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宝
【摘 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而我国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相对落后,因此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文章针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在提出有关财务风险预警等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企业集团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控制机制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及其预警
(一)企业集团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集团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二)分析企业集团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从现实情况看,企业集团发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可以归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集团负债由于规模过大,利息负担加重,企业集团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二是企业集团长期亏损或获利能力较低,企业集团现金周转失灵,金融机构对其信用评级下降,贷款难以及时到位,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发生;三是企业集团资产运营效率低下,不良资产比例偏大,影响企业集团的正常运营;四是企业集团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或企业集团缺乏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能力,无法提升核心竞争力,会导致企业集团在整个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五是企业集团现金流入长期不足以弥补现金流出,只能通过借债维持企业集团存续,出现资金恶性循环;六是由于长期对企业集团潜在的风险不够重视,企业集团以对外担保为主的或有负债转变为现实负债,可能会给企业集团带来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七是由于企业集团的经营复杂,其成本很难加以控制,成本控制的不到位,也是企业集团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
(三)分析企业集团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将企业集团已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集团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集团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原因和企业集团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越灵敏就越能极早地发现问题,越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成为经营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管理工具,很多市场参与者需要借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企业集团外部看可以使投资者早期预警,及时发现被投资公司潜在的财务危机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集团内部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为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和工具,可以避免企业集团发生财务危机造成企业集团危机的出现。可见企业集团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四)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的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企业集团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1)预知风险。它通过大量收集与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当危害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它能预先发出警告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2)控制风险。依据财务分析资料及时寻找导致企业集团发生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并确定今后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3)防范风险。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系统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及时调整企业集团的财务活动,制定出新的措施,弥补企业集团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五)建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方法
(1)回避风险法。回避风险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投资方案,这实际上减少了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降低了损失的程度;二是实施风险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企业集团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2)降低风险法。即企业集团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法可以采取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如企业集团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还应比较控制风险的代价与减少损失之间的关系,只有减少的损失大于控制的成本,这种策略才是可行的。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如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如企业集团采购材料时,坚持验货付款,就可能减少货款被骗的可能性。
二、建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机制
(一)企业集团财务预警风险模型的建立
1.从定性方面分析
生产经营和过快扩张都可能带来财务危机,但是财务危机的出现都有一个演变阶段,从财务危机演变的阶段来看,包括潜伏期、表现期、恶化期、发作期,在每个阶段中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征兆。在财务危机的潜伏期,体现销售额虽然上升,但利润下降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集团流动性差;经营信誉持续降低;经营秩序混乱;管理出现乱象;企业集团不顾自身实力,没有周密计划,盲目进行扩张等。在财务危机的表现期,体现为自有资本不足,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过重;对外拖延偿付货款;利润大幅下降或亏损加剧;领导独断专行等。在财务危机的恶化期,体现为经营者无心关注业务,专心于财务周转;账款拖欠,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违约不支付等。在财务危机的发作期,体现为负债超过资产,丧失偿付能力;准备宣布倒闭清盘;发生经营者外逃或关键职员离职的情况。
2.从定量方面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的定量分析是指从可量化的指标上来判断财务风险。企业集团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但从财务角度来看,各种问题均会反映在财务数据上,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上。最终,各种我们关心的复杂经营问题的分析诊断,均可表现为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各种状态的描述、分析和判断。由于财务预警指标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十分重要,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单变量模型
单变量预警模型采用单个财务指标或某些个别的财务比率的数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威廉·比弗通过比较研究1954—1964年期间的79个财务失败企业集团和相同数量、相近资产规模的成功企业集团,发现现金流量,债务总额的比率能够最好地判定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误判率最低);其次是净资产/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离财务失败率越近,误判率越低。当企业集团面临较大财务风险时。这三个财务比率的特征为: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断下降、具有长期趋势而非偶然。该研究同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财务危机企业集团具有现金与存货不断减少、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的特征;现金与应收账款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如果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同时包括现金和应收账款,则财务危机企业集团与成功企业集团之间的差别就会被掩盖。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每个企业集团都有备自的特点,包括组织形式,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都不搴相同.要想使财务预警系统在企此真正适用.就必须考虑公司的自身特点设计模型因此建立健全企业集团的财务预警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健全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预警模型中各种指标、财务比率计算的真实性,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是企业集团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可以得到一贯执行,否则预警系统的功能将会大打折扣。
二是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这要求企业集团全体员工及领导在思想上树立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领导对于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只有这样财务预警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三是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要使产生预警信息的价值大于产生预警信息的成本,保证系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1.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代理问题。其建立的基础是公司的权力配置,股东对公司拥有无可争议的剩余索取权。经营者作为代理人虽然只拥有公司的法人财产权,但直接控制着公司,控制着公司的剩余。由于法人财产权和终极所有权的不一致性,从而导致经营者和所有者在公司中的利益不一致。因此,建立以权力制衡为基础的公司治理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从而达到保护所有者权益的目的,对于维护各方权力的存在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股权是企业中唯一的权力源,其他内部管理权力都是它的派生物,因此,必须优化股权结构,鼓励机构持股和自然人持股,进而优化董事会结构。实践证明,公司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对公司控制能力就越强,治理结构的作用就越有限;股权越分散,治理结构的作用就越有效。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的问题,使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使大股东往往拥有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进而对董事会和经营者实行直接操纵,把公司行为置于自己的意志之下,各种短期化和扭曲行为就在所难免。要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优化股权结构是根本的措施。要鼓励机构持股和自然人持股,使机构持股者和自然人持股者融入企业所有者范围之内,更多地关心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效监督企业的“内部”股东和经营者。
2.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是公司中的委托人为使代理人的努力目标与自己的利益目标尽可能一致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只有激励强度充分体现经营者的奉献程度和责任风险,才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经营者认真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业绩增长能力。企业可以建立以EVA为基础的激励制度。即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者的货币奖金,把EVA增加值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报给管理者、企业员工,而且奖金不封顶。EVA激励制度把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三者的利益在同一目标下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员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能更好地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将EVA与薪酬挂钩,使管理者与股东一样持有关注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使经理人员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行为,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因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降低全社会的管理成本。
有效的约束机制能控制和监管代理人,以确保委托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内部约束主要通过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必要时董事会更换经营者以及职工监督等形式实现;外部约束主要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经理市场等市场来实现。成熟的产品竞争市场,促使企业依靠严格而科学的管理,不断追求通过开发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求得生存和发展。发达的资本市场,使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而及时地通过公司股票的涨跌反映出来,较低的股票价格为其他企业实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并对经营者的地位和利益形成威胁,从而对公司经营者产生一种无形约束。规范的职业经理市场,能有效地约束经理人的不当行为,迫使他们放弃短期行为转而追求长期利益及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防范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也要防范关键岗位员工的道德风险。我国企业中,关键岗位员工携巨款逃跑案件、核心技术人员携带核心技术跳槽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道德风险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不仅要建立针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要建立针对关键岗位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方位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
3.优化业绩评价与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采用的是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而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重视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重视短期效益,忽视企业长远发展;重视过去成果,忽视未来价值创造;重视企业内部经营过程,忽视企业与环境关系;重视传统资产,忽视无形资产;重视经营能力,忽视企业创新能力等问题。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这些局限性不仅会妨碍集团公司的长久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时,企业应选择先进的业绩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可衡量的目标和方法,用一套与战略相关的多层次指标来综合、及时地评价企业业绩,通过对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各有侧重又互相影响的方面进行业绩评价来沟通目标、战略和经营活动的关系,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实践表明,平衡记分卡是一种能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更好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业绩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