“还有一件事,我想请你到府上任功曹。”

徐孺子正要说什么。

陈蕃:“先别表态,过几天告诉我。”

26.豫章郡府监狱日

陈蕃与江善中进来。

江善中令兵士:“打开牢门。”

兵士将牢门打开。

牢里的李江川已是遍体鳞伤,血迹斑斑。他刚毅的目光充满仇恨,朝陈蕃、江善中吼道:“你们像什么当官的?全是骗子、强盗!”

江善中:“李江川,这是新来的陈太守。”

李江川:“新来的和过去的又有什么两样?天下乌鸦一般黑,你们给我滚,给我滚!”

陈蕃真诚地:“江川,我知道你受冤了,而且冤得不轻。但请你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我一定会让这个冤案大白于天下。”

李江川望着陈蕃一脸的真诚,听着陈蕃的诚心表白,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但他仍心存疑虑:“陈太守,我死了不要紧,恳求照顾好我的父母。不,是我养父母,我是个孤儿,是我的养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陈蕃被对方的肺腑之言感动:“李江川,请你放心,我是一郡之首,陈蕃我决不食言。”

27.豫章郡府日

江善中进来:“太守大人。”

陈蕃:“江提辖,街上杀人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江善中:“太守,这个案子其实是个无头案。章君长是豫章城一带最有钱的官商,城里几十家商店都是他家所开。为了独揽生意,他依仗郡中的母舅,也就是担任功曹史的张绍进的权力,借故将来城里的小商贩李江川打进死牢,目的是杀鸡给猴看。李江川一抓,整个豫章城的小商小贩都感到抬不起头。”

陈蕃:“孺子先生说得好,豫章要发展,大商店要开,小商小贩也要发展。只让一户或几户独霸天下,那是不公平的事。对了,江提辖,李江川的死案究竟是怎么办成的?”

江善中:“前些日子,赣江上飘来一具无名尸,也许是船上溺水的百姓,章君长的手下人获知后报告了章君长,章君长则跑到他舅舅张绍进那里,密谋嫁祸来豫章从事小商贩已是风生水起的李江川,李江川就这样被打进了死牢。”

陈蕃“办案人呢?”

江善中:“开始的办案人是华同为,由于华同为坚持原则,被张绍进软禁在豫江河的一个渔村。”

陈蕃:“马上帮我把华同为接回来。那有没有人证物证?”

江善中:“人证物证也是他们一伙凭空捏造的,都是他家养的打手所为。他们用酷刑将李江川打得死去活来,趁李江川昏死过去则强按李江川的手指画的押。”

陈蕃:“江提辖,那你为什么不站出来,你作为一郡提辖,保一方平安……”

江善中:“我向州里、朝廷写去的状纸被张绍进截住,张绍进正计划以诬蔑罪将我投进监狱,正好你来了,他才作罢。”

陈蕃:“江提辖,错怪你了。这个案子由我来主持公审。”

28.豫章郡府日

陈蕃拿起记录的小本本认真地思考什么,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主簿!”陈蕃面对门外喊了一声。

宁远走进门内:“太守,请问有何吩咐?”

陈蕃:“跟我去豫章街上看看,我要去买一张新床。”

宁远:“太守,请问你是不是感到郡里配的床不好,要买更好的呢?买床是区区小事,还是让下官我去打理吧。”

陈蕃:“不是为我买床,我睡的那张床完全可以,我是要为一位客人买最好的睡起来更舒坦的床。”

宁远:“那是……嗬,是为孺子先生吧?”

陈蕃:“是的。”

宁远:“太守真是太好客了。仓库内还有几张旧床,给他留一张便不成了。”

陈蕃:“不,你不懂,豫章要想百业兴旺,得依靠各方人才,尊重人才乃是我们振兴豫章的根本。虽然看起来是一张新床,但体现了我对孺子先生的尊重。”

宁远:“好吧,我安排好卫兵马上出门。”

陈蕃:“不要扰民,我在豫章无冤无仇,谁又会杀我?我们微服上街。”

29.竹木家具市场日

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不断,

陈蕃与宁远在几个竹木市场四处走走看看。

几十个青少年男女走来,一男青年问道:“请问先生,南湖村怎么走?”

陈蕃指了指东湖:“沿着那条湖就是。小伙子,你们从哪里来?去南湖干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男青年:“我叫夏三娃,我们千里迢迢从江厦而来,为的是去南湖找徐孺子先生学习新法养鸡。”

陈蕃面对女青年:“姑娘,你呢?”

女青年:“我叫吴玉香,我从福建来,我们要去南湖找孺子先生学巨竹引水。”

另一少年:“找孺子先生学习的东西多着啦,听说孺子先生还懂风水学、养生经,我们愿意一生拜孺子先生为师。”

陈蕃为此感动:“好哇,祝你们学业有成。”

几名青年高兴地向陈蕃挥手告别,陈蕃笑着向他们挥手。

30.竹木家具市场日

陈蕃在挑选木床。

卖主小声劝道:“先生,如你要买就赶紧买吧,要不章老板看见了,又会责怪我,将我驱赶走的。”

陈蕃:“请问,是不是非得要去章君长家办的商店买?”

卖主:“是的。前些日子,章君长把我们领头的人抓了,还借故判了死刑,这天下怎么这样不公平!”

陈蕃:“你们领头的人是不是李江川?”

卖主:“是的是的。”

陈蕃:“今天你们放心做生意,有事我担保。”

卖主惊疑地:“你说话管用吗?”

宁远:“不用多问,闲话少说,这里最好的床在哪?”

卖主:“这个你们看看……”

陈蕃认真地看了看张那床,用手敲了敲床脚:“好木料,就买这张。”

宁远要付钱。

陈蕃:“这钱我个人付。”面对卖主,“请帮我把这张床送到豫章郡府。”

卖主惊了,忙将钱还给陈蕃:“您是陈太守吗?陈太守,我有眼无珠,这钱还给你,床我送给你。”

陈蕃笑着说道:“别怕,公买公卖,这钱应该收。对了,你叫什么?”

卖主:“我叫三子。”

陈蕃:“三子,李江川的案子我们准备重审,到时请你们帮忙作个证。”

三子:“太守,一定一定。”

31.豫章郡府夜

一房间内,陈蕃将床摆好,并放好了被子。他试着在床上躺了躺,感到很舒服。

宁远进门:“太守,这么好的床是不是换给你睡?”

陈蕃不悦地:“这是我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除了孺子先生谁也不准在此入睡。徐先生来访的时候,我就把床榻放下来,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

宁远:“大人,我很是不解……”

陈蕃:“宁远,一榻高悬,高悬的是求贤如渴,招贤纳士,是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渴求,对贤者的以礼相待。只有礼待贤才,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效力,为官者以礼待人,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昨夜送走孺子先生后,我可是一夜未眠,我深感他的确名不虚传,是个深藏若虚,很有才的人。只可惜埋没民间,其才能不能完全得到发挥。”

32.徐孺子学堂晨

徐孺子在认真读经书,以至于陈蕃等来到眼前也不知。

陈蕃:“孺子兄,你早啊!”

徐孺子:“大人才早啦!”

陈蕃:“孺子兄,近来忙吗?”

徐孺子:“早迎日出读经书,暮看晚霞咏高歌,我这是天天一个样啊!”

陈蕃:“我知道孺子兄有三乐,读书,授学,耕稼为三乐,而且还尽力相助贫寒学生。”说着,就要跪拜。

徐孺子连忙扶住他:“大人,何必如此拘泥?既为知己,本当推心置腹。”

陈蕃:“孺子兄弟,昨日之事,你考虑得如何?”

徐孺子沉吟片刻,婉言道:“仲举兄,我从小就有家训,少习经传,得良师益友之教悔,又目睹小民生计之艰难,而时事则多跛踬,读圣贤书,本当世用……”他顿住了,有些话不好直说。

陈蕃:“孺子兄似有难言之处,请告诉我。”

徐孺子想了想,说:“十分感谢大人的厚爱,让我到府上任功曹,然我只是一介荒野之士,才疏学浅,且久已散淡惯了,实难收心,还望仲举兄鉴谅啊!”

陈蕃想了想,说道:“好吧,孺子兄真是超凡脱俗,既不愿屈就,也就不勉强了,只是不要疏远了我啊!我会时常上门讨教的。我还为你准备了床,欢迎你常来我府,可别拒千里啊!”

徐孺子朗声笑道:“岂敢岂敢?只是这讨教二字言重了过奖了,叫人贻笑大方啊!”

陈蕃:“孺子兄,你我之交,来日方长,今日就此打住了。”说着就要起身告辞。

徐孺子:“不,今天无论如何要请大人吃个饭再走。”向屋大声喊道,“夫人,赶快摆上酒来。”

33.徐孺子家日

徐夫人上了饭菜,摆上了酒,面对陈蕃:“陈大人,请多喝几盅。”

陈蕃:“谢谢嫂子。”

徐夫人:“陈大人,假如贵夫人来豫章,可别忘了请她一块来我家做客。”

陈蕃:“好哇。”

徐孺子:“仲举兄,李江川的案子什么时候公审?”

陈蕃:“后天。”

徐孺子:“我想带江川的父母来旁听行吗?”

陈蕃:“当然行,你还要把三子等人叫来,他们都是作为小商小贩的代表,一起参与旁听。”

34.豫章郡府公堂日

陈蕃坐立中方,两旁是张绍进、江善中、华同为、章君长等人。

陈蕃:“带犯人上堂。”

几名兵士将李江川押上了堂。

一兵士:“跪下。”

李江川昂首不跪。

一兵士正要用脚踢向李江川后腿。

陈蕃面对兵士阻止道:“放肆。”

李江川面对陈蕃的那双温暖同情的眼光,只好跪下。

陈蕃:“犯人叫何名,家在哪?”

李江川:“我叫李江川,贤达县李山乡李家村人。”

陈蕃:“你有没有杀人?”

李江川:“这是蓄意陷害的惊天冤案,我根本没有杀人,是章君长串通府上官员制造的冤案。”

张绍进、章君长都不约而同地反唇相讥:“胡说!”

华同为:“此案是我办的,从一开始就是冤案。”

陈蕃:“章先生,李江川是杀人犯,你有何证据?”

章君长:“我有……”他指了指台下的一个瘦长脸的人,“吴三生,你来作证。”

吴三生站了起来:“太守,还是两年前,一个风黑天高的晚上,我发现李江川将一人杀死在豫章河边。”

李江川:“血口喷人!”

陈蕃一道剑眉,两眼扫了一扫吴三生:“吴三生,我告诉你,作伪证是要付出代价的。我问你,杀人的凶器是什么?”

吴三生结结巴巴:“是、是一把刀,不,是一根棍子。”

陈蕃:“好,把凶器亮出来!”

吴三生哆嗦道:“凶器在……在洪端那里。”

陈蕃:“好,带洪端前来作证。”

洪端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拿着一根带有血迹的火钳:“太、太守,这就是凶器。”

陈蕃:“递过来!”

洪端将带血的火钳送到陈蕃面前。

陈蕃:“好,今天我从州里请来了几位鉴别大师。”向外面喊道,“请鉴别大师。”

两位鉴别大师进来。

陈蕃:“请你们看看这火钳上的血迹是人血吗?”

鉴别大师用一个仪器看了看,两位摇摇头。

一鉴别大师:“陈太守,这是鸡血。”

陈蕃用手猛击方桌:“太胆,骗子,你们两个再不如实招来,我立马将你们打入死牢,死无葬身之地,将你们丢到豫江河喂鱼罢了。”

吴三生、洪端异口同声地:“太守,我们上当了。”

陈蕃趁热打铁:“你们还不如实招来。”

吴三生:“太守,我认错了。”他转而将指向章君长,“都是他……他逼我们作的伪证。”

章君长一下吓得脸色煞白。

洪端:“假如我们不从,章君长就要杀了我们全家老少。”

张绍进面对陈蕃强装镇静:“陈太守,别听这两人胡言乱语。”

徐孺子:“张总务长,看来不是他们胡言乱语,而是你心中有鬼。”

江善中也跟着斥道:“张大人,作为一个总务长,趁州里没派太守来,徇私舞弊,一手遮天,办了这个冤案,你还好意思说吗?”

众人议论纷纷,都把矛头指向张绍进、章君长等人。

陈蕃:“好了,好了,明镜高悬,天平在手。现在我宣布,为李江川致人死案昭雪,华同为无罪,恢复差职。”

李江川面对陈蕃:“青天大老爷!”

李老庚、白茶花也跪了下来:“谢谢陈太守救命之恩。”

陈蕃扶起了李江川,重新坐在了自己位子上:“我宣布逮捕横行乡里章富强。”

两位兵士立即将章君长按倒在地。

陈蕃面对张绍进:“还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官犯罪,与庶同处。现在我宣布逮捕张绍进。”

张绍进两眼圆睁,语无伦次:“什么,陈太守,你你……”

陈蕃:“张绍进,这几年你贪污救灾款无数,你身居其职却不谋其政,竟制造天下冤案,嫁祸于人,你死有余辜!”

众人欢呼。

35.豫章郡府公堂日

其他人散去。

陈蕃分别为徐孺子和李江川沏上茶。

李江川又跪了下来:“太守,再谢你的救命之恩。”

陈蕃扶起了李江川:“江川,要谢就要好好谢谢孺子先生,没有孺子先生为我提供这些情况,我哪知道豫章府竟有这等天下奇冤?”

李江川又跪在徐孺子面前。

徐孺子急忙劝阻:“江川,我一介百姓,如果没有陈太守秉公执法,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救不了你。”

李江川:“徐先生、陈太守,我李江川是喝豫江水长大的人,你们的大恩大德,我发誓一辈子来报。”

徐孺子:“江川,你回去后好好孝敬你的父母就行了。”

李江川:“好。”

36.豫江郡府门口日

十多个官员纷纷坐着轿前来,下轿后进府,路上百姓纷纷前来好奇地观望。

徐孺子路过时,发现百姓都用惊奇的样子看着一抬抬轿子。

37.豫章太守府门口日

徐孺子对卫兵说:“请打开门,我要进去拜见陈太守。”

卫兵不屑地:“报出你的尊姓大名,我好禀报大人。”

徐孺子:“我叫徐孺子。”

卫兵马上换上笑脸:“哎呀,是孺子先生。太守指示,凡孺子先生来了,事先不必通报,可以自由进出太守府。”

徐孺子:“谢谢。”

卫兵:“先生,请随我来。”

38.太守府日

陈蕃正在堂上翻看书简,忽闻一声“孺子先生到!”立马放下书简出门迎候:“孺子兄来了,快请进!”陈蕃已忘了礼节,跑下台阶紧握徐孺子的手,“孺子兄,你都多日没来了。”

徐孺子:“这段时间,我去江夏那边去讲学了。”

当差的提着包裹站在门下,说:“老爷,这是孺子先生送来的礼物,你是否过个目?”

陈蕃:“孺子兄,你太客气了,我们是兄弟,我想不必那些繁文缛节,来则来兮,又带什么礼物?”

徐孺子:“见笑见笑。”

“快拿来。”陈蕃对当差的,“孺子兄送来礼物我当然过目,要细细品尝。”转而问徐孺子,“是诗文,还是山水?”

徐孺子笑而不语。

陈蕃打开包袱一看,心里惊喜,连连赞叹道:“好东西!好东西!真是园中之宝。但先生亲手所种,那昧道就不一样了……恕仲举我无知,孺子兄所赠礼物决非口中之食,乃是治国安邦良策也!孺子兄受我一拜。”

39.太守府夜

徐孺子与陈蕃惺惺相惜,秉烛夜谈。

仆人送来了饭菜。

徐孺子:“大人,谈了一天,还是不够,今晚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陈蕃:“尽管说,饭菜我准备好了,我们边吃边聊。”

40.太守府客房夜

外面传来北风呼啸声。

陈蕃:“孺子兄,夜内天变冷了,晚上的被子我换了厚的,你早点睡吧。”说着,便走出门外。

徐孺子刚躺下。

陈蕃又进来:“大人,我想我们再来谈谈眼下朝廷的大事。”

徐孺子想起床。

陈蕃:“你睡,我坐下聊天。”

徐孺子:“还是躺进被子来谈吧。”

陈蕃:“那不耽误了你睡觉?”

徐孺子:“没关系。”

陈蕃脱衣睡在徐孺子的对面。

徐孺子:“仲举兄过来,我们睡一头,好好聊聊。”

俩人和衣同枕亲切交谈。

陈蕃:“孺子兄,我可是三顾茅庐了,我真想不通,不知你究竟为何不愿来担任豫章郡功曹史。”

徐孺子摇摇头。

陈蕃:“老兄是不是感到官小呢?当然凭先生的才干,就是当个太守,甚至州长上至皇帝也是不以为过,完全能胜任。这区区功曹史,实在有屈先生,但我授权所限,只好委屈先生了。真诚希望先生能为天下黎民百姓为重,助我一臂之力,出来做一番事业。”

徐孺子:“大人对朝廷的忠贞可见一斑,要是生逢其时,有个清明向上的朝廷,你我一定能干出一个轰轰烈烈烈的大事业。可现在我们这个朝廷,腐败透顶,不可救药,我实在不愿当这个朝廷的官。不过请仲举兄放心,我一定做到不在其位谋其政,今后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陈蕃:“谢谢!孺子兄,我说过我要把豫江郡当一个小国家来治理,请你告诉我下一步我将以何作为主?”

徐孺子:“大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我认为要让全郡百姓拥戴你,就必须根治不正之风,治好官风。比如你们今天来的不是郡上官员就是县令,每人坐一抬轿浩浩荡荡开来,百姓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你们用餐都是大鱼大肉,又喝酒,又怎能不误事呢?这样每人吃一餐饭花的酒肉钱够贫困百姓吃一年,吃的饭菜钱摊在百姓身上加大了百姓负担,百姓敢怒不敢言啊。”

陈蕃:“孺子兄弟,你真是说得太好了,我马上改。”

徐孺子:“这点改了,百姓一定高兴。”

陈蕃:“孺子兄,听说你有门好手艺,为人磨镜子,好啊。”

徐孺子:“我们家家户户用的是铜镜,谁也离不了,因此我想学好这门手艺,无非是关键时候讨口饭吃。”

陈蕃:“孺子兄,我……”

徐孺子:“你想叫我来为大家磨磨镜子,以方便大家正正衣冠,太守说的是这双层意思吗?”

陈蕃:“知我者孺子兄也。是的,我想请孺子兄一边为官员们磨磨镜子,一边帮助他们正正衣冠。”

徐孺子:“我们可借东风,现在汛期到了,修水利又没那么多钱,我们要把贪官的钱夺回来用于水利建设。”

41.豫江郡府日

在众官员莫名其妙的表情下,兵士拿上一面上了灰的铜镜。

陈蕃:“诸位,这面铜镜已经又旧又脏了,今天我请来了徐孺子先生为大家磨铜镜。”

众人不解地望着徐孺子磨镜。

一会儿,铜镜子磨亮了。

陈蕃:“从第一排开始,请大家一一上来照一下镜子,正正衣冠。”

官员们不解地一一上台照镜正衣冠。

陈蕃面对众官员:“刚才大家一一照了镜,正了衣冠,我希望大家好好对照自己,如果谁有贪赃枉法之行为,必须在三天里向我交待,过期不交者杀!”

陈蕃的话语惊四座。

陈蕃:“还有,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每逢进郡府议事或下乡巡查不得坐轿子,不得大鱼大肉,各位提倡吃便饭,违背者拿乌纱帽。”

众官员面面相觑。

42.贤达县南岗岸大小堤日

陈蕃与众官员来到这里巡查,江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陪同。

陈蕃望着那根本没达标的堤栏,大声叫道:“江县令!”

江山:“大人,我在!”

陈蕃:“你是这座堤圩的第一责任人,郡里去年拨给你那么多的铜钱,你花到哪里去了?本来应该采用钢筋怎么用毛竹取替呢?”

江山:“我……我……”

陈蕃:“江提辖。”

江善中:“将江山法办了?”

陈蕃:“是!”

43.豫章郡君府日

桌子上堆满了官员上交的贪来的钱。

一部分官员胆战心惊的样子。

陈蕃:“带江山!”

江山战战兢兢地进来。

陈蕃:“江山,你交待得怎么样了?”

江山边哭边说:“大人,我已经将我的罪行全部交待,望大人饶命。

陈蕃:“大家也许不知道,江山这么多年把官府给的钱挥霍浪费,大吃大喝还不够,竟然养了十个小老婆,欲壑难填啊。从今天起,我警告诸位,任何人不得贪赃枉法,不得大吃大喝,否则江山便是你的可耻下场。”

44.高桥日

陈蕃与宁远送徐孺子至高土桥。

陈蕃与宁远望着徐孺子走得很远。

宁远迷惑不解地对陈蕃说:“大人,你送孺子先生出门后还要送上高桥,而孺子送你仅送到门口为止,这孺子先生未免太不够意思了。”

陈蕃听了,制止道:“此话差矣。我深知孺子兄为人,我送孺子是身送,人们能看见,而孺子送我是心送,人们看不到。放在心里,更可贵啊。”

宁远:“大人,我不信,我想去看看。”

陈蕃:“去吧。”

45.徐家住宅门口日

宁远悄悄地从门缝中向里面观看。

只见徐孺子盘坐合掌,闭目沉思,口里还轻声念道:“陈太守现已走到高桥……陈太守已走到巷口……陈太守快到家了。”

46.豫章郡太守府夜

徐孺子推门而入:“太守,我特上门拜访。”

陈蕃:“孺子兄,你还是称我老兄吧,你叫我大人,叫我太守,我心有不安啊。”

徐孺子:“好好,仲举兄。我看了下天时地理,今年会有一场大的灾祸。”

陈蕃:“是涨大水还是蝗灾?”

徐孺子:“是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洪水。来的路上,我看到路上有好多蜻蜓成群成群地在飞,我估计今年将有一场特大洪水灾害。”

陈蕃:“孺子兄,那该怎么办呢?”

徐孺子:“豫章四面环水,必须通知百姓趁洪水来临之前,撤退出城,待洪水退后返回家园。”

47.田野日

良田万亩,稻浪滚滚。

倏儿,天降暴雨。

48.豫章郡府夜

外面,电闪雷鸣。

陈蕃正在与众官员议事,徐孺子在场。

陈蕃:“诸位,又到了汛期了。现在一场百年未见的特大洪灾正向我们豫章郡袭击,为此,今天抗洪之事,我要讲的是一句话,八个字,妙法作剑,人定胜天。我认为,我们要想成功抗洪,必须讲究一个好的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伤亡。如果把病堤险堤比作病人的话,那么我们这里在座的专家就是郎中了。下面请我们的专家徐孺子先生给大家授课。”

徐孺子:“诸位,我向大家简要地讲几点抗洪妙法。一是如何处理堤段滑坡。也就是如何在滑坡面上开挖导渗沟,加压,卵石导渗沥水。二是如何处理堤上建筑物接触性渗漏导致的管涌。三是在排查深水泡泉时,如何采取手拉手,拉网式搜查方法……”

49.豫江堤垸日

马车在堤上奔驰。

车上,陈蕃与徐孺子不时地议论什么。

下了车,陈蕃与徐孺子与正在巡圩的南昌县县令何子才相见。

何子才:“徐先生,这次我们抗洪全部采取的是你提供的妙方抗洪法,真是太好了。”

陈蕃:“是啊,孺子先生是我请来的神仙啊。”

“仲举兄过奖了。”徐孺子顺垸堤远望,可以见到一道道微弱的光柱在田野上闪动,那是排险员在查险。

50.豫江堤垸下日

此时陈蕃、徐孺子他们分别几十人一组拉着一条200多米长的防浪布,一字儿在水中排开。浪头来了,卷着布,携着人一同高高抛起,接着又使劲地摔下,在浪的间隙,他们又迅速站好,把防浪布再次张罩成一道防浪墙。就这样,陈蕃等人站起、摔下、摔下,又重新站起……

陈蕃:“孺子兄,全郡的水情怎样?”

徐孺子:“形势非常严峻,全郡40座圩垸都在摇摇欲坠。豫江河的水位一直在警戒线以上。你看现在的豫江河,外湖水位超过了警戒线1.9米多,而内湖水位仅14米。由于内外湖水位落差大,豫江大堤实际承受的压力已超过了去年的22.01米的历史最高水位的压力。一旦大堤决口,洪水肆虐起来,这不仅对全郡百姓来说是个威胁,而且对全郡百姓将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将直接威胁豫江城20万人的生命。”

陈蕃:“那怎么办才好呢?”

徐孺子:“这座圩垸是全郡最险的垸堤,圩堤下面是1米多深的湖坑,斜坡处长满了草,不要说查险难,处理险情也很困难。”

陈蕃:“那如何处理?”

徐孺子“我们马上集合劳力处理泡泉,将堤脚下1米以上的草全部割掉,及时开沟导渗。”

51.圩脚下的水中夜

人们上面放着灯,开始了手拉手探泡泉。

陈蕃随徐孺子、宁远来到这里。

此时,年过古稀的顾叔、大牛,与李江川等人在水中手拉手拉网式地搜查什么。

徐孺子问道:“顾叔,你怎么也来了?”

顾叔:“孺子,这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当然得来。”

陈蕃:“江川,你们干得怎样?”

李江川:“陈太守,还不是你让我们照孺子先生教的办法,我们是在查找深水中的泡泉啊。这几天,我们集中了几个乡百姓采用手拉手探泡泉的办法,这种方法很灵,这几天共查出深水泡泉100多个。”

陈蕃:“孺子兄,你这是怎么探出来的法子?”

徐孺子:“抗洪已进入持久性的阶段,堤脚经历了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开始发软,渗漏严重,泡泉成了圩堤的致命杀手,而深水中的泡泉因不易察觉,又成了泡泉中的罪魁祸手。于是才提出了手拉手探泡泉的办法。”

陈蕃对宁远:“这个办法好,赶紧以我的名义及时下文在全郡推广。”

宁远:“是!我马上办理!”

这时,何子才前来报告:“陈太守、徐先生,堤上出现管涌。”

徐孺子:“刚才我看过了,管涌水漏较高,带出的泥沙无腥臭。这个属于渗漏位置较高且已形成击岸性渗漏。我建议先筑起外围堰封堵,然后开割外侧堤身,进行查洞堵漏,通过开割,再打钻灌浆。”

何子才:“好!我立马去办!”

52.豫江子堤日

宁远拿着一份文书跑来:“报告太守,州里来信指示我们现在应该以保大堤为重,要丢卒保车。”

陈蕃望了望外面的大水:“为了确保豫江大堤和城区百姓的安全,州里指示我们准备对豫江子堤实行爆破泄洪。”

一会儿,几个州里来的人开始在豫江子堤上放置炸药。

何子才带领乡民们站在这里拦阻。

宁远:“何县令,拦阻也是没有用的,这是州里下达的命令。”

徐孺子:“上面怎能不征求我们的意见?”

陈蕃:“孺子兄,你说这堤该炸不该炸?”

徐孺子沉思了会儿:“不必要炸!”

陈蕃:“那会不会倒堤呢?”

徐孺子:“只要我们坚持到底,人定胜天!”

陈蕃:“好,不炸!有责任我负责!”

豫江堤废弃的垸堤上,瘦削的堤上4个缺口全被堵上,但巨大的如同弦月般的缺痕仍然清晰可见,外湖的洪水以雷霆之势拍着薄薄的堤岸,叫人胆战心惊。

53.豫江子堤一角日

暴雨倾泻,狂澜骤起。

几千官民正在奋力加固堤垸,无数的脚在前行,无数双手在铲土,无数的肩在扛着沙包。

54.豫江堤垸日

雨停了,大堤保住了。

何子才带着李江川、顾叔等上百名乡民向徐孺子跪下来。

何子才:“徐先生,谢谢你的神机妙算啊!”

陈蕃也感叹道:“孺子兄,我代表全豫章城的黎民百姓,向你道一声谢谢,请受我一拜!”

徐孺子:“不不不,仲举兄,乡亲们,我们都是为了家园!”

55.山坡上日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彩蝶成对,蜜蜂成群。

徐孺子与儿童们边念字,边放牛。

陈蕃来到他们中间。

徐孺子:“请陈太守给大家说一句。”

陈蕃:“孩子们,孺子先生是你们的楷模,我祝你们好好学习,今后能成为国家栋梁,像孺子先生一样成为民众之星。”

56.徐孺子家院子日

陈蕃带着一大车米和礼品来了。

陈蕃:“顾叔,你好啊!”

顾叔:“太守,你这样太客气了,孺子不会要的,只会给了我们……”

陈蕃仔细望了顾叔,发现顾叔古铜色的脸上已经刻满了皱纹,走起路来步步颤颤。看着顾叔脚上穿的半旧的鞋子,他想着什么。

57.李江川家日

徐孺子将面糕和大米送给李老庚和白茶花。

李老庚感激得流下泪。

58.徐孺子家日

徐夫人在忙针线活。

徐孺子:“夫人,顾叔的鞋子穿破了,赶紧为他纳双新鞋吧。”

徐夫人:“好的,相公,我马上来为顾叔纳鞋。”

顾叔走进门来。

徐孺子:“顾叔,请你过来一下,我叫夫人帮你纳双鞋,现在试下你的脚。”

顾叔:“孺子,万万不可,我这鞋子好好的能穿,你还是帮胤儿纳吧。”

顾叔挑着一担草木灰正要向外走去,徐孺子从后面的箩里抓出一把草木灰,趁顾叔没有注意往前面一撒,顾叔走后留下了两个脚印。

徐孺子连忙用尺量好脚印:“夫人,顾叔的鞋子就照这个脚印的码子量吧。”

59.兰芝家夜

徐孺子将大米送给秀芝爹妈。

秀芝爹:“孺子先生,真是不好意思,下次请不要再送了。”

徐孺子:“秀芝在我家好好的,你们就不要牵挂了。”

60.徐孺子家日

徐孺子将一件长衫放到顾叔手上。

顾叔:“孺子,我顾叔活了70岁,你待我如亲生父亲一样,顾叔我此生足矣。”

徐孺子:“顾叔,乡里乡亲的,这是我孺子应该做的事情。这件长衫还是给你穿吧,冬天快到了。”

顾叔:“这怎么行?这是太守给你穿的衣服,我怎好意思穿呢?”

徐孺子:“顾叔,太守给我穿,我转送给你穿,这理所当然的事,又有什么要紧?”

“谢谢你了。”顾叔已感动得泪如泉涌。

61.徐孺子家夜

灯火下,徐孺子从夫人手中拿着一双新鞋郑重地送给顾叔:“顾叔,这鞋纳好了。”

顾叔接过鞋感动地:“孺子,你们太客气了,我在你家真是享了清福。”

“笃笃”传来了敲门声,徐孺子开门。

陈蕃大踏步走了进来:“孺子兄,顾叔在吗?”

顾叔:“大人,我在这里。”

陈蕃发现顾叔身上的长衫那么熟,想了想便明白了一切。

顾叔连忙将长衫脱了:“大人,这是你送给孺子的长衫,我不该穿。你叫我顾叔我不配啊!”

陈蕃:“顾叔,既然是孺子兄弟给你穿的,你就不必客气了。你这么大岁数,跟我爹年纪差不多,今后就叫我名字吧!我和孺子属于兄弟,孺子兄弟称你为叔,我也应该称你为叔啊。”

顾叔:“大人是一郡之守,我怎好叫名字?”

陈蕃:“顾叔,你叫我孺子兄弟是名字,叫我也应该叫名字,这样我心里才舒服。”说着,他从包里掏出一双皮鞋,“顾叔,这是我为你买的,你试试。”

顾叔感动地望了望陈蕃与徐孺子,动情地说:“我真是后天有福,刚才孺子送了我一双新布鞋,你陈太守又送了一双新皮鞋,你们两兄弟怎么想到一块去了呢?”

徐孺子:“我们这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62.豫章郡府日

陈蕃在看书。

一官员进门:“太守,我有事向大人禀报。”

陈蕃:“老江,你说吧!”

老江从袋子拿出一串铜钱恐慌地:“太守,请收下,能不能帮我提拔一下?”

陈蕃将铜钱一扔:“你给我出去!”

63.某县日

陈蕃在与县令议事。

县令在他口袋中偷偷放入金手饰:“陈太守,能不能让我帽子升一点?”

陈蕃正色地:“不要搞这种小动作。”

64.豫章郡街上日

陈蕃:“宁远,告知郡上所有官员,每人都考虑一下豫章治理方案,明天来我这里商议。”

宁远:“好的。”

陈蕃:“还有,你把孺子先生也叫来。”

宁远:“大人,孺子先生可是……”

陈蕃:“孺子先生虽不是官员,但我把他视为我特邀的师爷,又有何不可?”

65.李江川家日

陈蕃在访贫问苦。

陈蕃发现面糕似曾相识,问道:“白大娘,这面糕?”

白茶花:“是孺子先生送的。”

66.徐孺子家日

徐孺子在教夏三娃认字。

宁远进门发现吴玉香在写字,他心中涌动着一种初恋的情愫:“你是……”

徐孺子:“嗬,是主簿啊。这是从江夏赶来我这里求学的吴玉香,成绩很好,是个乖顺的女子啊。请问主簿今天来我家有何吩咐?”

宁远:“孺子先生,陈太守请你明天来郡里议事,请你与官员们一起商讨豫章郡治理大计,请你准备一下。”

徐孺子:“请转告陈太守,我今晚就去找他。”

67.东湖日

这里杨柳依依,湖水潋滟,宽阔的东湖水面上渔帆点点,出没于荷花丛中。

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如诗如画,几个采菱的姑娘坐在船上,出没于菱叶之中。

徐孺子与张俊各挑一担柴。

张俊;“先生,我们这是去哪?这礼物是送给府上谁的?”

徐孺子:“张俊,难道先生要去府衙任职?”

张俊:“我想也是,就是皇帝亲自下召,先生也不会高就的。”

徐孺子:“为何?”

张俊:“我想先生一定听过这样的歌谣吧,‘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等良将怯如鸡。先生怕当入了官场败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先生我说的对吗?”

徐孺子:“张俊,你长进了。不过,那歌谣可别乱唱,让官府听到了,可要砍头的。”

张俊:“先生,我知道你这么累,卖了钱是为了啥?”

徐孺子:“你说为了谁?”

张俊:“为了帮秀芝家还账。”

徐孺子:“是的,欠人家钱我承诺了当然得还。小张,你喜欢秀芝吗?”

张俊不好意思地:“喜欢。”

68.城街墟场日

这里是专卖柴草杂物的集市。

徐孺子接过买主给的钱,他放在一个大袋子中。

张俊:“先生,还是我帮你送去太守府吧?”

徐孺子:“张俊,这点东西我还挑得动,放心卖你的柴去吧。”

张俊不敢违背师命,只好将那有几十斤重的包裹放下:“先生,这是送给太守的东西?”

徐孺子:“是的。”

69.街道夜

徐孺子经过繁华的街道,正欲向太守府的方向走上。

忽然,有人叫道:“哦呀呀,这不是徐先生么?”

徐孺子打住脚,一眼望去,见一少年牵着一头高头大马向他走来,一时竟没有辨认出是谁。

“怎么,不认识我吗?”那人嘻笑着走过来,站在了徐孺子跟前,他头戴儒巾,身着花色绸袍,一副傲横模样。

徐孺子定睛瞧了他一眼,认出正是人称“恶少”的章子昭。

“哟,没想到徐公也有此雅兴啊!瞧,给太守送什么厚礼呀?”章子昭嬉皮厚脸地搭讪,并动手拨拉那包囊。

徐孺子见他目中无人,不免有些生气,但他忍住了,只是将他的手拨开,说:“小小年纪,如此放肆,成何体统?你若真想探究竟,我可解开让你看。何必动手动脚?”说着,真的解开包袱。

章子昭被徐孺子说得面红耳赤,又见包袱内原来只是两只葫芦、一只南瓜和两把青菜,更是大惑不解,言语诺诺,说道:“徐先生,怎么还不还我家的债呢?是不是要等我去府上投诉呢!”

徐孺子从包里拿一大包钱:“还给你,一文不少!”

章子昭接过钱:“徐先生,钱有何用?你坏了我和秀芝的好事,我和你没完!回见。牵着马儿走了。

徐孺子对着他的背影送过去一句话:“章子昭,你可要学好,多与人为善啊!”这才收拾包袱走了。

70.太守府客房夜

陈蕃:“孺子兄,总算把你盼来了。”

徐孺子:“仲举兄,我来得还不勤吗?几乎每三两天就来。”

陈蕃:“孺子兄,想不到我送给你的东西你都送给穷苦人了。”

徐孺子:“穷苦人得了,我心里宽啊!”

陈蕃:“孺子兄,明天议事,想请你现身说法,教育我的部下如何做到淡泊明志。”

徐孺子:“那我只好谈点感受。”

陈蕃:“还有,我们这些个官员如何才能积极做事,我想请你提出建议。”

徐孺子:“好,我写在建议书上。”

徐孺子:“仲举兄,我认为豫章18个县令中有几个人还是不错的,如南昌县的何子才像你一样有着桑梓之情,又平易近人,情系百姓,可就是何子才从不送礼,当县令当了20年也没得到提拔。我看郡府如果重用何子才、江善中等一批忠臣良才,豫章将前程似锦,百姓有望……”

71.豫章郡府日

陈蕃:“诸位的建议书我们都看了,有的人写得还可以,有的人却是敷衍了事,有的几张纸写的全是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诸位,我现在介绍一个人……”他指着徐孺子对众人说,“这是被尊称为‘南士高人的徐孺子先生。徐孺子先生受祖先熏陶,少年好学,饱读诗书,风水、天文、星相、占卜、算术、历法、八卦等无所不通,后来更是成为朝廷太学生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人,他多次拒绝做官。他的建议就写得很好。有道是,一个金点子,胜过一车书,大家可以互相传看传看。”

众人传看徐孺子写的纸条。

陈蕃将犀利的目光投向老江:“老江,你作为一个府上老官员,怎么写不出像徐孺子先生一样的建议呢?”

老江低头。

陈蕃:“孺子先生写了三点,一是治懒政,二是治跑官,三是用清官。可在我们这些官员中,就有人一天到晚想着升官发财。下面让我们欢迎徐孺子先生谈谈他如何做到淡泊明志。”

72.南湖村日

众官员随陈蕃来到这里。

陈蕃:“各位县令,今天我们把你们请到南湖村来,就是想让诸位看看南湖村的变化,彻底改变我们各个地方的脏乱差现象。”

73.巨竹引水现场日

众县令随陈蕃在参观。

陈蕃:“刚才诸位看了新法养鸡,再看看这些,都有什么感想啊?诸位知道吗,南塘村之所以有这样好的情景,是因为有一位好的带头人。”陈蕃将徐孺子推向大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孺子先生。诸位,我请大家不要整天找到我谈要升官的事。像何子才这样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就该得到重用!而那些图虚荣,谋私利,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庸才一就该罢免……我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学学人家孺子先生淡泊名利,隐居山中。”

74.豫章郡府日

陈蕃向众官员宣布:“任命江善中为功曹史,免去张绍进功曹史职务。任命华同为为提辖,免去江善中提辖职务。任命何子才为大司农,主管全郡的农业和税收工作,撤销贤达县令江山职务。任命张治为贤达县县令,免去何子才南昌县县令职务。任命史结为南昌县县令……”

75.徐孺子家日

桌子上摆上了鱼肉等菜肴。

徐孺子:“顾叔,今天是你的70大寿,我们一家来为你拜寿。”

徐胤:“爷爷,这是我到城里为你买的寿星衣。”

徐夫人:“顾叔,这是我为做的新棉被。”

秀芝与张俊、夏三娃与吴玉香等也来为老人祝寿。

顾叔感叹地:“孺子,顾叔一生无儿无女,你就是我的好儿子。”

“嗵嗵”,外面传来叩门声,徐孺子开门,陈蕃进门。

陈蕃:“顾叔,祝贺你的70大寿啊,这是我为你买的高丽参,给你补身体用的。”

顾叔:“太守,想不到你也来了。”

陈蕃:“顾叔,从今天开始,我也认你为义父。”

顾叔感动地:“太守,你……”

76.田野日

正是春播农忙季节,田野里一片忙乱,犁田的,栽禾的,你呼我叫,忙得不亦乐乎。

徐孺子也在其中,他和夫人、徐胤、秀芝、张俊、大牛各自腰间系根腰带,裤脚高高绾起至膝上,这片“哗哗”水响,那儿“扑扑”水欢。

忽然,岸上有人扯着公鸭声叫道:“借问孺子先生,一个老头背驼驼,一天栽得几根禾?”

徐孺子抬起头,见是章子昭骑着马站立田头。徐孺子直起腰“哼”了一口,不答理对方,仍躬身栽禾。

章子昭见徐孺子未回答,以为真的难住这位“高士”,竟而又傲慢地追问一句:“高士,怎么样?理屈词穷吧?”

人们都忍不住停下活计,瞅着徐孺子,并为其心急。

徐孺子见章子昭紧逼,于是直起腰来脱口而出反击道:“请问公子,一只马崽脚趑趄,一天能踩几个马足迹?”

章子昭白着眼,张口结舌,乡亲们则为徐孺子的机智巧对而“哈哈”大笑,章子昭在人们的嘲笑中狼狈离去。

77.山间日

章子昭在山上骑马,马的两腿一软倒下了,章子昭被抛下山沟里。

78.田野日

这时,人们喊道:“天有报应啊,章子昭掉进沟里了。”

徐孺子:“在哪?”

大牛:“孺子,这样的恶少摔死才好,别去管他。”

徐孺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看还是去救吧。”

79.山沟边日

徐孺子将绳子拴在土坡上一棵大树上,下去将奄奄一息的章子昭救了上来。

章子昭睁开惺松的眼睛,发现眼前的救命人竟是徐孺子,嗫嚅道:“徐先生……”

徐孺子大度地:“子昭,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是要多积德施好,你千万别步你爹的后尘。”

章子昭感动地:“谢谢孺子先生。”

徐孺子:“好吧,等下我送你回家。”

章子昭泪水汪汪:“我没家了,都让官府抄了,只剩下这匹马了。”

徐孺子:“好,我帮你向陈太守说个情。”

80.豫章太守府日

徐孺子:“章子昭和他父亲不一样,希望能给他一碗饭吃。”

陈蕃:“孺子兄,你放心,作为太守,我绝不做那种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事。正如你所言,章子昭与他父亲章君长为人的确不一样,我们要给他一碗饭吃,还给他一份生存的房产和一份地,让他成为一个自谋职业的人。”

81.街上日

章子昭在摆摊卖货。

徐孺子在此路过:“子昭,生意好吗?”

章子昭:“徐先生,还好。真是太对不起你了,从此我将改过自新。”

徐孺子:“子昭,认识到错误才好,希望你不要因你父亲的事仇视官府,要正确对待,希望你从心底里真正跟你父亲划清界线,重新做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章子昭感激涕零地:“一定,一定。”

82.豫章郡府日

饭桌上,宁远站在窗口望着远方。

陈蕃:“主簿,怎么还不吃饭?你是不是想去徐先生家呢?”

宁远:“是,是是……”

陈蕃笑道:“我看你小子是酒翁之意不在酒啊!好吧,我陪你去。你的相思病一下就会好了。”

83.徐孺子家日

徐孺子:“主簿,你都这么大年纪,该找个人家了。”

宁远:“孺子先生,我一心操劳公务,找对象一事总是顾不来,再说找对象一事是两厢情愿的事。”宁远望着吴玉香的笑容发呆。

徐孺子发现这一秘密,他笑着对陈蕃说:“仲举兄,我感到宁远和玉香是天生的一对,我们可否做个媒?”

陈蕃:“仲举兄,男媒由我,女媒由你。”

徐孺子:“主簿,你这个媒我做定了。”

84.徐孺子家另一房间日

徐孺子:“玉香,主簿是个好人,长得帅又有才。”

吴玉香含羞地:“先生,说心里话,我第一次就看上他,不知他喜欢我不……”

徐孺子:“丫头,就是他叫我做的媒。”

85.南湖村草堂日

徐孺子:“小张,你这个秀才,我问你,你和秀芝可是天生的一对,你对她印象究竟如何?”

张俊:“先生,我只是感到我虽是一个秀才,但太穷了,我怕配不上她。”

徐孺子:“爱一个人,不在乎其穷富,这个媒我来做。”

86.豫章太守府夜

陈蕃与徐孺子又谈了好一会儿。

徐孺子:“仲举兄,我请你看看这些诗文。”

陈蕃:“好诗好诗,请问这是哪位学生所作?。”

徐孺子:“是我的学生,已经自学成才考上秀才的张俊,我想向你推荐。”

陈蕃:“孺子兄,我感到张俊是个人才,诗文写得这样好,真是如火纯青啊。我把他招进郡里当个文书。孺子兄自己不愿当官,不知为何推荐别人来府上为官?”

徐孺子:“举贤不避亲,我这是推荐他来府上当办事员,不是为官,一来解决一下他的生计,二来是为了人才不至于埋没民间。”

陈蕃:“好吧,孺子兄你推荐的这个人才我是要定了。”

徐孺子:“他的女朋友秀芝也很不错,最好一起带到府上。”

87.徐孺子家日

张俊:“秀芝,我今天就去郡府谋事了,我舍不得你走。”

秀芝:“孺子先生跟太守说好了,为照顾我们生活,让我也和你一起去府上过日子。”

张俊:“那你去府上还磨铜镜吗?”

秀芝:“你当你的差,我磨我的铜镜。”

88.南湖村日

徐孺子与陈蕃为宁远和吴玉香,秀芝与张俊一起举办婚礼,徐夫人为两个新娘头上戴上映山红花。

官员与民同乐,同在一个桌上吃饭。

陈蕃边吃边说:“大牛,听说你也成了乡间贤达。”

大牛:“是啊,陈太守,其实我是个大老粗,这一切都得感谢先生一路帮衬过来的啊。”

陈蕃:“孺子先生教你什么赚饭吃?”

大牛:“教我看风水,我从此有了这门手艺,在家吃穿不愁,这都是多亏了孺子先生啊。”

陈蕃:“大牛,我们豫章郡府也想聘请你担任高参。”

大牛:“那太抬举我了……”

89.南湖村日

徐孺子、徐胤、吴玉香、秀芝、张俊等深情送别夏三娃。

徐孺子:“三娃,这是老师给你带去的书,还有农作物的种子。”

夏三娃含泪:“先生,请您放心,回去后我一定按你教导的去做,我也会义务办个学堂,把你传给我的知识全部传出去。”

90.豫江码头日

徐孺子等与船上的夏三娃含泪告别。

91.豫章郡府客房夜

陈蕃与徐孺子亲切交谈。

徐孺子:“我认为豫章要发展,不仅要大力发展小商小贩,还要大力发展商贸,要发挥好能人带头作用”

陈蕃:“孺子兄弟,我感到你说得太好了。”

徐孺子:“仲举兄日里万机好疲倦,身体很重要,我教你一套养生功如何?”

陈蕃:“孺子兄,我想拜你为师,但太忙了,实在无瑕。”

徐孺子:“练养生功,不仅有利于你锻炼身体,也能为全郡的百姓做个示范,身体强,则国强啊。我做给你看看。”

陈蕃:“好啊!”

徐孺子为陈蕃表演养生功:“孺子养生经,脸要冷,肺要热,拍双肩,动关节,开口呼,闭口吸,腹运气,腰笔直,柔如水,坚如铁……”他模仿动物动作做体操,如用手击拳,倒立、爬行,打哇哇……

92.豫章街头日

陈蕃带着何子才在各个门店转。

陈蕃:“子才,发展豫章商贸,你这个大司农任重道远啊!”

何子才:“太守,我将竭力做好。”

他们走到李江川、三子等人面前。

何子才:“太守,李江川成立了一个流通商店,把乡下的农产品带到城里来卖,又将城里的商品送去乡下卖。”

李江川:“太守,不知我这样做对不对?”

陈蕃面对李江川喜形于色:“江川,你的做法当然对啊!我想请你来郡里抓贸易,协助何大司农,好吗?”

李江川不相信似地:“什么,太守,你说是我?”

陈蕃:“是的,要发展城乡商贸,搞活流通,你江川是个人才啊,就这样定了。”

93.李江川家日

徐孺子:“大伯、大娘,你们身体可好?我给你们送粮食来了。”

李老庚:“好多了,徐先生,江川出来了,你就不要老送东西给我们!”

白茶花:“是啊,徐先生,请你不要再挂心了。”

“徐先生!”这时,李江川回来了。

徐孺子:“江川这么早就回来了,有啥好事呢?”

李江川:“陈太守想让我去协助何大农司,我担心……”

徐孺子:“江川放心去吧!既然太守看中了你,你就不必磨磨蹭蹭,只管放心干吧。”

94.皇殿桓帝房室日

字幕:延熹2年,洛阳。

陈蕃与尚书仆射胡广等上疏推荐徐孺子等人。

陈蕃面对桓帝:“皇上,贤善之人是治国的栋梁,是治政的希望。大社会上有更多的贤人,诞生在我们这个王国里,上天选就的有杰出才能的人,都是为陛下而出现的,他们都是能够担当盛世重任,帮助陛下成就大业的人。我见豫章郡的处士徐孺子、彭城郡的萎肱、汝南郡的袁闳、京兆郡的来蕃等人道德品行纯正完备,世人都皆知。如果他们位登三公,辅佐陛下,他们一定能够捍卫发扬光大盛美的国政,为日月增光,华厦生辉。”

桓帝:“好啊,那我问你,徐孺子、袁闳、韦蕃三人谁最优秀?”

陈蕃:“袁闳长于公卿尤族,能够在平时逐渐吸收道理。苇蕃长在三辅礼义之国,正像人们所说的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这个徐孺子,他出身于江南最卑薄的地方,却又特别杰出,他应当是最优秀的。豫章郡几年任职,是他伴我一路风雨,一路坎坷走过来的,他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桓帝:“好,你们提的这几个人我全认了。至于徐孺子,我会特别重用。什么也别说,尽快带他来京城任职吧。”

95.徐孺子家日

徐孺子与徐胤拿着割稻工具正走出门口,忽闻村头一阵哗然。

只见大牛跑来:“孺子兄,陈太守来了,还驾着漂亮的马车啦!”

徐孺子急忙赶出门去,只见陈蕃一行人驾着马车朝自己走来,他知道这车驾的身份,不知哪位大人驾到。看看自己这身打扮,一身泥两只光脚板,与朝廷大人相见实在有点尴尬,正在此时,陈蕃已走下车来。

“这是……”徐孺子指了指车,又看看那两个朝廷差役,疑惑地望着陈蕃。

陈蕃:“孺子兄,恭喜你啊,皇上亲派我来接你进京,这回你可万万不要推辞啊!”

徐孺子:“仲年兄,你这是何故?你倒是要把话说清楚啊。”

陈蕃看着围观的越来越多:“孺子兄,进屋再说吧!”又吩咐手下人把礼品搬进屋。

徐孺子:“礼品先放着,仲举兄说清楚后再搬不迟。”

两个人进屋。

96.屋内日

陈蕃已同徐孺子说了好一会儿。

陈蕃:“孺子兄,艰危日甚的社稷,多么需要你这样的贤才。如今难得啊,皇帝都看上你了,千万不要再次错失良机啊……”

徐孺子没等他说完,便扼腕叹息:“仲举兄啊,你的好心我领了,可是你又办了一件件不该做的事啊,叫我怎么说好呢?”

陈蕃大惊:“孺子兄,你说。”

徐孺子:“我若应承你却违我心,我若不去却伤你心,你这叫我左右为难。你明知我不愿为官,却还要为我推荐。当年黄琼老师荐我当官我都没去,我已得罪恩师至友多人,难道又要得罪兄弟?”徐孺子眼睛有些湿润了。

徐夫人:“仲举兄,实在对不起,孺子年轻的时候都不肯当官,现在老了,更不愿去。”

徐胤:“是啊,再说京城官比地方官大得多,心也更黑好多,我爹才不会与这些人渣为伍呢。”

大牛:“陈太守,那就算了,就是皇帝亲自来请先生去,他也不会去的。”

徐孺子:“仲举,该说的我都说了。非我孤傲怕事,非我贪生怕死,你等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奔走相告,村口荐名人贤能,忠心可鉴,孺子自愧弗如。请回禀皇上,恕我不能出征,驾车礼物完壁归赵,可否?”

陈蕃:“孺子兄所言极是,好吧,我只好顺你愿了。我说过多次,大木将倾,非一绳所维。东汉都快要灭亡了,不是哪个人能够维持的,你何必瞎操这个心呢?请原谅我这是病痛乱投医啊。还望孺子兄原谅。既然兄弟主意已定,当遣车驾回,完壁归赵。此事我来办,请你放心。只是空空而来,回去要有个交待,你看如何诿言?我好修书一封,交与差役面呈!”

徐孺子:“就说我年老体弱故土难离,难赴征聘……这等小事,还会难倒仲举兄吗?反正我又不是朝廷命官,他还拿我问罪不成?”

陈蕃无奈而又感慨地说:“好吧!”

97.豫章郡府日

陈蕃正在会客,忽外面传来“皇上圣旨到!”

陈蕃:“接旨!”

来人念旨:“皇上传旨,征招豫章郡太守陈蕃进京任尚书令二。”

98.豫章郡府客房夜

陈蕃在与徐孺子长谈。

陈蕃动情地:“孺子兄,说心里话,我实在不忍离开豫章。这些年来,有孺子兄替我出谋划策,有豫章老百姓的拥戴,干什么都顺心得意。现在却要我离去,虽是高升重用,但总觉得有点似出嫁女要离家的感觉……”

徐孺子:“仲举兄,我也真是难以分舍!但你是朝廷命官,身不由己,怎能抗旨呢?”

陈蕃:“孺子,我就要去京城任职了,我想请你为我参谋参谋,到了那里我该如何打开局面?”

徐孺子:“好,今晚我们谈个通宵。”

徐孺子:“我知道仲举兄选择了一条从政的道路,也就是选择了与黑暗势力激烈抗争的道路。但我真切地劝你,从政路上一路当心。”

陈蕃:“既然选定了,我无怨无悔,无论潮起潮落,我什么也不在乎。”

徐孺子:“仲举兄保重!”

陈蕃:“孺子兄保重!”

99.豫章郡府日

陈蕃:“宁远,你跟我多年,我就要离开豫章郡,心感不舍啊。”

宁远:“大人,我跟你从京都来到豫章郡,风风雨雨十几年,我舍不得你走。我想一路跟你去洛阳京城,永远陪伴在你身边,照顾你的鞍前马后。”

陈蕃:“宁远,你是个办事细心之人。你跟我这么多年,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现在你又在豫章成了家,我想还是让你留下来。因为我走了,我孺子兄弟有什么事,你在豫章郡仍能帮个忙。你留下来了,今后还可以……”

宁远:“大人,我懂了。”

100.豫章郡府门口日

徐孺子:“主簿,你怎么不跟陈太守走呢?”

宁远掩饰道:“陈太守说我成了家,留在豫章方便照顾家人。”

徐孺子:“我知道,仲举兄一定是为了我……”

101.李江川家日

徐孺子:“江川,陈太守明天就要启程了。我想问你,你已经是主簿了,你留在豫章还是随太守一块赴京?”

李江川:“孺子先生,我真是不知如何才好,我想跟太守一块走,又舍不得你,留在这里,又舍不得陈太守。”

徐孺子:“江川,官场一路风险,陈太守这次远去洛阳,我是万分担心,我看你还是陪陈太守吧。有了你这种贴心的人陪他身边,我也少了一份担心啊。至于你的养父母,我会照顾好的,你就放心去吧。”

李江川热泪奔涌:“先生,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听你的话。”

102.豫江郡府日

陈蕃:“江川,你还是留在豫章郡吧,你留在这里,今后孺子先生有什么事也有个依靠,新来的太守我不知其人如何……”

徐孺子:“不,江川跟你走。”

陈蕃:“不,江川留在豫章。”

李江川:“孺子先生,陈太守,你们都是我的救命恩人,都希望我为对方着想,这叫我怎么办才好呢?”

徐孺子不容置疑地:“江川,听我的话。”

陈蕃:“听我的江川。”

李江川想了想:“这样行吗?孺子先生,我请你们做个签,分别写上你们的名字,我抓到了谁就跟谁走?”

徐孺子:“这何必做签,你跟陈太守走。”

陈蕃:“签就不必抽了,你留在孺子先生身边。”

李江川:“那只好我自己做了。”他在两个签上分别写上“走”与“不走”字样,他把签合上,尔后在手上甩了甩再抓了一个,打开一看是“走”字。

徐孺子笑了。

陈蕃却不高兴:“江川,你……”

李江川:“孺子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好陈太守。”

徐孺子:“你放心走吧,家中父母有我照顾,你就放心了。赴京城千百里地,在官场风险随时相伴,江川,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好陈太守。”

李江川:“孺子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料的。”

103.豫章郡府门口日

顾叔:“太守,你这一去,我这把年纪还不知今后能否见上你一面。”

陈蕃哽咽道:“顾叔放心,你身体硬朗着呢。顾叔,请你留步,我会想你的……”说着,拿出一根拐棍,“顾叔,给你。”

徐孺子:“仲举兄,顾叔你就放心了。顾叔是我们共同认的义父,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老人家。”

顾叔:“太守,这是南湖岸边采来的茶叶,我亲自摘的,给你带上。”

104.豫章大码头日

大码头人山人海,城里的百姓听说陈太守要走了,都拥到码头送行,有哭的有叫的。

“陈大人你不能走啊!”

“陈太守我们不能没有你啊……”

陈蕃望着前来送行的人群,心情也很激动,一一向他们拉手道别。

站在最前面的是那些郡府官员,这其中也有阳奉阴违者嘴上说:“后会有期。”心里却暗喜。

突然,陈蕃看见了徐孺子。徐孺子手捧陶壶向他走来,身后还跟着儿子徐胤。

陈蕃惊喜万状,他激动地拨开人群,迎了上去。

徐孺子显得很平静:“仲举兄,我特来为你钱行,请你喝杯壮行酒,也代父老乡民敬你一杯酒。”说着要徐胤亮出手中酒盅,他执壶斟酒。

清亮醇香一束细流斜入酒盅。人们屏声敛气,看着这一官一民相敬如宾的情景,都深深为之动颜。

二人各执一盏。

徐孺子举杯道:“此一杯,感天地恩威,风调雨顺,富庶黎民!饮。”

二人遂将酒洒于地上。

又举一杯道:“此二杯,谢太守劳苦功高,造福豫章,十载艰辛,功不可没!饮。”

陈蕃举杯说:“过誉过誉,仲举受之有愧。借花献佛,谢谢豫章父老!”说着又将酒洒于大地。

徐孺子又举一杯道:“此三杯,祝仲举兄一路顺风,鹏程万里!请。”

于是二人各举酒杯,一饮而尽。

俩人紧紧拥抱。

酒毕,陈蕃登舟。

徐孺子此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颤声道:“仲举兄,此一去不知几时才能相会,也许……请多保重!”

陈蕃:“人生最难数离别……孺子兄,你也多保重呵……”

二人相互嘱咐,似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表不尽的情和义。

船终于走了,顺着章江水走了。

105.徐孺子家日

“爹,陈伯伯来信了。”徐胤扬起一封信高兴地说。

徐孺子忙拆开看。

陈蕃画外音:“孺子兄,多日没有联系,实为挂念,应朝廷征召,我又重新出山。你也许对此不解,好不容易晚年,怎么又踏上这个充满风险的官场呢?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已把我个人的安危放在一边了。为了黎民百姓,为了社稷江山,我已下定决心,纵然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离别孺子兄已是十几载,转眼我们都步入老年了,往事如昨,我们的友情将随日月同辉,祝你保重!代向嫂子,向胤儿,向顾叔问好!兄仲举。”

徐孺子马上拿起笔,写回信。

徐孺子画外音:“仲举兄,我理解你的抱负,钦佩你的行为,但这个王朝已经气若游丝,土崩互解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我很替你的安全担心。我真诚地劝你急流勇退,否则祸不远矣,我直言不讳地劝你。孺子兄,你的努力是改变不了大局的,只是迟缓这个王朝灭亡的几个时日而已。仲举兄,长痛不如短痛,尽快退出官场。兄孺子。”

106.洛阳日

大雁南飞。

陈蕃凭窗眺望沉思。

李江川:“大人,你在想什么?”

陈蕃:“离开豫章郡十多年了,多么思念那里的山水,更思念那里的亲朋好友。”

李江川:“大人,我知道你一定是想孺子先生了。”

陈蕃:“是啊,黄琼老师去世了,孺子先生又不在身边,你看我办事好像没个头绪,就像断了一只胳臂,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李江川:“大人,这些日子你一定要当心啊。”

陈蕃:“江川,你替我回豫章郡一趟,替我看看孺子先生,等下我为孺子先生备下一份薄礼。”

107.徐孺子家日

李江川:“孺子先生,陈大人派我来看你。这是他送给你的礼物。”

徐孺子:“江川,替我谢谢陈大人。请转达我的话,官场黑暗,请他急流勇退。我看这个腐败无能的朝廷是朝不夕保了,好人受气,恶人当道,我担心他这样下去,祸不单行啊。”

李江川:“好的,先生,我一定转告孺子先生的话。你也要注意身体,记得前年离开豫章的时候,你的头发还是乌黑黑的,怎么一下子就白了呢?”

徐夫人:“江川,先生一天到晚担心陈大人的安全……”

李江川:“我知道,先生这是愁出来的。陈大人也一样,晚上老做梦,梦中老喊‘孺子兄弟、‘孺子兄弟。还有陈尚书令二让我向你转告一件事,黄琼老师去世了。”

徐孺子:“什么,黄老师去世了?”

李江川:“是的,黄老师走了,我跟陈尚书令二都去为他送了行。”

徐孺子内疚地:“我真对不起黄老师。以前经常去拜见他,见他去朝里当官,却没有去见他……先生去世了,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

108.徐孺子家日

徐胤:“爹,这次郡里招考,我考上了,是当官还是为民?”

徐孺子:“胤儿,考上了证明你的学习真正名符其实了,但爹的话难道忘了?”

徐胤:“爹,我知道了,我跟着你的足迹走,当一辈子学者。”

徐孺子:“我走了,我要去江夏帮我黄老师吊孝。”

徐胤:“父亲,此去江夏,路途遥远,又天寒地冻。父亲能否就在此地设一灵位凭吊?何必亲往!”

徐孺子老泪纵横地说:“人说一日为师终生是母。恩师在时,我没侍奉一茶一水,况我拒恩师三番垂爱,终生有愧。而今恩师仙逝,我岂能惜步安身?路虽遥遥,但日夜兼程,总会到达。”

徐胤:“爹,那我陪你去。”

张俊:“先生,我向府里请个假,我也去。这里离江夏可谓是远隔千山万水,一路坎坷,多去一个人身边也有个照料。”

109.徐孺子家日

乌云密布。起风了,山岗上的竹林“哗哗”地响。

徐孺子刚进家门雨就下来了。

徐孺子坐下喘了口气,便穿上蓑衣戴着斗笠冒雨出了门。

徐夫人朝着雨中的丈夫嚷:“相公,明日再去磨镜不成么?瞧这杀人的天。”

徐孺子在雨中说:“既言兮,必行也!”声音和人影都淹没在风雨之中……

110.一组镜头

晨,徐孺子和徐胤、张俊在赶路。

河边,徐孺子三人在饮水。

夜,路旁小店,徐孺子三人在歇息。

徐孺子三人在爬山。

111.路上日

字幕:江夏安阳县。

徐孺子正走着,突感身体不适,头晕目眩,双脚如腾云驾雾,几次差点摔倒。

徐胤见了,连忙搀住徐孺子:“怎么啦?爹。”

徐孺子摇了摇头。

张俊抬手拭一下徐孺子额头,不禁惊呼:“先生你病了!额头烧得烫手……歇下吧!先生。”

徐胤:“爹,你休息会儿。”

徐孺子摸摸自己的额头,真的烫手,但他仍坚持往前走:“走吧!不妨事……”

张俊:“不行。先生,这样走下去会把你自己拖垮的!先生……我来背你。”

徐胤:“我来背。”

112.路上日

张俊背着徐孺子小跑起来。

野地荒山,渺无人烟,他们不敢停步,咬牙急跑。

跑着跑着,张俊实在支撑不住了,便在一棵大樟树下停下来,将徐孺子放躺下。

徐胤给徐孺子喝了口水。

张俊喘着气,目光四下里寻视。

一个荷锄的老人走过来。

张俊高兴了,便问:“老伯,附近可有住家?”

老人:“山岗下即是。你们可是去往何处?”

张俊:“我们是从豫章来的,这位是徐孺子先生,我们是来江夏吊孝的。”

老人听后一惊,忙说:“原来是‘南州高士啊!我是夏三娃的爷爷,听说你对三娃如父。”

徐孺子:“三娃还好吗?”

老人:“好得很啊,这些日子他去外乡讲学去了。”老人面对张俊,“快……快背孺子先生下去,去我家住几日,病成这样子怎能赶路?”

他们背起徐孺子下了山岗。

113.一组镜头

老伯家,徐孺子躺在床上,徐胤在给他喂药。

老伯家人与徐孺子、徐胤、张俊围桌吃饭。

张俊搀扶着徐孺子在院子里散步。

114.黄琼灵墓前日

茫茫的黄土高原飞沙走石,黄尘蔽日。

此时的徐孺子简直形如乞丐,衣衫褴褛,污头垢面。

张俊取出祭品,徐胤折来两根芦苇做成筷状,又将棉絮在水中汲足水。然后摆上鸡、米饭,芦苇筷插置其中,再将“酒”挤人杯内,在墓前滴酒敬酒。

张俊、徐胤各跪一旁。

徐孺子一边敬酒一边哭道:“恩师黄琼,一代贤良。八方景仰,日月有光。求贤若渴,门生满堂。忠孝两全,饮誉四方。恩师黄琼,一生方刚。匡扶社稷,苦劝帝皇。病危上疏,民生不忘。荫庇华夏,佑我炎黄。乌呼哀哉,恩师仙逝,痛哉痛哉……”

哀惋悲恸,令一旁的张俊、徐胤也一起引泪悲声。

115.路上日

徐胤问徐孺子:“爹,咱们去见见丧主家人吧。”

徐孺子:“心愿已遂,也就无须去打扰主人了。”

张俊:“先生不该自己苦着自己!你这大老远地跑来,鞋磨破了几双,人也瘦了一圈。跑来哭一场,酒可以不喝,总该讨口饭吃吧?”

徐胤:“是啊,爹,日西斜,天将晚,也该寻个歇脚处吧?不去见见主人家啊!”

徐孺子:“你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可我觉着不便。一来自洛阳与恩师分手后,我与恩师就没再见过面,只有书信往来。二来我从来没进过他的家门,虽说黄府在江夏是名门望族,又是皇帝题匾‘忠孝两全,天下无双的圣贤世家,讨口酒饭是不成问题。可这贸然地跑去敲门……不不,咱们还是回吧!”

三人又原路返回,忍着饥寒,拖着沉重的脚步,踏上回归的旅程。

116.路上日

徐孺子三人在赶路。

张俊:“先生,我们是不是去洛阳看看?”

徐胤:“是啊,爹,我还未到过京城,这回反正顺路,不去逛逛实在太冤。爹在京城不是有许多朋友么,那陈太守不也在朝任尚书令么?来一趟可不易啊!”

徐孺子:“好啊,我们去洛阳看看陈太守。”

三人奔洛阳而去。

117.洛阳城傍晚

大街小巷横七竖八,走进去分不清东南西北。

徐孺子在洛阳呆过,显然较熟悉道路。

徐孺子走着走着,站住了,说:“咱们就不要直接到官府衙门去找陈蕃了,咱们还是先到他的私宅去拜访一下。”

徐胤、张俊点头。

徐孺子:“那咱们就先找家小店住下,明天再去寻访陈蕃。”

118.小客店傍晚

店主看他们是南方人,好像对他们不放心,问道:“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住几天?”

张俊口快,说:“我们从豫章来,要到豫章去,或者一日,或五日。”

“我看你们没事还是赶快离开的好,少在这里惹事……”店主看了看门外,又压低声音说,“我看你们是外地人,才提醒你们哩!眼下城里可乱了……”店主欲言又止。

徐孺子禁不住问道:“难道出什么事了么?”

店主:“你们要会的朋友是谁呢?”

徐孺子:“叫陈蕃,尚书令陈蕃,你老可听说过么?”

店主的眼睛忽地亮了一下,有些激动地说:“你说的就是前两年那歌里说的陈仲举吧?知道。那可是一条硬汉啊……他没事!不过……”店主打住不说了,脸色又阴沉下来。

徐孺子似乎感到有什么不妙,催问道:“不过什么呢?请老掌柜明示。”

店主又朝门外看了看,这才小心翼翼地说:“看来皇帝要拿这些人开刀了……什么上书啊苦谏啊,有什么用?皇权在握,要杀你就杀你。听说白马令李云在上疏中说了一句‘是帝欲不谛乎?这样就刺痛了皇帝,便打入了死牢。听说死在牢中了。唉,如今这世道……”

徐孺子感到震惊,他问店主:“请问是否知道陈蕃的住所?”

店主指了指方向。

119.朝阳街陈府晨

陈蕃正在园中练徐孺子教的养生功。

门上报告:“南州徐孺子先生前来拜见!”

陈蕃立即收功,披着衣服迎出。

120.陈府大门口晨

陈蕃、徐孺子对望良久,竟然掉下泪来。

“仲举兄,一向可好?”

“孺子兄,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寒暄数语,然后入室。

121.陈府堂屋晨

陈蕃等四人一边吃饭一边叙旧,又是一番感慨,引人泪下。

陈蕃放下饭碗,说:“我要上朝,就先走了,你们慢慢用饭。孺子兄远道而来,本应当陪你们到城中各处转转。无奈眼下正忙,只好委屈你们了!”

徐孺子想说什么,见陈蕃行动匆忙,欲言又止。

陈蕃:“孺子兄,还是你好,清闲、自在。可我不行,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或许孺子兄早些年所言极是!朝廷现在腐败得很哩,皇帝也昏了头,竟乱杀无辜了!我等正在为冤死狱中的白马令李云伸冤啊!时间紧迫,实在无暇陪伴孺子兄了。”

徐孺子道:“我等倒无妨。仲举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蕃:“孺子兄何必客气?请说无妨。”

徐孺子:“你等诸君忠心报国,实属可敬。有道是,忠言逆耳。仲举兄,你可要加倍小心啊!”

陈蕃被徐孺子的一片真诚所感动,他深知孺子兄是在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他说:“孺子兄所言极是,我会小心的,你放心。”说着出门而去。

122.洛阳城日

徐孺子与张俊、徐胤在街上逛着。

张俊、徐胤感觉十分新鲜,东张西望,看这看那。

徐孺子不时地指这指那,向他们说着什么。

123.陈府书房日

陈蕃独自坐在书房看书,然而却心不在焉,好像有什么心事,脸色阴沉,愁云密布。

徐孺子进来:“仲举兄!”

陈蕃起身,强颜欢笑:“回来了。逛得好吗?”

徐孺子:“我在这儿住过多年,没啥可逛的,只是带胤儿和张俊各处走走。仲举兄,看你闷闷的,究竟有什么事呢?”

陈蕃朗声道:“没事,只是跑得有些乏了。”

124.陈府堂屋晨

吃过早饭,陈蕃突然对徐孺子说:“孺子兄,按理我本该留你多住几日,无奈我公事缠身,实在没有时间……”

徐孺子截断他的话说:“仲举兄,不用多说了。我知道你的一片好心,你是怕连累我啊……也罢,我们今日就启程回豫章。反正我在这儿也帮不上你,反倒让你为我担惊受怕分了心。”

陈蕃抱歉道:“真是不好意思啊!还望孺子兄鉴谅!江川刚从燕京回来,我已叫他备好车送你们一程。”

徐孺子点了点头:“仲举兄,看形势对你们越来越不利了,也许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即将降临了。苍天呵,保佑我仲举兄这些好人度过这场劫难吧!”

125.陈府庭院日

徐孺子闭目合掌,祈祷神灵。

陈蕃:“孺子兄,快上车吧。”

徐孺子:“仲举兄,我真想留下来与你共赴此难啊……可那又怎么样?只能是给腐朽的朝廷增加一颗头颅,还可能累及无辜的张俊哩……”

陈蕃上前,拉着徐孺子走到大门口,几乎是把徐孺子架上了停在大门口的马车。

陈蕃吩咐道:“江川,把孺子先生送至河南境界。”

车夫:“小的知道,请大人放心。”

在李江川的护送下,车马启程了。

陈蕃喊道:“孺子兄,一路平安!保重啊!后会有期。”

徐孺子喊道:“仲举兄,保重!虽不同日生,但求同年死……”

一阵风把徐孺子的话吞没了。

126.一组镜头

美丽的孺子公园。

宽敞的孺子路。

徐孺子塑像。

高士桥。

徐孺子石刻牌坊。

豫章郡府陈蕃为徐孺子设的榻渐渐占据了整个银幕。

(剧终)

猜你喜欢
孺子张俊江川
玩转课本题
给爱演的男人一个舞台
唐《张俊墓志》考
Voltage-controlled Kosterlitz–Thouless transitions and various kinds of Kondo behaviors in a triple dot device∗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孺子难教
Origins of Tragic Works and Writing Principles
The Flexible“Virtuality-and-Actuality Combing”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