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华(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儿科 佛山 528200)
孟鲁司特钠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儿科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袁文华(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儿科佛山528200)
摘要:目的:观察在儿科哮喘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应用常规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每周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每周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联合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儿科哮喘孟鲁司特钠卡介菌多糖核酸临床效果哮喘症状评分
在儿科临床中,哮喘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儿童多数在3岁之内发生哮喘,哮喘在学龄前期多发[1]。哮喘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是主要的临床特征。其发病的主要炎性介质就是白三烯,孟鲁司特钠是重要的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的作用得到临床肯定[2],但是,临床多认为患者停止服用孟鲁司特钠以后,十分容易复发。有研究认为[3],将孟鲁司特钠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原因在于卡介菌多糖核酸属于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作用十分广泛[4]。为证实这一结论,本研究选取100例哮喘患儿,观察孟鲁司特钠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临床治疗效果,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
100例哮喘患儿作为对象,所有患儿符合哮喘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在诊疗之前3个月没有应用免疫调节剂以及激素进行治疗。将所有患儿平均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儿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儿年龄6~15岁,病程4~10d。联合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儿年龄5~14岁,病程3~8d。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等在内,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很强。
1.2治疗方法:单一组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国药准字:J20130053,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于每晚口服,每次服用5mg,一个疗程为36d,连续口服两个疗程。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国药准字:S33020001,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进行肌内注射,每次注射0.5mg,隔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两个月。
1.3疗效评价:在治疗两个月后,根据以下标准对患儿每周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进行评分,患儿日间哮喘症状评分:若患儿没有呼吸困难、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则计0分;若患儿间歇出现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仅仅出现轻微不适感,并且不适感可能被患儿忽视,则计1分;若患儿频繁或者中度出现症状,至少影响1次正常活动,表现为不适,则计2分;若患儿持续症状,并且持续影响正常活动,则计为3分。患儿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若患儿夜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则计0分;若患儿夜间出现早醒症状或者憋醒1次,则计1分;若患儿夜间出现早醒症状,并且憋醒次数≥2次,则计2分;若患儿夜间常常憋醒,但是患儿能够间断入睡,则计3分;若患儿严重失眠并且端坐进行呼吸,不能平卧,则计4分。
此外,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患儿在治疗以后没有发作哮喘,没有上呼吸道感染,则判定为治疗显效;若患儿出现了哮喘发作的情况,但是发作的频率比较少,程度也比治疗前有所减轻,容易缓解,则判定为治疗有效;若患儿哮喘发作程度和频率和治疗之前比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病例=显效病例+有效病例。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通过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每周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单一组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明显少于联合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每周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日间哮喘症状评分 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单一组联合组50 50 tP 0.76±0.31 1.49±0.87 5.589 <0.05 0.98±0.36 1.98±0.79 8.145 <0.05
2.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单一组16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0%;联合组29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联合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近些年来,我国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最初的0.2%增加至5%,美国和日本小儿哮喘的发病率为10%,新西兰和英国小儿哮喘发病率为30%~35%[5]。支气管哮喘由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很容易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产生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引发气道缩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6],患儿常常在清晨或者夜间发作甚至加剧。患儿日常生活中的霉菌、尘螨、蟑螂以及动物变应原是该疾病主要的过敏原,油漆、烟以及灰尘等空气污染也是重要的小儿哮喘致病原因[7]。在哮喘发病的过程中,呼气相有所延长,患儿会出现哮鸣音。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药物有效性进行考虑,还要综合考虑小儿治疗长期耐受性以及依从性,由于对小儿应用吸入器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吸入剂量不恒定,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也比较低,通常无法对哮喘发作进行有效控制[8]。近些年来,临床认为,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脂质递质白三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引起患儿支气管痉挛,增加产生黏液和气道高反应性,还会引起黏膜水肿。在诸多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中,孟鲁司特钠是白三烯的调节剂,为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将白三烯合成阻断,更能防止白三烯和受体进行结合,减轻了气道炎症,对哮喘症状进行有效控制[9]。由于包括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等在内的病原微生物均可能引发哮喘,呼吸道感染也是小儿发作哮喘的重要原因,卡介菌多糖核酸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作用很强,能够对机体进行诱导,使其产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Th1细胞,对Th1型细胞因子分泌具有调节作用,对IgE合成进行阻断,降低肺泡灌洗液里的Th2型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将气道高反应性有效降低。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够对T淋巴细胞产生刺激,进而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与此同时,促使B淋巴细胞、NK细胞活化增多,促使患儿IgG以及IgM趋向正常化,从本质上将患儿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能力提升[10]。在患儿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以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有所减少,进而降低了哮喘发作的几率。对哮喘患儿实施治疗,应遵循持续规范、长期以及个体化的原则,在患儿哮喘发作期,应注重尽快缓解患儿症状,对患儿实施抗炎平喘。在患儿哮喘缓解期,应对患儿症状进行长期控制,降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哮喘的因素。治疗目的为最大化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使患儿肺功能接近正常或正常,使患儿能够正常参加活动和锻炼,预防患儿病症发展成为不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联合组治疗后每周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优于单一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应用孟鲁司特钠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玲,苟洪波,亚娜,等.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3(34):4198-4199.
[2]王东安,孙洁民,杨硕,等.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16):1824-1825,1827.
[3]皇甫春荣,李平.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12):908-910.
[4]李滨,黄守林,林婕,等.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2-14.
[5]吴立文.口服孟鲁司特钠对哮喘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3):148-150.
[6]齐力.布地奈德合并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5):534-536.
[7]戈珍桃,王全粉.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对婴幼儿急性哮喘免疫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19):124-125.
[8]周卫娟.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3):48-50.
[9]董微,康平,钟祥柱,等.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酮替芬和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30-31.
[10]周瑞琴,陈强.孟鲁司特钠口服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及哮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20):2235-2237.
Montelukast joint card PSN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sthma Analysis
Yuan Wenhua(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Foshan 528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montelukast joint BCG clinical effect of nucle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sthma. Methods:10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asthma in children as research subjects,th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ingle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s a single group of children with conventional montelukast treatment,joint group of children in a single group of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the combination of BCG nucleic acid treatment. After a week daytime and nighttime asthma symptom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contrast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The group of children weekly daytime and nighttime asthma symptom scores of asthma symptom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a single group of children,and the combined group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a single group,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children with asthma montelukast sodium nucleic acid binding BCG treatment,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sthma symptoms in children is an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Pediatric asthma Montelukast sodium BCG nucleic acid Clinical results Asthma symptom scores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