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温柔的父亲,最美

2016-05-16 21:58王永洪
出版广角 2016年5期
关键词:泽泽父爱

【摘要】《我亲爱的甜橙树》成长三部曲从一个男孩的角度,展现了男孩对父爱的渴望和父爱在男孩成长中的作用,而男孩泽泽的独特经历又跨越了贫穷家庭和富裕家庭,相信对当下的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有所启发。也希望有更多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儿童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能进一步分析、阐释隐藏在男孩泽泽身上的成长密码。

【关键词】《我亲爱的甜橙树》;儿童心理学;父爱;泽泽

【作者单位】王永洪,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6月,巴西著名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的代表作《我亲爱的甜橙树》中文版上市,当时我的孩子也是五岁,正是与书中小主人公泽泽相同的年龄。事实上,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我就时不时地把自己与书中的两位父亲——一个是泽泽的亲生父亲,一个是泽泽心目中的父亲(老葡)做着对照,反思自己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有误解孩子的行为,是不是有粗暴的行为,是不是有伤害孩子心理的行为……泽泽亲生父亲的粗暴行为似乎在告诉我,不能这样对待孩子;老葡的耐心与温柔则成为我的榜样。《我亲爱的甜橙树》上市后,迅速登上了当当网的新书排行榜前三位,当年即获得中国首届“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奖,《中国教育报》评选的“影响教师的100种书”奖、“2010年度优秀引进版图书” 奖等。“没有温柔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作者在全书结尾的一句感叹,影响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不少家长在博客、微博发出了“做孩子一辈子的甜橙树”的呼吁。

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是巴西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的一生命运坎坷,有十一个兄弟姐妹,从小在伯伯家长大,当过渔夫、教师、模特、舞蹈演员、侍应生、电影电视及话剧演员,曾到欧洲和巴西各地旅行。他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景许多都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我亲爱的甜橙树》系列作品中的主人公“泽泽”其实有着很多作家自身的影子,比如小时候家里贫穷,遭受家暴,被富有的人家领养……但作品内容和主题又超越了作家个人经历的局限,有了普适性。书中作者的“创作谈”更让我记忆深刻,“写作是我找到的用以展现我的生活经历、传递我的喜怒哀乐和一种久被遗忘的感情——温柔的方式。没有温柔的生活毫无意义。”

一种久被遗忘的感情——温柔。没有温柔的生活毫无意义。作者的这些感叹让我深思,也让我反省。近些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为父母,市场上的家教类图书也是风生水起,但其中大多是“育儿100招”之类的技术指导类图书,或者是一些父母讲述育儿经历的“成功学”,还有不少甚至宣扬“科学地打孩子”。作为一个信奉且传承了上千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观念的国家,“温柔”实在是非常稀缺的,许多家长从没有品尝过“温柔”的滋味,自然也很难让自己的孩子体验到“温柔”之情。每每从新闻中看到某地家长打伤甚至打死孩子,或是某地老师体罚学生的消息,我的心情总是非常沉重。《我亲爱的甜橙树》中那些感人的情节以及作家的创作谈,让我的心里似乎有了一种亮光,我意识到应该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家长、更多的老师,让大人们多多地感受一个孩子的真实心理,让“温柔”之情在我们的家庭、学校中更多、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然而,在一个缺乏“温柔”基础的国家推广“温柔”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尝试着从三个方向进行推广。其一,《我亲爱的甜橙树》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我首先与儿童文学专家联系,得到了王泉根、汤锐、梅子涵、周晓波、朱自强等老师的支持,他们的书评和推荐对图书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比如,周晓波老师的书评《温柔比惩罚更能感化顽童的心》一文发在《中国教育报》上,影响了很多老师。其二,《我亲爱的甜橙树》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使我想到了中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重镇——北京师范大学。经过多次的交流,北师大的向蓓莉老师撰写了《温柔需要经济条件》一文,使《我亲爱的甜橙树》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具有了更深、更广的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其三,《我亲爱的甜橙树》中以五岁男孩泽泽的内心独白为主,显然这是一本很适合“亲子共读”的文本。我们与亲子网站、儿童阅读推广人等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使该书在亲子阅读的读者群中有了更大的影响。此外,《我亲爱的甜橙树》这本书在韩国有着广泛而深入影响,在韩剧《小妇人》中这本书曾成为剧中的经典桥段。事实上,许多韩剧迷也因此喜欢上了《我亲爱的甜橙树》这本书。为此,我曾专门选出了剧中的经典片段,配合图书进行宣传。

此外,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为了更好地宣传“温柔”的家庭教育理念,《我亲爱的甜橙树》文字版出版后,我们又从韩国引进了《我亲爱的甜橙树》的漫画版。这是韩国画家韩孝英根据原著改编的作品,内容上保持了完整的故事情节,构图上夸张幽默,有很强的韩国画风,对原著的精神表现得很充分。浅易的文字和夸张幽默的画风吸引了识字不多的低幼及低年级读者,填补了纯文字版图书的不足。

2013年,我们又引进了《我亲爱的甜橙树》成长三部曲的后两部《让我们温暖太阳》和《疯狂少年》,至此,《我亲爱的甜橙树》成长三部曲中文版出齐。在第二部《让我们温暖太阳》中,十一岁的泽泽已经被富有的医生父亲领养,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富裕的家庭没有带给他渴望的“温柔”,严厉的父亲和每天催促泽泽练钢琴的母亲,使泽泽幻想出了一只住在心里的蛤蟆亚当,和一个他理想中的父亲——银幕上的演员莫里斯。蛤蟆亚当陪着他经历各种冒险活动,比甜橙树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这也正体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心理。而莫里斯则比老葡更进了一步,成为泽泽“想曹操,曹操就会到”的经典形象。他所有的内心渴望,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委屈,都可以第一时间找他诉说。“我想有一个走进我的房间对我说晚安的爸爸,一个用手抚摸我的头的爸爸。”“我坐到沙发的扶手上,他把我搂在怀里,让我的脸靠在他的头上。这都是我希望一个父亲对我做的。”如果说《我亲爱的甜橙树》讲述的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因偶然的机会从老葡那里懂得了久被遗忘的感情——“温柔”,那么,在《让我们温暖太阳》中,则讲述的是一个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在懂得温柔之后,如何渴求并积极地去寻找温柔的故事。在当前正在富裕起来的中国家庭中,《让我们温暖太阳》所讲述的故事,更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

在《我亲爱的甜橙树》三部曲最后一部《疯狂少年》中,正处在青春期的泽泽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问题:在学业上与父亲的矛盾:他喜欢上了地理学,而这与父亲让他学医的要求相差太远;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也不被他所处的家庭阶层所认可……然而,为了祈祷父亲的手术成功,不愿意上教堂的他偷偷地来到圣像面前,发誓只要父亲的手术成功,他可以放弃自己最喜欢的游泳运动,甚至可以不爱那个女孩……作者在《疯狂少年》的扉页写道:一滴温柔足以拯救他的少年时代。一个少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他的犹豫与彷徨,他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向往……都需要一位父亲温柔的鼓励与支持。在书的结尾,作者说:“他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但看到儿子终有一天走向这个世界时,他却感到害怕。”这是一位传统的父亲,他爱儿子,却吝于表达。他给了儿子一张200元的支票,但在儿子的心里留下的却是另一句滚烫的话:地理是流浪汉的学科!

《我亲爱的甜橙树》成长三部曲,从5岁的泽泽,到11岁的泽泽,再到20岁的泽泽,一个男孩在成长中对温柔父爱的渴望与理解,一一在我们面前呈现。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人在家庭教育中对“父亲角色”的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许多人正在倡导“父亲影响力”。这对一个有着“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家庭观念的国家来说是很大的突破,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难题。比如在这个急剧发展的时代,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被拉大,有的城市已经进入发达国家水平,而有的地方还处在前工业时代。父亲们的工作似乎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有许多农民工,为了基本的生存,往往一年到头见不到自己的孩子……《我亲爱的甜橙树》成长三部曲从一个男孩的角度,展现了男孩对父爱的渴望和父爱在男孩成长中的作用,泽泽的独特经历跨越了贫穷的家庭和富裕的家庭,相信对当下的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有所启发。也希望有更多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儿童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能进一步分析、阐释隐藏在男孩泽泽身上的成长密码。

猜你喜欢
泽泽父爱
我亲爱的甜橙树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俄狄浦斯情结在儿童电影中的银幕投射
——以《我亲爱的甜橙树》为例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父爱如山
浅谈幼儿园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
孩子的人际关系
谦卑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