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趋势下大学生跨专业考研调查与分析

2016-05-14 11:35顾梦彦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工科考研应用型

顾梦彦

摘 要: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跨专业考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地方性本科院校相继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教育事业稳中向前,在各类教育改革中一向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研究这两种趋势共同作用下的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考生跨专业考研现状并分析原因,对于指导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考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 跨专业考研

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稳中向前,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日益明显。21世纪以来,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之下,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欠缺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型为主。2015下半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校转型势在必行。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响应国家号召,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始向应用型转变,其人才培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拥有“一技之长”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考研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新形势下,地方性本科院校更注重对“一技之长”的培养,但其中仍有一批学生选择走上科研学术道路,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

笔者通过走访苏南地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获得宝贵的考研数据,中期工作以问卷调查(网络与实体)和面对面采访两种形式开展,参与调查研究的学生来自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本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实际收回432份,收回率达86.4%,满足进行调查所需样本容量;同时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采访了50名来自不同院校的考研学生或有意向考研的学生。

笔者将以苏南地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例,结合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大背景,分析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现状。

一、调查和研究背景

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高端制造业却面临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人才荒这一组矛盾对立具有深层次的、制度性的原因,即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失衡。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此时大批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向学术型、综合型大学发展。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急需大量多层次、多规格、实践能力强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在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占高等院校总数85%~90%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是主力。在此过程中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首先,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同时大力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急于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这与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对此,常熟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所所长顾永安坦言:“有的高校升本后没几年,专科专业仍占很大比例,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还未通过,就急于申办硕士点,准备升格更名为大学,迷失了办学方向。”其次,教学模式着重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而是着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最后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研究型大学不同,主要基于应用性的开发研究,而非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不过分追求深层次学问,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应用性教育,提升教学质量[1]。

三个方面的转变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而非科研学术型人才),适应行业需求,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中一部分仍然希望投身科研或学术活动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考研尤其是跨专业考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跨专业考研现状和分析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跨专业考研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国每年有160万—180万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其中跨考人数约占考研人数的60%。考生可以通过跨考就读心仪的专业,同时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一些重点院校在录取研究生时已不再过于看重考生本科阶段专业和就读学校,最终录取考生的学科跨度很大。许多跨考考生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过本专业考生的水准,得到各高校和导师的认可。但同时,跨专业考研存在巨大的风险,尤其体现在缺乏专业知识造成的巨大备考难度上。

笔者对苏南地区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进行了调查,跨考人数约占考研人数的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对考生考研专业选择产生影响。部分没有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受访考生表示:学校的培养模式可能会让我们在本专业上的竞争力不如一些重点高校的考生,若是选择跨考,难度会更大。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

跨专业考研之“三问”:(1)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个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跨专业考研原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内部原因:“好奇心”和“个人兴趣”可以归结为内部原因。分别有4.1%和53.2%的受访跨考考生选择。现行的高考及高校录取规则要求学生在短短几十天内确定本科专业。因为学生大多对大学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了解不够充分,内在志向和人生规划还远不够清晰,所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之下,他们选择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的专业。同时存在一定比例学生服从调剂,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因此,跨专业考研成了这部分学生更换专业的大好机会,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二次机会”(The Second Chance)。而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的个人阅历明显增长、思维方式日趋成熟,因此对报考专业具有较全方位的认识,将兴趣和社会要求、个人前途相结合,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外部原因:“就业前景”、“名校情结”、“父母压力”、“学校鼓励”和“从众心理”可以归结为外部原因。分别有55.8%、76.8%、6.2%、5.9%和4.3%的受访跨考考生选择。其中不难看出,“就业前景”和“名校情结”是最主要的外部原因。

从就业前景方面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就业形势捉摸不定。一些前几年大热的行业已经相继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思路,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可以作为快速适应社会竞争的手段。与此同时,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意味着各行各业将具有更高的专业化程度,也意味着社会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一些高精尖行业。另外,社会上的许多用人单位不仅对应聘者的学历提出了高要求,还更注重其专业背景,这就使得大学生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就现状而言,拥有较高学历和较强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某校计算机学院受访考生Q表示:我的数学基础可以说相当不错,所以报考金融学时有很大优势。这个行业就业前景光明,现在又是信息化时代,我相信计算机技术能和金融学知识很好地互补融合。

“名校情结”是问卷调查中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所谓“名校”,大多是研究型高校,因此绝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不属于这个范畴,也没有设立硕士点,尤其是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趋势下,各院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部分考生高考时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名校失之交臂,所以往往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考生来说,就读名校意味着更拥有优质的科研资源和更优越的学习环境,也是理想推动使然。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根据学历背景衡量应聘者的综合能力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名校文凭依然拥有相当的竞争力。由于名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异常激烈,录取率极低,部分考生选择放弃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跨考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

(2)跨考哪些专业?根据某著名学术期刊2013年进行的全网调查报告[3],以下七个专业最受跨考考生青睐(依次为):会计硕士、金融学、新闻传播学、法律硕士、市场营销、翻译硕士、行政管理。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反馈,跨考考生问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专业是(排名不分先后):财务管理学、会计硕士、工商管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两份榜单中经济金融类专业都占据半壁江山,考生跨考专业选择的一致性越来越强。这些专业无一例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另外,很多基础学科的考生(数学、物理、英语、中文等)青睐报考应用性较强、具有交叉性的学科,例如国际贸易、对外汉语学等,把自己良好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实践中。

要在任何一个专业取得有一定高度的成就,就要长时间钻研。从榜单不难看出,科研要素已经不是考生关注的核心,所报考专业是否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后在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考生更关注的重点。就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考生而言,情况也是如此。

某校外国语学院的受访考生W表示:本科我学的是商务英语,英语基础较好,而且选修经济类的二专业课程,并获得第二学位。目前经济类专业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所以我选择报考国际贸易学。

某校数学专业的三位学生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应用经济学作为跨考专业。

就考研科目而言,跨专业考研时占有优势的考生本科专业一般是数学和英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统考科目基础扎实,在全国考试中占据优势[4]。

(3)文科和理工科大学生跨专业。有哪些差异?从数据上看,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受访考生中有31.3%的文科考生和42.9%的理工科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其中选择文跨理考研的仅有2.9%,而理跨文考研的占理工科跨考考生的37.6%。

纯文科专业例如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这些专业注重于偏感性的认识,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三所受调查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几乎都没有为这些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因此,文科跨专业考生主要集中在经管专业内部跨考。调查中出现财务管理跨考会计硕士、工商管理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跨考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跨考财务管理等。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相近,符合跨专业考研中的“就近原则”[5],大大提高了跨考的成功率。

理工科专业除了要求数学知识基础外,还涉及大量专业知识,这使得文科生跨考难度更大。更有甚者,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文跨理考生成功通过笔试,但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面试中被淘汰的案例。

某校受访社会学考生表示: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弱项,本科阶段学习中也没有接触高等数学,所以在考研时选择避开数学,选择跨考思想政治教育学。

调查结果显示:“在您准备考研期间,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您是否会犹豫继续考研?”35.8%的理工科考生表示会犹豫权衡,比例高于文科考生,导致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多数理工科专业偏向生产应用,在地方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积累了工作经验,能得到较为满意的工作机会。但文理科弃考比例均高于各大名牌院校体现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不同。

正因为专业特性和培养模式,理工科考生跨考的选择面更广。调查显示,大部分考生依然了选择理工大类中跨考,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跨考高分子材料工程,但与文科考生的最大区别在于37.6%的跨考考生属于理跨文考研。

某校理工科受访考生表示:在当代,掌握一门理工科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我的数学基础不错,准备跨考财务管理,这算是一种文理互补,自我完善。

商科管理类学位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近些年来成为理工科跨考生的热门选择。理工科考生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同时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跨理考研时大多选择了这类专业。调查中有多位理工科考生选择跨考金融专业。例如作为典型的经管类专业之一,金融学的诸多理论建立在复杂的数学模型之上,且金融学本身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工科考生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的行业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使得他们在跨考时尤其是面试过程中占据优势。一些商业企业在招聘经管类人才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工科背景。另外,正如上述受访理工科考生所说,理跨文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文科和理工科相结合,理论型和应用型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在这三所位于苏南地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中,绝大多数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动机是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和名校情结,而跨考目标专业的选择是基于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水平。文理科大学生跨考情况存在一定差别,总体上可以归结为理跨文易,文跨理难,文理科内部跨考考生成为跨考考生的主力军。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只有一半不到的考生表示学校(院)提供了考研方面的指导,而与此同时,近七成的考生参加了考研培训班,八成以上的考生存在一定的考研焦虑情绪。这表明,考生需要接受考研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受制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资源,难以像研究型高校那样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开展科研工作,学术环境无法与研究型高校相比。但是这类学校理应为考研学生尤其是跨考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例如开设数学和外语基础课程强化班、考研自习室及配备考研指导老师。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用“基础课程+跨专业公选课”的模式,有效帮助跨考考生的备考。教学体系方面,可以通过考察和征求志愿,尝试分方向培养,即在“技能应用型班”占主导的情况下开设一些“学术综合型班”。总的来说,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兼顾部分希望走上科研学术型道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易丽,夏建国.本土立场与实践关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蹊径[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2,

28(1):41-45.

[2]邱春霞.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N].泰山学院学报,2012-1.

[3]魏巍.他们打算怎么“跨”[J].求学·考研,2013(11):18-22.

[4]秦洋.跨专业考研原因何在[N].山西日报,2003-10-29(T00).

[5]周丽.浅析独立学院学生跨专业考研现象[J].读与写杂志,2012-8:73,110.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考研现状研究与分析(201510333020X)。

通讯作者:戴新蕾

猜你喜欢
理工科考研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