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孟煜林
“阿先生”与“赛先生”
文_孟煜林
五四时期,中国的新青年们曾经打出过一面新文化运动旗帜,名曰:赛先生,即“Science”,科学。过了近百年后,我又斗胆在此萧规曹随地为艺术(Art)也起个中文雅号,曰:“阿先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位先生。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两位先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本源。听起来玄乎,可是我们想想,“阿先生”不就是代表了感性,而“赛先生”不就是代表了人类的理性吗?“阿先生”与“赛先生”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科学是生活中的理智,艺术是生活中的欢乐,艺术与科学缺一不可。缺少艺术,科学会枯燥;缺少科学,艺术也会苍白。人类正是因为不想做科学的奴隶,才努力从科学中寻找艺术;不想让艺术孤独,就不断地给艺术注入科学的动力。
现在很多人重视科学教育,而常常会忽略对艺术与美感的追求,认为美不美艺不艺术无关紧要。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基础教育界,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质疑:“艺术有什么用呀?又不能帮助你考上名牌大学,除非你要考艺术专业,否则数理化不需要懂艺术美!”于是大量的美术课音乐课被“无情的”数理化占用,孩子们再也得不到“阿先生”的关怀。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认知错误。因为“赛先生”的想法和“阿先生”的观念是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通融、互相帮助的。
作为韦罗基奥画徒的达•芬奇最早成名并不是因为画了一幅什么精彩的绘画作品,而是帮他的老师设计了一套起重设备,将圣母百花大教堂上一吨重的金色大圆顶成功安装了上去
让我们先回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欧洲经历了几百年漫长的黑暗中世纪,艺术与科学都止步不前。文艺复兴的到来首先从艺术人文方面去解放人的思想。艺术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随之也带动了新科学运动的发展,这才使得西方社会重新恢复了本该有的生机。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艺术人文和科学应用的巨匠,他们充分施展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将科学与艺术充分结合了起来。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莱昂纳多•达•芬奇。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作为韦罗基奥画徒的达•芬奇最早成名并不是因为画了一幅什么精彩的绘画作品,而是帮他的老师设计了一套起重设备,将圣母百花大教堂上一吨重的金色大圆顶成功安装了上去!时至今日,我们去佛罗伦萨游览时依然可以看到那个金光灿灿的美丽的百花圆顶。
所以达•芬奇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他对绘画、雕塑等各类艺术无不擅长,并且对各种科学知识也不无研究,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足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这在他写给米兰大公斯福尔扎的信中也有所证明,他在信中列举了32项自己的技能,其中包括军事发明、建筑学、流体力学、医学等等。而在每一学科中,他都达到了当时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
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科学天才伽利略也很好地诠释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伽利略出生在于艺术世家,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同时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绘画训练让他对光影捕捉非常敏锐,有助他在观察月球时,发现“地球反照”的现象,有力地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正是这一代的“跨界”才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文艺复兴。
绘画训练让伽利略对光影捕捉非常敏锐,有助他在观察月球时,发现“地球反照”的现象,有力地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阿先生”其实总是在向“赛先生”发起挑战,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赛先生”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体现美的艺术。
将艺术与科学结合得如此完美的时代并不只有文艺复兴时期,我们此时身处的时代也是一样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大奖的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但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人文艺术也十分热爱。他积极倡导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从1987年起,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以及自己的著作里说到艺术的修养带给他科学上的灵感,他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李政道: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阿先生”其实总是在向“赛先生”发起挑战,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赛先生”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体现美的艺术。当然,“赛先生”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阿先生”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建成,更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同时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
“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福楼拜
在艺术与时尚之都巴黎,这种相互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建成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巴黎的地标、法国艺术与文化的象征。当初它的修建本是为了服务于代表文化科学最高水平的世界博览会,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为了让它的线条更加完美、结构更加漂亮,科学技术不断地提供更先进的材料,挑战更高难度的施工工艺。正是“阿先生”和“赛先生”两者的相互促进,才使得埃菲尔铁塔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面貌——从此,一座具有新的艺术风格、新的造型设计、新的材料与工艺的埃菲尔铁塔展现在世人面前。
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建成,更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同时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蓬皮杜艺术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有色金属的质感与明艳的色块组成的外观特别引人注目,既有科技感又十分有艺术的气息。蓬皮杜文化中心可供各国、各年龄的各种人使用,人们可以在这里研究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等,是一个将艺术与科学融为一体的伟大杰作。
其实说了这么多,早在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先生就已经很准确地诠释过“阿先生”与“赛先生”之间的关系了。福楼拜曾有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