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研究

2016-05-19 10:03周桂荣魏亭亭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

周桂荣++魏亭亭

摘要:开放经济体制下,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辟新的机遇但同时面临新的风险。本文将通过对开放型经济体制下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理清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新特点,探讨投资风险凸显的原因,并通过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提出保障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相关政策建议,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的中国对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开放经济体制;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3

一、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理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在开放型政策现层显的现状,对于分析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奠定基础。

(一)开放型经济政策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辟新路径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政策①的实施,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辟新的道路。开放型经济体制是双向的,对内开放打破地区贸易壁垒,降低地区贸易成本如“沪港互通”、“长江经济带”政策;对外开放打破各国贸易壁垒,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与“引进来”,在“一带一路”、“东盟10+3自由贸易区”、周边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等开放型政策体制的实施,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其中并蕴含着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对外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为背景研究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

(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度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加速实施,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海外投资简政放权的措施,大大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截至2014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已达到6600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②约占30%;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为1028.9亿美元,民营企业约占40%,以及在国外共注册了3万家企业中,非公企业占89%,覆盖186个国家与地区,涉及的投资领域广泛,包括资源、科技、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文化旅游等行业。可见,民营企业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而且,民营企业正从商品“走出去”向资本和技术“走出去”转变。部分民营企业成功地整合全球资源,逐渐占据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意味着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增加

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从内部因素看,一是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历程较短,国际化经验不足、风险防范能力不高、跨国经营管理中人才缺乏,运用东道国和地区法律及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二是对外投资的社会服务业欠发达,易引发社会责任风险。从外部因素看,一是随着美欧经济开始复苏,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经济放缓,国际资本开始更多向发达国家回流,外部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开展投资并购的机会较少,成本有所增加。二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新兴经济体也潜藏着较大经济风险。三是境外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多个热点同时升温,部分国家和地区安全局势恶化,社会治安较差,对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造成威胁。

此外,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中国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但多数以大型型企为主如:Yeaple,Stephen R.(2006)[1]、Buckley(2007)[2]、Blen Solomon(2012)[3]、聂名华(2008)[4]、张琦 (2010)[5]、徐充等(2014)[6]、或以国有企业方面为主如赵先进(2011)[7]王健朴(2012)[8]、姜华欣(2013)[9]等。近年来有学者: 阮兢青(2009)[10]、李继宏(2013)[11]、胡志军(2014)[12]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但单独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因素分析较少,且基于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又出现新的特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主要风险

(一)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升级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引领和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生物、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5年广大民营企业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不断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扩大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围绕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模式,也加速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2.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向新兴市场发展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上看,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低廉或者与中国的关系良好。但是近几年,在实施的一些列开放型经济政策下,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我国民营企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发展,比如浙江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Galabar自由贸易区建立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无锡宁朗投资有限公司在泰国建立分公司宁朗(泰国)股份有限公司,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规避了欧美国家征收的125%的反倾销税。根据《2015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入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中有110家企业在“一带”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承包工程,有87家企业在“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承包工程,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对外投资模式向“集群式”综合模式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根据所处的价值链的环节,可分为四种模式:海外研发机构模式、海外营销组织模式、海外生产基地模式、“集群式”综合模式。海外研发机构模式是民营企业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利用当地的高科技人才,在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某种形式设立研发机构的模式。海外营销组织模式主要是在海外设立海外办事处、贸易公司、连锁店、海外商城等营销组织机构。海外生产基地模式是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进行产品加工生产的模式。而“集群式”综合模式是前面三种模式的结合,集研发机构、生产基地,海外营销组织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民营企业通过“集群式”综合发展模式,在海外建立经贸合作区,减少恶性竞争,形成规范的产业环境来吸引国内企业集体海外投资的一种投资方式,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减少对外直接投资风险。

(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凸显新特点

从企业“走出去”实践来看,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风险。

1.政治风险是最主要风险

政治风险通常指一个国家政权的更迭或者某一执政党的变更,国际关系、国际制裁或政府干预给企业造成的风险。一般政治风险主要集中在在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和政治暴力风险。根据美国财政部CFIUS统计,2010-2014年我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遭到CFIUS安全审查的案例多达86起,并整体呈递增趋势。根据2015年度《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受访对象所遭遇的最大的东道国政治风险为东道国战争、内乱,其次为东道国法律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不充分,东道国政府行政效率低。

2.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呈明显上升趋势

2013年万科集团投资美国旧金山地产时出现了融资危机,不过幸运的是万科及时与铁狮门携手,共同投资旧金山地产,解决了融资问题。同年,海润光伏在投资罗马尼亚GV7项目时,也是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在中国企业遭遇的市场风险案例中,由市场竞争导致的风险最突出。竞争风险主要指竞争对手的出现和干扰,使企业的并购不顺利,甚至导致失败。如2014年中国三胞集团在收购英国企业HOUSE OF FRASTER的最后时刻,法国老佛爷百货等企业突然发起攻击,争相竞购该企业,导致三胞集团的并购进程受阻.相对于其它风险,市场风险的防范更需要依靠企业自身。

3.出现了由企业社会责任引发的新型风险

是否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乎中国企业能否以负责任的形象立足于全球经济舞台,能否在海外获得当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信任,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重视的问题。从企业“走出去”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来看,主要包括诚信经营、同社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同当地利益相关企业和谐共赢以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等。

三、开放型经济体制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凸显的原因

(一)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投资环境的变化

随着开放型经济政策的实施尤其在随后推出的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带动下,更多民营企业投资于“一带一路”下基础建设中,但“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地理覆盖范围广,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差异性大,在开展海外投资,必然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既包括沿线国家的疑虑,又包括域外国家的阻挠,同时还存在不可抗力因素,迫使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导致政治风险居高不下。

(二)频繁、激烈的地缘政治冲突给对外投资造成较大干扰

中国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要么几近饱和,要么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民营企业只能将目光转向政治风险较高的“一带一路”国家,而且中国海外企业投资的目标也几乎是欧美跨国公司眼中的“鸡肋”项目。结合前面提到的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被进一步推高,如果处理不好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较高政治风险。

(三)对外投资营商环境不佳

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统计数据,营商环境体现在开办企业、执行合同等10个方面。如在缅甸开办企业方面需要通过11个程序、经过72天才能新设一个企业,耗时费力而且成本极高;阿富汗的法律框架下公司透明度极差,信息披露程度极低,治理制度极落后,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境贸易排名全球倒数第一,每出口一批货物需要准备11种单证,共需54天才能走完所有出口手续;进口则需要13种单证、104天。另外,叙利亚在办理施工许可方面、老挝和伊拉克在解决破产问题方面都不能有效实施。糟糕的营商环境无疑加大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本,提高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概率。

(四)对外投资风险防范方面的立法滞后

中国民营企业对法律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当地化程度不高、社会责任意识差等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形象受到影响。这些问题是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软肋,一方面容易招致东道国政府和当地民众的抵触和排斥;另一方面随着个案的累积往往影响中国整体的国际形象,造成对中国更严重的曲解和误读。

四、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及对策建议

目前国内对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十分有限,特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研究缺乏。然而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恰恰是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的最基本前提,是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

(一)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如上图所示,民营企业可根据风险预警机制构建风险防范措施,具体程如下: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实际经营情况,首先建立一套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然后收集企业各项风险指标数据,预测并计算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将计算出的指标值与预先设定的额度进行比较,评定企业风险;最后将评定出的企业风险值传递给决策者以进行定性分析,并反馈回预警系统。在管理机制运作的同时,可以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的拟合程度,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适时调整,以使预警系统更加具有动态性、客观性。这样,通过实时地、动态地对企业各项风险进行预测、跟踪与评价,实现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

(二)相关对策建议

一是可通过购买保险及建立应急预案。根据《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15年版)》的推荐,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鉴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确立,更多的中国企业将深入欧亚内陆,面临更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可对境外投资设立风险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东道国政府审查应对方案,与当地工会、政府的谈判策略等。二是要对即将投资进入的国家进行事前政治风险评估:(1)按投资国与我国政治信仰、政治摩擦及政治关系分类评估其政治风险大小;(2)评估主要投资国政府稳定性历史及领导人更换频率;(3)把握东道国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政治规则,减少一定的政治风险。三是提高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意识,建立法律顾问机制,以应对经济市场风险中提供法律援助。企业应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熟悉本国的语言、经济、法律和商业习惯等优势,将他们吸纳到企业的经营队伍当中来,帮助民营企业尽快适应东道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四是我国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放型经济政策及合作机制与东道国经济政策相对接,尤其注意文化、宗教冲突。

注释:

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②全国工商联对民营经济的定义:“广义的民营经济的统称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内资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是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本文采用狭义的民营企业界定:即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企业的统称。

参考文献:

[1]Yeaple,Stephen 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d the Structure of U.S. Trade,” [J].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6(4):602–611.

[2]Buckley.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 499-518.

[3]Blen Solomon .Isabel Ruiz. Political Risk,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the Pattern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2012(3): 181-198.

[4]聂名华.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J].国际贸易,2008(10):4-8.

[5]张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J].国际经济合作,2010(04):53-56.

[6] 徐充,韩师光.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03):82-85.

[7]赵先进.中国跨国企业如何防范东道国政治风险[J].上海企业,2011(5):82-85.

[8]王健朴.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定性风险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2(05):54-58.

[9]姜华欣.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0]阮兢青,陈文标.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7):63-65.

[11]李继宏,陆小丽.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06):73-76.

[12]胡志军,温丽琴.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特点与新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14(06):30-33.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