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淞(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产科 新兴 527400)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郭彩淞(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产科新兴527400)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门诊追踪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观察组缩小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P、E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子宫肌瘤性激素疗效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临床对其主要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故药物保守治疗成为近年来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1]。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主要是由血瘀所致,故治疗需以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为主[2]。对此,本研究在常规米非司酮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并以米非司酮单用治疗进行对照,旨在为子宫肌瘤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门诊追踪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31~50岁,平均年龄(39.7±8.3)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62±0.84)年,肌瘤直径2.1~6.8cm,平均肌瘤直径(4.26±0.73)cm,其中肌壁间肌瘤31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6例,混合型肌瘤2例;对照组年龄29~48岁,平均年龄(38.5±7.6)岁,病程0.6~7年,平均病程(3.55±0.76)年,肌瘤直径2.1~6.5cm,平均肌瘤直径(4.18±0.54)cm,其中肌壁间肌瘤29例,浆膜下肌瘤12例,黏膜下肌瘤6例,混合型肌瘤3例。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近4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药物过敏、精神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于月经来潮d1开始口服,饭前2h服用,12.5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于月经来潮d1开始服用,3 粒/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性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α=0.05。
2.1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观察组缩小更为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cm3)
2.2性激素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P、E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2.3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1例腹泻、1例轻度皮疹、1例头晕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发生1例恶心呕吐、1例潮热、2例轻度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0.154,P=0.695)。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症瘕”的范畴,发病机制多是胞宫受寒、气滞血瘀、湿邪入侵、七情内伤、肝腑不合、脉络不畅等引发的阴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3]。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滋阴补肾、软坚散结为主。桂枝茯苓胶囊主要由茯苓、桂枝、赤芍、桃仁、牡丹皮这5味中药经现代工艺制成。方中桂枝宣通心阳、通经活络、辛散瘀滞;茯苓养心健脾、化痰行水;赤芍养血活血,辅助茯苓祛痰利水、健脾渗湿;桃仁活血化瘀;牡丹皮散血行瘀、清瘀散热。诸药共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癥活络之功效[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内含有的桂皮油能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此外,桂枝挥发油还能对炎症介质组织胺以及前列腺素E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茯苓可起到镇静、抑菌、利尿等效果,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桂枝茯苓胶囊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液黏稠度下降,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有效调节免疫,故能起到缓解子宫痉挛与疼痛、消除或缩小子宫肌瘤的作用[5]。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联合使用桂枝茯苓胶囊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此外,观察组治疗后FSH、LH、P、E2水平下降更为显著。由此可见,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性激素,促使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在对两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可见,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可见,加用桂枝茯苓胶囊后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促使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筱筱,郑灵芝.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887-1889.
[2]白慧萍.桂枝茯苓丸胶囊配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及其临床症状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35(10):1366-1368.
[3]黄婉怡,刘锦,周立蓉,等.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3):4641-4643.
[4]李笠,高树苓.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62-65.
[5]苏真真,李娜,曹亮,等.桂枝茯苓胶囊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6):989-992.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