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华 殷婷婷(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公司创业导向及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金杨华 殷婷婷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随着超竞争社会的发展,市场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企业要维持自身的长久发展,一方面要改革其内部的自身因素,另一方面更要学会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寻求新竞争优势的创建与积累。基于此,本文梳理了有关公司创业的理论,在思考影响公司创业的内部组织因素时,引入了动态能力理论,并将其与企业的创业活动相联系,探讨企业组织情境因素与公司创业、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组织中的上级支持和创新性组织文化对公司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有显著影响,而有机组织结构对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的影响则不显著;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均能对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产生部分中介作用或完全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当代企业的创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企业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一些有力借鉴。
组织情境因素 动态能力 公司创业导向 公司创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公司创业活动的讨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如今进入21世纪,在学术界,对公司创业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种理论与实证研究林林总总,呈现出一种多视角、多方位的特征。这些研究基本上都认可公司创业对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创建与维持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在实践中,无论是小微企业或是大中型企业,公司创业活动作为其建立新兴发展态势、笼络资源抓住商机,或是更新组织架构进入新发展领域的重要手段,无疑正促进着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与建立。
而在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任何企业实质上都处于经济全球化及知识扩散化的背景下,其所处的市场或者行业环境已经变得越发不稳定及不确定,竞争无处不在,任何机会与威胁的转化都具有可能。因此,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企业除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强变革自身,更要构建出能够使自身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因为只有在面对任何可能的变化时都可以做到未雨绸缪、灵活应变,才能促使企业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最终使其基业长青。
(一)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94年Teece和Pisano所发表的观点,他们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依靠现有的内外部特有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1]。从动态能力的概念定义可以发现,动态能力重在强调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动态能力也区别于企业的一般能力,企业的一般能力通常是用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保证企业的正常生存,而动态能力则是可以改造、提升企业的一般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优势,更能够在动荡复杂的环境中创造出价值的能力。
(二)组织情境因素与公司创业的关系
组织情境因素是公司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Hayotn(2004)的研究就认为企业内部若能营造良好的组织因素,包括加大管理层的支持,给予员工薪酬激励及一定的自主权,加大员工参与力度,这都会促进员工之间相互合作、知识共享等行为,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公司创业行为。毕竟公司创业离不开对整个组织内部情境的把握,也只有当组织自身的情境因素水平契合于公司创业所需要的要求,才能促进公司创业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三)组织情境因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关于组织情境因素影响动态能力,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像Prieto实证发现组织的自治性及支持会对企业动态能力产生积极影响[2]。李大元(2009)认为组织的有机结构、资源冗余、创新和学习的组织文化都与企业的动态能力呈正相关关系[3]。Fang和Zou则发现,部门化和形式化的组织结构会对动态能力产生作用,但合资双方共同的目标愿景和学习文化则没有作用[4]。综上所述,组织内部的不同情境因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都各不相同,但基本上也可以归纳出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及上级领导支持这些方面会影响到企业的动态能力。
(四)动态能力与公司创业的关系
动态能力是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公司创业又是企业为获取并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因此,这两方面的研究必会产生相关影响。
迄今为止,动态能力理论的维度划分可以包含许多方面,例如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机会感知能力、协调能力等。在资源整合能力方面,这实质上与解释公司创业的一大观点——资源重组观相联系,该观点表明,企业应当通过整合资源、塑造新资源组合来实现组织的多元化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只有依据环境变化优化资源的配置,才能为公司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根基。在机会识别能力方面,这也是源于基本上学者都公认的一个观点,即机会的发现是创业活动的关键起点。像Timmons就认为企业的机会识别能力是企业创业成功的根本因素[5]。在组织学习能力方面,Kathkeen的研究即认为组织学习可以引领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方向[6]。Cepeda&Vera也赞同组织的学习过程可以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7]。并且以上这些观点也基本上都符合当今社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所以说组织学习能力有利于企业开发出新的知识与商业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并巩固公司的创业活动成果。
(五)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首先,根据公司创业理论的相关回顾与归纳,组织机构、组织文化及上级支持这几类组织情境因素对公司创业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结合有关论述,提出以下假设:
H1:组织情境因素对公司创业导向有正向影响。
H1a:上级支持对公司创业导向有正向影响。
H1b:创新型组织文化对公司创业导向有正向影响。
H1c:有机组织结构对公司创业导向有正向影响。
H2:组织情境因素对公司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
H2a:上级支持对公司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
H2b:创新型组织文化对公司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
H2c:有机组织结构对公司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
其次,针对当前动态能力理论的重要性,作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不少学者都认为动态能力与公司创业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它也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结构等内部众多情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结合有关论述,提出以下假设:
H3:动态能力对组织情境因素与公司创业导向有中介作用。
H3a: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分别对上级支持与公司创业导向有中介作用。
H3b: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分别对创新型组织文化与公司创业导向有中介作用。
H3c: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分别对有机组织结构与公司创业导向有中介作用。
H4:动态能力对组织情境因素与公司创业行为有中介作用。
H4a: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分别对上级支持与公司创业行为有中介作用。
H4b: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分别对创新型组织文化与公司创业行为有中介作用。
H4c: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分别对有机组织结构与公司创业行为有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一)样本
本研究主要采取现场发放问卷和网络发放问卷形式,研究对象大多为江浙沪地区的企业,共涉及67家,大部分被试者为企业的基层至高层管理人员。问卷共发放243份,回收223份,剔除无效问卷21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达到83.1%。
(二)变量测量
问卷涉及五个方面,分别为被试者的背景信息、组织情境因素、动态能力、公司创业导向及公司创业行为。问卷中的每个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问卷共有68个题项,其中被试者信息12题,组织情境因素14题,动态能力15题,公司创业导向9题,公司创业行为18题。
1.6组织情境因素的测量
组织情境因素的测量包括三个因素:上级支持、创新型组织文化和有机组织结构。上级支持的量表主要选自Patterson等人开发的组织氛围量表中的上级支持部分,共5题[8];创新型组织文化的量表则是在基于Wallach及Cooke&Lafferty[9][10]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上(1989),参考国内学者白媛媛等人的量表进行编制与设计[11],共含有5个题项;有机组织结构的量表主要借鉴的是Jennings&Seaman,Volberda以及Lim&Ling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共包括4个题项[12][13][14]。
2.6动态能力的测量
动态能力的测量包括三个因素: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及组织学习能力。动态能力的主要构想是来源于Teece所做的研究[15],其中具体题项的设计则分别参考了Zahra&George、李允尧、孙恺等人的量表编制而成,共15题,其中机会识别能力6题,资源整合能力4题,组织学习能力5题[16][17][18]。
3.6公司创业导向的测量
公司创业导向的测量主要参考的是Miller的量表,他在改编Covin和Slevin量表的基础上,开发出内含有9个具体项目的语义区分量表[19][20]。该量表也是目前在创业导向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具体包含先动性3题,创新性3题,风险承担3题。
4.6公司创业行为的测量
公司创业行为的测量主要借鉴的是Covin和Miles的研究[21],共包括18个题项,其中持续再造6题,组织更新6题,领域重定6题,这部分的问卷依据的是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分析来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成立。
(一)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是Pearson相关分析法,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变量的相关关系
结果可以发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相关关系却无法说明各个维度之间的具体作用,因此笔者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及中介分析,以研究并验证本文的具体假设。
(二)回归分析及中介分析
根据表2整理出来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一方面,以组织情境因素各子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时,上级支持和创新型组织文化对创业导向具有显著的影响(p=0.015<0.05),对创业行为在0.01水平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样地,上级支持和创新型组织文化对动态能力及其各子维度也都具有正向的影响(p<0.01);而以动态能力各子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时,资源整合能力及组织学习能力对于创业导向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p=0.001<0.01),而对创业行为来说,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及机会识别能力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p=0.029<0.01)。H1a,H1b,H2a,H2b成立。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不论是有关创业导向的回归分析还是创业行为的回归分析,有机组织结构始终未进入回归方程;其次,动态能力及其各子维度的回归分析中,有机组织结构这一变量也未进入回归方程,并且在组织学习能力的预测中只有上级支持这一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而不同于对创业行为的预测结果,在预测创业导向时,机会识别能力未进入回归方程。H1c,H2c不成立。
表2 回归分析结果综合
之后,因为要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中介分析,因此对于回归分析结果不显著的变量就不再做中介效应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路径系数可以得出,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具体而言,机会识别能力在上级支持和创业导向及创业行为之间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p<0.05),在创新型组织文化和创业导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而在创新型组织文化和创业行为之间则起到完全中介作用(p=0.064>0.05);资源整合能力在上级支持和创业导向及创业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p<0.05),在创新型组织文化和创业行为之间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p<0.05),而在创新型组织文化和创业导向之间则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p=0.089>0.05);组织学习能力在上级支持和创业导向及创业行为之间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p<0.05)。H3a,H4a成立,H3b,H4b部分成立,H3c,H4c不成立。
表3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综合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分析的结果显示,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如下,H1a,H1b,H2a,H2b,H3a,H4a成立,H3b,H4b部分成立,H1c,H2c,H3c,H4c不成立。具体分析而言,一是在组织情境因素中,上级支持和创新型组织文化可以有效预测公司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影响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二是在动态能力的三个子维度中,资源整合能力及组织学习能力可以有效预测创业导向,而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及机会识别能力都可以有效预测创业行为。三是动态能力及其各维度在组织情境因素与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之间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除了部分中介效应外,资源整合能力对创新型组织文化与创业导向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机会识别能力对创新型组织文化与创业行为也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综合上述结论也证明了动态能力对于公司创业活动的实施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启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组织情景因素和动态能力与公司创业导向及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态能力对公司创业导向及创业行为都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并且动态能力在上级支持及创新型组织文化与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这些正面的结论对于现代企业如何提升其创业水平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首先,无论是对动态能力的影响,还是对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的作用,上级支持的预测性基本都是最强的。这也说明了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领导通常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当企业试图实施创业活动时,领导都应该做出表率,从思想到行为对各层级员工进行武装和鼓舞,加强与各个层面员工的沟通与理解,及时帮助并指导自己的下属,以便更好地将创业活动贯彻及推行于企业内部。
其次,创新型组织文化对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也是具有正向的作用的。一方面,任何一个企业若想长久存续,必须拥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使企业内的成员都能对组织文化理解并表示认同;另一方面,因为创业活动一般都包括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业务流程的改造或是组织架构的更新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都要求企业具有敏锐的视角及创新的观念,以便能够优于其竞争对手发现商机,所以有必要促使企业内的文化创新,加速开发企业的创意与创新思维,并进一步推动其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本文验证了动态能力对于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都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动态能力及其各维度在组织情景因素与创业导向和创业行为之间都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或是完全中介作用。这也说明了现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越发的动荡复杂,企业必须使自身适应于环境,顺应环境的各种变化;并且企业也应学会如何调配并运用其资源,学会如何保持学习的思维,吸收新的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操作流程;并同时加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度,从而能够快速地抢占市场或领域,进一步贯彻推动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由于受限于资源、时间、环境、经验等一些条件,本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本文的样本选择范围存在局限,样本的分布不均,比重失衡,使得本文研究结论的推广会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第二,本文的样本范围中,一般员工及基层管理人员的比例偏多,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总和少于50%,并且本文所调查的企业除了民营企业还包括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等,而一般而言,对公司创业的研究集中在民营企业范围内则会显得效果较好。因此以后可以考虑这两方面样本的改进,更多地将样本考虑在中高层管理人员,并将样本尽量集中在民营企业,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第三,本文对于所收集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利用SPSS来进行的,未考虑采用其他的数据分析手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第四,本文考虑了中介变量,但没有进一步考虑其他变量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例如行业环境或是公司规模等。第五,有关本文命题的提出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对于公司创业的有关理论成果,缺乏在中国背景下的检验和分析,以后可以考虑该理论在本土环境下的探讨,以保证研究成果在中国企业内更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TEECE D J,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2]李大元.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持续优势[D].杭州:浙江大学,2008.
[3]PRIETO I M,REVILLA E,RODRFGUEZ P B.Buil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How Do Contextual Antecedents Matter?[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5(3):313-326.
[4]FANG E E,ZOU S.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Marke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9,40(5):742-761.
[5]TIMMONS J A,BYGRAVE W D.An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Flows of Venture Capital[J].Business Investment,1985,25-105.
[6]KATHHEEN M E,JEFFREY A.Martin 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trategy,2000,(21):1105-1121.
[7]CEPEDA G,VERA D.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3):426-437.
[8]PATTERSON M G,WEST M A,SH ACKLETON V J,et al.Validating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Measure:Links to Managerial Practices,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4):379-408.
[9]WALLACH E J.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The Culture Match[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mal,1983,2:57-66.
[10]COOKE R A,LAFFERTY J C.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ventory Plymonth[M].MI:Human Synergistic,1989.
[11]白媛媛.西安IT企业组织文化类型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12]JENNINGS D F,SEAMAN S L.High and Low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rategy,Structure,and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6):459-475.
[13]VOLBERDA H W.Towards the Flexible Form:How to Remain Vital in Hypercompetitive Environment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4):359-374.
[14]LIM B T H,Ling F Y Y,Ibbs C W,et al.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137(3):225-237.
[15]TEECE D.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Enterpris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9-1250.
[16]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17]李允尧.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8]孙恺.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组织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9]MILLER D.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770-791.
[20]COVIN J G,SLEVIN D P.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75-87.
[21]COVIN J G,MILES M P.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Pursui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9,23(3):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