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

2016-05-14 20:06朱曼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民办高校新媒体

朱曼

摘要:新媒体既是一种传播工具,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虚拟主体的性质,它渗透、影响在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构建虚实相间、师生之间的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在有限的条件下达成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民办高校;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

一、新媒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界定

交互式教学法最早指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主体的交互式教学,强调教学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师生彼此的思想观点、感情倾向和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其培养人才的价值观、政治素质的特性,具有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双重性,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主体、理论学习主体、实践教学主体的多主体交互。

新媒体本身作为一个传播工具,具有全员覆盖、延时性、泛空间性、互动参与性、凸显个性化的特点。其本身并不具有主体意识性,但由于其参与其中的无数个体的主观意识性、能动性,从而形成了不为个体所左右的主体性。民办高校的学生对新媒体的高度依赖,使其影响、渗透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虚拟主体的特征。即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工具平台,还是虚拟主体。

由是,新媒体下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界定为,在教学实践中,教与学主体的角色相互交叉,知识教学主体、理论学习主体、实践教学主体、虚拟主体彼此交流、探讨,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不断提高他们理解、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形成个f生化体验与素养的教学过程。

二、民办高校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思政课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个体的信仰体系的过程,不同的个体背景条件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达成个体知识内化并外化为行为表现的培养目的。因此,进行新媒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有二:其一,个性化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个性化学习资源要根据不同对象保持内容的生成性、动态性。而新媒体的即时传播、学习资源的开放性,为民办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其二,建构主义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且知识需要学习者融合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被理解。这表明学习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信息的过程,是面对具体问题要进行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必须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兴趣特点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教师要了解学生,应与学生有交互性的沟通交流。而新媒体的即时、全员覆盖、泛空间性,为师生个性化地深入交流互动提供了可能。

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特性,一直以来都有着办学市场化的倾向,由于思政课的非工具性,长期不能得到重视,存在着教学课时不足、教师待遇偏低、教学规模过大、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经费虚无而形式化、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新媒体背景下,部分民办高校购买网络课程,以减少师资队伍、压缩课时,使原本就处于弱势的思政课教师更加边缘化,找不到自身的角色地位。同时,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自我控制力比较弱,对网络课程教学的新鲜、好奇很快就被消耗殆尽,创造出很多的办法来敷衍课程中的在线时间、课后问题与练习。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也不能在有限的教师辅导课上有效地提出、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因此,民办高校思政课实施网络授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满意度也并不高。从而使教师主体处于一种压抑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体处于一种被动、弱化的地位,而社会实践也因为学生安全等因素,只成为教学大纲的程序化设计。这种种现实困境不利于调动教学各环节主体的主体意识,不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体能动性。

而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可在民办高校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或是经费投入不大的前提下,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发挥其虚拟主体的有益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实践的教学效果。

三、新媒体下民办高校思政课多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新媒体下强化教师教学的主体角色。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多是从教学成本的角度考虑,他们没有意识到,思政课的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价值的生产过程,它需要思想、情感、知识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是个体体验的生成过程。因此,新媒体作为一个工具平台,它并不能代替教师的角色作用。相反,在新媒体带来海量信息的复杂情况下,更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碎片化、使学生的自我认同迷失、使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弱化,这恰恰对教师的主体角色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自觉地、更多地对学生进行课堂内外的有效引导。因此,在新媒体下,应强化教师教学的主体角色。

其一,民办高校在学校人事政策、教学管理措施中,要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规定,给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在课时、科研、晋升、培训等各方面的平等待遇和教学管理的充分权力,激发他们自身的教学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以积极自主的姿态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师生主体的交互中,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等,促成教学的真正相长。其二,新媒体的多主体集合、无入左右、全方位覆盖的特点,尤其容易使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产生无力感,这特别需要他们面对虚拟主体的挑战,基于自身的使命、责任、学识,有一个积极自由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学识功底、媒体素养,一方面在课内外引领学生排除、减小新媒体这个虚拟主体的消极干扰,有效利用其工具价值;另一方面,理性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虽然不能完全改变虚拟主体的现状,但作为身处其中的一员,可以成为积极的影响者,如果能形成一个群体,就可以从广义上、从力度上影响着居于其中一员的民办高校学生,甚至社会,使教师感受到主体角色更深远的价值意义。

2.新媒体下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政课着眼于学生思想认识问题,根据前述的建构主义理论、个性化学习理论,民办高校教师如果不能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切入到他们学习、生活的实际,从虚拟主体发布的社会热点问题中,运用理论去阐释、解答,去开展思想的博弈,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动力去接受、理解教学内容,就不能形成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转化理论知识的能力。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开展多主体的交互交流,促成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与提升。

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开发新媒体的工具功能,把知识性学习前置,放在教学公共学习平台进行课前学习与练习,学生有疑问时,可师生互动或生生探讨;在课堂上侧重于与学生进行思想、困惑的交流、探讨、甚至交锋,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提高。课后根据不同专业、个体课堂不同表现,布置N类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能力养成。同时,也适应了民办高校思政课课时减少的现实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考虑到新媒体的巨量多元信息与碎片化知识并存,如何使学生在与虚拟主体的教与学交互中,逐步寻找、选择、思考、交流有效资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逐步学会能够自主、客观、历史地看待、理解国情与社情,是教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如在思修课讲全球化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时,我们设计时下热门的话题:抗战70周年去日本购物怎么看?怎么办?让学生从中日历史发展、中日关系现状的背景、德国对二战的态度与表现及原因等方面查找资料,表达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享有和平,还要维护和平,在特定的时刻,我们必须表现出应有的政治态度、民族情感、民族自尊,至于要改变蜂拥去日本购物的现状,就需要大学生的努力奋斗,养成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竞争力。这样的条理分析,使学生个体充分感受到思政课的学习确实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而达到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式上,新媒体的加入,使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交互主体和手段都得以丰富。在虚拟世界中,教师和学生同时都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索取者,在此过程中交流与碰撞,三主体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课堂内,师生主体双方结合自身的经验、理解进行交互研讨,更可创设具体情境剧,进行知识能力迁移的深度交互。在课余,师生还可以用新媒体的离线、即时沟通工具,再进行各方面的、个性化问题的深入探讨。当然,这样的交互教学需要一定的师生关系基础,只有平等、真诚的师生关系、教师有引领性的能力作用,才能形成真正的教师、学生、虚拟多主体的交互作用和积极影响,使学生感受到互动学习的乐趣和目的指向,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3.新媒体下实践主体的多元交互。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实际运用,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其亲身的体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囿于民办高校经费的有限性,使得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其一,必须建立一个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如校党委,统合现有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部门,如各类学生社团、团委、学工部、各院系党支部等,根据科学规划、切合学生实际和部门特点的教学实践大纲,进行专项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类校园活动。其二,民办高校的思政课部要力争学校、社会的支持,在课部自身的师资基础上,拓展、稳定一批红色教育基地、社情参观考察基地以及聘请各院系实习基地的社会人士,兼职作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其三,大力开发新媒体资源,开展网上体验实践活动。比如探访革命遗址、历史文化名迹,网上重走长征路、丝绸之路等。同时,民办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集合优势,打造自己的红色网站。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红岩网校”就开办得非常成功,在一个月内,该校有一半的学生注册加入,与教师、辅导员、同学分享体验,发表意见。各实践教学主体之间通过相关的机制进行信息反馈,然后与学生主体的反应交互,教师主体据此反馈,调整、完善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另外,民办高校也可进一步引进、开发严肃游戏,以娱乐游戏的体验方式,在模拟的各种问题中,使学生自主发展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积累、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和与人协作的能力,而且分析其中的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思政课教学方向、内容等的调整。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教学,都具有了虚实主体相间的特点。新媒体既是虚拟主体,又作为工具,为其他各主体所运用,运用的结果又作用于或影响于虚拟主体,形成虚实交互。同时,各实体主体在课堂内外交互,共同为学生搭建体验、理解、运用、强化的学习平台,以弘扬学生自主建构的主体性、彰显学生主体的独特性,达到师生经验价值共享、学生能力品质养成的教学活动目的。

猜你喜欢
思政课民办高校新媒体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