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韬
[摘要]大革命后期,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旧军阀之间逐步完成了新老交替,国共合作的既定路线方针与政策被国民党右派所弃,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陈独秀,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他的经历、性格、情绪等等因素的作用下,带领年轻的中共在如何抉择中其个人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关键词]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
一、大革命后期的国内形势
(一)蒋介石反动面目的逐步显露
北伐开始前,蒋介石想建立个人独裁统治势必要将汪精卫取而代之,建立个人独裁统治,在1926年蒋介石通过自己掌握的力量发动“中山舰事件”进行试探,抬高自己身价,用突然袭击的方法造成紧张局面,然后用两面派手法缓和矛盾,拉拢国民革命军其他军长。迫于北伐大局,汪精卫愤而称病去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则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采取了妥协的政策。
通过“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打击了国民党左派和中共,从而加强了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治,之后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使得蒋介石对国民党的党权控制也大大增强,这样蒋介石的权力迅速膨胀,国民党中央已被蒋介石控制。陈独秀在1926年7月7日发表《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受到了党内外许多人的批评。为此在共产国际远东局的直接指导下,召开了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造成中共的极其被动埋下伏笔。
(二)国内三政权并存时期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于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对抗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同时北京尚有张作霖控制的北洋军阀政府,国内一度存在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中共改组,陈独秀自此离开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同中共决裂,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失败。
二、共产国际对中国问题的争论与对陈独秀的处理
(一)陈独秀对国共合作的态度
陈独秀对于国共合作是坚持党外合作的,但孙中山对党外合作严词拒绝,所以就陈独秀个人而言不得不接受提议,加入国民党。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以为当时的中共已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一部分,民众对于中共的认识只是国民党左派的一部分,完全没有作为一个政党的独立性,而共产国际则严厉批评了陈独秀退出国民党的意见,陈独秀又一次选择了妥协。1927年“马日事变”后,陈独秀两次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退出国民党,使他感到:“共产国际一方面要求其领导中共执行自己的政策,另一方面又不允许退出国民党,实在没有出路,无法继续工作了。”
(二)共产国际对中国问题的争论
1926年与1927年间,共产国际内部领导层正进行托洛茨基派与斯大林派之间关于工业化道路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激烈争斗,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国际始终承认国民党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体,对中共主要领导陈独秀几次提出退出国民党展开党外联盟的要求不予批准,因此,作为共产国际分支的中共由于长期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行事,无法在危机关头作出有悖于共产国际指示的决策,只能按要求同武汉国民政府妥协、退让。
(三)中共对陈独秀的处理和斯大林的态度
1930年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召开了三次学术讨论会,会后,共产国际通知陈独秀到苏联重新讨论开除党籍的问题。从这一史实可判断,首先,斯大林和中共之间关于如何处理陈独秀是有分歧的;其次,这三次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是斯大林默许的。斯大林不希望陈独秀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更倾向在陈独秀承认错误的前提下,不予开除其党籍。
三次学术讨论会的结果忽略了陈独秀对于加入国民党的态度。作为中共领导的共产国际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陈独秀一人身上。
三、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原因
首先,陈独秀的个性强,成全他成就新文化运动的事业,也成全他建立中共的伟业;但这种个性也使他与人相处不易,四面树敌。在这种性格下,陈独秀作为中共五届主要领导,必然会有一些家长作风,这就使得他与党内许多同志难以亲近,只是工作关系,没有朋友关系,所以在承担大革命失败的责任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话,导致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始终有一种革命失败代人受过与党内同志对他不理解的悲愤心情。
其次,当时中共对陈独秀抱的是消极态度。自己亲手创建的党最后把自己排斥在外。
最后,中共开除陈独秀党籍则是彻底使陈独秀的思想走向了另一面。中东路事件发生后,陈独秀给中央写了三封信,从中央给他的回信可看出中央对陈独秀意见的不屑一顾。当时中央受联共对于反对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压做法的影响,没有实事求是的解决分歧,单纯把陈独秀划到了反对派的阵营中,开除陈独秀的党籍,彻底划清了界限,在对陈独秀思想上进行打击的同时,也让陈独秀本人最终与中共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马蔚云.中共内部应对中东路事件的分歧[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2).
[2]郭德宏.略论陈独秀的历史地位[J].党史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