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2016-05-16 01:23王志强郭艳军
运动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普通高校

王志强,郭艳军

(1.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王志强1,郭艳军2

(1.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山西省4所高校为调查对象,主要对4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环境、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教育实习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思路,以期为更好地构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育实习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

投稿日期:2015-11-2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兴起而在高等院校所设置的一门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首家成立社会体育专业并招收该专业专科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到目前已有212所高校设置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转型、社会的城镇化、人口的老龄化,大众对体育生活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并未如理想中一样受到大众体育市场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所储备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娱乐休闲、健康促进、健身美体等需求。从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来看,要么转行投身于其他行业,要么进入相关的培训机构“回炉加工”后再就业,造成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因此,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研究,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与改革策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通过知网,检索到了20余篇与研究方向相符的论文,并重点搜集了4所院校的教育实习计划。

1.2.2 访谈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访谈了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和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和专家,就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工作进行了座谈调查。

1.2.3 问卷调查法 选取了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和山西大学4所高校的学生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根据论文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的2015届200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形式是现场发放问卷。回收到的问卷共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为88%。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3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 推理过程中综合采用归纳、类比、演绎、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整理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推测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而科学的建议。

2 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2.1 教育实习时间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是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是一项持续性较强的训练过程。学生将在校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需要不断地积累,同时适应新的教育实习环境也需要时间,为取得显著的效果,各环节都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保证。通过对山西省4所高校的调查发现(表1),4所院校的教育实习时间和环节过于集中紧凑,主要集中安排在第7学期或第8学期16周的时间段内,而在之前的时间段内几乎没有安排实践。由于教育实习时间的不充足,变相地提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难度。由于缺乏每个学年不同阶段中时间的合理分配,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践锻炼。

表1 4所高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2.2 教育实习环境分析

学生获得良好实践成果的基础是有规范的实践环境建设。只有类型和数量较为充足的教育实习基地,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进而更好地提升教育实习效果和学生的教学能力。

本研究所调查的4所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有4种类型,分别是学校、广场公园、社区健身场所和经营类健身会所。实践基地主要选择学校、经营类健身会所和社区健身场所。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目前高校在安排学生教育实习环境方面,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拥有学生众多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实习点较少,很大一部分学生自主寻找实践地点。在实践单位进行教育实习时,只是很简单的进行一些基础教学任务,相对来说实践类型比较单调,缺乏专业特色。另外,由于一些教育实习基地的条件有限,不能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实习目的,使得4所高校本专业的教育实习质量普遍不高。

2.3 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4所高校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少,但这还不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影响质量的关键在于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能否在教育实习中具有一种全面、科学和高效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成败得失。尽管当前4所高校对于教育实习指导的规范和要求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教育实习所安排的指导教师数量偏少,职称结构水平偏低。在所调查的190名学生中,有33.2%的实习指导工作由实习单位的教师兼任,没有安排校内指导教师,还有48.4%学生自找实习单位,虽然学校也安排了部分校内指导教师,但基本上也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境况,指导过程形式化倾向严重,学生的教育实习评语、假鉴和成绩虚假现象严重。

2.4 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分析

调查发现,4所高校现已构建了较为合理的教育实习体系,即将校内所学与社会实践合二为一,加强了课堂教学、实践培训以及实习考核。为了提升教育实习质量,制订了更高的标准,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得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目的更加的明确。

但从表2可以看出,当前4所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的评价方式,大都是形式相对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教育实习质量监控上,由于地域、时间、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在实施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监控力度显得不够。有的高校中期检查不够重视,在为期1学期的实践过程中,虽然也进行中期检查,但是次数很少,只重视实践结果,缺少了对过程环节的考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实习情况,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评价。

表2 4所高校教育实习评价方式

3 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策略

3.1 合理安排教育实习时间

目前所调查4所高校的教育实习时间普遍偏少,学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建议:(1)在重新制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加大教育实习的学时;(2)科学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改变原有的模式,在集中时间进行实习的基础上,注重平时的教学实习,要与实习基地进行定期合作,满足学生的短期集中实习需要

3.2 科学安排教育实习环境

4所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种类较少的现状,制约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实习基地建设如何更加广泛地面向社会,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更好地实现教育实习目的,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选择多样性实习基地。应加强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事业单位、各类体育社团协会(如足协、篮协、羽协、网协等)、体育企业(经营类健身会所、体育中介、康复机构、体育用品)和城市社区居委会的沟通和联系;(2)与实习基地保持日常教学合作。把部分专业课的教学地点设在基地,满足日常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3)实习基地的选择应该具有前瞻性。要与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尽可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一些平台和机会;(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选择实习环境时,不能与体育教育专业雷同,大面积地选择学校进行实习有悖于本专业特色。

3.3 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在所调查的4所高校中,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少,而且所选派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不是很高,指导经验不很丰富,尤其是在认真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贵任心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部分教师目前尚不能胜任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为此,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保证生师比合适,提升教育实习的效果;第二,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师德和责任心教育,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必须进行教育实习指导岗前培训,全面提高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以保证教育实习质量;第三,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进行进修,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3.4 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当前4所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的评价方式,大都是形式相对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尽一致。为此,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在当前就显得非常重要。构建思路如下:(1)在现有的终极评价基础上,增加实习授课对象的评价。包括对实习生的思想品德、实习态度、业务素养和实践效果等方面的评价;(2)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制,按照实习任务、内容等方面的要求,确立评价相关指标与权重。评价要综合考虑校内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实习单位等方面的评价意见,既要看结果,也要重过程,保证评价环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参考文献:

[1]王树宏,李金龙.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10-1311.

[2]汪元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发展对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74-975.

[3]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4,19(1):34-36.

[4]龚正伟.试论社会体育的发展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立[J].体育科学,2002,22 (3):29-31.

[5]赵立.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十大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1-5.

作者简介:王志强(1965~),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教研重点项目(XJY2013107)。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2.022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1-046-02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第二批招生院校及专业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