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九英
语文,简单的可以划分为“语”和“文”两个部分,“语”可以理解为语言,它是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工具,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只有将这一部分处理和掌握好了,才能对接下来的“文”大有裨益。虽说在当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纯粹的灌输知识已经不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具备一定的教学传授水平,激励性语言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接下来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的作用做一个阐述。
一、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体现了语言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得体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性能够起到很好的积极能动作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眼神以及话语都能被学生尽收眼底,这时候,如果教师在语言使用方面不够用心得体,很容易给学生留下不甚完美的印象,这对后期的教学质量也会起到不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因此,激励性语言在小学教学课堂上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也能让他们感到学习过程中的鼓励性。更重要的是,对于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这一现象,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1.激励的过程和方式手段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会出现多大的差别,但是一些细小的变化还是存在的,比如对词语的熟练掌握情况,可以视为衡量学生基础知识是否牢固的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语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心理的揣摩,也是后期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有效使用口头激励语言。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丑小鸭》为例,教师可以实时跟近学生的教学目标,在刚开始上课的阶段,不妨了解一下个别学生对于丑小鸭最终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看法,将他们的看法整理出来,以“在我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位同学的看法”,这样的开场白别开生面,也摆脱了以往教科书上的说教形式,让同学们顿觉眼前一亮,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在之前的同学采访结束之后,也要用:“谢谢你们的看法,老师觉得你们的想法真棒!”别看这样一句简单的口头表扬,它能于无形之中激励学生,使其产生被肯定,被赞同的心理反应,这也是对后期的教学质量所做的努力之一;而对于其他未被接受采访询问的同学,教师可以询问他们“听了以上几个同学的看法,在座的各位有什么感想呢?”这样的问法能够让一些事前没有接受到询问的同学打开心扉,从而使整堂课的氛围活跃起来,而与此同时,教师们也不能吝啬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这样做可谓锦上添花。
3.恰当使用书面激励语。再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和时间赛跑》为例,学习完本课之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作文主题:我们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的意义何在?如何和时间赛跑?这一系列简单的提问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展开思绪动笔写作的关键,在刚开始接触写作的三年级,重要的并不是词汇的运用,而是确定一个不落俗套的思路,毕竟语言的运用和句子的排序在后期的不断写作中均可以培养,而思路则是必须推陈出新的,此外,当学生完成一篇篇习作之后,教师不妨在每个同学的作业扉页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作为评语,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觉得自己被肯定,同时也是让自己对习作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处在一个事事都需要被肯定的阶段,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肯定学生的一切,而是采其积极向上的一面,激励性的话语往往能够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
4.激励性话语的注意事项。在书面评语中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避免使用“很好、非常棒”这样的大众之词,否则在将作业本下发之后,学生之间难免会相互比较,若是看到了对方的评语和自己的并无二致,学生便会觉得教师对所有人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没有了专有性,只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的那一个,长此以往,所谓的积极性也将不复存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使用一些能够体现出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的词,避免落于窠臼,这也是给学生学习的另一种方法和手段。最后,激励性的书面性语言不可过于僵硬,适当地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才是教学最终目的,也是一直以来教学质量提升的方向和前进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承担这一主体的重要因素,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具有更强的能动性,是以后教学目标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