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代购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解决途径

2016-05-14 13:01陈言延
时代金融 2016年5期
关键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陈言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的购物形式愈发多样。近年来,更是掀起了一股海外代购潮,本文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在代购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从改善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供解决途径。

【关键词】代购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一、引言

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国民的视线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开始放眼于海外名牌,欧美奢侈品也不再遥不可及。海外代购一词开始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想购买国外的商品,无需再等待时机、麻烦亲人朋友,只要付出少量的金钱,就可以通过网络在海外代购的商家那里拿到进口商品。但由于代购市场的特殊性,买卖双方之间的透明度较之其他市场更低,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更严重。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能够减少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和失误。但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信息不仅仅指绝对不完全,更是指相对不完全。也就是说,不仅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我们无法知晓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且市场经济本身也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的不完全再加上不同个体对信息的获取度也不同,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而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卖方对于产品的质量等细节有更多的了解,使得买卖双方有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发生在交易之前,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劣质品总是将优质品驱逐出市场。也就是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量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导致降价不能使消费者多消费,提价也不会使生产者多生产。总之,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道德风险是一种事后行为,以商品市场为例,指交易达成后,由于买方无法获悉卖方的行动,而导致卖方采取欺骗等不道德的行为,损害买方的利益。

三、代购的现状

代购,简言之就是代购商买到消费者想要的商品。目前代购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个人或专业团队去国外采购特定商品,将商品带回国内后再进行销售;第二类就是国内的卖家通过在海外购物网站上选购,由网站邮寄到国内,卖家再进行销售;第三类是海外的卖家直接在海外帮国内的买家购买相应的商品,再邮寄给国内买家。

对代购的趋之若鹜也反映了代购市场的利润丰厚。卖家能够利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歧视和汇率赚取利润。当产品由国外市场进入国内时,商家会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重新制定价格,而这个价格往往高于国外市场。维持这种价格歧视需要两个隔断的市场,这时代购商就成为了打通国内外市场、获取套利的投机者。当国外货币贬值时,代购能获得更大的利润。随着代购业的蓬勃发展,代购呈现出一种卖家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透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

四、代购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在代购市场上,一方面,买方知道,卖方比自己更加了解商品的质量,因而有可能利用这一信息优势来进行欺骗,即把劣质品拿到市场上以次充好,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有了这种认识,买方不愿意给出较高的价格,另一方面,由于买方只愿意支付低价,卖方也不会提供高成本的优质品。从而,使得质量并不高的商品充斥着整个市场,形成了“劣胜优汰”,即逆向选择。

当交易完成后,买方并不能监督到卖方的行动,卖方极有可能采取欺骗等不道德的做法使买方利益受损,即出现道德风险。然而代购的售后服务又不健全,导致最后的经济损失由买方独自承担。以微信为例,微信账号申请没有门槛,无需提供个人真实信息,因此很难追踪卖家身份。又由于朋友圈“杀熟”频频,很多买方就算买到假货也不好意思找卖家理论或要求退换。这些都促使了卖方出现欺骗行为。

具体来说,信息不对称使代购存在着质量问题和退换问题。首先,为了逃避相关税务,卖方会事先去掉商品标签,小票更不会带入境,于是,买方拿不到正规的票据,导致假货事件频频发生。另外,即使得到的是真品,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买方也难以和国外的商家进行联系,可能无法及时进入到补偿和索赔程序。又由于国内买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旦代购环节出现问题,代购商可以轻易地逃脱,消费者却难以直接与国外商家接触,无法维护自身利益。

五、解决途径

(一)解决逆向选择

作为掌握较多信息的卖方可以采取“信号发送”的方式,即主动向买方提供相关信息。如通过向客户提供质量保证书、退回期限等方式,来使买方该商品与次品区别开。另一方面,买方可以进行“信号甄别”,即制定一套策略来获取卖方信息。比如要求卖方给予质量承诺,或根据商品的开价来推测商品的质量。

(二)解决道德风险

可以通过加强激励来解决。首先,市场机制本身就是很好的激励,可以鼓励个人做正确的决策,换取更高的回报。其次,合同可以通过对双方行为做尽量全面而明确的规定,使卖方几乎没有机会谋求私利,从而降低道德风险,而订立长期合同有助于交易双方建立起较强的相互约束机制。最后,消费者根据自己购买和消费某种商品的亲身体验以及其他消费者的“忠告”或别的因素,对该商家的诚信程度做出判断,并决定以后是否会购买该商家的商品。建立信誉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这也加大了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

(三)由于市场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此时,政府需要采取宏观地信息调控,以达到买卖双方都能得到充分并正确的信息的目的,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具体提供以下建议:一是积极引导人们进行合理的消费,建立良好的健康的消费观念,不盲目的进行海外代购等消费行为;二是完善相应的代购渠道,并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代购渠道,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海外代购要有严厉的惩罚;三是可以把海外代购统一进行规范管理,实名认证,并且可当作小型纳税人来一起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少京.对中国海外代购热的经济分析.电子商务,2012.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生命伦理视域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管理问题探析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在线披露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保险产品创新的完善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