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贫困金的学生何以成了玩偶?

2016-05-16 09:24胡印斌
蓝盾 2016年4期
关键词:补助金学生家长玩偶

胡印斌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健康、健全的心性,在于养成固穷的君子,而不是传导恶行、颓坏良知,乃至在将学生物化的同时,榨取摆弄玩偶的租金。

据媒体报道,1月15日,湖北孝感市大悟县金山中学安排100多名学生填写了贫困生补助金申请表,并配合老师要求手举一沓百元大钞,面露笑容地拍了照片,签完字后,却一分钱没能领回去。校方称,没发钱是考虑到怕学生弄丢了。另据学生家长反映,此前几年他们也填过类似表格,同样也没有见到钱。

这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两天的另一桩校园事件。话说安徽宿州宋庙小学30名贫困生收到了企业捐助的爱心款,每人1200元。但钱还没拿到手,学校就要求受助贫困生每人拿200元请领导吃饭。

这两件事在做法上略有差别,但本质都差不多,那就是,事件中的学生都没有任何清晰的面容,无论有没有笑容、填没填表格,他们都是缺乏人格的玩偶。

很多时候,在中国最基层的教育机构,扶贫助困往往被异化,甚至演变成一个怪异的秀场,什么样的滑稽戏都可能上演。而原本作为救助主体的学生们,恰恰却面目模糊,除了不停地挥舞鲜花、拍巴掌,或者签字,摆出感恩的笑容之外,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有所谓的主体性人格。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而尤其悲哀的是,在校方一手遮天的覆盖、掩饰之下,此类事情也每每被化解、被认账、被忍气吞声,毕竟,孩子还在学校,还需要继续求学。这一次,若不是有学生回家跟父母发了些牢骚,甚至流露出“好烦学校”的负面情绪,这才引起家长的其他担心,没准儿又像以往一样沉入黑暗的深渊了。

学校为什么会如此明目张胆地摆弄学生,甚至不惜歪曲政府帮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善意?这其中,学生及其家长的隐忍是一个原因,一般而言,当下的学生家长,不要说参与学校公共事务,就连基本的知情权也得不到保障,只是不停地被交钱,且连交的都是什么钱也搞不清。表面上看,义务教育没有学费了,其他费用却比过去更多,这些都是扯不清的糊涂账。

此外,监督机制的缺失,也助长了基层教育机构的乱作为。以贫困生补助金而言,学校有没有按照政府文件的规定,“分学期一次性足额发放”,只要简单地抽查就可以了然;退一步讲,既然是省级政府层面的惠民政策,也完全可以做好相应的宣传,向社会公开,以接受公众监督。如果只是悄悄地发放,遮遮掩掩,神神秘秘,难免会被各级机构层层拦截。

还有,基层学校敢于向过手的任何钱物伸手,吃相之难看、贪婪,已经到了毫不避讳的境地,也与当下教育领域执事者信仰缺失有关。教育历来是泽被后世的高尚事业,当事者理应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学问道德,而不应该同于流俗,甚至以社会上的贪官恶行以为自我宽慰的借口。其言其行,不仅要自我约束,更要足以成为学生的示范。若总是在瞒和骗中打转转,不仅害己,更兼误人。

夫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健康、健全的心性,在于养成固穷的君子,而不是传导恶行、颓坏良知,乃至在将学生物化的同时,榨取摆弄玩偶的租金。

(摘自《民生周刊》)

猜你喜欢
补助金学生家长玩偶
日本发现3000余起新冠补贴诈骗
多次发生工伤的如何计发补助金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印度政府未向胶农发放补助金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