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国家期望以科技创新促增长、增就业、渡危机,科研投入不减反增,这一趋势延续至今。在新一轮科研政策调整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哪些科研领域发力,拼抢制高点?
为保持头号科技强国的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七年中力推九大科研领域的发展,分别是先进制造、精准医学、脑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教育技术、太空探索和前沿计算技术。年初奥巴马政府又宣布一项新的科研战略目标——抗癌“登月计划”,以期在癌症研究领域再迈一大步。
2013年,欧盟正式启动投资总额达770亿欧元的“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规划分三部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研发。
日本内阁会议1月通过第五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这项科研计划实施周期为2016至2021年,最核心点是提出建设全球领先的“超智能社会”,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使每个人最大程度享受高质量服务和便捷生活。它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一个由科技创新引领的全新社会,因此也被称为“第五社会”。
德国目前实施的科技战略是始自2006年的“高技术战略”。2010年更新的版本提出备受关注的“工业4.0”概念,2014年推出“新高技术战略”。它聚焦全球性挑战,引入更多新主题和资助模式,共提出6项优先发展任务,分别为数字经济与社会、可持续经济与能源、创新工作环境、健康生活、智能交通和公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