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上线后,在读书人圈子里引起了一些反响。阅读需要分享,但是网络式的分享模式很难说是否适合阅读。读书会,也是一种阅读社交,但这是更为线下的社交方式,读者们在分享阅读时会产生思想上的交流和精神上的共鸣,这是手机应用很难做到的。
阅读一定要有体验感,互相点赞、彼此评论这样的沟通方式缺乏一些人格化的东西。虽然新媒体时代大家都在强调自媒体、人格化,但与传统方式相比,这种阅读方式缺少了一种温度。
微信现在已经变成了人们必须用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说已经带有了温度,会觉得它有跟自己相通的东西。微信读书,一定也要有温度才可以。如果只是偶尔打开,就很难形成长期陪伴的温度。
现在来看,微信读书最主打的是熟人阅读分享,希望用户在看到朋友、熟人推荐一本书后,会对这本书感兴趣,从而提高阅读率。但从熟人的角度来看,其实现在微信好友已经不仅仅是真正趣味相投的好友,朋友圈其实就是一个社会,里面有家人、同学、伙伴、同事。他们并不是一类人,也不是一类固定的群体。
读书还是需要在一个知识层面上找到同好,或者在比自己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沟通、交流、分享。阅读这件事太个性化,网络平台很难一个一个地寻找用户的痛点在哪儿。任何一个产品如果只有技术,没有温度,都存在被替代的可能。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