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與“馬腳”
——對《舊五代史》影庫本粘籤、批校的若干認識

2016-05-15 13:27仇鹿鳴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16年0期
关键词:清人

仇鹿鳴

“規範”與“馬腳”
——對《舊五代史》影庫本粘籤、批校的若干認識

仇鹿鳴

《舊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輯佚書,清代開四庫館時由邵晉涵自《永樂大典》中輯出,“俾附二十三史之列,以垂久遠”,遂得以重光天日,名列正史。由於邵氏輯佚時,樸學的風氣已大興,故輯録時,操作謹嚴,恪守規範,絶大多數條目皆標注出處所在,《梁太祖紀》等《永樂大典》原編已亡佚或殘闕的部分則據《册府元龜》、《通鑑考異》等加以補輯。除此之外,另比勘正史、説部、碑碣,考訂相關史實、制度,以案語小注的形式附存於正文之下,其小注包含的内容據《編定舊五代史凡例》,大凡有七:** 本文寫作最初的思路得益於修訂組日常工作中的討論及責任編輯魯明定稿時提示的意見,論文的初稿蒙唐雯、夏婧、魯明提供意見,特此致謝。

一、 《后妃列傳》,《永樂大典》中惟《周后妃傳》全帙具存,餘多殘闕。今采《五代會要》、《通鑑》、《契丹國志》、《北夢瑣言》諸書以補其闕,用雙行分注,不使與本文相混也。

二、 《宗室列傳》,《永樂大典》所載頗多脱闕。今並據《册府元龜》、《通鑑》注諸書採補,其諸臣列傳中偶有闕文,亦仿此例。

三、 《永樂大典》所載《薛史》原文,多有字句脱落、音義舛訛者。今據前代徵引《薛史》之書,如《通鑑考異》、《通鑑注》、《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册府元龜》、《玉海》、《筆談》、《容齋五筆》、《青緗雜記》、《職官分紀》、《錦繡萬花谷》、《藝文類聚》*此處疑館臣手民之誤,或當作《事文類聚》。、《記纂淵海》之類,皆爲參互校訂,庶臻詳備。

四、 史家所紀事迹,流傳互異,彼此各有舛互。今據新舊《唐書》、《東都事略》、《宋史》、《遼史》、《續通鑑長編》、《五代春秋》、《九國志》、《十國春秋》及宋人説部、文集與五代碑碣尚存者,詳爲考核,各加案語,以資辨證。

五、 陶岳《五代史補》、王禹偁《五代史闕文》,本以補《薛史》之闕,雖事多瑣碎,要爲有裨史學,故《通鑑》、《歐陽史》亦多所取。今並仿裴松之《三國志》注體例,附見於後。

六、 《薛史》與《歐史》時有不合……其餘年月之先後,官爵之遷授,每多互異。今悉爲辨證,詳加案語,以示折衷。

七、 《歐史》改修,原據《薛史》爲本,其間有改易薛史之文而涉筆偶誤者。……今並各加辨訂於本文之下,庶二史異同得失之故,讀者皆得以考見焉。

大體包括了補注與考訂兩個方面,由於《永樂大典》保存的《舊五代史》文本不完,除《梁太祖紀》以《册府》等輯補,視作本文外,餘下《后妃傳》、《宗室傳》闕卷則雜采各書,雙行分注,避免與《薛史》本文相混,另將宋陶岳《五代史補》、王禹偁《五代史闕文》兩書打散後插入《舊五代史》相關文字下;另一方面則援據各種公私文獻,比勘新舊《五代史》記事的不同,考訂史事舛誤,附注於下。這一體例無疑事先曾有精密規劃,並非簡單地裒集佚文,而是融輯、注、考於一爐,其體例之周詳、操作之複雜在《永樂大典》的輯佚書中爲僅見,因而清輯本《舊五代史》實際上是一輯注本,而非簡單的輯復本。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云:“纂輯《大典》所費工力,有極簡易者,有極繁難者。極簡易者,例如《續通鑑長編》五百餘卷,全在‘宋’字條下,不過一鈔胥迻録之勞,只能謂之鈔書,不能謂之輯書。極繁難者,例如《五代史》,散在各條,篇第淩亂,搜集既備,佐以他書,苦心排比,乃克成編。”*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東方出版社,1996年,322頁。可謂知言。

但從目前來看,這些小注的考訂不少有欠精審、似是而非,也存在個别以是爲非,誤導讀者的情況。例如卷四八《唐末帝紀》下,詔:“諸州兩使判官、畿赤令有闕,取省郎、遺、補、丞、博、少列宫僚,選擇擢任。”案語云:“以上疑有脱誤。”郭武雄《五代史輯本證補》便已指出:“是詔詳載《職官志》,其‘郎、遺、補、丞、博’蓋‘郎中、拾遺、補闕、三丞、五博’之簡稱。紀所載文意甚明,未有脱誤。”*郭武雄《五代史輯本證補》,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98頁。類似的例子,尚能舉出不少,但這些小注已成爲《舊五代史》清輯本有機的組成部分,是反映清人輯佚、整理工作的可貴記録,而且大多數條目對於讀者不乏便利之處,只是在閲讀研究時需注意鑒别*由於《舊五代史》點校本採取底本式校勘,影庫本小注作爲底本的一部分,即使明顯有誤,亦保留在原處,存底本的面貌。影庫本粘籤則是點校本整理時插入相關文字下,因而粘籤明顯有誤者,則移入校記。。

《舊五代史》上世紀70年代的點校工作,選擇以清乾隆四十年繕寫進呈本(以下簡稱影庫本)爲底本,除了保留底本全部小注文字外,由於影庫本與殿本、孔本兩本小注的數量、内容有所出入*關於《舊五代史》各本的基本情況請參考點校本《舊五代史》修訂本的前言,中華書局,2015年。,故在避免重複的情況下據邵晉涵《舊五代史考異》、殿本、孔本做了增補,並括注來源。除此之外,1921年熊羅宿影印底本時,將書中原本散在各處四庫館臣進呈御覽時恭録的校訂文字、增補史實的黄色粘籤(以下簡稱影庫本粘籤)*據張升考證,這類黄籤的原始位置是粘貼於相應校改之處的書眉,《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91—192頁。,部分輯校過程中隨文所作考訂文字的浮籤(以下簡稱影庫本批校)及卷二七至卷二九的考證,一並移置於書末,點校時復將影庫本粘籤、影庫本批校分别移入相關文字下,並括注來源。因此,點校本整理的體例與一般底本式校勘有所不同,除了底本的小注之外,另輯存了影庫本粘籤、影庫本批校、殿本注、孔本注、《舊五代史考異》*影庫本粘籤中除了校勘記録外,還有部分指示在全書各處增補案語,一般以“加案聲明”結尾,這些根據館臣指示插入的案語便是影庫本小注,由於保留了全部底本小注,爲避免重複,這部分粘籤在點校本中未輯存。,事實上成爲清輯本系統下的匯注本。這一體例具體由誰擬定,目前已不得而知,但當時整理者無疑也充分重視各本小注及影庫本粘籤、批校的價值,認爲其保存了清人輯佚、校勘、考證工作的實録。

在以上各種小注文字中,形制較爲特别的是工整地謄録於黄色粘籤紙上的影庫本粘籤,熊羅宿《影庫本舊五代史跋》稱:“粘籤甲乙,燦焉具備,審是武英舊物。”成爲熊氏判斷此本出處的重要依據*見《舊五代史》修訂本影庫本書影二。,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則是影庫本批校,以行草書寫,大小也不完全一致,從字體來看,似不成於一人之手,顯得較爲隨意(見附圖)。這些鄭重謄録的黄色粘籤無疑就是《進五代史表》“依目編輯,勒一百五十卷,謹分裝五十八册,各加考證、粘籤進呈”一句中提及的粘籤,係作爲館臣校勘成績的記録,謄録後隨書一起恭呈乾隆皇帝御覽的。理論上,這些進呈御覽的粘籤所録者當是館臣輯校時最重要的一些發現*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中有專門一節論及黄籤,亦認爲這些黄籤是校籤的精選,經過總纂、總校、總裁審核、酌定、認可後,選取謄録,是其中考證正確、證據充分、有代表性的校籤,190—204頁。,但陳尚君師在《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中便已論及粘籤“原書確實有誤而輯本改正者,大約僅占校記十之一二,其中超過半數是原書不誤而粘籤虚構誤字,並援引常見書加以所謂改正者”*陳尚君《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前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36—37頁。,我們在修訂《舊五代史》點校本的過程中對粘籤及其所涉及的文字更改做了較爲仔細的分析,因而對其性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或可以借此窺見清人從《大典》輯佚時的工作程序與習慣。

陳尚君師所論粘籤多爲虚構的實例在清輯本《舊五代史》中不勝枚舉,由於《梁太祖紀》多係據《册府》輯録,《周太祖紀》部分則《永樂大典》原卷尚存,便於覆核,故於其中擇數例爲證:

卷二: 以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天雄、武順、佑國、河陽、義武、昭義、保義、武昭、武定、泰寧、平盧、匡國、武寧、忠義、荆南等二十一道爲魏國。影庫本粘籤: 武昭,原本脱“武”字,匡國,原本作章國,今俱從《歐陽史》增改。按: 此則輯自《册府》卷一八七,今檢《册府》即作武昭、匡國。

卷四: 乃自焚其寨,至夕而遁。影庫本粘籤: 至夕而遁,原本作至久,今參考《通鑑》改正。按: 此則輯自《册府》卷二〇五,今檢《册府》作至夜而遁,清人輯録時有所改寫。

卷一一二: 粗經閲歷。影庫本粘籤: 閲歷,原本脱“閲”字,今從《册府元龜》增入。按: 此則輯自《永樂大典》卷八九八〇,今檢《大典》作粗嘗經歷,並無闕字,《册府元龜》亦未引及此句,或鈔胥抄録時脱一“嘗”,館臣未復按《大典》,以意妄補,並捏造《册府》書證。

而全書其他部分因《永樂大典》已亡佚,無法一一指證,然多出現“帥”、“師”,“延”、“廷”,“雨”、“兩”等簡單訛字及習見人名、名詞的校正,不免讓人懷疑其記録的可靠性。

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粘籤中提及的“原本”所指爲何,我們目前複校的對象都是相關輯文出處標示的原書,從下文對於影庫本批校中“原本”的分析來看,所謂原本並非是指原書,而是指清人已輯出的稿本*這一原本應該是指四庫館輯出的稿本,目前學界所知重要的四庫輯佚稿本有上海圖書館所藏《三朝北盟會編》、湖南圖書館藏《續資治通鑑長編》等,這兩書與《舊五代史》類似之處在於,清人輯佚的過程皆對涉及民族問題的文字做了大量諱改,稿本則保留了原始的面貌,《舊五代史》孔本儘管也保留一些諱改前的痕迹,但總體上已非稿本的面貌。另外這兩書輯佚稿本皆有大量朱墨塗乙,從而也間接佐證了我們關於影庫本粘籤校正大量簡單誤字針對的是《舊五代史》輯出原本的推測。據張升研究,認爲四庫館臣從《大典》輯佚時,先形成初稿輯本,較爲粗糙,經校正後形成了二次修改稿本,《〈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60—163頁。目前尚無法判斷粘籤所謂原本是指哪一次稿本,但從工作程序上來看,以二次修改稿本的可能性爲大。。館臣的工作習慣似乎在將佚書從《永樂大典》輯出後,便一般不再覆核《大典》原文,之後的分校、覆校所做的主要工作是隨文改正鈔胥過録的訛誤,分校、覆校的校訂記録則成爲粘籤的主要來源。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月十八日《多羅質郡王永瑢等奏議添派覆校官及功過處分條例摺》 所附《功過處分條例》云:

校出原本錯訛更正之處,應附載卷末也。伏見欽定經史刊本,每卷後俱有考證。今繕寫四庫全書,似應倣照其例。查舊有刊本及進到之抄本,其中錯誤,皆所不免。一經分校、覆校各員校出,自應另載卷末。如僅係筆劃之訛,僅載某字訛,某今校改。如有關文義考訂者,並略附按語於下。如此,則校辦全書,更爲精當。臣等亦得就其簽改之多少,隨時抽查,以便無誤。*《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70—171頁。

進呈《舊五代史》時所附的粘籤大約是依據這一條例要求撰寫的,這些粘籤後來大都被吸收入四庫本卷後考證及《四庫全書考證》中*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196—204頁。,正因爲分校、覆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將輯佚稿本與謄清繕本相比勘,因此粘籤中纔充斥了大量改正原書不誤簡單誤字的記録。事實上,四庫館校勘有嚴明的獎懲規章,例如關於分校官的責任與賞罰,便規定“至於分校各員,除校改謄録錯誤,分所應爲,毋庸記功外,若能將原本訛舛應改之處,校正簽出,精確得當者,每一處記功一次。校畢後交覆校官校勘,如謄録有錯,分校官未得看出,將覆校之員查改者,將原辦之分校、謄録各記過一次”*《纂修四庫全書檔案》,169頁。。在此情況下,即使有分校、覆校中有人爲冒領勞績有虚構校記的意願,但會因此連累謄録等記過受罰,幾無可能。事實上,從乾隆四十六年(1781)《軍機大臣進程〈永樂大典〉總裁等人員記過字數清單》中所列舉的各種書的校正記録來看,大都也是非常簡單的訛字,舉《周官總義》一書爲例:

《周官總義》卷三内“公”訛“工”,總裁董記過一次,分校周永年記過一次;卷十三内“太”訛“大”,總裁董記過一次,分校周永年記過一次;卷二十内“疆”訛“彊”,總裁董記過一次,分校周永年記過一次;卷二七内“壁”訛“璧”,總裁董記過一次,分校周永年記過一次。*《纂修四庫全書檔案》,1450頁。其他各摺如乾隆四十七年《全書處彙核上年十至十二月全書内繕寫訛錯並總裁等記過次數清單》、《辦理四庫全書處進呈〈永樂大典〉各書錯字並總裁等記過清單》等所列舉的各書校正記録皆與其類似。

因此粘籤中大量校正簡單訛字記録,大約是針對原本抄録過程中的錯誤而展開的工作,並非虚構*事實上在謄清進呈的影庫本中仍有個别遺漏未校正的簡單訛字,如卷三一《唐莊宗紀》“將校”訛作“將枝”,“上尊號”訛作“止尊號”,這些訛字在熊羅宿影印時已做了挖改。。另外,目前也可以比較明確地判斷分校、覆校在校正過程中基本上是以意改動文字,並未做覆核原書的工作:

卷三: 載洪以送淮師。影庫本粘籤: 淮師,原本作淮賜,今據文改正。按: 此則輯自《册府》卷二一〇,今檢《册府》知當作淮揚,“賜”係“揚”之誤録,館臣以意逕改作淮師,未曾覆核原書。

卷一一二: 癸巳,德妃董氏薨。影庫本粘籤: 癸巳,以長曆推之,當作癸卯。今無别本可校,姑仍其舊。按: 此則輯自《永樂大典》卷八九八〇,今檢《大典》,原文即作癸卯,知館臣未覆核原書。

根據以上分析,粘籤校勘記録本身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粘籤的虚構特徵則主要體現在館臣在籤條中所枚舉的據以校改的書證,多屬捏造*張升認爲一般校籤只需指明改動及如何改,從中選擇部分謄録爲黄籤呈上御覽時,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補充校改依據,《四庫全書館研究》,195—196頁。倉促之下,或許是大量捏造校改書證的原因。:

卷一一二: 左諫議大夫李知損責授登州司馬。影庫本粘籤: 登州,原本脱“登”字,今從李知損本傳增入。按: 此則輯自《永樂大典》卷八九八〇,今檢《大典》,州上闕一字,清人以己意補一“登”字。現據《册府》卷四八一,可知所脱者蓋是“棣”字。清輯本《舊五代史》多處脱落“棣”字,疑係《永樂大典》抄寫時避明成祖諱省。另《舊五代史·李知損傳》亦作“棣州”,粘籤從李知損本傳增入云云係虚構。

有些情況下,館臣雖意識到底本有誤,但限於學識,無力校正,便在粘籤中僞造書證以彌縫之:

卷六五: 武皇命爲飛騰指揮使。影庫本粘籤: 飛騰指揮使,疑有舛誤。考《册府元龜》亦作“飛騰”,今無可復考,姑仍其舊。按: 《册府》卷九三九、《新五代史·王思同傳》作飛勝指揮使。粘籤《册府》作飛騰之書證係捏造。

卷一三三: 幽於錦軍。影庫本粘籤: 錦軍,疑當作衣錦軍,考《册府元龜》引《薛史》亦作錦軍,今仍其舊。按: 《通鑑》卷二八七敍其事正作“衣錦軍”,可證館臣推論本不誤。但利用電子檢索系統檢索,可知《册府》從未出現“錦軍”或“衣錦軍”,這一書證係僞造。

或以不誤爲誤,以己意妄改,虚構書證以證成己説:

卷三七: 因事邀脅。影庫本粘籤: 邀脅,原本作邀頡,今從《册府元龜》改正。按: 今檢《册府》卷四七五、卷五一七皆作邀頡,邀頡係當時詔敕中的習用語,如《册府》卷九二載同光二年制: 僞朝已來恣爲掊斂,……邀頡人户,分外誅求,爲阻截克扣之意,館臣不明,以致誤改,並捏造《册府》書證。

卷四〇: 默念《論語》、《孝經》。影庫本粘籤: 論語,原作何論,今從《册府元龜》改正。今檢《册府》卷一三一、卷七七五皆作《何論》,《舊唐書·經籍志》載《論語》十卷,何晏集解,即此書。館臣不明,以致誤改,並捏造《册府》書證。

綜上所述,影庫本粘籤可以説部分反映了清人輯校工作的情況,其所記録的底本文字大約是可靠的,但據以改動的書證則多有向壁虚造者。粘籤這一特點對於整理工作而言,最初無疑是一個個陷阱,在清人將文本改得文從字順之後,失去了《薛史》的原貌,大量臆改的文字更平添了不少錯誤。但在對粘籤的性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之後,這些陷阱反過來可以提示我們關注清人輯佚時所作手腳,修訂本一些較有價值的發現便得益於對粘籤改補文字的考索:

卷四一: 黔南節度使楊漢章棄城奔忠州。影庫本粘籤: 楊漢章,原本脱“章”字,今據《通鑑》增入。按: 楊漢章數見於後唐,故清人補一“章”字,但據《册府》卷四五〇當作“楊漢賓”,同是活躍於後唐明宗時的節帥。另檢《通鑑》卷二七七,正作楊漢賓,知粘籤書證亦係虚構。

卷六九: 李存渥自洛陽至。影庫本粘籤: 存渥,原本作存治,今據《通鑑》改正。按: 後唐無李存治,故館臣逕改作李存渥。邵晉涵撰《舊五代史考異》時已有所懷疑:“案《歐陽史》作永王存霸。考《唐家人傳》,存渥與劉皇后同奔至風谷,爲部下所殺,是存渥未至太原,其至太原者,存霸也。是傳作存渥疑誤”,但存霸與存治在字形上相差較大,今檢《通鑑》卷二七五考異引《薛史·張憲傳》知其爲存沼。

卷一三三: 唐長興四年,遣將作監李鏻起復元瓘官爵。影庫本粘籤: 原本脱“李鏻”二字,今據《通鑑》增入。按: 李鏻歷仕後唐、後晉、後漢三朝,曾出使楊吴,傳見《舊五代史》卷一〇八,故清人補入李鏻二字,但考其本傳,未嘗歷將作監。復檢《册府》卷四三六、《吴越備史》卷二記出使者爲李鍇,《舊五代史》卷八〇《晉高祖紀》有將作監李鍇,即其人。《全唐文》卷八五九收録《吴越文穆王錢元瓘碑銘》記其事亦作李鍇,傳世文獻與金石文獻得以互證。

卷一三九: 梁太祖乾化元年,正月丙戌朔,日有蝕之。影庫本粘籤: 元年,原本作 五年,考乾化無五年,《通鑑》、《歐陽史》俱作元年。按: 《五代會要》卷一〇、《文獻通考》卷二八三皆繋其事於開平五年,梁至開平五年五月方改元爲乾化,日蝕發生於正月,粘籤稱原本作“五年”,指的是開平五年,館臣改乾化元年誤,今可據粘籤恢復。

在此情況下,粘籤的虚構特徵反而成爲提示我們在校勘時需要留意的路標。從目前來看,真正反映清人輯校工作的實録是書寫較爲隨意的影庫本批校。批校所指示的改動,基本上後來都被殿本所吸取,典型的例子如卷九八《張礪傳》,影庫本失輯,僅據《册府》補其闕,影庫本批校: 張礪傳,《永樂大典》有全篇,校刊本補入,後來刊行的殿本中便以新補輯的《張礪傳》取代影庫本中據《册府》補輯《張礪傳》。但需要指出的是,批校所指示的改動絶大多數恐亦非直接援據《永樂大典》:

卷一一二: 前翰林學士李瀚自契丹中上表。影庫本批校: 李瀚,據《宋史》作李澣。按: 殿本已據批校的指示改爲李澣。《永樂大典》卷八九八〇尚存,可知《大典》原本便作李澣,但批校指示據《宋史》改,可知其未嘗核《大典》原文。

從目前來看,影庫本批校反映出館臣主要的工作程序是以原本與繕本進行互勘*除繕本、原本外,館臣校正時還利用過一種録副本,在卷九《梁末帝紀》中有一條批校云: 此條照副本訂正,補注“賜名守進”句下。:

卷五三: 存孝以功領節度。影庫本批校: 以功領節度使,原本係“以功望領節度”,殆云以功而希冀領節度也。未經得授,觀下句授康君立可見,當從原本。

卷六一: 重霸出秦州以金帛賂羣羌。影庫本批校: 重霸出秦州金帛以賂羣羌,繕本改作“以金帛”,文氣不順。

卷六三: 心奉釋老而不溺枉道。影庫本批校:“枉道”之“枉”,原本作“在”字,誤。按文義,似作“左”字理較長,刊本改。

卷一四一: 漢乾祐元年八月,李守貞叛于河中,境内蘆葉皆若旗旒之狀。影庫本批校: 原本尚有漢乾祐元年一條,今脱去。

卷一四四: 俟國家偃武於靈臺。影庫本批校: 偃武于靈臺句,原本作偃伯靈臺,是;誤改作偃武,非。

從以上幾則批校來看,繕本指的是影庫本,原本或是指館臣從《永樂大典》輯録的稿本,刊本當是指即將付梓的武英殿本。目前所見較早的鈔本孔本大約便出自於原本:

卷四五: 九日,巒至,帝遇鴆而崩,時年二十一。皇后孔氏在與其四子並遇害。影庫本批校:“時年二十一”句下有“是日辰時白虹貫日”八字,“皇后孔氏”下有“在宫中及王巒迴即日”九字,應照原本增入。按: 孔本亦有此十七字。

卷五四: 呼爲王。影庫本批校: 呼爲納王,脱“納”字。按: 此則出自《永樂大典》卷六八五〇,檢《大典》、《新五代史·王處直傳》知所脱者爲“餒”字,亦可證明上文所述批校未曾核《大典》的推測,而孔本恰作納王,與館臣所見原本同,清人據《遼史索倫語解》改禿餒爲塔納,故改餒王爲納王。這是少數殿本未據批校改補者,殿本作諾王,蓋緣於殿本據《欽定遼史語解》將禿餒改譯作托諾。

若以上所論不誤,則影庫本批校形成的時間大約是在恭呈乾隆御覽發還後,準備正式刊行之前,係館臣以繕本與原本再做一校核時的工作記録*由於影庫本批校本係浮籤,批示的字迹也不同,可能並非一次形成的,個别籤條或形成較早,如卷五中一則批校:“《通鑑》引《薛史》: 劉守光生擒守文在三年十二月,與《五代春秋》互異,今附録此於正月末,以備參考”,按此則亦見於影庫本粘籤,但粘籤文字較詳,似可推測粘籤係據批校文字改寫。另有幾條批校文字與《舊五代史考異》略同,疑出自邵晉涵之手。,另影庫本批校中還有多處批示云“此條擬入考證”,這也是在付梓前爲編定卷後考證所做的準備。但影庫本批校所作的更改,不少當是據文意改補,這在上引幾則批校中“文氣不順”、“理較長”等案語中便不難推知,因而難免有以是爲非,將不誤改誤之處,但其訂正的文字多數仍屬可靠,個别條目的考證頗見功力:

卷二九: 九月,師至河中,朝至夕濟,梁人不意王師之至,望之大駭。明日約戰,與朱友謙謀。影庫本批校: 原本“約戰”二字係“次朝”二字,按下文“帝至朝城”,疑原本“朝”下脱“城”字。按: 此則原本作“次朝”,顯有脱文,故影庫本逕改作約戰,今檢《册府》卷一六六作“次於朝邑”,知批校的推測大體不誤。

另外校正干支的部分,恐怕多是據長曆推算,並無文本依據,殿本多據其改動。

卷四〇: 辛酉,太常博士段顒奏。影庫本粘籤: 辛酉,以長曆推之,當作辛巳。影庫本批校云: 辛酉,應作辛未。按是月丁卯朔,辛未爲初五,辛巳爲十五,粘籤與批校推算不同,殿本據批校改爲辛未。

以上是對影庫本粘籤與批校性質及形成時間的一些簡要認識,從中我們可知館臣從《永樂大典》中將佚書輯出後,一般不再覆核原文,大量的改動皆是隨文逕改,改動的可靠性需經謹慎校核後方能憑信,這一認識或對進一步整理、校勘其他從《大典》輯出佚籍也有所裨益。

從最初規劃的體例而言,《舊五代史》的輯佚整體不可謂不嚴密,對於輯録出處的記録及附存小注的考訂無疑都顯示出了强烈的學術自覺*儘管記録輯録出處可能是整個《大典》輯佚工作的統一規範,但清人無疑對此有相當的學術自覺,在正式刊行的殿本中,爲與其他二十三史的體例相匹配,删落了出處,但觀覽清人對《舊五代史》幾種鈔本的題跋,皆强調保留輯録出處的學術價值,如彭元瑞言“曾屢爭之總裁,不見聽,於是薛氏真面目不可尋究矣”,見《舊五代史》修訂本附録各本題跋。,這與康熙時代編纂《全唐詩》時的草率成編實不可同日而語*周勛初《述〈全唐詩〉成書經過》,《文史》第八輯,185—196頁。,顯示出樸學思想對於當時士人的普遍影響,即使在官修的學術工程中亦滲透了個人的學術追求*館臣撰寫《四庫總目提要》時揚漢抑宋的學術立場自不待言,從私人方面而言,館臣周邊的學術網絡對《大典》輯出的佚書頗爲關注,伺機通過各種途徑録副,供個人收藏、研究之用,如孔葒谷便是其中活躍的一位,除《舊五代史》鈔本外,尚有其他多種存世,見張升《〈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167—179頁。。近代以來,當治學術史者欲在中國内部尋找科學方法及現代學術觀念起源之可能時,往往喜歡上溯至乾嘉考證之學,梁啓超很早就將其比附於西方的文藝復興*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1—103頁。這一研究路數下對國内學界影響頗大的作品是艾爾曼(Benjamin Elman)《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面面觀》,趙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如果將注釋視爲奠定現代學術規範基石的話,即有意識地藉助注釋告訴讀者其研究所依據的材料來源,這標識着兩個重要的現代性因素的産生,一是認可學術研究本身無論是在方法上還是史料上都具有可重複性,注釋則爲這種重複驗證提供了可能。二則是默認書的讀者與作者分享同樣的知識與觀念,讀者具有與作者進行學術對話及批評的資格,注釋的出現成爲批評産生的基礎,當然對話與批評的背後往往還意味着學術共同體的萌生。以此揆之於《舊五代史》清輯本學術規劃的話,無疑不難在其中發現現代學術的特徵,特别是在《凡例》中對小注的精密設計,顯得尤具深意。但在具體的實踐層面,往往又有很多粗略乃至不端之處*清人的手腳不但體現在粘籤中,在正文部分亦有迹可循,如卷九一《安彦威傳》係誤輯《新五代史》,其孔本、邵本的文字與《新五代史》全同,影庫本已有少量的改動,殿本則做了較大的改寫,顯然館臣後來已發現此傳係誤輯,故意更動文字以掩飾其痕迹。,一經勘驗,便露出種種馬腳,如輯出後不覆核《大典》原文、大量以意改補文字甚至虚構校勘書證,其中或有程限之迫,但無疑與一般對乾嘉學術嚴謹的印象相去甚遠。如何在當時學人學術的語境及脈絡中來理解這種張力,或許對於我們思考清代學術史内在的、甚至迂迴的演化路徑也不無意義*如果我們稍微展開一下比較的視野,或可以注意到在17、18世紀的歐洲,同樣有本特利以己意去取甚至改寫賀拉斯等經典作家文本及理查德·懷特撰述時引述虚構的文獻等類似的故事,這些事例見安東尼·格拉夫敦(Anthony Grafton)《腳注趣史》第4、5章,張弢、王春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9—193頁。我們過去似急於在乾嘉的學術中發現科學主義的影子,傾向於將其視爲一個能與西方現代學術發展歷程相比較的綫性脈絡,但對於其内部未定型的、不斷演進中的各種複雜斷面的觀察則有所不足。。

附圖: 影庫本批校

猜你喜欢
清人
年龄的迷宫——清人年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论清人对红楼十二钗的认知差异及其成因
遣怀(1)
《爱无千日酒》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猎犬图册
绕转小舌头
《清人咏大石山诗》书法
微信“清人”折射社交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