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江,邹花兰,唐志良
美国能源独立:动因、举措及影响研究
刘建江,邹花兰,唐志良
摘要:当前出于经济安全、制造业重振、环保及主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需要,美国能源独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为此,美国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实施节能与提高能效、拓展国内多元化交通体系的需求管理政策;二是实施扩大近海油气田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发展清洁替代能源的供给政策;三是实施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资金投入、海外石油供应战略性收缩的保障性政策。通过多年努力,美国能源独立取得了石油对外依存度与能源逆差明显下降、国内石油需求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能源体系不断优化等成效,推动美国实施淡化中东战略地位、重返亚太的全球战略大调整,并使全球能源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对此,我国需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推动能源“走出去”战略等方面采取措施主动应对。
关键词:能源独立;新能源革命;经济复苏;制造业重振;全球能源格局
当前,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面向未来的一个复杂的、相互耦合的多维度严峻挑战。许多学者发出疑问,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已经来临,能源供应是否做好了准备(希尔,2013)①。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2015年8月2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仅为43.21美元/桶。在此背景下,多年来的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及其框架下一系列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历史来考察,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历届总统都将能源独立当作历史使命,不过从尼克松政府到小布什政府,强调的是节能和实现能源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落脚点是确保美国海外油气供应安全。然而,美国庞大的经济社会体系决定了其巨大的能源需求,以节能和需求管理为主的美国能源政策难以真正实现独立,一个明显的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石油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稳步上升②。有学者指出,能源独立更像一个经久不衰的政治口号,反映的是政治家吸引选民的迫切心理③。
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以创新为中心、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突破口、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重振战略,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而美国制造业重振战略中,能源独立战略是其重要环节。此后政府通过《2009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和《能源安全未来蓝图》,明确要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开采力度,发展清洁新能源以及不断提高能效,全面减少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在政府强力推进下,能源独立战略及其框架下的一系列政策开始产生效果,美国能源自主性不断提升。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提供的报告,以窄口径统计的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0年的63.67%下降至2010年的49.3%,属于1997年来首次降至50%这一国际警戒线以下,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46.3%的水平④。奥巴马总统在2014年的国情咨文中宣称,由于天然气产量增加并采取了节能措施,美国比过去“数十年”更接近实现能源独立。
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长期的第一石油进口大国和近来的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其能源独立所产生的成效必将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高涨的国际油价和非常规油气的大量涌现使世界各国逐步跨入后石油时代,而美国则通过能源独立较快地主导了这个后石油时代(特扎基安和霍利汉,2010)⑤。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对美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全面探讨美国能源独立的动因、举措及影响,对我国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战后,价格合理且稳定供应的原油一直是美国最为关心的政策议题之一,被认为是现代帝国生存的必要条件(Duncan Clarke,2011)⑥。Branko Terzic(2012)指出,“能源独立并非完全从外国石油中独立出来,而是要减少从不友好国家的石油进口,使美国能源供给多样化,同时确保没有一个国家能有效操纵市场并违背美国国家利益。”⑦在罗伯特·布莱斯(2010)看来,完全意义上的能源独立意味着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这与美国全球长远利益相左⑧。因此,能源独立是美国一个长期战略目标,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将能源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进口水平,以维持美国能源安全并为实现其全球霸主地位提供支撑。金融危机以来,能源独立被赋予了实现经济繁荣、更为积极的贸易平衡和一个更为美好、更强大的美国的历史使命。
1.缓解美国民众对能源现状的不安情绪
首先,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当年尼克松总统曾自豪地宣称:美国的确使用了全球30%的能源,但这是值得骄傲的,因为这代表美国的富有和强大足以让美国过着全人类最高质量的生活(特扎基安,2009)⑨。然而随着美国石油消费额的逐年攀升,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内石油供需缺口不断扩大,2008年的缺口是1970年代的3倍(EIA,2008)⑩。因此,美国人很担心一旦出现石油供应的长期短缺,将成为其不可承受之重(Lovins et al.2005)⑪。
其次,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当前中东拥有全球约一半的石油资源,而资本、技术和市场却主要在美欧发达国家,这就注定了双方在资源、经济、政治甚至军事领域的斗争和博弈。美国所担心的不仅是本国的石油进口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中东,更为严重的是石油进口与恐怖主义具有某种黑色联系。“9·11事件”促使美国人去思考如何摆脱对中东石油巨大依赖性的境况⑫。因此,对能源安全的考虑和对恐怖主义的防范,助推了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实施。
第三,出于缓解国内矛盾及政治目标的考虑。21世纪初国际油价的高涨一度对美国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模式乃至世界经济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以埃克森美孚为代表的石油巨头和美国的利益背道而驰,并导致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在全球高度关注环境的大背景和历史潮流下,巨大的舆论与政治压力迫使美国的石油巨头们都希望发展绿色能源。于是,节能与能源独立成为石油巨头与政治家们的共同追求。
2.为美国制造业重振战略提供支撑与保障
金融危机后,美国人开始反思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认为二者严重脱节是造成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并由此提出制造业重振战略(袁冬梅、刘建江,2012)⑬。而制造业重振战略的推行,需要具有成本优势的能源支撑。若长期依靠进口高价石油,将严重制约美国制造业重振战略的顺利推进。因此,以发展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能源政策就成为奥巴马经济复兴计划的命脉所在。美国制造业重振需要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渐进式重振模式,需要选取某一或某些先导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复苏的切入点,来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而新能源产业就能承担这一重任,适合做先导产业(唐志良,刘建江,2013)⑭。
从中长期来看,以高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能源必将成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主流,对于保障美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美国掌握世界发展潮流领导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人类在石油时代巅峰期来临时面临的新选择,是缓解石油短缺问题的关键,也是美国能源独立的重要支撑,将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一大批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就业方面来说,油气的开采炼化和新能源的开发一直都是美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蓝领劳动力的相对密集产业,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支持力度可直接缓解全国性失业压力。比如页岩气和致密油的开采需要建设很长的供应链,到2013年初即创造了超过170万个就业机会。据剑桥能源集团预计,这场能源革命到2020年将为美国创造300万个就业机会,并每年为联邦和州政府带来620亿美元税收,其中大多高于美国平均工资水平⑮。所以,只有通过有效的能源战略,实现能源独立,方能提供长期稳定的、价格合适的能源消耗保障,方能推进制造业重振战略。同时,美国更需要利用能源战略来推进能源产业革命,为国家制造业体系提供可行的重振方向。
3.巩固美国在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主动权
当前,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美国多年稳居碳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的首位,使得其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从而陷入国际道义上的被动地位。将能源安全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结合起来设置解决方案,不仅能利用国际合作降低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成本,还有利于为替代能源技术的发展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因此,新能源的大力发展就成为了奥巴马政府的着力点。2009年6月26日,《国家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A)勉强获得通过。2009年12月美国环保署郑重宣布,环保署有权根据《洁净空气法》(Clean Air Act)对CO2和其他气体作为污染物进行监管,使得气候变化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2009年12月,奥巴马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公开宣称,美国将履行相关低碳承诺,要在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问题上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不仅彰显了美国自诩的“世界人民的捍卫者”的光辉形象,又为美国日后获取气候变化、能源问题等一系列国际性问题的领导权打下基础。
4.进一步为维护美国霸主地位夯实基础
金融危机以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高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兴经济体崛起,必然要求国际话语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亚投行)等一系列国际金融组织的设立和运行,加上金融危机使美国的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质疑,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遭遇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来的最严峻挑战。美国欲巩固自身霸主地位,重振美国经济是首要任务,这要求美国必须找到经济发展的最佳突破口以保持对世界经济下一周期发展的引领作用。
纵览世界历史,大凡出现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必能刺激划时代性技术的诞生。同样,也只有依靠高科技创新打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突破口,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才能使世界彻底走出此轮经济危机。而新能源技术已被公认为下一代科技革命的突破口,美国也一直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优越的制度环境和巨大的资金支持,努力创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若美国凭借划时代性的高新技术创新从现存世界能源格局中超然独立,通过技术垄断提高发展门槛、在国际油气输送航道上设置种种障碍、控制油气等工业血液性资源的生产并按照自身利益操纵国际价格等,将对新兴经济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冲击,美国则可继续稳居国际分工体系金字塔的顶端,坐享现存国际经济政治体制所带来的种种红利。
奥巴马政府强调,美国的石油储量有限,需要提高能效、发展新能源和国内多元化交通,才能切实解决美国长期能源安全问题⑯,其重大举措也由此展开。
1.实施能源独立的需求管理政策
其一,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减少需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一直是美国能源战略所坚持的基础任务。奥巴马上台后更重视节能增效,其新能源政策主张积极发展能效技术,计划每年提高4%的汽车能耗标准;在未来10年内提高现有建筑物效能25%和新建筑物效能50%;提高照明和家用电器产品节能标准;改造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等等⑰。
其二,努力拓展国内多元化交通体系以减少需求。美国消费石油最大的部门是交通部门,例如,2008年,每年交通部门的石油消耗量约占石油消耗总量的70%,而同期这一指标日本只有38%,中国仅36%。哈克斯(2008)指出,只要美国民众一如既往依赖于汽车交通,其领导人就难以真正解决能源对外依赖严重的问题⑱。由此出发,美国的能源独立举措自然离不开多元化交通体系的构建,并试图逐步改变美国人的汽车生活方式。为此,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拟实现2020年国内200万辆电动汽车的保有量的目标。有研究预计,若2050年美国电动汽车使用量能达到汽车保有量的30%,石油消费量估计可减少250万桶/日⑲。二是提出发展高铁计划。2011年在总统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将发展高铁作为降低美国石油依赖的重要方式,在未来25年内要把高铁覆盖至全美80%的人口。若美国人多元化的出行方式能得到真正解决,无疑就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费总量,降低美国对外石油的依存度。
2.实施能源独立的供给政策
其一,不断扩大近海油气田的开发。面对21世纪初石油价格高居不下的现实,美国政府逐步改变了能源开发战略,开始扩大近海油气田的开发。2010年3月宣布扩大近海油田的开发计划,2012年启动了墨西哥湾地区新一轮的油气田租赁竞标,并计划开放美国75%的近海油气田。2015年1月,美国内政部公布了允许在大西洋沿岸50英里外围大陆架外缘进行原油开采的海洋挖掘工程计划。2015年5月,政府又宣布允许原油钻探范围延伸至北冰洋海域。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是为了确保美国能源霸权并把能源自给度提高至100%。
其二,大力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大力开发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成就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出现拐点的真正突破口⑳。美国页岩气产量2005年才196亿立方米,到2010年出现爆炸式增长,迅猛上升至1 378亿立方米,2012年上升至2 762.96亿立方米,占当年天然气产量的40.57%。2015年5月,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9亿立方米/天,“页岩气革命”名至实归。战略家伯罗斯断言“页岩气革命”将推动美国实现“能源独立”,而且全球将由此发生重大变化㉑。美国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对致密油的开发。EIA的数据显示,2009年初致密油产量达到25万桶/日;到2011年11月,产量接近90万桶/日;2013年产量超过348万桶/日,占美国原油产量(773万桶/日)的45.0%㉒。
其三,积极研发替代性清洁能源。清洁能源革命是促进能源体系转型的重点,奥巴马政府2009年即表示要在10年内投资1 500亿美元以构建一个清洁能源的未来,在2025年美国25%的电力消耗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要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㉓。为此,政府分别从研发组织、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例如,在能源部建立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致力于世界前沿能源技术研发;投资支持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以解决当前清洁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科学障碍;支持下一代清洁能源创新人才培养㉔。这一新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要在未来8~15年内,将投入到油气进口等方面的资金逐渐转移到建造太阳能、风能、核能和地热能电站等产业上来,使美国转向使用价廉物美且藏于美国国内的能源资源,同时也为制造业重振及扩大就业开辟广阔前景。例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陷入低潮的核能发展僵局被打破,自1979年“三里岛事故”发生30多年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破天荒地顶住舆论压力,批准在佐治亚州修建一座新的核电站。奥巴马政府在2013财年预算中有7 700万美元用于核能,2015 年4月,奥巴马批准了《中美核能合作协议》,希望通过与中国核能合作来扩大核电技术出口,并扶持核能产业。
3.实施能源独立的保障性政策
其一,依靠高素质人才和高科技支撑。一方面,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战略制定执行和进行高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内,集中了一批多年致力于能源和环保等方面的科学家。另一方面,技术是政策执行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关系到常规能源的进一步勘探和更加科学合理地开采提炼,也关系到非常规能源和替代性能源的探究和发展。同时,发展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超导电网和智能电网的改造等,都需要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其二,依靠大量资金投入确保能源政策顺利实施。新能源政策的实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有研究指出,只有当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WTI)不低于70~95美元/桶(2005年美元)时,油页岩的商业开发才有利可图㉕。美国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玉米乙醇实际上也得益于庞大的联邦政府财政补贴,1995~2005年间高达513亿美元,其中2005年的补贴总额达到94亿美元㉖。2009年初推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政府安排了500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效和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投资㉗。2009年6月通过的《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中又提出鼓励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性政策,如以7 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动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来推动汽车制造商对先进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拟使新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在2025年达到1 900亿美元㉘。若新能源技术的划时代效应没有刺激更多的国内投资和吸引全球资本流入,日益膨胀的美国财政投入将难以为继。
其三,逐渐实施海外石油供应的战略性收缩以保障能源安全。自二战开始,中东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的石油供应成为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内特(Barnett,2004)认为:“为了能源的流动,美国必须在中东、中亚地区维护稳定。”㉙但为维护在中东的主导权,消耗了美国大量的战略力量。斯蒂格利茨(2010)的研究报告表明,伊拉克战争中的预算和经济成本将达到3万亿美元左右,这还未包括阿富汗战争㉚。痛定思痛,2006年2月,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国情咨文曾提出要在2025年前减少来自中东的石油入口七成多,并要增加开发替代能源。奥巴马上台后进一步实施了以战略收缩为主要特征的中东政策,其努力目标之一就是要减少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不稳定的负面冲击,努力实施海外石油供应的战略性收缩。这与中国考虑海上能源通道系统风险异曲同工(赵旭等,2013)㉛。
奥巴马执政以来,出现了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开发多元化以及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等新变化,石油对外依存度出现了拐点,国内石油需求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并逐步摆脱了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这是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成效。
1.石油对外依存度与石油贸易逆差下降
从石油生产量来看,已由2005年的313.3百万吨增长到446.2百万吨,同比增长了44.42%,而这一时期石油消费量却由939.8百万吨下降至831百万吨,同比下降了11.58%。美国宽口径统计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由2005年的67.1%下降至2013年的46.3%(见表1)。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2013年11月预计美国2016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这比上年度的预测时间提前了4年㉜。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在2015年即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
伴随美国石油外贸依存度明显下降而出现的是其原油贸易赤字明显下降。以2009年美元计算,原油贸易赤字从2000年的2 290亿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高值2 730亿美元,其后转为下降,2012年下降至1 557.39亿美元,较2005年下降了42.35%。美国石油贸易逆差占总逆差的比重自1994年以来呈整体下降趋势,到2012年已下降至26.81%,为20余年来最低水平㉝。美国能源对外逆差的大幅下降将有效促进美国经常项目平衡,从而有利于维护美元价值的稳定及其在国际资本中的霸权地位,并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资本从新兴经济体中的抽离和回流。
2.国内石油需求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
受国内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的影响,美国国内石油消费量不断减少。2011年的消费量为18 835千桶/日,较2005年下降了1 967千桶/日,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9.67%(见表1),2012年又较上年度下降了0.2%。据EIA《能源展望2012》的预测,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在2010年到2035年将以年均0.5%的速度下降。从单位能耗来看,以2005年美元计算,2011年单位能耗仅相当于1970年的45.97%,也比2000年减少了17.02%(图1)。整体上,美国2012年的能源消费比2003年下滑了3.9%,而中国从2003年至2012年能源消费却增长了127%。
表1 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和中东石油进口量
资料来源: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3,Market Trends,April 15,2013.图1 1980~2040年美国人均能源消耗和GDP中单位美元(2005美元)能源消耗变动趋势(1980=1)
3.能源进口地区结构与能源供给结构体系逐步优化
美国能源供给体系的优化是能源独立的内在表现。美国能源进口结构逐步优化的典型表现是对波斯湾的石油依存度相对下降,从美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所占比重在上升。2010年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14.9%(见表1),而从美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所占比重达到了53%㉞。至此,美国石油进口已经形成了以北美为核心,南美、非洲和中东为补充的能源供应格局,近70%的石油来自大西洋两岸,而且主要集中在美洲和西非。比较1990年以来美国能源生产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变化趋势。从能源生产总量来看,过去20余年来变动幅度并不大,2012年能源生产量仅比1990年增长了12.98%,但能源生产结构却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见表2):其一,可再生能源生产增速快。在可再生资源中,水电变化幅度不大,呈现小幅递减趋势,但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资源增长速度明显,2012年较1990年增长了106.14%,较2000年增长87.43%,较2008年增长了31.10%。其二,石化能源生产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表现为煤炭生产小幅度下降,2008年以来下降幅度尤其明显;石油生产增加,天然气生产较1990年下降了11.41%,但近年来受页岩气生产增加的影响,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2012年较2008年生产增长了29.97%。由此也体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是重点在开发利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持续提高清洁能源消耗比例,优化了能源体系。
表2 1985~2012年美国初始能源生产结构(单位:Trillion Btu;%)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美国作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经济体,长期的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其能源独立战略所产生的明显成效必将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及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能源独立战略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影响
(1)推动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整体调整。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美国价值观、全球领导地位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四个层次,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牛新春,2011)㉟。在美国公布的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中,将其国家利益简化为“安全、经济、价值观和国际秩序”,即将全球领导地位转化为国际秩序㊱。美国能源独立,意味着美国有能力干扰全球石油市场,并对石油生产国的供给调控措施进行有力反击。从短期来看,美国能源独立意味着美国受到能源供给不稳定的影响在减少,即受制于他国能源安全上的威胁在减少,将促使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战略的重新定位。由此出发,美国将重新评估其国家利益的实现途径,为维护其国家利益采取新措施(张茂荣,2014)㊲。美国今后在经济政策制定上将更为自由独立,政治、军事、外交政策也将更加我行我素,输出美国价值观、构建美国认可的国际秩序将更加没有约束。
(2)逐步降低中东战略地位。随着美国对进口油气的需求持续降低,特别是对中东等不稳定地区的石油进口的降低,不仅能进一步保障美国的能源安全,而且中东的不稳定已经难以危及美国能源安全,美国在此地区得以部分撤退,这意味着美国不必再为向中东驻扎大量军队而承受海外军事风险,也同样意味着美国从军事和外交层面上能忍受一个“更混乱”的中东存在,对中东的干预和对全球油气价格的操纵将更加肆无忌惮,干预和操纵方式也将更为隐蔽和间接,更有利于通过能源武器对新兴经济体进行遏制。海湾和中东作为世界敏感区域极有可能出现持续动荡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阿拉伯地区的乱局就是美国逐步淡化中东战略地位、该地区地缘政治平衡被打破后的一个明显反映。
(3)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能源独立使得美国可以在中东地区腾出战略力量,有精力和资源实施其重返亚太的“东移”战略。自2009年开始,美国即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实施其新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的目的是“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是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2009年以来,美国以中国为核心挑起中国周边的领土争端,一方面全力阻挡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并遏制中国继续崛起势头,另一方面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取代东盟“10+3”、“10+6”等合作模式。通过挑起东亚地区的领土争端,使东亚局势日趋紧张,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2015年以来,美国从幕后走向前台,动用外交、舆论、国际法及军事等手段直接向中国发难,已完全撕开了在南海问题上“不选边、不站队”的“虚伪中立的外衣”。
2.美国能源独立对世界能源秩序的影响
(1)催生国际油气市场区域化发展新格局及新摩擦。多年以来,中东地区一直居于全球能源格局与能源权力的中心,但现在正面临美国强大的竞争压力。2010年美国开采的标准油气资源已居世界首位,比沙特高出24%。2015年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再加上加拿大油矿沙、墨西哥湾和巴西深海油气产量飙升,蓄势待发的清洁替代性新能源,显示出一条新的能源轴线已在西半球崛起,世界能源格局基本形成了以中东地区为核心的东半球“常规油气版图”、以美洲地区为核心的西半球“非常规油气版图”。中东出口到美国的石油在不断减少,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5年左右,中东有90%的石油将出口到亚洲。同时,俄罗斯、中亚和北非石油出口的欧洲导向则更为明显,这无疑将进一步削弱中东能源的战略地位,世界能源版图的中心正逐渐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并将对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各能源需求国或集团之间及其与能源供给国之间极有可能产生区域性能源供需摩擦,新兴经济体与OPEC之间的供需稳定矛盾将逐渐取代现行的OPEC与OECD之间的利益冲突。
(2)进一步强化美国地缘政治优势。依赖于石油价格的高涨和能源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俄罗斯经济快速崛起,一度影响了美国地缘政治优势。但是,美国能源独立所取得的成效越来越显著,2015年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解除美国原油出口禁令的议案。这也意味着,美国正在努力把能源出口视为美国赢得地缘政治优势的新砝码,将重塑全球原油贸易格局。多尼伦(2013)㊳指出,能源增产使美国更有能力实现国际安全目标,弱化油气资源传统供应方的控制力。这也预示着美国能源独立将弱化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巩固欧美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美国地缘政治优势。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传统石油出口国国家利益联合体将遭受冲击,俄罗斯等依靠能源出口推动经济发展以及把自身能源优势作为外交手段并渴望获得权力的石油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力将受到相当程度上的制约。若中东和美洲地区可以为欧洲地区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给,那么俄罗斯将难以采取以能源为要挟的外交手段。
对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来说,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实施不但加快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并有利于美国继续维持其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元霸权,也意味着全球能源格局的大调整和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大变化。过去30余年的发展,也曾经得益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宰下的全球化,我国搭上了安全能源通道和庞大的海外市场的“顺风车”,较好地享受了全球化红利。随着能源独立的不断推进,美国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通道的各项投入不复从前,甚至有意在我国石油运输工具经常往返的安全通道上设置障碍,我国能源外部供应的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习近平主席指出㊴,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第一,高度认识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异常严峻的形势,将能源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从体制机制方面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来推进我国能源创新。美国能源独立的过程就是能源不断创新的过程,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必将是“低碳能源+高端制造”为特征的工业革命。能源因素已经是世界大国博弈的战略性工具。因此,我国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源创新能力,从整体上推进能源创新,包括清洁煤技术、技能技术、页岩气开采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激励制度体系等多维度的创新,以技术和制度方面的系统创新来推进我国能源发展。
第二,从转变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实现绿色增长。这是维持我国能源安全、降低石油外贸依存度的基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求各级部门大力做好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实现集约化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低能耗产业。
第三,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包括能源消费结构与来源结构。一个良好的能源体系既要能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以安全、经济、高效、清洁、低碳、公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不断优化的能源体系,给其国民经济注入了持续的活力。而我国正显著面临能源体系的制约,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08亿吨,同比增长9.5%,原油外贸依存度高达59.6%,进口天然气58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32.2%。与美国能源结构相比,我国煤炭消耗过大,原油对外依存程度过高,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耗太低,使我国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而且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美国的2.8倍,日本的4.3倍。因此,另一方面要从全球战略高度来推进清洁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以及塑造时代发展先机。
第四,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完善调整石油战略储备及其使用的计划和目标,规范中长期石油储备建设和使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石油储备,做到“藏油于民”以增强战略储备力量;加强相关石油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和外汇管理部门等的联系,加大对建设石油储备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合作和联系,考虑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共享机制,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石油战略纳入我国石油储备体系。
第五,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打造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安全体系。2013年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合计1.465 4亿吨,占进口总量的52%,2014年这一比重提升了0.1个百分点,进口来源结构相对单一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借鉴美国经验,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大战略机遇,努力加强能源外交力度,提升周边资源国对中国的认可度,结成更可靠的合作关系,以此减少对中东石油的过度依赖;积极推动我国大型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和合作,建立稳定的石油供给源;加强远洋油气运输能力建设,建设和完善中俄、中土、中哈、中缅等跨境油气运输管道,努力提高油气输送能力;积极与东亚能源进口国加强合作,争取积极开发周边石油出口国和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共同建设油气输送通道,推动亚洲能源定价中心的形成。同时,为维护能源安全,需要我们不断强化海上军事力量,确保海上能源安全通道。
注释:
①(德)赫尔曼·希尔:《能源变革最终的挑战》,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首页。
②美国对石油对外依存度采用3种统计方法:第一种是指原油及制品净进口量占国内石油产品消费量比重(EIA统计口径,亦为窄口径);第二种系在第一种基础上再加上进口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增量占国内石油产品消费量的比重;第三种是指原油净进口量占国内用于炼油的原油净投入的比重。
③⑧(美)罗伯特·布莱斯:《能源独立之路》,陆研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7页,第314页。
④(英)邓肯·克拉克:《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孙旭东、刘晓青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30-31页。
⑤(加)彼得·特扎基安、基斯·霍利汉:《破解能源饥渴症:未来低碳之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⑥(英)邓肯·克拉克:《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30-31页。
⑦Branko Terzic and Security:“A Reality Check”,Deloitle University Press,2012.
⑨(加)彼得·特扎基安:《每秒千桶——即将到来的能源转折点:挑战及对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142-145页。
⑩Energy Information Agency:“2008 Annual Energy Review”,Washington:EIA 2008;2013,pp.89.
⑪Amory B Lovins,E Kyle Datta,Odd-Even Bustnes,Jonathan G Koomey,Nathan J Glasgow:“Winning the Oil Endgame: Innovation for Profits,Jobs,and Security”,Colorado:Rocky Mountain Institute,2005,pp.9.
⑫(美)迈克尔·伊科诺米迪斯、罗纳德·奥里戈尼:《石油的颜色:世界最庞大产业的历史、金钱和政治》,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72页。
⑬袁冬梅、刘建江:《美国制造业重振中的资本回流困境与对策》,《学海》2012年1期。
⑭唐志良、刘建江:《再工业化战略下的美国能源体系转型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6期。
⑮王宗凯、阳建美:《专家认为美能源革命为制造业复苏奠定基础》,《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2-10/24/ c_123864574.htm.
⑯The White House:“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n America’s energy security”,2011.
⑰孔祥永:《论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5期。
⑱Jay Hakes:“A Declaration of Energy Independence How Freedom from Foreign Oil Can Improve National Security,Our E-conomy,and the Environment”,Wiley:JohnWiley&Sons,pp136-137,June,2008.
⑲Baker Institute of Rice University:“Energy market consequences of an emerging U.S. carbon management policy executive summary”,2010.
⑳尹硕、张耀辉:《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剖析与中国对策》,《改革》2013年2期。
㉑于培伟:《美国“页岩气革命”来势迅猛》,《国际商报》2013年5月5日。
㉒赵前、杜伟:《美国致密油增长潜力与发展前景》,《国际石油经济》2014年10期。
㉓Barack Hussein Obama,Joe Biden:“Obama-Biden New Energy for America Plan”,http://www.cfr.org/united-states/obamabiden-new-energy-america-plan-january-2009/p18306,2009-01-21.
㉔(美)丹尼尔·耶金:《能源重塑世界》(下),朱玉犇、阎志敏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97页。
㉕RAND,Oil Shale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Prospects and Policy Issues.
㉖Robert Bryce,Gusher of Lies:“The Dangerous Delusions of Energy Independence”,2011,pp.147.
㉗高静:《美国新能源政策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6期。
㉘国家电监会研究室课题组:《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简介》,《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年8期。
㉙Thomas P M Barnett:“The Pentagons New Map:Warand Peacein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York:G P Putnams Sons,2004,pp.187.
㉚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琳达·J·比尔米斯:《3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9页。
㉛赵旭、高建宾、林玮:《我国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保障机制构建》,《中国软科学》2013年2期。
㉜忆松:《美国2015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http://finance.qq.com/a/20131113/000574.htm.
㉝笔者根据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statistics/historical/加工整理。
㉞常毓文、彭云、赵喆:《世界油气新格局及其影响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3期。
㉟牛新春:《美国中东政策:矛盾与困境》,《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2期。
㊱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The White House”,Washington,May,2010.
㊲张茂荣:《美国“能源独立”前景及其地缘经济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7期。
㊳李东超:《美国“能源独立”催生国际油气新格局》,《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05月27日。
㊴习近平:《抓紧制定能源革命战略》,《北京晨报》2014年6月14日。
The Study on the U.S. Energy Independence:Motives, Initiatives and Its Impact
LIU Jianjiang,ZOU Hualan,TANG Zhiliang
Abstract:In order to maintain economic security, revive manufacturing, and dominate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the United States energy independence is raised to a new strategic height. The United States has taken three major initiatives:Firstly,implementing the energy saving and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domestic demand manage policies to expand domestic diversified transportation system;Secondly, implementing the expanding offshore oil and gas fields,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clean alternative energy development supply policy;Thirdly,implementing the technical support and personnel protection,capital investment,strategic contraction of overseas oil supply security policy. Through years of efforts, American energy independence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declining in oil dependence and energy deficit,domestic oil demand and per capita energy consumptio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dle East Strategy; returning to Asia Pacific adjustment an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independence strategy,the Global energy pattern is facing re-shuffle. Therefore,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from American energy independence,we need to transfer the patter of economic growth,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system, promote the“going out”strategy.
Key words:energy independence;energy security;economic recovery;revita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adjustment of global strategy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贸易逆差研究”(14FJL010);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补齐短板、创造优势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3ZDA03);“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2025:异同性分析”(15YBA013);湖南省国际经济与工程管理研究中心与湖南省美国问题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研究基地(CASCL)
作者简介:刘建江,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南长沙410114)邹花兰,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114)唐志良,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114)
(责任编校: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