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

2016-05-17 11:18张艳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预防

张艳冬

【摘要】 目的 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104例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腹泻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肺炎患儿在常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能够明显降低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27

小儿肺炎为临床儿科一种较为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 是对儿童健康、生命产生威胁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治疗小儿肺炎主要采取抗生素与对症疗法。目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小儿腹泻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且疗效满意[1]。本次研究对本院52例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 取得显著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患儿均满足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8例, 女46例, 平均年龄(14.1±5.4)个月;所有患儿均伴有咳嗽、发热、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啰音不明显或者肺部闻及湿啰音;病情程度:轻度61例, 重度43例;排除重症肺炎、肺炎前即伴有稀便、水样便以及腹泻的患儿;排除合并免疫缺陷疾病、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肺、肝、肾等功能不全的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2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应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案, 主要采取纠正酸碱平衡、补液、抗病毒、抗菌以及对症疗法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0970105, 1 g)进行预防治疗, 使用温水冲服, 如患儿为0~1岁, 0.5 g/次;1~3岁, 1 g/次, 均为3次/d, 1个疗程为7 d, 共治疗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 对两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腹泻程度、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

1. 4 腹泻诊断标准[3] 与治疗前相比, 患儿大便性状有所改变或者每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轻度:满足腹泻诊断标准, 但患儿未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脱水等情况;重度:满足腹泻诊断标准, 但患儿出现酸碱平衡失调、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腹泻严重程度对比 观察组未发生腹泻44例, 轻度6例, 重度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24例, 轻度13例, 重度15例;观察组腹泻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肺炎为临床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 易导致发生继发性腹泻。出现继发性腹泻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①肺炎导致出现低氧血症与病原体毒素, 使肠道上皮细胞出现坏死脱落, 破坏黏膜屏障功能, 导致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②患儿吞咽痰液内含有的有害物质给肠道黏膜带来刺激;③婴幼儿肺炎患儿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发生改变;④应用抗生素疗法治疗, 通过应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杀灭呼吸道病原菌, 但也会给人体有益微生物带来影响, 对机体生态屏障产生破坏, 并给肠道菌群的平衡性产生影响, 且还能够降低免疫力, 在患儿肺炎恢复的过程中易导致出现继发性腹泻[4]。由抗生素导致出现的肺炎继发性腹泻, 主要由肠道菌群紊乱导致,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应用乳杆菌、双歧杆菌、洛酸梭菌、粪链球菌、布拉酵母菌以及芽孢杆菌等药物。

本研究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显示, 观察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腹泻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中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成分主要包含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的无害乳酸杆菌(兼性需氧菌)、双歧杆菌(厌氧菌)以及粪肠球菌(需氧菌)等成分;口服后可定植到肠道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其中, 上部为粪肠球菌, 繁殖速度较快, 经口服后, 可在12 h内达到最大值;中部为乳酸杆菌, 口服24 h内能够进入到生长稳定期;下部是双歧杆菌, 繁殖速度较慢, 需经48 h后方可进入到生长稳定期。其主要作用如下:①双歧杆菌为婴幼儿肠道内的优势菌, 能够有效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与其他益生菌联合, 按照一定比例形成联合菌群, 粘附到肠道黏膜表面, 构成一道生物学屏障, 进而有效阻止潜在致病菌入侵、定植, 防止有害细菌滋生;②能够加快机体乳酸与醋酸形成, 降低肠道pH值, 加快肠蠕动恢复速度;③抑制肠源性毒素, 缓解肝脏病理性负担, 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加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④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炎性反应[5-7]。

综上所述, 在常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肺炎患儿, 能够明显降低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骆益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10(29):3242-3244.

[2] 石来军, 赵旸.参苓白术散口服联合培菲康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5例.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5):898-899.

[3] 赵力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思密达对儿童腹泻血浆VIP、NPY及肠黏膜5-HT的影响.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8):917-920.

[4] 曹萍, 于成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6(6):62-64.

[5] 朱勇斌,钟楚玉.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09, 18(3):234-235.

[6] 刘裕芳, 姚洪彬. 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4):494-495.

[7] 唐军, 吴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2):44-45.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