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勋扶贫记

2016-05-16 12:33陈曦
中国扶贫 2016年9期
关键词:山药

陈曦

陈集传奇

自古以来,但凡有神话故事诞生之处,都是人杰地灵、经济繁荣的风水宝地,鲁西南陈集镇便是如此。

陈集镇位于山东省定陶县北部,地势平坦,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洪流中,陈集犹如一朵绽放的奇葩,在鲁西南经济发展中熠熠发光。

张九勋是当地知名的农民企业家,在经历大浪淘沙的岁月拍打后,他抖落一身春华,磨砺了厚实丰满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有着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吐春报晖的刚毅性格和人格魄力。当地的老百姓对记者说:“陈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仰仗党的富民政策和张总这个人。现在咱们不仅吃穿不愁,还是拿着工资的市民;不仅收入翻番增长,而且不用像以前那样为几亩土地操劳,真的是奔向小康了。”

沿着历史的脉络漫溯至今,自有“陈集”二字,便有了诸多洋溢着的妙曼,抒写着灵动的美丽传奇。

陈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经商,携西施扁舟五湖,辗转定居在这风景秀美,景色宜人的陶丘(今定陶因之而得名)。因西施有"食薯蓣,美形体"之好,定居后,常思家乡苎萝蓣(山药)之美味,时不思食,日见消瘦。商祖范蠡密派下人到西施家乡,购来了十数担“苎萝蓣”。

自此,在陶丘北40里今陈集镇便开始了“苎萝蓣”的训植历程。

千百年来,陈集山药留下了一串灿烂的山药历史和文化,人们口耳相传至今……

西施用苎萝蓣为范蠡调理身体,效果颇佳,范蠡为之感动,一掷千金资助定陶农民,大力发展苎萝蓣的种植。为感谢、纪念西施、范蠡资助之恩,当地人立志世代植蓣,并把苎萝蓣改名为“西施种子”“西伯种子”(范蠡字少伯)。

时至明朝,陈集“西施种子”的药用价值、保健作用已广为人知。其滋阴补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药性,已被当时的名医、郎中所应用。

2016年4月6日,记者驱车行至张九勋创办的山东天久实业集团陈集山药合作社大门前,只见那里排满了卖山药的车辆,群众感激地说:张九勋是个大善人,好人好报,他的企业和他将会长命百岁。

善人善举

张九勋对记者说:“我是个农民企业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农民的本色。虽然住进了洋楼,坐上了轿车,资产数亿元,但我仍然深深爱着生我、养我的村庄,挂念着伴我成长的乡邻,我的心永远属于家乡的黄土地”。

张九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国家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百年“中国梦”号角的鼓舞下,他把扶贫工作列入了公司的年度计划,成立了以他为首的扶贫工作领导组,主动担负起3个自然村,90个贫困户,385名贫困人员的帮扶任务。他经常带上扶贫组成员亲自到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把贫困户分类建档,根据每家的不同情况,有劳动能力的全部安排到公司上班,无劳动能力的分门别类,该给钱的给钱,该送物的送物,分别制定出具体帮扶计划。

张九勋所在村张朝亮夫妇患有智障,家境贫寒,张九勋主动登门拜访,出资6000元钱为其买回30只青山羊,助其发展养殖业,随着青山羊的繁殖发展,张朝亮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扒掉了旧房,盖起了新房,从穷坑里爬出来。七一村有位56岁的老王,家庭负担重,底子薄,在村里穷得出了名,张九勋带着扶贫队员拉着山药种子、肥料送到老王家,并多次去地头教他管理技术,年底纯收入2万多元,老王激动地说:“俺这辈子第一回挣了这么多钱,这都是张总和公司帮了俺,啥时候俺都忘不了张总的大恩情,您真是大善人呀!”在陈集镇,像张朝亮、老王这样得到张九勋资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张九勋把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毫不吝啬地奉献给了家乡,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的问题,让大家真正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成为张九勋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经过多方调研之后,“借助科技的力量把农产品转化成工业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让企业和老百姓长期受益,互依生存”的规划形成了。

张九勋锐利的目光盯在了陈集山药上。陈集山药是地方特产,具有沙、面、香、甜独特优点,但过去200多年间,农民只知道山药是个好东西,并没人愿意大面积种植。现如今,利用企业发展山药加工,就能带动很多群众大力发展山药种植,让更多地群众增收脱贫,实现共同富裕。

2008年,张九勋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对接,为陈集山药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09年发起成立“陈集山药合作社”,投资560万元扶持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1000亩示范基地,开展山药标准化生产。

为提高陈集山药的市场知名度,张九勋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对陈集山药进行大力宣传。2011年初,天久集团和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陈集山药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落下帷幕。自此,有大批新闻媒体对陈集山药进行了大力度宣传报道。2012年8月12日,张九勋出现在济南形象总店举办的开业庆典上,之后北京、上海、南宁等地产品直销旗舰店、形象店纷纷开张。同时,张九勋还及时注册了“天智绿叶”、“西施种子”等山药品牌,多次率队参加国内农产品展销会,对陈集山药进行大力宣传。目前,陈集山药在全国已成为名牌畅销产品。

为防止谷贱伤农的悲剧发生,张九勋斥巨资建起了6座大型恒温冷藏库,为山药的库存创造了条件。为把陈集山药做大做强,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利益,张九勋许诺,成立合作社实施山药良种、农资、农机、技术统一管理,统一供应,以低于市场价的5%供应给社员,并与社员签订了产品价格保护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价5%~10%收购社员的山药,还开展代储、代卖业务,确保农民年年增收。2016年的山药市场出现了始料不及的变化,年前地头收购价一直保持在每公斤10元左右,而年后一开春,山药价格大跳水,一下跌至每公斤4元左右,不是合作社社员,又没有与合作社签定合同的群众慌了手脚。由于某种原因,河南、河北、安徽的商贩都没来收购,眼看高温即将来临,山药最佳保存期已过,家里、地里存着那么多山药,搁在谁身上能不急?村镇领导找到张九勋求援,他爽快地说:“我比你们还急呢!这样吧,在咱这周边市场,我出每公斤7元的价格畅开收购,有多少收多少。喜讯传开,每天公司大门前排满了卖山药的车队。

目前,在天久实业集团这个龙头的带动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已经形成。陈集山药也由原来的零星种植转向了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陈集山药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0多户,其中贫困户300多户,带动周边2万多户,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为本地群众增收近6亿元。

苦难少年

人不能选择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奋斗历程,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1956年,张九勋出生在陈集镇张庄一个兄妹9人的家庭里,他是老八,缺吃少穿。对他而言,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天为填饱肚皮而奔波劳碌。一家人住在三间破房里,屋里没家具,睡觉没有床,父亲用高梁杆捆在一起,用木棍楔在地上,里面填上豆秸,麦秸和干草树叶,靠墙筑起了一个大地铺,男孩一边,女孩一边,成了兄妹9人的“沙发床”。吃饭穿衣更不用说了,整天吃了上顿愁下顿,常年都是一日两顿饭,衣服更是老大穿过给老二,老二穿过给老三,当轮到张九勋时衣服已经破烂得不能再穿了。

贫穷成了张九勋人生的一大财富,给了他日后创业的毅力和改变人生的动力。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还处在少年时代的张九勋就把伟人毛泽东“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语录抄在纸上,贴在墙上,记在了心中。

他曾感慨地说:“我要感谢童年少年时的贫穷,如果没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1975年,刚满18岁的张九勋高中毕业了,为了改变家庭面貌,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学业走进了村办企业玻璃厂。尽管工作中张九勋也有过几次被玻璃溶液烫伤的经历,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一干就是三年,用微薄的收入,为父母减轻压力,为家庭做出贡献。1978年他又进入了社办企业鞋厂,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提升为鞋厂会计,后来又被派往企业在深圳的办事处工作。

1988年8月,张九勋临危受命,接任了陈集镇工业公司已亏损达80多万元的条编工艺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张九勋上任后,从强化管理和开发新产品入手,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张九勋在深圳办事处期间,接触到许多外贸信息,得到了条编工艺品能出口创汇和医用沙布能出口的信息,在求得县外贸单位和青岛工艺品进出品公司同意和支持后,大胆开发条编工艺新产品,厂里没有钱,他四处借钱,购进原料,加班生产,7个月后,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占领了本地市场,好几种工艺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企业一举扭亏增盈38万元。

小试伸手,喜获成功,这更加坚定了张九勋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他认为,路靠人走,事在人为,只要看准方向,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勇于拼搏,脚下这块贫脊的土地也能挖出金子。

梦开始飞翔。

点粮成金

领办条编工艺厂的成功让张九勋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凭借着独具的慧眼和超人的智慧,开始谱写他壮丽的人生诗篇。

商场如战场,张九勋深解其中之意。他深有感触的说:“做企业和卖菜的商贩、种菜的菜农一样,也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未雨绸缪,只有始终创新,站在时代的前沿,才不至于在商海的风浪中触礁沉船”。

1990年,张九勋通过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院一位姓袁的专家,得到了利用玉米生产饴糖的信息。他在职工大会上介绍新项目时说“玉米深加工是个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好项目,玉米浑身都是宝,能出淀粉、出饴糖、出胚芽油、胚芽饼、蛋白粉,最后的玉米皮做饲料,就连浸泡玉米的废水也能提取制药的原料。”一席话把大家听的热血沸腾,拍手叫好,全体员工都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玉米加工项目建设中。

多少个夜晚,张九勋徘徊在建厂工地上,大脑时而兴奋,时而沉思。该项目总投资一千万元,他手里只有这几年企业盈利的三百万元,怎么办?钱、钱、钱,去哪里找钱呢?老员工看着白天黑夜连轴转连眼都不眨的张九勋,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哽咽着劝他,张总,你别闲俺脏,在我床上躺一会吧……。

1991年的冬天并不漫长,转眼就到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张九勋一个金融界的朋友无意中说出央行有领导要来参加牡丹花会,说着无意,听着有心,这个消息像一股电流一样击中了张九勋一向敏感的神经,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牡丹花会闭幕的日子,也是张九勋时来运转之日,央行批准了他的贷款申请,但只有200万元。200万元也不少,他望着眼前的贷款批复,心中升腾起无限的希望。

一向贤慧的妻子心疼作难的丈夫,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私房钱拿了出来,懂事的闺女和儿子把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也交给了爸爸,还有亲朋你500元,他1000元,使一直认为自己是钢铁汉子的张九勋刹时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随着玉米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礼炮的点燃,张九勋一头扎进了建筑工地,他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把各类建筑用料精心分配到每个班组,要求做到不浪费一块砖头,不丢弃一粒黄沙,不抛撒一把水泥。经过三个多月昼夜奋战,最终在上海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形成了日产300吨玉米淀粉,企业进入了产销两旺的黄金时段。买产品的排队等候,交玉米的车辆排成长龙,日夜不停。当年,就上交国家利税400万元,成为全国饴糖生产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的生产线,堪称全国第一。

山东天久实业集团有限有公司应运而生,张九勋就象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驾驶着天久集团这支航母在浩瀚的商海里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目前,山东天久实业集团已下辖山东天美生物、天智绿叶生物科技、天久置业、中食多肽等9家天字号企业,主要从事以动植物为原料的生物制品,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成为国内较大的蛋白肽类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5%。目前公司的各类产品已通过QS质量管理体系,清真食品、绿色食品、犹肽等多项认证,所有生产车间全部按GMP标准改造,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家有关法规和卫生质量要求,使三废排放低于国家标准。主要产品已应用到体力恢复剂、饮料、酒类制品、保健食品、麦片、焙烤、麦乳精、咖啡、制药等领域,销售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2015年实现出口4000万美元,创造产值2亿元,上交利税4000万元。

感恩社会

张九勋的事业成功了,他没有忘记感恩社会、感恩乡邻的心愿。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张九勋捐款30万元。2009年,公司出资20万元支持陈集镇中学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定陶县人大组织百万册图书进校园活动,他率先捐款15万元。2012年春节,公司出资10万元向全镇贫困户发放了慰问金。2015年人大系统开展“千名贫困学子救助”活动,他又慷慨捐款12万元。2010年,公司投资200万元在陈集镇建起占地1.2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办起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向群众开放。

他心怀慈善,时时关注着村里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主动出资6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建起了能容纳16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十多年来,每逢中秋、春节,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及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领到张九勋发放的米、面、油和现金。

2005年以来,公司多次被评为扶贫、慈善先进单位。张九勋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富民兴鲁”的劳动奖章,同时被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张九勋又获得“和谐菏泽十大最具公益与社会责任企业家”称号。

山东天久实业集团办公楼一层大厅内“为感恩而创业,为责任而奋发,为发展而创新,为贡献而拼搏”的语录格外醒目,这是张九勋的肺府之言,心灵写照。

“最近,我们新上马的植物提取医药中间体、亚麻油速溶粉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争取使更多的农产品跻身高端,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踏上小康大道”。张九勋兴奋地对记者说。

张九勋浓重的反哺和感恩之情,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感慨万千,他倾其所有为家乡的深情和其创新进取、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扎根在陈集这方沃土上,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书写着农业产业化的传奇。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和山一样的脊梁,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他的写意人生,描绘出陈集美丽的画卷。

我们相信,陈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天久实业集团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业绩,支撑起我国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方天空。

猜你喜欢
山药
可以饱食的人参 晋臻长山药
山药买粗的还是细的
山药的养生吃法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山药记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飞人食谱山药饭
山药贮藏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