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橙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 结合患者病情给予针刺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患者治疗后CNS评分为(11.13±2.78)分, 低于治疗前的(19.64±4.2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痊愈5例, 显效13例, 有效9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7.10%。结论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治疗效果较好, 可较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针灸;周围性面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94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是因为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而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1],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通常表现为口眼歪斜, 无法完成嘟嘴、闭眼等一系列需面部神经完成的动作, 有些患者会出现听觉过敏、味觉减退、患侧局部腺体分泌障碍等, 虽对患者的生命无明显影响, 轻度患者可自愈, 无需治疗;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治疗, 如治疗方式不当可能引起面部肌肉痉挛、口角歪斜等症,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目前最常见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是针灸治疗, 为探究针灸对本病治疗效果, 本文选择本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效果考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7例, 女14例,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36.5±9.5)岁;治疗时间2.0~27.5 d, 平均时间(12.6±5.0)d;患者的周围性面瘫部位分别为:左侧16例, 右侧15例。本次研究依据《实用内科学》[2]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确诊, 主要为:所有患者均是单侧面部神经麻痹, 多数患者在面部麻痹发生之前出现耳后乳突部位疼痛;在进食过程中, 食物常留于患者齿缝间隙, 且会携带口水从该处流出;患者2/3听觉减退以及味觉过敏;患者面部表情几乎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 眼裂增加, 嘴角下垂, 面部牵扯向健侧;因为下睑外翻导致患者泪腺异常, 泪水无故外溢;口角向健侧歪斜, 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无法完成, 嘴角常有漏气发生。
1. 2 治疗方法 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所发表的相关教材作为本次研究选取进针位置和穴位。选取穴位为:阳白、鱼腰、四白、太阳、迎香、牵正、合谷、地仓、颊车、下关。在上述穴位中, 合谷为两侧穴位, 其余穴位只在患者面瘫侧进行针刺。所使用的针刺法主要为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以及迎香透地仓, 不能皱眉者增加攒竹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味觉、听觉麻木无效的患者需要加以廉泉穴针刺治疗;对于鼻唇沟较为平坦的患者可以在迎香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鼻梁、脸颊较为歪斜的患者则可以对其承浆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人中较为倾斜的患者则可以在水沟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红眼、泪腺薄弱患者可以在晴明穴进行针刺治疗;对于易风寒患者可以在风池穴进行针刺治疗。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针灸针均为无菌针, 规格为0.30 mm× 25.0 mm。针灸手法主要为:合谷、下关、牵正的进针方式为垂直进针;迎香的进针方式需要以朝向底仓穴的方向进行斜刺, 阳白穴则主要是使用捏提的方式进行进针;在对睛明穴进行针刺治疗时, 需要嘱咐患者闭目, 医疗人员轻推患者的眼球向外侧固定, 同时以紧靠眼眶(0.5~1寸)位置进行进针, 不得提插、不得捻转;对风池穴进行针刺时, 需以朝向鼻尖的方向进行斜刺, 留针30 min。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CN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并结合文献[3]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定疗效。痊愈:鼻唇沟及双侧额皱纹恢复对称, 闭眼及蹙眉正常, 进食时齿间无残渣, 鼓腮时不漏气, 面部表情正常;显效:鼻唇沟及双侧额皱纹基本对称, 鼓腮时口角不漏气, 微笑时口角稍不对称, 闭眼欠实;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2个疗程仍无好转, 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患者CNS评分为(19.64±4.27)分, 治疗2周后, CNS评分为(11.13±2.78)分,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4, P=0.013<0.05);治疗后痊愈5例, 显效13例, 有效9例, 无效4例, 其总有效率为87.10%。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病因尚未明确, 其可能有影响的因素较多, 例如寒冷、受凉、感染、空气污染以及神经异常等都有可能造成周围性面瘫。西医认为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病理变化在于面神经管中的神经鞘及神经出现水肿, 面神经受到压迫出现功能阻滞的现象, 进而发生神经髓鞘和轴突的变性, 虽然有一定的自愈性, 但如果长时间不接受正规的治疗, 则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治疗效果严重下降, 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导致患者的身体外貌、生理各项功能以及言语表达能力受到一定的阻碍。
中医则认为周围性面瘫是属于“口眼歪斜”的范畴[4], 认为该病是因为脉络空虚、过度劳累、风寒等导致的, 如果治疗方式有误, 则极有可能导致经络阻塞, 面部供血不足, 从而形成全面性面瘫。针灸对体内防卫系统进行刺激, 从而增强经气调节剂疏通的作用, 达到右病治左, 左病治右的目的。本次针灸疗法具有取穴少、痛苦少、针感强、操作简单等优势, 可减少针刺造成的恐惧感[5, 6]。
综合所述,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能够明显提高疗效,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静珊, 苟晓华.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14):59-60.
[2] 陈濒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5.
[3]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381.
[4] House JW.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 Lanyngoscope, 1983(93): 1056-1068.
[5] 张秀清.谈中医情志护理中的“以情胜情法”.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6, 2(6):53-54.
[6] 陈晓琴, 李瑛.量表在周围性面瘫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2):41-43.
[收稿日期: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