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伟
[摘 要]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课堂学习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本文拟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入手探讨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策略
一、 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法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有两层含义:一是行动上的合作,二是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思想方法的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1.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由于班容量大,时间有限,提问面窄,教学任务重,传统教学无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变被动为主动。
2.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激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数比较少,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场答错时的尴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空间,缓和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没有包袱和压力的环境下,组员敢问敢说,畅所欲言。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面,而不再是关心自己句子说得正确与否这样的问题上。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位学生对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中获得其它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
4.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求只有每一位组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每位组员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都学会教学内容,因此,他们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
三、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
(1)按座次就近组合。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2)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合,以一般以4个人左右为宜。 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师扮演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现在实施的新课程体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学习,老师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而老师的一些思想方法也会变得主观,封闭甚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四、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误区
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却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使之偏离了正确轨道,走入了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说的很热闹,但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误区2:学生缺少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组员都必须是主人翁,都要积极主动地参加。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齐读全文,或分人分节朗读,或由四号学生一人读,其余学生给他指出毛病,给他示范。遇到言语交际课,往往让四号学生先说,先表演,这样四位学生的说话水平由低到高,后面交流的不断补充好的新的内容,使前面的学生受益匪浅。有时遇到十分好说的话题,就不指定按什么人顺序说,让学生们抢着去交流。
给学生编码后能避免有些后进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仍没有发言锻炼的机会,又能避免小组学习活动无组织,盲目性地胡说。同时便于教师分类分批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学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误区3:学生没有掌握合作的技巧。
(1)在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交流,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
(2)学生缺乏必要的小组合作交流技能。 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时,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倾听,甚至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很多孩子也没有耐心听别的同学汇报,抢着各说各的,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组际交流时学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们”进行表达。
误区4: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深浅不宜,没有太大的探讨价值。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或为公开课装饰门面,以致有了新的学习方式,但不依据教学内容,环境条件和合作交流学习的适用范围,一律采用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没有一定的探讨价值的问题,它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无需依赖别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就能做出判断得出结论的,就不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由于没有思维含量和常用这种单一的方式,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案例1:《A nature park》
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城市和乡村的的景物特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读),我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是:
(1)自读短文,找出短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
(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有感情,发音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 官步芳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