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莹
摘 要: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格局下,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承载的社会功能偶有失调现象出现,影响了受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功能“失调”的症状,并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未来走向做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社会功能;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4-0039-0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技术上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综艺娱乐节目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获得了受众的大力支持与认同,开启了全新的“全民娱乐”时代。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也清晰地体现出来,在为受众提供了娱乐、文化、导向等社会服务功能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功能失调的现象,这些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冲击与考验,对当前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分析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并从客观的角度展望我国综艺娱乐节目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社会功能的切入点对综艺娱乐节目进行全面的阐释,给予其发展以适当的启示与积极的引导,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社会功能的体现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娱乐功能
电视的出现与发展,让娱乐拥有了更加有效快捷的载体,目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种类多样,功能俱全,同时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娱乐。尼尔·波兹曼认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1]”电视的受众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们对电视最大的需求就是提供娱乐,所以电视娱乐功能的凸显,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回归大众。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趋紧张。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现状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可以缓解人们内心紧张的情绪,观众观看节目后得以心灵与精神上的放松。从节目内容制作上来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越来越重视情节性、故事性,观众越来越被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所吸引,悬念的设置是能够吸引观众持续观看的重要元素。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得到了众多的观众喜爱。从节目收看终端的多重选择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收看条件。各大视频网站不惜重金买断优秀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网络上重播,具有惊人的点击率。借用互联网播出电视节目,不仅拓展了受众群体的范围,受众随时在观看节目之后可以发表评论,更好地体现了互联网的互动性,这是电视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受众可以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与放松,全媒体的运作模式提升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娱乐功能,将其娱乐传播效果最大化。
(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文化传播功能
我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累积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不仅能丰富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文化内涵,把握节目发展方向的同时向观众传播了文化知识。益智类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本质特点就是其广泛的知识性,观众通过参赛者的挑战与答题,补充了自己的知识含量,同时通过与参赛者的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渴望充实自己,有些网站上也提供了《一站到底》等其他益智节目的题库,供大众学习。而且节目通过各式各样的创新形式,将本来死板严肃的文化传播过程,转变成一种灵活轻松的传播氛围,这种学习与接受的过程往往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丢弃也不能忘记的,大型礼仪公德谈话类节目《天天向上》,它打破了以往谈话脱口秀节目的固定模式,灵活地运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的礼仪文化和公德知识。近两年陆续上档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节目带起了汉字热、成语热等综艺潮流。节目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华夏文明为宗旨,目的是为了唤醒国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学习。
(三)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服务功能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服务功能的范围是很广泛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的服务功能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科学发展规律,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强化广播电视的功能,提高服务质量”[2]。
2016年1月东方卫视播出的全新的社交服务类娱乐节目《四大名助》,由孟非主持,和另外三位主持一起在嬉笑怒骂中为普通人解决各种烦恼的问题。节目定位为“为全国人民排忧解难”,每期节目有三位普通人诉说自己的烦恼,现场观众通过嘉宾和主持人的互动中了解其烦恼,最终现场200位观众投票判定苦恼是否成立。节目主旨虽然是以普通人的苦恼为主要内容,但是在轻松搞笑的环境中进行,拒绝严肃和“鸡汤”,为综艺娱乐节目的形态重新定义,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做到“服务”。
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社会功能的“失调”
(一)跟风现象严重,传承文化功能缺失
当娱乐节目在中国电视媒体中初露头角的时候,各大电视台为了争抢受众的注意力,都跟风模仿,每当一种新型节目的出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之后,观众就会发现,无论换到哪个频道都可以看到同样类型的节目。再新奇的创意在被这样一遍遍的重复过后,也不会再复当初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种“千台一面”的局面会快速耗尽观众的收视热情,产生审美疲劳。从游戏类节目、益智类节目到选秀等真人秀节目,都没能逃出被“克隆”的命运。这种一哄而上的红火背后是电视媒体丧失其社会功能与责任的隐忧,廉价的复制品只会成为观众享乐的麻醉剂,不仅会让观众审美疲劳,让娱乐成为弱智化的鸡肋,还会让电视媒体失去传播信息、弘扬中国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
(二)节目内容过于商业化,服务引导功能偏离
在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道路上,电视工作者们经过多年经验的累积研究出了一个规律:收视率决定了节目的未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最大化利益的追逐使大众的通俗娱乐趣味决定了文化市场消费品趣味的走向。[3]”其最直接的表现在于:电视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观众最直接也就是感官刺激的低层次需求,推出了许多过于商业化、低俗化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这些节目为了比拼“收视率”不惜扭曲了正确的价值观,对节目的社会效果不管不顾。正如杨滨先生所提到的:“目前的所谓电视文艺娱乐节目,己经是艺术之树上的一个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在婚恋节目里,女嘉宾“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言论,有悖于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这种错误、扭曲的道德倾向会严重地影响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观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未来走向
(一)树立品牌意识
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有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这些节目的文化毕竟不是顺应我国国情衍生出的,其内容和形式自然与我国本土文化存在差异,或有着我国本土文化难以接受的部分,因此需要对节目进行适当的创新、调整和改变,使其内涵与形式可以适应我国国情与文化习惯,从而为我国电视观众所喜爱、接受,这就是提倡综艺娱乐节目“本土化”的意义所在。节目品牌的打造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如果盲目地追随外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形式,就算节目收视率一时高涨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美景。无论从国外引进还是本土克隆,这种“拿来主义”只能复制出一档档没有生命、没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不具有任何艺术价值。只有在国外的思维定势上做出突破,从形式模仿的基础上对节目注入灵魂、带上专属于自己的品牌标签,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同质化”的牢笼,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是需要耐心等待的,虽然创新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漫长等待的结果,终究会是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高水准、高收视的逆袭崛起。
(二)提高文化品位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记,五千年来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和、善、美始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支柱。所以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应该充分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创办以仁义、节俭、和谐为思想主题的电视栏目,这对提高公民道德修养、促进全民族团结一心、维护国家和谐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就其节目形式而言,理应具有娱乐的本质作用,但娱乐并不代表着文化的缺席,也并不等同于趣味的低俗,而是要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从而做到寓教于乐,使受众的道德修养得到深化和升华。同时电视工作者们应该肩负媒介责任,注重人文关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培养观众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也要及时地纠正非健康伦理道德所传播的不良影响,使电视媒体真正地成为受众趋利避害的雷达与导航。
四、结 语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其展现出的娱乐功能成为了受众调节生活的良药,在娱乐的同时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也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从而积极地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塑造正确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彰显其平民化、人性化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将更多的知识与文化元素融入节目内容中,使观众从心理和精神上能够同时得到愉悦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胡智峰,张国涛.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3] 张爱凤.“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J].前沿,2009(3).
[4] 刘奕杉.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的社会功能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3).
[5] 朱向欣.泛娱乐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责任意识[J].当代电视,2015(7).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