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磊
【摘要】自我国2005年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我国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中涌现出诸多模式。在这些模式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认识与分析,可以认清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的未来趋势,这对于我们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模式 启示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调整以及支持性的宏观管理规划与制度的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纷纷依据自身实际和文化改革发展需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实践,逐渐探索出可供借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与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广东省资源整合型模式—“三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前言阵地,文化建设也推陈出新,借鉴了现代物流的理念及运作方式,创造性构建出了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包括“广东流动博物馆”、“广东流动图书馆”、“广东流动演出网”三大网络。在不变更所有权的情况下,对一些文化事业机构内部实施改革创新,突破条块分割的资源局限,盘活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打造出循环往复的文化资源供应链。该模式激发出广东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活力,使其提供的文化服务超越原有的单纯功能,在文化功能上得到更大空间范围的延伸和辐射,大大增加了受众范围,提高了公众对文化资源的享受度,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难题。从该模式实施效果看,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公共文化资源有效配置,向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
(二)浙江宁波外包型模式—“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
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个难点和薄弱点在于如何提高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特殊的原因,文化资源相对贫乏,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文化的发展基础较弱,一般性的慰问演出,例如放电影、文化下乡等形式的文化建设又存在着经费不足、人员不足、节目老化、文化形式单一等问题。宁波“万场电影千场戏剧活动”尝试建立了一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求关系新机制。这一模式充分借助市场机制,对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丰富农村文化形式,改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这一模式由政府采用统一招标采购方式,坚持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选择权也有利于改变以往文化建设政府一家独揽的局面,促进政府的转型与改革。
(三)青岛市合作型模式——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
长久以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面,成为唯一的提供主体,缺乏与之携手合作的力量。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许多项目,如农家书屋、广场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都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项目支持也只能撒胡椒面,使公共文化服务状况无法得到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官本位意识和制度的梗阻,限制了文化事业社会支持力量的成长空间。但目前这一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青岛市政府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将分配在各个方面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采用现代化的企业营销、宣传和运作方式对参与企业或组织进行重新定位设计,借鉴商业经济的一些方法对参与的单位和组织进行形象、利益和投资回报的经济分析,最终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发展这一无形资产转为有形资产。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借助积极投身公益文化这一金字招牌进行重新包装,从而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该项目运行几年以来,青岛市共吸纳数亿元社会资金参与到公益文化建设,并推出各类文化合作项目千余项,促进了青岛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创新模式,青岛在全国率先开辟了社会资本进驻文化领域的有效途径,打破了文化发展中经费不足这一制约瓶颈,激发出基层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活力。这意味着社会力量开始规模化、组织化地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来,同时也表现了政府不断创新文化服务。
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践的启示
(一)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据主导力量,加强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公共文化权利。政府在公共文化活动中仍是主导力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应加大制度供给。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设计确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本路向,制定相应的文化政策和措施引导和规范社会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是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财政投入,这是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公益性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财政资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增幅需保证略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同时坚持多方筹资和全民共建原则,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打破准入壁垒限制,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能够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
(二)市场机制的引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效率保证,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需要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有效引入市场机制。政府不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而是通过提供平台,以各种补贴和奖励的方式引导农村居民、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如青岛品牌推介会,将文化提供与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既实现了企业的经济目标,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可以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三)公民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脱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没有对公民的文化需求有着积极和准确的回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民缺乏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另外,公民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力量。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不能全部依靠政府来承担,需要积极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也有利于培养专门的文化人才,对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