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湘浩 夏志杰
【摘要】针对当前管理信息系统(MIS)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课程设计的具體改进措施。依据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并结合教学实践,设计出一套课程设计实验,兼顾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平台课,主要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其课程设计是学生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课程设计,是经管类专业学生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是使学生根据设定的题目和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动手操作,完成相关实验,并最后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全面认识,特别是从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系统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等。在本课程设计中,不仅要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等奠定基础。
一、当前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合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总结现有课程设计经验,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先修课程参差不齐,课程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管理信息系统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平台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先修课程有差异。信管专业学生修过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和计算网络等课程,对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有比较好的认识,而财会、工商管理和工业工程等专业修的计算类课程较少,基础较薄弱。现有本课程设计内容通常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的内容占比较多,未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课程设计的资金预算有限,可供选择的实验用软硬件较少
本课程介绍的信息系统如ERP、CRM和SCM等功能复杂,系统规模庞大。如果购买商业软件进行实验,成本很高。在有限的预算下,能够用于实验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较少。因此,现有本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软件经常变动,而且不成系统。
3、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较不清晰,部分内容与其他同类课程设计有重叠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认识,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其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叠。如果本课程设计不合理,往往造成本课程设计内容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存在重复,教学效果不好。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程设计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内容上照顾各专业的差异,确保课程设计质量
由于各专业的课程有差异,基础不一,在本课程设计上,实验内容避开具体的软件设计和程序开发等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理解和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的实际管理问题。
2、立足开源软件,减少课程设计的资金预算
开源软件可以免费用于教学和科研,当前企业也经常应用开源软件进行商业产品的研发。本课程设计使用的数据库软件为MySQL,中间件软件为JBOSS,企业管理软件为OpenERP等。这些软件都是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用到的主流软件。让学生在实验中使用这些主流的开源软件,不但减少了课程设计的资金预算,而且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3、明确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为避免与其他课程设计内容雷同,本课程设计依据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设计,侧重于信息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一般包括“准备和计划”、“规划设计”、“原型测试”、“试点运行”和“全面(试)运行”和“评估和总结”六个阶段,如图1所示。依据此过程,我们设计了五个实验。系统部署、系统初始化、系统测试、系统切换和系统应用。系统部署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过程,重点熟悉数据库、中间件和OpenERP软件安装。系统初始化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初始化内容,涉及组织结构、权限、产品及BOM等数据的配置。系统测试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测试用例编写方法,掌握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要领。系统切换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系统的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和分步切换的区别,学会编写系统切换脚本和合理安排系统切换计划。系统应用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解决企业实际运营问题。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现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设计一套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这套覆盖了整个信息系统实施全过程,通过整个实验的实施,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较深的全面了解,并掌握了管理信息系统导入的全过程。通过几个学期的实际应用,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侯治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5(10):37 -38.
[2]潘华,王乐鹏,李丽.“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9):101-102.
[3]赵树宽,丁荣贵,周国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4]肯尼斯 C·劳顿,简 P·劳顿著.薛华成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