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教学,尽情绽放精彩

2016-05-14 21:35张玉霞
未来英才 2016年4期
关键词:虚像凸透镜蜡烛

张玉霞

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我们的课堂都尝试着用“315”的教学范式上课,一开始还在摸索,但一段时间下来,就充分的感受到了这种教学范式的优秀之处。就是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课堂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反思,从而消化。

上周对全区物理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目的是探讨中考复习的新模式:基本构思是将初中物理某些存在内在联系的知识组合成一个一个专题,尝试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再认识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上课的内容是光现象复习,这一部分是八年级物理三、四章,涉及到光源、光的传播等内容,共9节,可以说知识面广、多、杂。如果是章节式复习,至少需要4节课,将光的内容分割开来,一一进行回顾。但是我尝试按照专题复习的思路对这两章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再加工,希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新的领悟,产生新的认识,引起共鸣。

一、情景再现

我以一束光的行径为线索,创设情境,叙述“如果我是一束光,在空气中会怎么走呢?(走到黑板前),遇到了一堵墙,能穿过去吗?(再走到教室前面的窗户前)我只能站在这里停滞不前吗?”

由此学生领悟到光在传播中,会发生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种现象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从而将三种现象串联起来。接着从现象、传播条件或遵循的规律、应用、成像特点这几个方面逐一复习。

上述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光知识的横向联系,即认识到学习光现象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一一加以了解和掌握。同時,在每复习一个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时,都会即时跟进光的反射、折射的相关内容,建立纵向联系。

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像的大小、虚实、正倒三个方面分析成像特点。紧接着链接到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性质。(课件,蜡烛射出两束光到平面镜上,从镜中反射两束光,反向延长到镜后,相交于一点,出现蜡烛在镜中的像)让学生看到缓慢的成像过程,目的是为了能理解成实像和虚像的原因和区别。因此,在学生迅速知道成正立、等大的像后,紧接着问了一个问题: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并没有相交,为什么还能成像,成什么样的像?

这个问题难度较大,不少学生因为前后两次观察课件不够仔细,(或者之前只知道记忆结论,而没有关注过程的分析)回答不出成像的原因,至此出现了短暂的冷场。一会后有些学生小声的讨论,然后小声的说了几个答案(其中还有一个说的正确,我却当成不知道),因为不确定,所以并没有人敢举手或大声的说答案。但是对于成虚像基本能说出来,却跟着又被我的问题难住了, 你怎么知道是虚像而不是实像呢?跟小孔成像有什么不同?

学生低语了几句,但是不能准确的说出原因,我就让他们带着这个悬念(提醒他们注意对比光的折射成像)继续复习。(投影:蜡烛在两倍焦距以外,从顶点发出两束光,一是平行于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另一是经过凸透镜的光心)

学生边看边回答:第一条汇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上,第二条传播方向不改变,仍然沿直线传播。同时他们看到这两束光汇聚到一点,明白了这一点就是蜡烛所成的像点(折射光的交点)。这时他们不仅看的仔细,而且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前后知识的相连之处,有点恍然领悟,开始议论,最终解决了前面的困惑(不少学生还有点小激动,情绪高昂)。至此这节课的难点让学生自己攻破了。

二、教学反思

初中的很多物理知识,存在着这样类似的联系,新授课时,由于受教材体系和学习的限制,只能逐一单个的呈现,学生也只能零散的进行学习,很少会自主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所以他们掌握的知识是片段的、孤立的。

而专题式复习则弥补了这样的不足,教师可以不受教材体系编排的限制,灵活多变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合适的复习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打破了学生对书本知识体系的原有了解,对课堂的预设性不强。每节课复习的知识虽然是已会的,但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是全新的,未曾意识到的。这样从全新的角度去巩固已有的学习,增加了许多新鲜感,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每复习一部分知识之前,先将相应的最基础知识让学生回去写,通过翻书找答案的方式将教材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记忆,然后再不断地识记。这样在进行课堂复习时,学生能很快将相应的知识在脑海中链接,可以省去很多一点一滴回顾、讲解的时间,大大挺高了课堂的容量和质量。

后续是,通过练习不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除了中考指导书上的练习选一些必做题以外,还配套每一单元的基础练习,以此提高和强化学生的领悟力。

总之,通过“315”教学尝试和摸索,个人觉得可以更注意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学科知识的能力,以专题目录为线索,构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主干脉络,把握知识要点、章节、知识点纲与目结合,以纲串联知识点,以纲辐射知识点,以加快知识信息搜索速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猜你喜欢
虚像凸透镜蜡烛
侧面俯视时盛满水的碗中斜插筷子的虚像位置研究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