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016-05-14 11:04王海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能力

王海萍

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都知道数学是由许多数学概念所组成的体系,“这些概念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形成一些新的判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知识内容简单,但在学习中需要学生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而且,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目前正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转换的关键时期,即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正是发展其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呢?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课堂环境

“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要让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学生内心渴望获取的情况下,才会去思考,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形成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式。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前提。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所在,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运用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农场把收割100亩土地的任务分别交给了王伯伯和李伯伯,完成任务后要把8000元的收割费分给他们。结果王伯伯收割了40亩地,李伯伯收割了60亩地。这时把8000元的收割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通过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以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当其认识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时,自然而然的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除了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将结合之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避免死板的概念性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良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使学生在宽松,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更主动积极的学习。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顺序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在教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既要使学生联想到其原有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基础,又要使学生在明白该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其所向后外延的知识内容。从而在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帮助其逐步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逻辑思维顺序清晰化,层次化。而形成思维顺序的关键之处是要抓住逻辑思维的开端以及转折点。

(1)引导学生抓住逻辑思维的开端。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而且其所顺应的“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应该是如此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立某一事件的发生来引发学生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设立的情景,无论是旧知识的引入,或者是已有经验的开始,都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否则就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打消其学习积极性,那么可想而知,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只有把握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从而逐步深入直至终点,才会为学生形成清晰的、富有层次的逻辑思维顺序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教授学生“平均数”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假设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比如糖果的分配问题,我们可以假设有20块糖果,要分给5位同学,要求每个人的糖果一样多,来让学生进行分配,当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之后,加以引申,如将糖果块数加至30块,要怎么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朝着正确、生动的方向发展下去。

(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

三、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从认知的发展的三个过程:“同化”“顺化”及“平衡”不难看出,学习中重要的是学习者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这一观念,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放在教学中的首位。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及个性,把学生看作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中那样,忽视对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也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与超越。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接受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育。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但是,教育不能只关注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尖子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的发展。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从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使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也只有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终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更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会对学生校园时代的学习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这一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会提高学生未来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来看是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这种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