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墓乔
水果的“吃喝大战”
文|墓乔
很多人都喜欢水果那种甜美清爽的感觉,一吃起水果来,往往就停不住嘴。不过,一些“果迷”们已经不屑于像“祖先”那样,用大门牙来啃水果,用磨牙来嚼水果。为了显得自己足够高大上,他们把水果先放在几百到几千块钱一台的榨汁机或原汁机里,把它变成液体,再舒服地喝下去。各种果汁产品也在媒体上大做广告,鼓励把吃水果变成“喝水果”,好像直接嚼水果特别落伍、特别土。那么,“喝水果”真的比吃水果更好吗?原汁机真的如广告所说能“保留水果的精华”吗?
喝果汁和吃水果其实大不一样,其中有很多区别。
营养素损失:和新鲜水果相比,果汁制作过程中去掉了其中的膳食纤维和部分保健成分,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受到相当不小的损失。
含糖量高:果汁往往都很甜,没有人喜欢喝那种酸涩的果汁。苹果汁、橙汁的糖含量都在8%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达15%~20%,几乎是可乐含糖量的两倍!
喝一杯纯果汁,就能喝进去20~40克的糖,40克糖相当于半碗米饭,每天在三餐之外额外喝进去,怎么可能不发胖呢?而发胖又会增加糖尿病和高血脂的风险。
血糖上升快:水果是固体状态,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较慢;而果汁是液体状态,不用咀嚼,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血糖上升也快得多。
喝的量更多:即便不做实验也能明白,人们喝果汁的速度远远大于吃水果的速度,而喝果汁所带来的饱感远远小于啃水果所带来的饱感。
啃一个苹果就挺辛苦,胃里也挺满了;连续吃两个苹果之后,没有人会要求第三个。但是,喝一杯果汁非常轻松,连喝两三杯也一点不辛苦。然而,果汁中包含了水果中所有的糖分,也就集中了水果中所有让人长胖的力量,升高血糖的力量。一个苹果或梨里的糖分,最多也就相当于半杯果汁;喝两三杯果汁,就等于喝进去了4~6个水果。
水果中有很多健康成分,比如果胶、纤维素等膳食纤维、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钾、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有机酸等。
但水果一旦做成了果汁,只有易溶于水的营养素才能跑到果汁里。而大部分果胶、所有的纤维素以及部分矿物质比如钙、铁是不溶于水的,无法进入果汁中,除非连渣子一起吃掉。而且,水果中的细胞是完整的,氧气进不去;而压榨和打浆都会破坏细胞结构,造成氧气的接触,从而会损失水果中的很多营养素和抗氧化物质,其中打浆损失更严重。
这也就是说,如果用原汁机把水果中的汁液榨出来,把渣子去掉,那么水果中的所有纤维素和大部分果胶都被放弃了,糖分却全部进入汁液当中。
原汁机大肆宣传的慢速压榨果汁的好处,是没有用高速旋转的刀刃直接打碎细胞,氧气接触效率较低,减缓了维生素C和多酚的氧化速度。但这不代表维生素完全没有损失,也不能弥补它完全损失膳食纤维和部分损失矿物质的缺点。
如果用传统榨汁机刀刃打浆的方法来做果汁,那么在高速旋转的刀刃作用下,植物细胞破碎的同时,又与被涡流卷进液体的氧气快速高效地接触,会发生极为严重的酶促氧化。80%以上的维生素C会即时损失,而多酚类物质也会迅速氧化变色。也就是说,别看没有加热,打浆处理比加热更会严重地破坏维生素。
有人会问:不是说水果蔬菜打成汁之后,营养更容易吸收吗?
其实对于健康人来说,这种说法是比较可笑的。水果中的糖分、有机酸、钾元素即便不打成果汁,也都容易吸收。
吃水果,不是为了喝糖水。吃水果的健康意义之一,就是为了提供膳食纤维,喝糖水不是水果的价值所在。与其说“营养好吸收”,不如说“无需劳动牙齿”。健康人的牙齿就是为咀嚼食物的,成年人每天喝果蔬汁度日,一则浪费了牙齿的功能,二则纤维过少也不利于肠道健康。
喝太多果汁,可能有健康风险。有大量研究显示,喝果汁有促进发胖和增加糖尿病风险的趋势。美国研究者对7万多名健康女护士进行15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体重和生活习惯一致的情况下,每月喝至少3杯苹果汁的人和不喝果汁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上升了15%。还有研究证明,用每天1杯白水代替每天一份果汁,可以降低8%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水果再好,也得适量。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喝水果”和吃水果完全不是一回事。无论多么高级的榨汁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养素遇到氧气发生损失的问题,不能解决果汁消化吸收速度太快的问题,更不能解决果汁味道很甜,很容易多喝的问题。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再好的食物,也有一个合适的摄取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吃不超过500克的水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