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

2016-05-14 10:39谭顺兴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万里长城预设细节

谭顺兴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能否基于学生的实际真正地从阅读教学中生成和落实教学目标。如果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课前深入钻研文本,准确解读和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文本预设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教师就可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展示自信和真诚,实现教学的交往和基于文本的对话。

[关键词] 开“源”节“流”;阅读教学;实效性

成语“开源节流”语出《荀子·富国》一文,意思为开发水源,节制水流,现在多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经验和方法可否借鉴、移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彻底改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在备课“开源”和上课“节流”这两大环节进行了探索。

一、开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预设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好的教学从清晰的学习目标开始,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对促进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进步有帮助的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可见,教师与文本对话时若能准确地寻找到一个适合学生、教师、文本进行对话的平台,创造性地用教材预设教学,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1.从文本细节突破开去

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一句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一处画龙点睛的句子等,都是一个文本的关键地方,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使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比如在预设《一夜的工作》教学思路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周总理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教师可以以“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两个重点词展开教学。在品读“工作劳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比划“一尺来高的文件”有多少。议一议“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这样一丝不苟地审阅一份文件要多长时间,每天晚上要审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要写多少字,要花费多少时间,从而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在品读“生活简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宫殿”想开去,从“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说开去,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总理崇高的人格魅力。这样,看似简单的算一算,说一说,实质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有了这样两个关键细节的精心预设作铺垫,学生就更能够走进人物的心灵。

2.从学生实际联想开去

教学预设时必须依据真实的学情,找准学生与阅读内容的链接点,以便教学时引导学生联想。

比如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为帮助绘画技法薄弱的学生理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两个词语,教师即兴在黑板上用两种技法画草原的环节。随后,教师又在刚刚营造起与文本情境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中,请学生像老舍先生那样,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适时推荐赞美草原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如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壁垒真正打通。

3.从教师本身感染开去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关键性细节的处理中灵活地运用,往往能把课堂推向高潮。

比如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学《万里长城》一课时就充分运用自己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关键细节上充分彰显个性,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情境。在课末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感受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他配乐深情地解说了一段长城视频:“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十分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段解说如大浪滔天,如飓风凌霄、排山倒海,它带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震撼,是回响在心灵最深处的电闪雷鸣,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二、节流——巧妙处理课堂教学细节

1.切入新课要“快”

创设合理而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提高阅读教学引入环节的有效性。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让学生板书中心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聚焦中心句相继提出:“颇耐人寻味什么意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课文里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等问题。这时候,问题情境有效创设了,而且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在内容上又紧密相连,便于学生以积极求索的心态深入思考。学生们的注意力也立马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重点。

2.阅读训练要“准”

文本中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精心筛选需要品味、诵读、积累的词句,精心筛选需要读写迁移的训练点,充分体现教学的简约、高效,是教师“智慧”之所在。选取的“点”不一样,教学效果差别就很大。

例如《火烧云》这篇课文的脉络,学生把握起来难度不大,但要学生真正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需要老师抓准阅读训练点,设置创造性思维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选取“霞光”“色彩”和“形状”三个点来组织教学。“霞光”用来着重体会变化之快,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色彩”上则让学生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探究这些词语的结构规律。“形状”上就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多姿多彩的形态,并发挥想象尝试写火烧云还会像什么。这样处理切合了教材内容安排的意图,找准了教学的训练点,课堂效率是非常高效的。

3.课外拓展要“妙”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一个直接的策划者,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补白,那是拓展策略巧妙之处。比如《月光曲》的教学,在学习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部分时,教师可以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先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意境:一阵风吹来,桌子上的蜡烛被吹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接着音乐响起(正是那传世的名曲——《月光曲》),在变化着的曲调声中,教师深情朗诵课文第九自然段,学生们伴随着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描述,仿佛看到“月亮升起来了”“月亮越升越高”“然后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的生动”画面。此处《月光曲》这一音乐资源的及时拓展,教师妙在创设了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有效还原了文本表现曲调之味道,引领学生品味赏析文本的艺术魅力。

可见,细节决定着课堂上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提升,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地实现,决定着行之有效的教与学。有效教学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我们教师去实践、思辨和提升的不懈追求。我们教师应从实际做起,从阅读教学课堂的各个细节做起,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努力锻造新课程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伍永利.把握文本细节,凸显课堂精彩[J].阅读与鉴赏旬刊,2011,(11).

[2]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万里长城预设细节
万里长城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万里长城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