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应用与改进建议

2016-05-16 03:10:53邓运超缪金涛
海洋气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村社区气象服务

邓运超,缪金涛,李 杰,李 凤,隋 浩

(1. 莱西市气象局,山东 莱西 266622;2. 青岛市气象局,山东 青岛 266003)



莱西市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应用与改进建议

邓运超1,缪金涛2,李 杰1,李 凤1,隋 浩1

(1. 莱西市气象局,山东 莱西 266622;2. 青岛市气象局,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对莱西市中心城区、姜山新城、大沽河城区、青山旅游、田园生态等5个功能板块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当前农村社区气象服务应用技术的种类、结构、功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息、气象信息广播系统、气象信息显示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站、手机客户端、“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7种气象服务应用技术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给出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气象服务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气象信息

引言

气象服务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随着气象事业迅速发展,气象服务的手段、方式更加多样化,对于农村社区这一典型区域,气象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改进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应用情况,就需要了解目前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状况。近年来,很多学者以及气象部门为了解气象服务需求状况,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调查研究。濮梅娟等在江苏采用社会公众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1]。王新生等在安徽进行了一次气象服务效益问卷调查,分析了接受调查的公众分布情况及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2]。还有专家对城市社区气象服务作了探索。马菊、石涛等设计了城市社区气象服务平台,规范了城市社区气象服务工作[3]。王晓芸对气象预警在城市社区中的传播进行了探讨,为有效解决在社区气象预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对策和建议[4]。但是,目前对于农村社区这一新型社区的气象服务技术研究相对较少。为全面了解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情况,改进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2014年8月莱西市气象局针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气象服务需求进行了一次调研。最终目的是分析目前气象服务技术应用与气象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到气象信息传递至农村社区、农民最后一公里的方法和路径。

1 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1.1 调查方法

为了获取莱西市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情况,设计了“农村社区气象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以气象为农服务需求为依托,突出中心城区、姜山新城、大沽河城区、青山旅游、田园生态等5个功能板块。每个板块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新型农村社区,采取与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就气象服务需求分类研讨、发放分类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调查。每个农村社区发放调查问卷60份,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

1.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2个问题,涉及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对相关气象灾害知识了解程度、天气对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气象灾害防御存在的不足和建议等5个方面的内容。

这12个问题具体是:年龄,平时通过哪些途径了解防御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对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具体含义的了解程度,本地的常见气象灾害了解程度,天气对农业和农村影响程度,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影响有哪些,哪些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比较大,天气预报的可信度有多大,希望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对农村社区来说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方面应该在哪方面重点加强,当前莱西市农村社区在防御气象灾害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一个农村社区如何防御气象灾害的发生等。

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反映出了农村社区居民气象灾害相关知识需要继续充实,并认为天气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大;他们大多数人相信和需要天气预报,但是希望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提高准确率、增加发布途径和渠道以及天气预报预警用语不要太专业,要让居民听得懂。

大多数被调查的农村社区居民不仅务农还要到工厂打工,平时接触到的主要媒介以电视、手机、广播、报纸为主,其他渠道接触较少,所以气象部门要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多下功夫。农村社区居民对气象灾害防御方面也提出了需求建议。

1.3.1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调查对象为在每个社区随机选取的社区居民,各阶段居民年龄结构分布如图1所示。

通过年龄层次分析,被调查居民主要年龄段在26-35岁和36-45岁,分别占33.3%和29.2%,合计比例超过60%。26~45岁这个年龄段的居民正值壮年,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可以认为这次调查的对象可以代表农村社区居民主要状况。

图1 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1.3.2 相关气象灾害知识了解程度

被调查者平时了解防御气象灾害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比例为95.8%。对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具体含义的了解程度较好,比较了解和一般知道的人比例共占75.0%。本地的常见气象灾害了解程度不是太好,只有29.2%的被调查者知道,62.5%的人知道一点。

1.3.3 天气对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被调查者认为天气对农业和农村影响较重和严重的分别占54.2%和29.2%。认为日常生活中气象灾害对上班、上学等出行的影响是主要的,所占比例为87.5%。认为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暴雨和旱灾,所占比例均为79.2%,其他影响较大的还有洪涝、台风、冰雹和低温冻害,所占比例分别为75%,66.7%,54.2%,45.8%。

1.3.4 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从调查结果看,83.3%的被调查者相信天气预报,但认为需要继续完善。在气象服务需要重点加强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提高预报准确率、增加发布途径和渠道、专业术语表达要通俗易懂,所占比例分别为87.5%,68.7%,64.7%。问卷中希望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渠道共设计了10个选项并为多选,分别是: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手机短信、各大门户网站、专业天气网站、QQ等聊天工具弹出信息、手机软件、电子显示屏、社区广播喇叭。图2是被调查者希望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渠道,从中可以看出希望通过看电视收看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被调查者最多,比例占87.5%;其次有接近80%的人希望通过手机短信接收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听广播和看报纸所占比例也较高。

图2 希望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渠道

1.3.5 气象灾害防御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认为当前莱西市农村社区防御气象灾害方面在灾情监测、采集、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与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方面存在不足的被调查者最多,分别占33.3%和20.8%。66.7%的被调查者认为一个农村社区应该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居民对灾害的认识来防御气象灾害的发生,有58.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改善基础设施。

图3 莱西市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结构图

2 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莱西市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主要有: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息、气象信息广播系统、气象信息显示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站、手机客户端、“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7种,如图3所示。这7种技术有机结合,保证了农村社区居民及时接收各种气象服务信息。

2.1 电视天气预报

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发布采用与电视台合作的方式。气象局负责制作预报结论,电视台负责电视画面制作和播出。

具体流程是:每天下午14时会商天气并制作24h,48h及分乡镇天气预报结论,16:00前气象局通过email邮件方式将制作好的文档发送给电视台广告部,广告部在接到预报结论后2h内将预报结论制作成每个乡镇一个画面的电视节目,19:40在莱西电视台播出。电视天气预报播出顺序在《莱西新闻》后,方便农村社区居民在看完本地新闻后收看本地的天气预报。

2.2 手机短信息

手机短信息天气预报发布系统由JXO1代理操作平台和MAS服务器组成,MAS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移动公司业务系统连接,通过移动公司短信群发系统发布手机短信天气预报。

JXO1代理操作平台的主要功能包含:短信单发、短信群发、收件箱、通讯录管理、数据管理等。短信息发送模块除发送短信外,还具有自动获取短信发布状态回执功能,通过平台可以查询发送对象是否已经接收到手机短信;通讯录模块中用户信息可以按照Excel格式存储、导入、导出;数据管理模块可以将通讯录模块中已建好的服务群组上传到该代理服务器。

经升级调试后,该平台可同时发布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手机用户。联通、电信用户可直接加入该平台发布,移动用户通过添加移动“白名单”即可接收天气预报短信。

短信接收人员分为不同的服务群组,包括农村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经理,中小学校长,乡镇气象协管员,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村气象信息员等。在日常气象服务过程中,根据服务需要可选择不同类型服务群组,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每天为农村社区免费发送1200多条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当遇有大风、大雾、积雪、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气象预警,提醒社区居民注意防范。

2.3 气象信息广播系统

气象信息广播系统由气象预警接收机、广播喇叭、数据服务器、WEB操作平台4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TTS文字语音自动转换技术,将“气象信息”的文字内容转换为语音内容,自动激活广播设备,通过广播喇叭以语音的形式播放,直接传达到每个社区居民耳中。

气象信息广播系统核心是气象预警接收机,气象预警接收机由内置无线通讯模块和中央处理控制系统等组成,与安放在气象局的数据服务器通过GPRS方式连接。

气象局值班员和经过授权的社区管理人员通过WEB操作平台可以控制接收机开关机、设置时间、监控接收机运行状态、发布气象信息和查看信息发布反馈状态。通过气象信息广播系统发布的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每日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4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由WEB管理平台、数据服务器、信息显示终端、LCD显示屏4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实时、定时播放音视频、图片、文字等组合形式综合显示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的核心是数据服务器,安装在它上面的采集编辑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自动实时采集自动气象站Z文件并处理成图片;采集卫星云图、雷达图、和WEB管理平台录入的文字信息。信息显示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数据服务器通信,接收、存储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气象信息,输出在显示屏上。

气象局值班员通过WEB管理平台可以远程控制信息显示终端开关机、设置时间、监控运行状态、发布气象信息和截取实时画面。通过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发布的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自动气象站实况、每日天气预报、卫星云图、雷达图、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5 气象信息服务站

莱西市在每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都建有气象信息服务站,与乡镇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平台基于WEB浏览器,气象局值班员、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可以查看当前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气候预测、天气实况、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灾情上报、气象科普、乡镇互动、预警终端管理等,如图4所示。

图4 气象信息服务站平台

气象局值班员还拥有管理权限,负责通过管理后台制作发布各类服务产品。包括每日发布常规的天气预报,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农气监测、农气预报和农气建议。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承担着气象服务信息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将这些服务产品与农业技术服务相结合,为农村社区居民科学耕种、工作、生活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

2.6 手机客户端软件

手机客户端软件基于Android2.2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由天气、气象、预报和设置四个模块组成,将气象知识、预警、预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形象、生动、直接地展示给社区居民。

天气模块中提供降水量、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实时气象要素,空气质量和每日日出日落时间,三日气温变化折线图和24h气温折线图。气象模块提供各种气象产品,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图、灾情上报、农气预报、干旱监测、农气建议、气象预警和生活指数等,可以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预报模块则简单直观地显示未来3天的天气状况、最高最低气温和风向风速。

手机客户端与气象信息服务站部分服务产品相同,获取于一个数据后台,在气象信息服务站看到的农气监测、农气预报和农气建议同时在手机客户端显示。各种实时气象要素由系统直接从气象局自动气象站自动读取,空气质量、每日日出日落时间等则从互联网开放数据获取。

2.7 “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是基于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的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由民生服务系统、创新管理系统、应用开发系统组成。其中,“智慧社区”创新管理系统面向街道、社区人员,包括信息发布、文档管理、门户管理、数据报表、政民沟通、人口管理、综治维稳、安监管理、城市管理、和谐社区管理、视频监控等模块;“智慧社区”应用开发系统面向社区内的第三方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可利用该平台实现技术和数据对接,为社区居民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正是基于“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以上两个系统,单独形成气象模块,其中集合了莱西市各类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社区附近及莱西市自动站观测数据等预报及为农服务产品,文字或图片短信可发至室内终端及社区户外便民电子显示屏,实现了将气象部门制作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预报服务产品通过该平台发布到社区门户网站,并能实时刷新天气状况,进一步完善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将气象灾害防御、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等相关知识在气象模块显示。

3 当前气象服务技术存在的不足

3.1 电视天气预报

看电视是农村社区居民收看天气预报需求最多的方式,但是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没有主持人解说,电视预报画面显得不够形象生动。前两年采用过市代县的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方式,即由青岛市专业气象台代为制作莱西本地的天气预报画面,但是由于青岛的主持人远离莱西当地,只能笼统介绍天气概况,所以解说的也不够切合实际。

3.2 手机短信息

手机短信息是农村社区居民接收天气信息需求排在第二位的方式,社区居民基本上每人都有手机。当前莱西市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的不足是:农村社区中只有种养殖大户、社区管理层、气象信息员能收到手机天气预报信息,所以覆盖面较窄。

3.3 气象信息广播系统

气象信息广播系统是近两年来借助“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立起来的,特点是面向社区居民直接用“大喇叭”广播,气象服务信息传达效率高,是农村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收听方式。但是农村地区电压不稳,使用者经常将其关机,致使目前气象信息广播终端开机率仅70%多,影响了部分居民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3.4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也是借助“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立起来的,特点是LCD彩色显示屏图文声像各种效果都具备,收看起来更加直观。但是受经济条件影响,目前的显示屏数量不足,仅建在乡镇政府和少数农村社区,地点相对固定并且均建在室内。

3.5 气象信息服务站

每个乡镇和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人员都是兼职,履行职责情况不一。有的工作人员不能尽职尽责地将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服务信息传达给农村社区居民,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和气象部门没有捋顺人员的管理考核制度,也没有解决人员的福利待遇。

3.6 手机客户端软件

手机客户端作为一个新型服务手段,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各种服务产品。但是目前客户端程序推广力度不够,普及率低。还有气象部门针对每个乡镇的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力度不够,还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

3.7 “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运用“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政务服务、家庭医疗、智慧家居、家庭支付等功能,为社区居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但目前“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范围不够,现阶段覆盖人群不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和时效不足,融入平台社区政务服务力度不够;气象服务产品“个性化定制”理念尚未形成,利用该平台市场化研究开发气象产品不够。

4 农村社区气象服务技术改进建议

(1)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利用农村电视普及率提高以及根据农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时间和次数,调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尤其是农忙季节要满足农民收工后看天气预报的需要。

(2)加强与通信运营商合作。针对农村居民手机短信天气预报接收率不高的特点,开展县级天气短信全网发布和订制服务,及时将每日天气预报和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社区居民、干部和种养大户。争取将气象短信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让居民免费接收。

(3)改进预警广播系统管理和建设。建立使用率考核制度,只要年开机率达到合格的农村社区,给与一定的奖励;或者建设以太阳能与220V市电相结合的方式为电源,独立的预警广播终端,使“大喇叭”24小时不间断待机,消除使用者的干预,提高使用率。

(4)加大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建设力度。每个农村社区至少建设一块室外气象信息显示屏,最好建设在社区人员相对密集的广场、主干道等场所,以方便每个农村社区居民观看。除了气象信息以外,还可以在显示屏发布其它对农业农村有用的信息,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在防灾减灾和气象信息发布上的作用。

(5)健全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每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设立1名专职气象信息服务人员。加大乡镇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使这部分人员主动承担传播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与农经信息、气象灾情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

(6)加强客户端程序维护和推广力度。利用本地电视、报刊、网站、手机短信、社区公示栏等方式大力推广手机客户端软件。加强对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教会居民安装、使用手机客户端软件。气象部门加强客户端后台维护,及时上传和丰富农村社区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

(7)使“智慧社区”在气象服务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政务服务”板块,使气象信息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纳入社区的政务服务功能,完善智慧社区创新管理体系;加强气象服务产品个性化研发和定制的理念推广,丰富市场产品,优化市场服务,创新公共气象服务。

5 结语

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对气象服务方式和产品多样化和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气象信息在农村发布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气象预警广播系统、气象信息显示系统、手机客户端等服务方式利用网络传输,实现了远距离信息传送,很好地满足了气象信息发布需求,可为农村基层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气象信息服务站、“智慧社区”平台作为农村社区基层气象服务方式的一种补充,目的是解决气象信息上传下达的问题。充分解决好现阶段各种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应用好、维护好这些气象服务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 濮梅娟,解令运,刘立忠,等. 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学,1997,17(2):196-203.

[2] 王新生,陆大春,汪腊宝,等. 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 气象科技,2007,35 (6):853-857.

[3] 马菊,石涛,张丽,等. 芜湖市社区气象服务业务平台研发[J]. 电子测试,2014,(1):85-87.

[4] 王晓芸. 浅谈气象预警进社区[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40-42.

作者简介:邓运超(1984—),男,汉族,河北肃宁人,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服务和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6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82(2016)01–0049–06

猜你喜欢
农村社区气象服务
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及改进途径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唐山市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道真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旋翼无人机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浅析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2016年34期)2016-11-24 13:29:34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