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煽情、偏激

2016-05-14 19:47余党绪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唐装爱国庄子

余党绪

高中生的说理文一度让忧者发出“天下无文”的哀叹,无文,不是无文采、无才情,而是无思想、不讲理。在所谓“考场模式”下,放纵“正能量”以口号和煽情的方式呈现,又因某种先天性政治正确而掩盖了其中的偏激与只讲理、内中逻辑之虚弱,因此,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种有文采的宣传标语,而与说理的要求相去甚远。列举两文做分别评价。

一、例文剖析

1.例文呈现。

我爱唐装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风”。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

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

我们明白,错的不是衣服,而是有些人戴上了有色眼镜去审视它。民族落后,让他们自卑自怜。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与祖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沾边的东西,都没了自信:动画片不及日本的生动,名著不及俄国的有内涵,手机不及美国的先进,甚至觉得连文字也没有英语简单。一旦丧失了民族自豪感,一旦蒙上了落后的阴影,人们便陷入“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的误区。

可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走上了国际大舞台,并绽放着最美丽的花朵呢?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呢?

原来,这是中国经济腾飞之后,是中国重振泱泱大国雄风之后,是人们足以骄傲地自称“我是炎黄子孙”之后对民族热爱最直率的呈现。爱祖国,爱唐装,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我们的“海尔”拒绝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们的陶瓷惊艳了多少黄头发蓝眼睛。

因着民族的爱,撒播对唐装的爱。

人的感情左右着人的判断力。回想那不屑于唐装的年代,真的是因为衣服本身吗?谁能否认当我们一想到它的传统就嗤之以鼻的偏激呢?谁又能否认其实我们根本没心情去看它一眼,就更别提客观评判它的轻率呢?

唐装用上等丝绸制成,其上的刺绣艺术更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这样的认识,难道不是基于我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吗?这样的改观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心中充满的民族之爱吗?

民族的自立自强让人们拾回了久违的判断力,真爱唐装也罢,因爱中华民族而爱唐装也罢,我只想高呼:我爱唐装!

2.号脉诊断。

这篇满分作文让人觉得很别扭。问题很多,须一一分析。

首先,看作者的写作口吻,好像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而是中国人中的先知先觉者,是高高在上的审判者。“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民族落后,让他们自卑自怜。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与祖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沾边的东西,都没了自信”,这样的口吻显然不是与人平等阐述道理的口吻。什么是讲道理?从本质上看,讲道理就是与人分享自己的思想与观点。颐指气使,分明是一个居高临下审判者的形象,写的也只能是训话式的作文。有理不在声高,训话式作文怎可能让人心服口服?

写作者对自己的观点要自信,但不能以真理自居。因民族落后而产生了自卑情绪,其实是一种正常心态;因为民族落后而在文化上失去了影响力,也在情理之中。就像语言一样,英语比汉语更通行,除了其本身的特点,与英美诸大国的地位与影响力是分不开的。唐装失宠,汉语委屈,中国文化失去了汉唐的荣光,等等,确实与国家的衰弱有关。在此背景下,国民精神面貌上的自卑与萎靡,就不能简单归结为爱国或者不爱国,不应该粗浅地嘲弄或取笑。我非常讨厌那种把自己排除在中国之外来批判中国人的口吻,动辄“国人”如何,好像他自己不是“国人”似的。

其次,将简单的服饰问题上升为爱国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非理性的。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风”,不能说没有爱国的因素,与中国的崛起也不无关系。但是,恐怕还是将唐装走俏看作一种时尚现象比较合理。文章说“爱祖国,爱唐装,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爱祖国不见得一定要穿唐装,而穿唐装与爱祖国之间也不能画等号。这就如同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用国货不等于爱国,用洋货不等于卖国一样。

文章还不无得意地写道:“我们的‘海尔拒绝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这样的思路还停留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阶段。外企想分海尔“一杯甜水”,并不意味着人家在求乞你,或者想占你便宜;海尔拒绝外企,恐怕更多的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展示爱国的激情或泱泱大国的风采,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还有所谓“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这样的说法也值得商榷。爱国是一种热情,但爱国同样需要理性。鲁迅讽刺捍卫国粹的人,连自家的疮疤都是“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醴酪”,难道那些疮疤我们也要热爱吗?

文章结尾说“民族的自立自强拾回了人们久违的判断力”,国家强盛的确有助于重建国民的自信,但是“判断力”还是要建立在思想与理性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建立在情感与热忱之上。

我们的作文更在乎词句与文采,而不在乎思想与思维,不在乎理性与逻辑。像这样的文章充斥在各种高考范文和写作宝典之中,成为许多师生膜拜和抄袭的对象。文章通篇除了人云亦云的口号标语或流行辞藻,其实拆卸下来,啥也 没有。

如此缺乏逻辑的、非理性的低劣之作,竟然被多本教辅读物当作高考范文,岂非咄咄怪事?评卷人的眼光在哪里?我们的学生,胃口和口味就这样一天天被败坏了。

二、例文剖析

1.例文呈现。

拒绝空白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 空白。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

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 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

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苦境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

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为沙漠中坚挺着的胡杨,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 不朽。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庄子,拒绝他“终身不仕”,愿化归于自然。我拒绝空白。我拒绝陶潜,拒绝“守拙归园田”“复得返自然”。

人生于社会,怎能逃避社会?我绝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2.号脉诊断。

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没有具体的说理,有的只是口号,通篇是自我独白,像哈姆雷特在舞台的那段“生存还是死亡”,是典型的独白式作文。除此而外,文章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重大失误。在逻辑上犯的最大毛病,就是对“空白”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使得文章看起来理直气壮,实则不堪一击。

开头说“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盲点,从某种角度看,就是生命没有触及的地方。文章以孔孟为例,说明人生应该拥有理想和豪情,应该“达则兼济天下”。为了印证这一观点,文章又列数屈原、杜甫、范仲淹和林则徐等仁人志士的人生行状,说明他们在为社会为国家的奋斗中创造了不朽的人生价值,他们的人生是充实的,是精彩的,是热烈的。一句话,这样的人生不是“空白”的。对人生做这样的理解,自然合情合理。

“达则兼济天下”是充实的人生,那么,是不是“穷则独善其身”就是空白的人生呢?在作者看来,因为“逃避社会”,因为“独善其身”,庄子与陶潜的人生就是“空白”的,这样的判断就是值得商榷的了。首先,孔子、孟子与庄子、陶潜,他们在人生与文化上的确追求不同,路径各异,对社会的贡献也迥然有别。但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对人生的理解与探索,也各有属于自己的“盲点”,即作者所谓的“空白”。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固然轰轰烈烈,可以实现现世的人生价值,使短促的人生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而洁身自好,追寻人生的自由,获得精神上的独立与超越,也无可厚非。在文化的意义上,庄子哲学能给后人提供精神上的安慰与疏导,提供安身立命的某些精神支撑,这与致力于社会实践的所谓功业相比,不也是对人类的贡献?鲍鹏山先生说,当我们走投无路之时,庄子就是我们最有力的精神资源。可见,庄子与孔子的价值不同,但价值本身却都是不可否认的。要说有空白,大家不都有着自身的空白吗?庄子有空白,只是在政治生活上的某些“空白”,只是仕途上的某些空白,只是社会实践上的某些空白,远不是“人生的空白”。

其次,将“穷则独善其身”与“空白”相混同,更近乎胡说。因为,这句话本身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穷”。“达则兼济天下”固然可敬,而“穷则独善其身”,从某种程度看,可能更难能可贵。它不是鼓励碌碌无为,自甘堕落,无所追求,它强调在困境下还要坚守自我的尊严,维护独立的价值,这是多么宝贵的自处与坚守!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退居田园,在悠然的田野与山水中寻找精神的自由,说这样的人生是“空白”,恐难服人。

再次,年轻气盛的作者说“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绝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绝不接受“空白”可以理解,要说绝不接受“穷则独善其身”,就很难理解了。不接受“独善其身”,难道还要自甘堕落不成?

问题出在哪里?文章问题就出在概念的界定上。文章谈论的是“生命”的空白,“人生”的空白。生命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每种人生都有其局限性,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然存在自己的“空白”。作者将自己推崇的人生模式作为唯一正确的模式,在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中,其他的人生模式便失去了积极的意义,便成了“空白”。“生命的空白”是个相对的概念,一旦将它绝对化,行文也就经不起推敲了。

再进一步说,为什么这样的文章能得高分?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唱高调,喊口号,却不顾及表达实际的具体的内容。阅卷者被这看起来无比正确的正能量所蒙蔽,竟然发现不了其中的逻辑矛盾,岂非怪事?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000)

猜你喜欢
唐装爱国庄子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我的唐装特别帅
“唐装”不是唐朝人的服装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