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梦 程晨
【人物简介】
江燕基先生,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香港书评家协会副会长,香港作家联会会员,香港政治经济文化学会会员。著作有中篇小说集《流水弯弯》,散文集《芙蓉山下》、《醉酒湾畔》、《篓》、《蝴蝶泉边》;长篇小说《风雨香江》;杂文集《百味杂陈》等。其中《芙蓉山下》与《醉酒湾畔》分别获得全国第一届、第二届“中山文学奖”。江燕基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壮心不已,笔耕不辍;目前,他正从事长篇小说《崎岖路》的创作,《崎岖路》分上下两卷。上卷《坐标》已写了二十多万字,完成後将继续下卷《自苦与追求》。
回眸过去,他从崎岖坎坷中跨过;岁月绵长,他从风雨中走来。忆往昔,不戚戚於命途多舛;看今朝,不汲汲於功成名就。怀抱“盘肠洗砚,豆烛寒窗”的志趣,向着心中闪亮的文学梦,向着他的坐标,执著地前行。
他就是江燕基先生,一位年过七旬的学者,浴雪沐霜,数十载的苦心经营,终如愿以偿。他已著有散文、小说等作品八部,其中以《芙蓉山下》、《醉酒湾畔》获全国第一、第二届中山文学奖。
阅读点亮文学梦
江燕基生在苦水中,他的童年遭遇,跌宕起伏,曲折多难。
日本佔领香港那年,父母回家乡避难,生下江燕基。江燕基一生下来,苦难已在等着他。七八岁时,稚龄失怙。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母亲身上。守着仅有的四分七厘鸭屎田,岌岌可危。母亲靠卖鲁草才能维生。幸得土改时分得三亩多地,孤儿寡母才不致饿死,才有书读。二年级,因荡跷跷板摔折手肘,祸不单行,刚上三年级又摔撞伤脚踝,只得休学在家,因缺医少药,而落下残疾。但是,他没有落下功课,仍能顺利跟班升上四年级。
新学期的到来,改变了江燕基的人生。那天,身穿破旧军衣的新校长,挑着简单行李来到学校。行李一头装着书。江燕基被这筐书深深吸引了,一直围着书转。校长发现他:“小同学,你想要什麽?”他胆歉地:“你恁多书,借本给我看,好吗?”校长见他热爱书籍,心里挺高兴:“想哪本,你自己拿。”江燕基伸手抓住《保卫延安》。锺校长颇惊讶,心里一怔:小学生,能读这大书!江燕基自信说:“校长,我慢慢看,总会看完的。不识的字,不懂的地方,就来找你请教好吗?”校长高兴了:“你念几年级,名字叫……”“刚上四年级,叫江……”校长:“啊,你就是江燕基?你的情况刘校长已告诉过我。好,书你慢慢看,一定要坚持看完,看完再讲书中的故事给我听,好不好?”
江燕基手中继承了父亲唯一遗产《辞源》。此後,他如饥似渴钻进书中,遇上困难,就去翻字典。寒假前就把书还给了校长。校长让他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从此,徜徉在图书的世界里,更加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江燕基先生废寝忘餐,以书为伴,循着墨香,从书里汲取知识的琼浆,找到了人生快乐;点亮了心中的文学梦,竖起了人生的“坐标”。
风雨无悔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小学毕业考上中学。开创实现梦想的新天地。江燕基每天不懈地阅读,课餘时间,就钻进图书馆。除了读书还爱写诗、作文,每次作文比赛,总能获得第一名;他写的诗歌、文章,能在县级的报纸上发表,还作为宣传品,写在山村的农家墙壁上。中学毕业前夕,偶然撞见班主任因饥饿,在街上与农民为爭食而打架。老师无地自容,恼羞成怒,迁怒学生,以“政治不及格”把他赶出校门。命运的捉弄,让江燕基感到无限困惑、绝望,“没有书读,就等於没有了生命。”前路漫漫,日子总得过。农村的生产劳动,样样都是力气活;一身残疾的他,怎麽靠挣工分过日子!当农民廿二年,江燕基走路、睡觉、上厕所,眼睛从未离开过书;甚至上街赴墟,都一手豬屎畚箕,一手书,边走边看,“饿死不如读书死”,从未停止过学习。
江燕基先生不懈的拼搏,写作才华崭露头角,他是县里活跃的业餘作者,他的文章出现於各地区刊物,並屡屡获奖。他曾考取某大学本科中文系,也曾入选“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对象。由於掌权者把其伯父“在香港”的关係,窜改为“在台湾”,而从天上打下地狱……江燕基没有怨天尤人;艰难困苦的磨炼,饥寒交迫的洗礼,身体的残疾,政治的另类,反而增加了他的生活阅历,让他内心更加坚毅。“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妒是庸才”:社会虽不见容於自己,但自己卻绝不能自暴自棄,永远秉持“一字可师,一事亦为师,有字的纸片,就是可读之书”,心中梦想更加清晰,更加孜孜以求。
一九八一年,年届不惑的江燕基先生跨过罗湖桥。初到香港,徘徊街头,希望能找到工作。但是,怀揣的绿印身份证,是“大陆崽,大食懒”的象徵,他不惜洗厕所,扫大街;公仆卻挖苦他“扫街,洗厕所是政府公务员,绿印崽想上天!做梦。”灰头土脸,抬不起头。
踯躅街头,做量地官;他惊奇地发现,大街小巷,都是叫化子。从他们身上,江燕基彷佛看到自己的前途。据说,这些叫化子都是国军败兵。既不敢回内地;也不能去台湾,只好滞留香港乞食。江燕基心灵一动:熟悉他们,了解他们,跟他们做朋友,从他们身上,挖掘些创作素材,写出他们的故事来……白日都做“作家梦”。
一九八六年,江燕基成为《文汇报》校对员,把兴趣变成工作,像枯竭的心田,沁入一股清泉。江燕基先生幹劲十足,虚心学习;工作中他认真细緻,一丝不苟。他发现原稿有错,主动纠正。然而,课长竟责备他:“校对的权责,只是照足原稿,一个字都不能擅改。”一次,社长写的社论,经层层过关,交给校对课主任,课主任校後,交给高级校对员,一路绿灯。最後传给江燕基叫他“看看”。江燕基发现“遂使庶子成名”句中“庶”字笔误,提出改正。谁知课长脸大黑:“社长的文章,你敢改?”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时时锤锻着江燕基的良心,他不能放过有错误的、有损报馆声誉的新闻在自己眼下溜过;报纸有错出街,受影响的不单是个人声誉,更是整个报馆的威望。他坚持原则,坚决改正过来。他的举动令课长哗然,等着看他的笑话。凑巧,晚膳时,江燕基在电梯里遇见老社长。打过招呼,说明原委。社长听後顿然省悟,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称讚道:“对!对!对!你改得对。凡做事情,就要像你这样;谁的文章有错,都要认真改正,才能把报纸办好。我衷心感谢你。”
香港回归时,有人大造“香港独立”的声势。记者专访欧盟驻港办事处主任,文中用“记者採访欧盟驻香港大使馆,获大使接见……”若这条新闻见报,正好为那些叫嚷“香港独立”的政客提供炮弹。文章传到江燕基手上,他认为这是原则性错误,会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把稿件退回编辑部,编辑反而大声揶揄江燕基:“乡下佬,识乜?回乡耕田吧。”江燕基没有退缩,直接把稿件拿到总编辑室。老总了解後,亲自找到该编辑,训斥他“不学无术,竟还敢盛气凌人!”江燕基还关心社会事务,曾建议在旺角修天桥连接火车站和地铁站,畅通地面、地下与空中的交通,达到人畅其道,货畅其流;他又建议使用聪明卡,代替用零钱乘坐交通工具;用智能卡取代“港澳同胞回乡证”进出内地。建议都得到接纳,大大方便了市民。江燕基的笔为报馆爭回许多好声誉。然而,“荆棘丛中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江燕基的成就,让某些混日子的人觉得不是味道,心里太不好过。九八年末一个凄风苦雨的冬夜,刚踏上知天命的江燕基,终於吃上“无情鸡”,被赶出校对课!突然被夺笔,无疑扼杀了江燕基的生路。他呆伫冷风斜雨,眼前是黑茫茫大海,身旁是灯红酒绿的东方之珠,可他无立足之地,六神无主……
不忘初心向着梦想前行
进报馆之前,江燕基就曾着手写长篇小说《风雨香江》的初稿。後来,报馆工作忙,就耽搁下来。现在失业了,心反而热起来。江燕基重新拾起笔头,坚持笔耕不辍,向着梦想前行。他把满腔的悲凉,凄楚,诉诸予笔端;夜以继日,汗流浃背,秉烛疾书;一点一划,一横一竖,一丝不苟。终於完稿。为了慎重起见,又从头重读了两遍,确定可以定稿,再端端正正,抄在方格纸上。当时,江燕基还不明白“有书稿无镙,不能变成铅字。”他心怀希望,抱着书稿去求教出版社的旧同事。老同事为他指点迷津:“香港艺术发展局,每年拿许多钱资助文化艺术发展,文学作品也资助。你可以去碰碰运气。”又交待把文稿拿去影印一式五份,包装妥善,连同申请表,亲自送上艺术发展局。江燕基兴冲冲,诚惶诚恐走进艺术殿堂,小心翼翼呈上。公仆收下书稿,居高临下对他说:“能不能资助你,半年後才知道。到时会电话通知!拜拜。”江燕基满怀希望,以为成竹在胸。这期间江燕基学会计算机,如虎添翼;他废寝忘食,埋头伏案;很快,散文集《芙蓉山下》完稿。
日夜馨香祷祝,引颈翘盼,终於得回音。江燕基迫不及待,打开信封,眼前乌黑,官函说:“考虑到作者的资历,本局无法……”信没看完,电话铃响起:“你的稿件,你赶快领回,不然的话,我们就要丢进垃圾桶了!”火急火燎赶去,公仆小姐脾气十足,把书稿往桌面大力一轰,劈头一句:“再不来,就丢垃圾……”遍体伤残,满肚苦水,颜面无存,自尊扫地;什麽人权、民主,自由,平等,三分薄面都不给,只得灰溜溜。回到家裏才发现,稿纸原封未动,从无拆开,一页都没被人摸过的痕跡……江燕基心里委屈,但没有气馁。香港生活几十年,他深深体会到西方“轻贱人,鄙薄人,不把人当人”的文化根深柢固地毒害着香港社会、官场,每个角落,积重难返。
後来,江燕基有幸认识香港著名诗人张诗剑老师。在张老师的热诚帮助下,他的散文集《芙蓉山下》、《醉酒湾畔》,在国内先後付梓出版,並连续荣获全国性第一届、第二届“中山文学奖”。
在成功面前,江燕基再接再厉,长篇小说《风雨香江》也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张诗剑老师组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家国情怀集结号》丛书。江燕基的散文集《篓》也获入选。张诗剑老师还亲自为该书作序,他称讚江燕基先生“是一位十分纯朴,而且极为勤奋的作家,他的作品,取材於乡土民情,贴近社会,紧跟生活,恣情解剖人间的善恶、奸邪,狡猾、贪婪。他抽丝剥茧的收发,幽默风趣的笔调,寓哲思,见智慧,人情练达。诚好文章也。”这都与江燕基平日勤谨耕耘分不开,扎实的文学功底,细腻的生活感触,都源於他“有字的纸片,就是可读之书,一字可师,一事亦为师”的人生信条。
江燕基的散文集《蝴蝶泉边》,杂文集《百味杂陈》和中篇小说集《流水弯弯》,陆续出版。年逾古稀的江燕基创作热情旺盛,现专注长篇《崎岖路》的著作。《崎岖路》分两卷,上卷《坐标》已经写了二十多万字。而下卷《自苦与追求》,也会尽早完成创作。江燕基的语言简炼,用词準确,寓意深刻,广受读者和同行的好评。他的书都赠送给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的图书馆收藏。
江燕基先生的大半生是曲折坎坷的,也是精彩纷呈的。他曾感慨地总结出:“要想做作家,一要吃得苦,二要捱得穷,三要耐得寂寞,四要吞得下别人的唾。”不管阳光灿烂,或风雨交加,人生途程中的喜怒哀乐,都无法影响他内心坚定,勇敢执著。所以,梦想之光便一直在他身边闪耀,照亮他的人生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