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微
丽丽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工作了十五年,每次见面,她都会感叹:“薪水没涨,事情越来越多,上班就停不下来。性价比越来越差,实在没劲。”不过,感叹归感叹,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周期里,她也没有更好的去处,只能选择继续呆着。
经济形势不好、银行利润率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几乎是银行业员工对过去一年最普遍的看法。多方面数据也印证了他们的抱怨。
“中国的银行家们充分意识到,银行业的好日子已然过去,银行业的拐点出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说。
银行利润增速的下滑和不良资产率的上升,向来是显示银行业进入隆冬的两大信号,银行业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利润增速放缓
银监会日前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商业银行全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升至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较2015年三季度末上升0.08个百分点,该数据已连续第十个季度环比上升。
根据已经公布的上市银行业绩快报,浦发、兴业、民生及中信银行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05.98亿元、502.57亿元、461.11亿元、411.58亿元;净利同比增速分别为7.6%、6.62%、3.51%、1.15%,上述股份制银行均陷入个位数的低位增长困境。
各家银行“心酸”的财报数据,成为银行业入冬的直接信号。目前国内经济仍处于疲软状态,资产质量进一步下滑和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盈利能力减弱正弥漫整个银行业。
纵观2015年银行业发展脉络不难看出,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存贷业务盈利能力减弱、经济下行引发的不良贷款提升,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困难因素。互联网金融的侵袭,则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书息而形成的贷款。中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
业内人士预期,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仍未见顶,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银行已经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压缩过剩产能行业贷款,严控高风险行业的新增贷款。针对存量的不良贷款,银行目前也在传统的方式之外探索新的化解方式,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热度正在升温。
行业分布上,不良贷款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反映贸易型加工企业、两高一剩行业的问题严重;地区分布来看,多个省份三季度末的不良率突破2%,浙江、广东、山东三省的不良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导致地区银行业净利润出现大面积负增长。
截至1月24日,从上市银行陆续披露的2015年业绩快报看,民生、浦发、兴业、中信银行营业收入保持双位数的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净利润增长均降至个位数,其中,民生、中信银行净利润在去年四季度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不良率处于继续爆发的上升区间。
不到五年时间,中国银行业就从“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到了净利润增长接近于零。银行赚钱越来越难的同时,不良贷款也在疯狂飙升。继去年6月后,五大行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仍然双双飙升,农行最麻烦,6月到9月三个月时间增加了197亿不良贷款,不良率从6月末的1.83%直接突破2%不良的生死线,远超其余四大行,也是惟一一家不良率攀升至2%以上的上市商业银行。
不过,也有专家称,银行业绩下滑不需要过度解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利润增速趋于平稳甚至下降是正常的。金融业本身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实体经济出现波动,银行也就无法摆脱周期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大型银行,其规模首屈一指,利润增速下滑自然更为明显。”
不良贷款增加
近日,毕马威发布《中国银行业经济下行周期下不良资产处置策略》并指出,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增加已成为行业预期的共识,中国银行业面临加强资产风险管控、减少新增不良资产以及持续清收处置不良资产两大挑战。
1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内的各级银行金融机构高管进行了问卷调查。
巴曙松指出,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银行业陷入了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显著放缓、不良资产连续反弹的逆境。
对于未来三年的经济增长,有82.5%的银行家选择6.5%~7.5%,其中52.4%的银行家认为增长率区间应该为6.5%~7.0%。同时,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衡、产能过剩的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均是银行家最为担忧的问题。
2015年,银行业主要面临着来自于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的信用风险事件。钢铁、水泥、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愈发困难,这些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越来越大。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信用风险。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房地产开发性贷款风险仍然受到较高关注,其行业风险依然不容小觑。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受访银行家认为中国银行业未来三年的营业收入与税后利润的增长将明显下滑。银行家们十分担忧未来的资产质量,约40%的银行家认为其所在银行不良资产率将在1%~3%。
其实,与其说是银行业过冬,不如说是中国产业经济进入了寒冬。而银行业是通过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金融支持来赚钱的,是典型的顺周期行业。从2012年开始,冬意就弥漫温州、鄂尔多斯等地,以及钢贸、煤炭、制造业等行业,顺着“实体空心化”和融资杠杆大小延伸开来。这一年多来,银行业普遍遇到的情况是:好企业不需要银行贷款,坏企业银行不敢贷款。
恰巧与这个经济发展的低速周期一起出现的,是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金融脱媒的步步相逼。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肯定是好事,但对于尚未做好准备的银行业,必然是雪上加霜。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央行在去年的五次降息降准,让2015年坐实了“双降之年”的称号。相比市场更为关注的双降,实际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才会真正触及商业银行生存之道。
去年10月24日,央行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另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这标志着历经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基本完成,也意味着银行一直以来依靠存贷息差“躺着赚钱”的日子宣告结束。
然而,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盈利点依然在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70%~80%,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让商业银行面临极大的挑战。
即便各家银行都爱把代表着改革转型方向的中间业务吹得花好桃好,但这块业务占比终究只是小头:2015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所谓的“.陕速上升”后,仍仅为26.8%。换句话说,利息收入占比超过七成,传统的存贷,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存款方面,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围剿,已让传统银行“存款搬家”且负债端资金成本日益趋升。传统资产负债结构中的利差收窄,已是不可逆转。
曾刚预计,未来短期内息差浮动不大,会在比较低的水平维持,银行传统的利润增长空间仍将呈收缩状态。因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是摆在各大银行面前的一大课题。
在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探求中,“拓展非息差收入”是业内人士普遍提出的一个建议。曾刚表示,不少银行已尝试性地推出新兴业务,比如申请拿私募基金牌照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银行业正在极力谋求转型,比如拓展境外业务、发展国际市场,以及其他非存贷利差业务。
由此看来,银行正试着脱离仅凭“吃息差”实现利润增长。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消除了息差这一利润增长点的利率市场化,并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利率市场化其实已经有20年的历史,但整体推进速度并不快,因此银行层面有足够时间去消化这些负面冲击。
如果说息差收窄和坏账飙升促使银行业转型并对资产质量进行调整,那么,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则促使身为传统金融老大的银行不得不加入新生的互联网。
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例如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的线上贷款以及高收益理财产品等,蚕食着传统银行的市场份额。
银行业开始效仿互联网金融的一些做法,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网银转账免费”的举措。
从政策上来看,对于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层释放出积极信号。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公开表示,应该按照双向准入原则,允许银行设立或者参与互联网金融子公司,从事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甚至电子商务等业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的根基牢固,互联网金融还不足以撼动其地位。曾刚表示,互联网金融更多地改变了客户的行为模式,并没有直接从银行手里抢走多少市场。
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情况来看,P2P等银行以外的金融借贷行为,并没有令银行业遭遇致命冲击,只是加速了银行业业务转型以及提升了风控能力。因此,对于银行业来讲,首先要保持现有的专业、信誉和资源层面的优势;其次就是在互联网金融方面,银行业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争取成为合作伙伴,而非竞争淘汰关系。
银行业如何过冬?
冬天既至,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现实与预期均是悲观,存量资产何时恢复正常盈利和造血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冬日的终结。中国民生银行能源金融事业部黄鸿星分析说,在过往十年中国经济强势增长的刺激下,银行业信贷投放大多布局顺周期行业资产,借力助力、扶摇而上,资产质量借助蓬勃发展的实体行业表现优异,但在经济发展遭遇寒冬的冲击下,这些原本资产质量最佳、创利能力最强的行业,正在成为风险最大的问题资产,且庞大的资产体量使得风险化解极为困难。典型的如2005年后的“黑金”行情促使银行大举进入煤炭行业,资产质量一直到2013年下半年始终极佳,可如今陕北、山西、内蒙古、新疆曾经的民营煤炭“巨头”因煤价跳楼式暴跌,陷入整体违约,致使多家银行资产质量急剧恶化,面对着巨额损失。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如何过冬呢?黄鸿星认为,强周期性行业就像撑满了帆的船,顺风走得快,逆风阻力大,此时降帆不是最佳选择(甚至很危险),减轻自重、增强动力才是最好主意。
杨再平指出,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发展环境,银行经营者要从简单倒卖资金的钱商,转型为亲近实体经济的银行家;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有效金融需求,进而满足各种跨时空交易需求;要善于凭借银行信用及银行优势资源实施方案,使解决方案成为现实;要基于市场细分找准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做特做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恰到好处地把握并支持客户发展与管控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
早在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樊志刚就提醒说,银行业即将进入冬天。他认为,从今天的情况看银行业已经面临着冬天,或者已经进入冬天。银行业由过去每年净利润平均增加30%以上,短短几年,一下降到了1%、2%的增长速度,2016年全行业很可能是零增长,很多银行甚至要面临净利润负增长的境况。
走过冬天须过“三关”
银行业要想迎来春天,还需要解决很多难题,樊志刚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过“三关”:第一关就是质量关,第二关是转型关,第三关是创新关。这三关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樊志刚表示,质量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则有着非常多的原因,客观的原因包括周期性、结构性以及体制机制等等方面。这些客观原因导致整个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再加上银行自身在管理模式等方面所出现的不适应,使得当前不良贷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转型也是银行所面临的一个老问题,樊志刚称,要通过转型实现空间布局的国际化、业务经营的综合化和运营基础的信息化。
创新的问题非常多,比如说制度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产品的创新等等,所有这些创新对于银行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樊志刚表示,对于大银行、国有银行,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着手进行创新,一个是互联网金融,另一个是人力资源体制。可以说,这两方面是目前制约国有银行发展最大的两个因素。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出于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大中型银行不可能像小型金融机构一样一单一单对接小客户,他们总是试图找到一种批发模式,消化大笔贷款额度而产生收益。但是,传统的抵押模式遇到了资产变现难等问题,传统的担保模式(担保公司担保、企业间互保联保)已被证明在经济下行周期只会扩大风险。新模式虽在诞生中,但仍有局限性,比如,“雷声大”的“大数据”在实践中其实“雨点小”。
银行开始深度介入企业的生产运营去寻找金融业务机会,虽然产业经济入冬,银行的介入并不能改变企业经营状况,但银行被倒逼而开始的精细化经营却是指向未来的。
此外,“轻资产”、“交易型银行”也成为了越来越多银行的战略方向。掌握客户、参与交易、帮助企业进行股权并购、资产证券化,不似过去那样持有资产,少消耗资本也少担风险,已经成为了众多银行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