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闳
中小学生“作文难”问题,并非一个新问题,它就像中小学生教育一样古老,只不过它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过。老师、家长都急于找原因,并且想尽办法强化辅导,但总觉得不得要领。有观点认为,当归咎于现在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知识面太窄。但在我看来,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写作跟生活经验丰富与否,并无必然关联。许多成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也未必就能写好作文。再说,中小学生作文,并不以成为作家为目标,太复杂的人生阅历,对他们掌握作文技巧并无特别的帮助。个人经验感受是一回事,写文章则是另一回事。我曾经跟一些中学生交谈过,他们当然也大多在作文方面遇到困难。在跟他们的交谈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所谓“知识面”方面,超乎我的想象,跟我们这一代在同龄期相比,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要丰富得多,即使从阅读量方面看,他们也远超当初的我们。我也曾翻阅过中小学各年级的语文课本,平心而论,总体上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仍有诸多缺陷,但比起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本来,简直好得无法比拟。我甚至想,若是当初也有这样的语文课本,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可是,作文问题依然严重。我想,问题恐怕不在教材,而在教法和评判规则。可是,我并不十分了解中小学语文教育,对此,我无法做出合理的评判和有价值的建议。不过,跟其他科目相比,作文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仅取决于教材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能动的参与。也就是说,作为写作者的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并自主完成,乃是能否写好文章的关键。另外,写作是一门特殊的表达技术,是需要经过特殊训练才可以习得。
我在跟一些学生的交谈中感觉到,仅就口头表达而言,他们表现得都很好,有些人甚至可以说“很精彩”。可是,一到作文的时候,就一塌糊涂。在我看来,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想法,甚至也不只是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关键在于,以文章的方式,也就是书面的表达,跟口头表达是两码事。我认为,老师也必须十分清楚这一点,才可以真正有效地指导作文。
口头表达的随意性很大,而且又在具体的场景当中,受环境、情绪、语气、声调乃至表情的影响而产生效果,更重要的是,口头表达一般而言是以传达信息内容为目标,即使前后顺序颠倒,交谈者也可以理解其意义,在意义不明之处,还可以随时补充说明。作文则不然,作文必须一次性地、流畅清晰地和完整地表达。我觉得,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文章意义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有限制的篇幅里表达完整。
另一方面,在写作中,写作者的语气、声调、情绪等口头表达时所带有的个人化因素不再起作用,他必须借助一套公共性的词法、句法和文法来表达。而这些所谓“书面化”的表达,并不一定跟天然的语言能力成正比,它是后天习得的,甚至,它往往是对日常口语的表达方式的“扭曲”,以特殊的修辞手段,强行塞进一个特定的篇幅、体裁和文体的文章模式当中。这种被“扭曲”的表达,是需要训练的。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老师不要一味地鼓励创新,而是更需强调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母语,尤其是以书面的方式使用母语,这是我所理解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诗人和作家。从根本上说,诗人、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如果学生中出现了有文学天赋的,老师有责任保护和勉励,但这不是公共教育的核心义务。
正因为作文的这种后天习得的特殊性,训练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起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而不是以考作文作为教学目标,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会终生受益。前面讲到文章的“完整性”特质,这就需要通过完整地阅读有一定长度的经典作品来培养这种意识。现在的学生的文字阅读,从量上来说,无疑是不少的,但一般而言,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甚至大学生也是如此):一是经典性不够,二是完整性不够。经典性不够,这好理解。完整性不够,指的是学生更多地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阅读,大量接受的往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互不关联的信息,一些好笑的段子、一些奇崛的短语、一些机智的跟帖,等等。而完整的、有长度的和有纵深的思考,以及将这些思考充分地表达出来,则需要通过集中的经典性的阅读,才可以得到较好的培养。这一点,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都以自身的思考和写作经历,作出了良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