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产生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总结以往研究,根据这一时代特点针对大学生群体,从定量分析角度,利用评价实验室法,对网络时代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关键点,聚焦网络时代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时代;大学生;评价实验室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分析
(一)网络成为价值观的重要传播手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手段转向新媒体,更需适应其体验和分享的理念,提高内容的传播力。大众传媒胶合剂作用[2]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如果没有人“点赞”和“分享”,不能广泛“涂抹”,就难言粘合社会。人民、新浪、腾讯三大微博平台上,包含党政机构微博400多个。[3]
(二)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及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尚浅,有着少年的冲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前卫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但他们也具有一定理性思考的能力,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和从众心理。列宁认为:“情绪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使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说服力,教育效果更明显”。[4]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的文化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类型。她认为:“我们今天则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向晚辈学习,年轻一代在后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是要对在这全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进行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只有深谙这个时代的文化属性与特征,才能深入他们的生活,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二、定量分析网络时代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因素
(一)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1、目的与特性
DEMATEL(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法,如果直译的话即叫做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来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对那些要素关系不确定的系统更为有效。[6]
2、基本步骤
DEMATEL主要使用图论理论,以构造图的矩阵演算为中心进行。假定系统S={a,b,c,d}中4个要素的关系。数字表示要素之间关系的强弱,其中强=3,中=2,弱=1。将内容表示成矩阵形式,称为直接影响矩阵,记为Xd,直接影响阵中的元素即为相应要素之间关系的强弱。为分析要素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需要求出综合影响矩阵T,具体求法:考察T中元素tij,计算出每个元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以及中心度与原因度。
3、结果分析
Tij表示元素i对元素j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的程度,或元素j从元素i受到的综合影响的程度。T的每行元素之和为该行对应元素对所有其它元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影响度。
(二)影响指标确定与DEMATEL法运行
通过以上分析,选取以下10组变量,建立直接影响性矩阵。a大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认知;b大学生的价值需求;c大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水平;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难度;e大学生在网络上投入精力;f、意见领袖的影响力;g大学生的情绪因素;i大学生本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j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k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发展(一共10个影响因素)从而建立直接影响矩阵:
将矩阵标准化后进行自乘,然后用单位矩阵减去自乘结果,求这个新矩阵的逆运算,最后将计算出的矩阵与自乘结果相乘。经过计算,得出综合性影响矩阵。
(三)影响结果的分析
原因度大于0的有: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大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水平、大学生本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他们的原因度分别为3.0、2.4.、1.1、0.3,由此可见移动大学生的价值需求相对于其他各种要素,影响力最大。原因度小于0的有:大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难度、大学生在网络上投入精力、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大学生的情绪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发展。他们分别是-1.7、-0.8、-0.4、-0.1、-0.2、-2.8。
由此可以得出,要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需求的正确引导,从而树立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3.0+1.1=4.1)。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技术运用水平,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运用网络,发表看法传播正能量。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必然会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4.1+2.4=6.5)而这又可以反作用于青年一代的思想,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6.5+0.3=6.8)。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同时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发展为-2.8,是原因度最小的;这说明网络时代,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发展是网络时代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建设和进步的结果要素。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建议
(一)相关部门建设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习近平强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7]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文化的引领。首先,应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铸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加强防火墙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数字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等手段,优化网络安全模式,为大学生的安全网络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其次,应加强对网络传播的法治建设,有效规范网上言论行为,实行实名注册制。我国正在实施这种一定范围内的实名制度,即设置真实的身份认证程序,特别是高校BBS论坛,大多都实行了有限实名制,比如用学号、姓名等真实个人信息等注册,这种制度也得到了高校极大的认可和实施,不仅很好地保护了网民的隐私,同时又维护了网络的环境尤其是网络安全。最后,依靠网络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一些可以过滤脏话的软件。该软件能够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对黄色的、反动的、不健康的、低俗的东西,严密监控入口,提高网站的进入门槛。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一些扰乱网络秩序,恶意传播网络谣言的网站和论坛严厉惩处,追究主要责任人和发帖人的责任。
(二)学校应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环境
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我国的悠久历史、社会所处阶段与现状。从思想引导问题上,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文化,实现大学文化的整合,应该对“整合”作一种更为实际的、更为宽容的、在道德上也更能被接受的方式去理解。在国际关系问题上,引导大学生既不能因为中国取得飞速发展就夜郎自大,也不能因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就羞耻愤怒;既不能因为与西方国家的摩擦选择闭关锁国,也不能因为开放和融入世界就放弃民族立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客观理性看待我国与世界的关系。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文化,必须强调它对大学组织成员中不同群体的针对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整体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原则,它们都属于社会公德的范围,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国民所必备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结实基础
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家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影响学生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文化,它要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人们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必须借助于制度文化的中介。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家长自己本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时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能独裁武断、更不能诉诸武力,要讲理、动情,并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注释]
[1]CNNIC(2014年1月)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_图文_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279eed1b4b35eefdc8d33388.html.
[2]范及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2):168-171.
[3]邓芙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微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2):140.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7-608.
[5]玛格丽特·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
[6]杨印生.经济系统定量分析方法[M].吉林科技出版社,2001:176-189.
[7]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