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羚++王晓云
摘 要:未来几十年里,老龄化浪潮将会席卷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但中国所面临的未富先老问题格外严重。如何应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这是能够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化和传统儿女照顾养老的力不从心,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社会化养老机构已势在必行。为深入了解常州市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加快推进常州市养老机构的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课题组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对常州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关键词:养老机构;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93-2
1 常州市老年人口和社会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主要承担孤老优抚对象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以及其他有机构养老需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
虽然中国人口基数很大,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生率下降意味着其人口老龄化要快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老龄化正在加剧。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近4.4亿。根据我国2013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到2050年,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目前,常州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经占户籍总人口的20.4%。常州市老龄人口主要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的特点。
针对常州养老机构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委托常州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常州市区、新北、湖塘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发放100份,其中64名女性,36名男性,并有效回收。问卷显示50-59岁之间的占11%,60-69岁之间的人占总比例的64%,70-79岁之间占21%,80岁以上的占4%,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养老市场需求方面的统计分析,从中找出目前常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和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对常州市养老机构的印象上,被调查者中有35%的人认为很好,36%的人认为一般,只有29%的人认为较差或很差,总体来讲,对常州养老机构的满意率相比其他城市略高。
对希望的养老机构服务类型上,37%的人需要日常生活服务,7%的人需要临终照顾,2%的人需要其他,医疗护理康复和日常生活服务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要求,尤其是医疗护理康复方面的要求高达54%。而这些服务是需要一定的费用来支撑的,88%的样本人群可以接受的收费标准是2000元以内(其中:64%的样本人群可以接受的是1000以下的标准,24%的人群能够接受1500至2000元的标准),能接受2500-3000元和5000元以上的各占6%。
2 常州市养老机构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2.1 政府主导,养老机构布局较合理
2014年,常州市民政部门通过紧抓居家养老全覆盖和机构养老医养融合等工作,使常州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努力,至“十二五”末,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社区全覆盖,对全市所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进行改造,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提档升级。各辖市、区先后建成一所公办福利中心,投资4.5亿元,新建常州市德安医院;投资4300万元,对常州市福利院进行提升改造。
2.2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2014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明确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从2014年起,对以租赁房产新办养老机构的给予每床25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贴,对以自建产权用房新办的养老机构根据不同等级分别给予每床5000元、5500元、6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按照入住老年人的数量,每月分别给予自理80元、介助100元、介护120元的日常运行补贴。2014年至今,共下拨一次性建设补贴3次,市承担部分共172.03万元,其中红日家园老年公寓38万元,金谷花园老年护养中心23.38万元,同泰颐养园77.4万元,朗悦老年颐养中心10万元,海伦老年疗养院23.25万元。2014年至今,对各类养老机构共发放日常运行补贴761.15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350.58万元。
3 当前常州市社会养老机构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 养老机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公办养老机构由于受财政拨款制约,总的来说规模较小、床位有限,功能单一,其服务目标人群主要是保障优抚、“三无”、“五保”老人等传统意义上的民政救助对象,覆盖面偏窄,服务内容主要是保证老人的吃、住和看护等基本生活,而休闲娱乐、康复健身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往往不足。
其次,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尚未形成规模,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足,经营成本较高有的甚至亏损,服务设施和人员的配备也不足,生存较艰难。由此表现为:公办养老机构普遍比民办入住率高,历史悠久的口碑良好的养老机构要比新建设的入住率高。目前常州市养老服务的做法没有根本改变,仍然主要是由政府包办,政府部门直办直管,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形成。
再次,扶持政策力度不大。土地政策刚性不足。现有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创办的土地优惠政策中,多数以“可采用土地划拨的方式”一笔带过,实际难以操作。多数民办养老机构靠租赁场所运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则通过借用社区用房等解决。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仅限于根据床位数给予一定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其他房租、水电减免等税费优惠政策难以奏效。金融扶持政策不到位,养老机构普遍融资难。最后,监管存在盲区。随着养老市场的急剧扩大,一些其他行业机构转入养老市场,许多机构在经营范围上打擦边球,游离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之外,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建筑消防、饮食安全等方面既未按国家、省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运作,同时也未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验收。而对医养结合的护理院、养老社区、度假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新兴的养老服务产品,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行业规范,给整个养老市场带来极大的隐患。
3.2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
由于成本等因素制约,养老机构在建造地址的选择和提供服务上存在差异。一方面,在提供配套设施、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层次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养老服务需求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居民对养老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抽样统计,在愿意选择机构作为今后养老去处的居民中,大多数居民不仅要求机构能满足基本的吃住,还要求提供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等配套服务。而常州市现有大部分养老机构主要功能是满足“三无”“五保”老人等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城郊养老机构入住率存在矛盾。通过调查,居民在养老方面偏向于入住建于闹市之中的机构,既方便子女的探望,又不容易产生被社会遗弃的错觉。而目前城区养老机构需排队等候,而部分农村养老机构却存在床位空置。
4 结束语
由于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是低成本、低盈利甚至负债经营,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多为聘用下岗或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基本没有接受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培训,只能对老年人进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难以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高素质的老年人社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服务人才严重不足,而且由于服务人员流动性很大,大大影响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社区低偿和志愿服务人员少,现有志愿服务活动常常具有阶段性、临时性的特点,缺乏长期运行的制度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裴纪平,蒋小明.常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与前景[J].青春岁月,2011.
[2] 施国荣.加快常州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养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
[3] 王国华,钱焕根.常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对策[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