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视角下的平等观

2016-05-20 10:00邓斯雨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

【摘 要】 本文在回顾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当代平等观的新发展及其体现,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平等观主要体现为发展机会的平等和享有发展成果的平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发展历程;当代体现;机会平等;结果平等

一、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1、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

马、恩的平等观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早在1843年《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就曾提到,平等并不是市民的最终要求,它只是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即私有财产占有的条件和方式,所以,“从非政府的意义上看来,平等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即每个人都同样被看作孤独的单子”。[1]可以看出,在早期的萌芽阶段马克思的平等观还是把平等作为自由的一种附属品,平等的理解还是限制在政治领域里。

在1848年到1871期间,马克思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和阐释平等。通过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虚伪本质来揭示一种科学的平等观,即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和高度来阐述平等。马克思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平等。

1876年到1878年间完成的《反杜林论》标志着马克思平达到成熟阶段。在文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创造体系”进行了彻底批判,认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实质上,马克思的这些论断已经把平等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某一个阶级或者某一个阶层的“人”,而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2、毛泽东的平等观

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从理论上对平等的问题进行明确的研究和阐述,但是对平等的追求却始终贯穿在他的革命生涯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之中。早在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农民的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在这段时期他写了大量关于农民和农民运动的著作,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如何使农民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和剥削,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土地的主人一直是他关心的问题。可见毛泽东同志是把农民的平等问题和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国之后他直面中国的社会现实,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平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我们国家的政体、国体和经济制度都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平等的实践产物,这种追求代表了人类对公平、平等的无限向往。毛泽东同志追求平等的思想和实践,永远是我们的珍贵财富。

3、邓小平的平等观

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观察世界、分析社会,提出了有差异的综合范畴的平等观。“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使得平等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更成为了一种可行性的现实。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邓小平同志在对平等问题进行思考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实现平等这一目标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一切都无从谈起,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和平等。

此外,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提出了关于国家之间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观点。1978年,在出席李光耀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邓小平还谈到:“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反对大国欺侮小国、强国凌辱弱国”。他的平等思想正是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

4、江泽民的平等观

江泽民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平等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他的平等观贯穿于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之中。“江泽民平等思想的价值取向在于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置于社会主义平等的核心地位,始终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2]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平等。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密切关心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质上,这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指向。

5、胡锦涛的平等观

作为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指导思想,这一战略主张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平等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六方面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平等观,也反映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以平等作为价值基础。

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尊重个人价值,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所以,“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应该贯穿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始终,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人的平等的实质所在。

二、建立一种新的平等观

1、享有发展机会的平等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行为取向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和个人价值主导。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之上,机会平等的原则应运而生并被广为接受。“所谓机会平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那些怎样获得一种资源的机会问题时,应当主动地依照这样一种原则,即平等的就要享有平等的对待,而那些不平等的就要享有不平等的对待。”[3]

目前,机会平等的理念和准则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民众的一种行为取向。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的不同,中国社会现阶段的机会平等仍然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阻碍因素。

一是腐败,腐败现象的存在是使每个人享有发展机会平等的大敌,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所以必须要靠法律监督机制来有效控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自从习近平主席上台后,我们明显感受到政府不断在加大力度进行反腐倡廉,依法打击幕后交易,公开政府信息,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等。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国家是在给每个公民创造一个能够平等地享有发展机会的环境。

二是垄断,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缺乏强有力的外部制约监督机制的缘故,垄断性行业不时地会违背市场规律、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垄断必然会导致不平等的竞争,而不平等的竞争就阻碍了每一个经济个体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当然也就使得那些弱小的经济个体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同时垄断的存在也必然使得市场资源不能得到公平的分配,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打破了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市场规律。

2、享有发展成果的平等

在这里结果的平等实质上是一种有差别的平等,并不是绝对的平等。我们以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多地倾向于关注结果的平等,并把这种结果的平等看成是绝对的平等,将它变成了一种平均主义。人民公社化、大跃进、计划经济体制,都是绝对的结果平等。马克思认为,所谓结果平等其实也只是一种“粗陋”的“拉平”,他强调,完全的结果平等的前提必然是权利或机会的不平等。由此可见,结果的完全平等一方面会牺牲权利或机会的平等,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经济文化教育背景下,也会使得整个社会发展缺乏效率和动力。

我们所要实现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并不是平均主义意义上的平等,也不是实现财富的平均分配,我们现在还没有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也没有达到按需分配的程度。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对结果平等的强烈期盼,所反映出的其实是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公现象的不满。所以,因追求结果平等而导致的社会慢性危机,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去化解,形成各种经济垄断的监控机制,贫富差距过大的税收调节机制,财富合法积累的监督体制以及惠及每个公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安全保障体制等,另一方面也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的平等期待。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一种新的平等观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桥梁,对我们实现包容性增长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待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和推动二者,以及正确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应该坚持基本的社会平等,即人人应该得到尊重,不应由于性别、年龄、学历、出身、种族或其他个人归属因素而受到歧视。这些都是有关安全和尊严的事情,必须成为一个文明社会优先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在所有事情上强制实施一种僵硬的平均主义,要努力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平等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39.

[2] 李业明.江泽民的平等观[J].人文论坛,2007(4)224.

[3]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上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34.

[4] 李艳庆、房蕾、韩兵.论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历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1-37.

【作者简介】

邓斯雨(1988-)女,湖北鄂州人,硕士,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